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本土化时肯定也是动了不少脑筋的,这才使得节目成功。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超级女声》则年龄不限、唱法不限、地域不限、职业不限,参赛门槛之低令“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口号更为真实响亮,由4岁到89岁选手参加的海选过程,应该说它是真正启动了一个全民娱乐的概念。当然节目到后来还是年轻人参与的多的结果我们暂不讨论。二是两者成本反差巨大。作为一个地方台,湖南卫视打造出《超级女声》这样一个节目的意义更在于花小钱办出大事。看过海选过程的观众不会忘记当时的简陋情景,一块幕布一张木桌三个评委,没有任何舞台背景,没有音响灯光陪衬,选手就这样孤零零的清唱。相反,《美国偶像》仅在前期海选时的投入就达80余万美元,到复赛时候,每场制作费用更是动辄逾千万。《超级女声》、《梦想中国》、《莱卡我型我秀》这几个节目都获得了很大的商业成功,但许多看过《美国偶像》节目观众认为,几档节目只学到了《美国偶像》的形,丢掉了精髓,使节目成为了一个大秀场,选手的努力、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成功的不易,在节目中统统看不出来。
我们节目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挑选几个外型不错,具有各种才艺的青年才俊,这种事情娱乐公司自己也会做。如果观众只是单纯帮天娱传媒或者其他什么传媒选明星的话,观众就成了被利用者。娱乐公司自己捧出来的星是要花大价钱去打造的,但是通过观众选秀选出来的新人,不费力气去吹捧就已经名声大噪,他们要做的就是一纸合约把大众选出来的人给签了,然后发唱片、拍电视电影、做广告,他们省下了一大笔的宣传费,收益却要比自己宣传之后的还大得多。所以只是关注娱乐节目中选手的演唱、表演的话,那无疑是中了传媒的“奸计”。电视娱乐节目不应该成为某些明星制造公司的工具。在这点上《美国偶像》就有一大部分内容是选手表演前后的采访,播出采用的则都是能够出彩的部分,例如选手掩面而哭,或兴奋之极,甚至辱骂评委,这些内容为烘托竞争残酷、成功不易的气氛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反观《超级女声》,仅仅有可怜的一点点采访,而且大多平淡无味,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应该说超女到后期之后是经过精心包装的,但是现在什么晚会、歌有会比比皆是,观众又有多大兴趣去听不是那么专业的小女孩的表演呢。它前期的海选就更像是在走秀,每个人上来走一圈就下台了,而且纯粹的轻唱并没有什么看头。搞怪选手的出现也是非常偶然性质的,那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恶搞,看到那一刻,也许你会觉得挺有意思的,可是过后又什么都没有了。一般情况下,残酷的“叮”声不会因为你的恶搞而不及时出现,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你已经被“叮”下场了。我们只看到裁判的残酷,这样的节目内容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八十七章 非常的严重
齐磊总结了所有的电视栏目,发现各级电视台之间娱乐节目的相互抄袭现象非常的严重。
1999年1月20日北京有线电视台开播的《欢乐总动员》,被全国近40个城市的电视台引进播出,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快乐”、“欢乐”热。但是这股热潮并没能继续持续下去,随着一批批克隆节目的出现,“快乐”“欢乐”充斥各个荧屏。
2005年超级女生热播期间,浙江地区的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承办了超女杭州赛区的播出。同段时间,浙江台的教育科技频道推出“新声夺人”选频道歌曲演唱者的比赛。2006年,教育科技推出了模仿《挑战主持人》同类型的节目《未来主打星》,它的目的是将比赛选出的优胜选手聘为广电集团的主持人。虽然这些比赛目的不同,也不拘形式,针对人群也有一定区别,但是都是通过真人秀表演,主要是唱歌跳舞等才艺表演来选出优秀人物的节目形式。
几个节目看下来,超女影响力应该是最大的,即使是后期做的几个总结类型的专题,就是回顾海选过程中的节目,也有比较精彩的部分。相对而言,其他两个的节目就低了一点,节目总体就是在模仿超女的选秀方式,内容也没有大的改变。同一段时间,同一个地区,同时出现多个相同类型的娱乐节目,难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如果各个电视台都在同一时段推出大同小异、名称相似的节目,它的收视率能有多少呢?尽管这些节目也有可能一炮走红;栏目创作人员也有可能尝到一时的甜头;但是;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盲目跟风的趋势、单一和重复的节目形态、来去匆匆的短期效应等问题会迅速出现。第一个抄袭国外的节目火了,大家又纷纷来效仿。抄国外,抄港台,再不来就是抄中央台,抄成功节目,抄来抄去,原本好好的娱乐节目早已是人们看腻看烂的节目,这样形式单一的节目又怎么能吸引人们的兴趣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另一个电视娱乐节目的特点,节目形式单一。
3.2 电视娱乐节目在一定时期内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由于上面所陈诉的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克隆”现象严重问题,造成在一定时期内娱乐节目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有《超级女生》就有《梦想中国》和《莱卡我型我秀》,有央视的益智类娱乐节目一来就是两个《幸运52》和《非常6+1》,《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也是同一个时期推出的这些节目当然是不同的,但是仔细分析的类型,一个时期内受欢迎的几档节目其实是同一类,前三者是真人秀类,两个益智类已经说过了,“快乐”“欢乐”两个同属综艺娱乐类。《玫瑰之约》出现后不到5个月;河北电视台就以《心心相印》节目登台亮相,与此同时;北京电视台的《今晚我们相识》栏目;经过一番全新装扮之后也改成了与《玫瑰之约》极为相似的结构类型。还有海南电视台的《男女当婚》、陕西电视台的《好男好女》、重庆电视台的《缘分天空》、福建有线电视台的《真情相约》、上海东方卫视的《相约星期六》、武汉有线电视台的《相思树下》、辽宁电视台的《一见倾心》、河北电视台的《心心广场》、河南电视台的《谁让你心动》、北京有线台的《浪漫久久》等等。国内娱乐节目中央台与省台,省台与省台之间,省台与地方台之间抄袭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可想而知,同一时期电视娱乐节目市场会出现怎样一个同一节目类型泛滥的局面!在注重单纯形式的时候,娱乐节目往往忽视了在文化品位上的把握。
3。3 电视娱乐节目文化品位的总体不高
虽说近年来的电视娱乐节目中不乏雅俗共赏、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内容;可是真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值得回味的节目仍是凤毛麟角。而为数众多的娱乐节目仍存在着粗鄙、媚俗、平庸无聊的现象;总体上呈现文化品位不高、文化含量较低的状态。
3。3。1 节目本身定位有问题,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文化品位
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品位问题也是娱乐节目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娱乐节目往往只注重节目的形式,而忽略了其本身应具有的文化内涵。
以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为典型代表的婚恋情感型游戏速配类节目;曾成为近年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特别是在许多省级电视台加入了这一股强大的“速配风”之后;情感型游戏速配类节目迅速“兴旺”起来。
我们不管它是不是真正能促成几对男女,但是就这个节目的目的而言实在是不是有点搞笑,电视娱乐节目居然做起了婚介所的工作,大家还纷纷效仿,不以为耻。这样的速配如果真的有意义就算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参与者真的有时间来做节目的话,还不如在生活中好好与身边的人相处,说不定能擦出爱的火花来。甚至有传言说来参加节目的人当中有一些本来就是情侣。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婚恋“狂欢”式的栏目类型已经销声匿迹了,即使已经存在也节目形式也早已面目全非。婚姻这件事情并不是靠娱乐节目就能促成的,基于这个原因,这类速配节目存在的意义就已经荡然无存了。
这就是节目本身定位上出现的问题了。《玫瑰之约》是借鉴了台湾的《非常男女》,但是我们的本土文化真的能接受这样的形式吗?在我看来速配节目的文化定位完全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去引导人们学会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而不是试图通过这样的节目去解决现代人的婚姻问题。这一节目所暴露出来了非常严重的文化定位问题,有些娱乐节目制作人看着别的节目火了,就不盲目地跟上,却不想一想这样节目到底有什么意义,结果只会导致节目的失败。节目的失败也不仅仅是由于大方向的定位而导致,有时候小细节的问题也会决定节目的成败。
3。3。2 节目主持人及主要参与人员的素质问题导致节目文化品位低下
我看到过这样一封信“《梦想中国》李咏、孙悦:让我来告诉你们如何做人!”。作者是一名女老师,她写了这样一个片段让人记忆犹新:一个残疾选手,手捧吉他卖力地演唱着,说句心里话,他并不觉得他的歌声有多么的刺耳,相反,乍一听,还觉得有点腾格尔的味道,虽然他的嗓音有些沙哑,但看起来,他是非常投入的。在后来的讲述中,知道他是个残疾人,平时周围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可以看出他生活很拮据。所以人看到这里想必都会跟哪个女老师一样对这个选手产生敬佩的感情。但是我们孙悦小姐是如何表现的呢?当这位选手请求评委给次机会让他再唱一首时,她急切地把她那细嫩的小白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半圆说:“你再唱,我就不投你票了!”可惜的是那个残疾选手没有充分估计到孙悦小姐的脾气,他还是卖力地唱了第二首歌,等他唱完,孙悦问了他一些问题,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