边早已不见枝条款摆的绿柳,几棵老树枝桠扭曲树干绽裂,似乎已枯死许久,再後来,连死树都看不见,茫茫一片火辣辣的日光和灰扑扑的尘土。穷山恶水看得心中凄楚丛生,把一个京城阔少发配到那样一个贫苦之地,几乎与贬谪无异。
崔铭旭疲倦地闭上眼,心底浮起一句诗:西出阳关无故人。
启程时来送行的人不多,他大嫂、大哥、宁怀璟、徐客秋以及府中的一些家丁。先前他前呼後拥是如何的风光,却原来真正的知交是那麽少。齐嘉理所当然地没有出现,崔铭旭在城门前踯躅了很久,直到随从再三催促仍依依不舍。
柳氏红著眼圈再三叮嘱他:“天寒时记得添衣,若要什麽,尽管写信回来说。”她不放心地把他的包裹来回收拾了几遍,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他,冬衣是放在了哪儿,其他的东西又放到了哪儿。其实她才年长了他几岁?一言一行却温柔慈爱得好似他从未谋过面的亲娘,他还未出京,她就开始牵挂不已。
一直强装作无事人一般的崔铭旭微微地在心里发酸。
他大哥说:“当年方载道大人高中探花之後调任闽州,不过一年就蒙先帝隆恩召回。”话里话外安抚著他。
崔铭旭失笑:“当朝能有几个方载道?”外调地方十数年还未归京的也不在少数。
见他大哥面色一僵,便猛然收了口,点头道:“我明白。若我在地方上干得好,总能有回京这一日。”
他近来连遭变故,心性也变了许多,不再强逞一时之气。总是逆著他大哥的意胡来,除了叫他大哥不舒服,他自己能捞到什麽好呢?
崔铭堂的脸色也渐渐缓了下来,取出封信递到了崔铭旭手里:“江州刺史王显同大人和我是好友,江州距棘州不远,将来你有事便去请教请教他。你既任棘州刺史,便是一方之父母,兹事体大,非同儿戏,大小事务都不得胡乱行事,多去问问他总是好的。”
真如他大嫂所言,他大哥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这样依依惜别的时候,也说不出句软话来。
崔铭旭小心地把信收进了袖子里,转过头对宁怀璟、徐客秋无奈地笑:“你们就别开口了,也说不出什麽好话来。”
江晚樵去了西域故而不在送行之列。宁怀璟悠悠地摇著扇子:“有我们在这里,总能把你再弄回来。”徐客秋则猛力地拉他的袖子,怪他真的一句惜别的话也不说。
其实有他这一句便胜过了千言万语,崔铭旭同他相视一笑,拱手告辞。
上轿前回首再看一眼碧波荡漾的镜湖,水面上晃晃悠悠地飘了两只画舫,湖边杨柳依依,掩映著一弯白石拱桥。桥边柳下一个站著个水蓝色的身影。他站得太远,崔铭旭依稀只看见一个朦胧的影子,绿柳之下,蓝影一转而逝。只那套衣衫,看著像齐嘉惯穿的水蓝色。
那个傻子,也不知道他是真病还是假病。站出来让他仔细瞧一眼再跑也好啊,至少能叫他放个心。
心头涌起一丝丝甜,一点点酸,酸甜交错。错觉也好,是旁人也罢,反正他崔铭旭就认定了那个是齐嘉。今後千山万水远隔天涯,四下无人之时,清冷月辉之下,也就只此一点慰藉了。
曾在西进的路途中经过一个茶棚。几根粗大的竹竿搭成一个简易的小棚,棚里摆了几张木桌和几条跛腿的板凳,顶上罩著油布,遮挡日晒雨淋风吹雪飘。
老板娘是个年轻的少妇,土制的蓝印花布裁了一身衣裙,挽起的发髻边朴素地插了一枝木簪。这背影看著分外眼熟,崔铭旭却一时想不起。却见她转过身,两眼在崔铭旭脸上看了看,惊喜地唤道:“崔小公子!”
崔铭旭讶异地看著她粉黛不施的脸庞,茶碗中的茶水一大半泼到了地上:“玉飘飘?”
名动京师的一代名妓居然在这荒郊中洗尽铅华卖起了凉茶!
玉飘飘笑道:“是我。”
先手脚麻利地为他续上了茶,才坐下来絮絮地闲谈起来。她已经与於简之成亲,在山後的小村庄里安了家,於简之的母亲有一个姐妹就嫁在了那里。现在於简之在村里的小学堂里做先生,她闲来无事就在这道边摆了个茶摊。
“从前人来人往的,热闹惯了,一下子静下来,还真有些坐不住。”玉飘飘抬手去捋鬓边的发,顺著崔铭旭的视线低头看,一手抚上微微隆起的腹部,不好意思地笑道,“已经三个月了,当时要不是为了这个也不会走得这麽急,偏又凑不够钱,只能把小齐大人送的手珠也留在了那儿,那手珠我还很喜欢呢!”
“是……是齐嘉送的?”
“是啊。他托了简之带给我的。说是有人特意托了他为我找来的,一定要收下。弄得我也怪不好意思的。对了,我听简之还支支吾吾地提到了您,他那人,就爱计较这点事……”神情却是甜蜜,洋洋地有些炫耀的意思。她眼珠子一转,问道:“难道那手珠是您给我的?”
“是齐嘉送你的。”崔铭旭口中淡淡地说道。心里还是禁不住暗骂一声,这小傻子,他随口说一句要送玉飘飘,就一定要送到人家手上,这麽掏心掏肺干什麽?真是……心尖上一阵疼痛。
那边又来了客,玉飘飘提著茶壶应声去招呼,茶客们夸赞老板娘漂亮又能干,又问肚中的孩儿是男是女。玉飘飘“咯咯”地笑,说想要个男孩儿,但是又觉得女孩儿贴心,最好是一男一女,那就齐全了。小茶棚里笑语晏晏,引得往来客商纷纷驻足停留来喝上一杯。玉飘飘忙里忙外应接不暇,脸上笑得分外灿烂。
崔铭旭看著这个神采飞扬的女子,恍然发觉,她没有他印象中的那般娇小软弱,反而显露出几分飒爽风采。她妙语如珠谈吐机敏,不再哀怨地怀抱琵琶在楼头楚楚地唱《相思调》,再不是春风得意楼里那个眉含轻愁弱不禁风的花魁。她现在的性情与在京城时简直判若两人。
启程时,崔铭旭掀开轿帘,望著那小茶棚离他越来越远,昔日的至爱抛了荣华富贵甘心情愿在这里安稳度日,说不上是什麽心情,不觉得愤怒也不觉得哀伤。心念一转不由想到,当年他跃下墙头时,若不是路人那一句“不愧是天下第一美人”的赞和,自己是否还会如此痴迷她两年?究竟他追逐的是玉飘飘,还是天下第一美人?
思绪纷繁复杂,剪不断,理还乱。
最近这一番折腾仿佛一夕之间便过了百年。几个月前,他还在齐府里围著火炉和齐嘉谈天说地嬉笑打闹啊。齐嘉喝醉了酒,呢喃著问他:“崔兄,你怎麽那麽好呢?什麽都好。”一双黑眸蒙了水般迷离,脸上红得好似能滴出血来,手抚上去,那麽热,熨得掌心发烫,麽指不自觉地就想去揉他半张的唇。
一眨眼功夫,冬去春来酷暑又至,西去的道上只剩下前途未卜的他了。此去经年,万般皆能放下,只有一个齐嘉,叫他怎麽放心得了?
第十六章
棘州,果如其名,荆棘丛生,寸草不长。大宁王朝开国至今两百余年,四海升平,九州安泰。唯有棘州依旧艰辛困苦,与江南富饶之地仿佛天上地下,也叫历任刺史都伤透了脑筋。这穷困是自开天辟地起就缠上的,农耕之国最盼风调雨顺,开春一场及时雨,冬至一场祥瑞雪,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棘州却偏偏缺水,龙王爷似乎从不驻足留步,土地贫瘠得几乎一无所有,撒下十斤种子堪堪只收获五斤,真正的种瓜得豆。天注定的寒凉命,人力再勤,也胜不过天。
出京时还是凉夏,尤记得院前的桃花开得灿烂,塘中的水莲堪堪刚绽了个尖角。再下轿时,刚一抬头,双眼就被那火球似的太阳照得再也睁不开,脚下的土地干涸得龟裂成了一道又一道纵横交错的难看痕迹。土地是黄的,黄沙在半空中肆无忌惮地飞扬,破旧的城楼伫立在黄土之後,掩映在一片灰黄之中。阳光刺眼,背脊上汗湿了一大块,簇新的官袍湿答答地粘著身体,整个人仿佛肉馅馒头般被置在蒸笼上蒸腾,连吸进的气息都是炙热,崔铭旭脑中一片晕眩。
舟车劳顿又水土不服,新官上任连堂都还没升过一次,崔铭旭就病倒了。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浑身的骨头都叫喊著要散架,他挣扎著爬起来想叫人,嘴巴徒劳地张了半天也吐不出一个字,嗓子眼里又渴又疼,仿佛能冒出烟来。这里没有京中那群妙手回春的太医,寄张名帖过去就巴巴地赶来为他号脉。恐怕人家还没走到半道上,他就得先病死在这块一点都不凉快的草席上。
棘州城里只有一家济世堂,堂中的郎中又黑又瘦,一张僵尸般没有表情的脸,远看好似途中看见的死树一般,说是个农夫还能叫人相信些。他也看懂了崔铭旭眼中的不信任,略略搭了脉,甩下去一句“不碍事的”,开了方子就起身走人,临走时,侧过眼角往崔铭旭脸上一瞥,道:“大人身子骨弱所以禁不住,寻常做惯了力气活的人,躺一躺就能下地干活了。”颇有些嘲弄他娇弱的意味。
从来没有人用这种眼神看过他,躺在榻上的崔铭旭气得咬断一口白牙,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嗓子更是疼得死去活来,恨不得拿起把刀子,横手一抹也就一干二净了。
乡下的土郎中开的自然也是土药方,黑漆漆黏呼呼的一碗端过来,还未入口,那气味就难闻得反胃,喝下一口,苦得能吐出两口。身边再没有他温柔的大嫂或是那个体贴周到的小傻子,吐得翻江倒海也没人记得去给他买块蜜饯润润嗓。崔铭旭倚著床榻胡思乱想,从前听说乡野间的秘方都是拿活壁虎捣碎了或是多大的蟾蜍晒干了直接入药的,也有用蛇的、用蜘蛛的、用任何奇奇怪怪的爬虫飞鸟乃至於死人身上的东西的,自己吓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那黑乎乎的药汁更喝不下去。
这里好似是那传说中的火焰山,豔阳高照,窗门大敞也吹不进一丝凉风。身下的草席躺了好几天了,热得能把人烧起来。
崔铭旭盯著窗外不知名的歪脖子树看了大半天,那树叶子还是纹丝不动,死的一样。房里静得可怕,只有他一个人病恹恹地半躺著。嗓子还是干渴得难受,茶壶在圆桌上,崔铭旭爬不起来,够不著。门外的小厮不知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