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好说,大陆的情况我们又不了解,再说了,也许是人家就喜欢低调呢?”
陈道民坐下后把头偏向吴雨森这边,一脸疑惑的小声问道:“吴导演,是不是我刚才的表现有些不妥?”
吴雨森心里暗道一声侥幸,幸亏陈道民听不懂粤语,不然听到台下关于他的议论,估计面子上会挂不住。
“没有啊,陈先生做得很好,可能是大家之前都没有想到会是陈先生出演这个角色,所以有些意外。”
陈道民将信将疑地点点头,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他自己心里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吴雨森会找上自己来演这个角色——大陆比他出名的男演员很多,排资论辈的话怎么也轮不到他,而且他在演艺圈里也没有什么过硬的后台关系,如果是官方推荐,这个机会肯定不会落在他头上。
当时吴雨森的解释是他看过陈道民演的一部电视剧,觉得陈道民演技不错,但陈道民总觉得其中还另有隐情,只是不好多问。
《太平轮》即将开拍的消息在大陆和台湾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在陈道民答应出演电影一号男主角之后,很快他所在的文工团领导就专门找他谈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要他好好表现,同时要坚守应该有的立场,因为很多领导都在关注这部影片。
介绍完了演员,吴雨森又向媒体大致地介绍《太平轮》的拍摄计划。
“影片会在大陆和台湾两地同时取景,香港这边会在搭建一个和太平轮船体同比例大小的布景,影片大部分的拍摄将在这上面完成,而轮船沉没的场景将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摄影棚里拍摄,后期特效合成由香港极光特效和美国工业光魔联手合作,整部影片的拍摄制作周期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剧组会努力争取在96年初就让这部电影和观众见面。”
相关情况介绍完毕,然后发布会就就进入记者自由提问的环节。
第一个获得提问机会的依旧是《明报》系的记者,而站起来提问的是《明报周刊》的副主编,她一上来就把问题对准了钟楚虹。
“参演《太平轮》,是否意味着红姑你将全面复出?”
“其实我一直都没有离开啊!”钟楚虹捋了捋头发,拿起话筒微笑着回答说:“以前我也说过,再出来拍戏的要求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剧本一定要好,《太平轮》符合这个要求,而且这么多好朋友大家一起来演这部戏,我觉得很有意义。”
“也就是说以后你还会接拍其他电影?”《明周》的副主编跟着又问了一句。
“只要和《太平轮》差不多就演。”钟楚虹看似肯定的回答,实际上却暗含着否定。
因为《太平轮》这样的电影在华语影坛能够出一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以后很难再有第二个人愿意像林宥伦这样不计成本的花费2亿美元来拍一部很难收回成本的电影。
尽管有些遗憾,不过在座的记者也都清楚,这对已经有了女儿的钟楚虹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个圆满的结局。
第957章三个女演员
尽管《太平轮》不是以纯女性角色为主的电影,但三位女主角却成了整场发布会上媒体关注的焦点。
继钟楚虹之后,林青霞和陈虹就成为了记者提问的重点,不过她们一个不肯多讲,另一个有意保持低调,反而记者没有从她们嘴里问出太多电影之外的事情。
然后张国荣、梁朝韦就成了记者们重点关照的对象。
“我好羡慕红姑和青霞的,她们一个生了孩子,一个结婚,然后就可以想不拍戏就不拍戏,反而是我,虽然一直信誓旦旦的说要隐退,可一直到现在,手上的片约不仅没有变少,反而越来越多……”
张国荣这话本来是有点自嘲的意思,可钟楚虹和林青霞听了却在一旁起哄,硬说张国荣这是在炫耀。
“真的不是,我也好想休息的,包括这次出演《太平轮》也是考虑了很久才答应的。”
没等台下的记者继续提问,钟楚虹就拿起话筒调侃了张国荣一句:“你就这么不希望和我们一起演戏吗?”
张国荣也不恼,换一只手拿话筒说:“你要这么讲,那我倒要问问你,你息影前的最后一部电影是和谁合作的?”
“和发哥啊?”钟楚虹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那还有呢?”张国荣又问。
“还有你啊!”钟楚虹笑盈盈地说道。
“那你还说我不希望和你一起演戏?你息影前我们就是演的对手戏,你现在复出又和我演对手戏,发哥都没有我这么够意思吧?”
“那我呢?”林青霞这时候也跟着凑起了热闹。
“我们上一部电影就是在一起演的好不好?”面对两大美女的联手逼问,张国荣也有些招架不住了,赶紧转移话题。针对自己的角色吐起了苦水。
“拿到剧本后我之所以犹豫很久,主要是因为我演这个角色的结局不太好,而这些年我已经演过不少像这样很衰的角色,《青蛇》之后我就发誓不再演这样的角色,所以大家也看到了。最近两年我演最多的就是喜剧,要不是《太平轮》这个剧本确实好,而且又是吴导演亲自找我谈,所以才没办法拒绝。”
钟楚虹转过来安慰张国荣说:“想开点,演悲剧角色才容易得奖的。”
林青霞有些“幽怨”地开口说:“你们两个能不能不提拿奖的事情,我这些年在香港也演过不少悲剧角色。可是我怎么就和香港这边的电影奖无缘呢?”
“照你这么说,伟仔岂不是更委屈?”
张国荣把话题突然就扯到一旁显得很沉默的梁朝韦身上,梁朝韦愣了足足有三秒钟的时间,这才拿起话筒苦笑说:“是啊,青霞姐,有我给你做伴的。”
“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我就不一样了。”林青霞摇摇头,神情中不免有些落寞。
梁朝韦正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林青霞,主持人反应却很快,立刻就点起台下的一个记者,以此来转移话题。
“吴导演,有传言说刘徳华也是三号男主角的候选人之一。为什么最后你却选择了梁朝韦?”
“华仔确实很不错,但是他的档期太忙了,和《太平轮》的拍摄有冲突,而且在这个角色上,我觉得伟仔要更适合……我一直觉得靠嘴演戏是最差的,必须要会用眼睛演戏,伟仔好几次入围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都没有拿奖,大家为他感到可惜,原因就是因为他是有眼神的。香港能做到这一点的演员不是很多,刚好这部影片里就占了两个。然后大陆那边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但陈先生也是这样的演员,这一点其实不用我说,大家注意观察都能感觉得到。”
吴雨森对三位男主角的评价都很高,而且也堵住了部分记者想要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的心思。
《太平轮》的演员阵容可以说是汇集了港台最顶级的男女明星。便是一向挑剔的香港媒体也找不出太大的问题。
同样是挑选演员,《金陵十三钗》进行得却不是很顺利。
就在《太平轮》新闻发布会召开当天,林宥伦和斯皮尔伯格从香港乘飞机抵达南京。
因为《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的缘故,斯皮尔伯格在国际上的名声已经攀升到了一个让大多数电影人都需要仰望的高度,这样一个拥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国大导演造访中国,大陆政府肯定不会怠慢。
由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带队的接待团提前一天到达南京,斯皮尔伯格和林宥伦到达后,南京市长亲自到机场迎接,省委书记和省长都特意腾出时间来参加接待酒宴,高规格的接待也显出了中方对此事的重视。
欢迎酒宴上,第一次接触中国酒桌文化的斯皮尔伯格最终没有抵挡住接待团成员的频频敬酒,最后喝得脑袋有些发晕,酒宴还没有结束就不得不提前返回酒店休息。
林宥伦本来是准备和斯皮尔伯格同行的,可临出门的时候,文化部的那副性刘的副部长却将他拦了下来。
“林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
林宥伦让随行的保镖先扶斯皮尔伯格上车,自己跟着那位刘副部长走到大厅的休息区的沙发上坐下。
“不知刘部长有何见教?”
“香港回归之后大家就是一家人,林先生这么说就见外了。”那位刘姓副部长摆摆手,“请林先生过来,主要是想和林先生商量一下有关于斯皮尔伯格先生在南京这段时间的行程安排,顺便也想了解一下关于斯皮尔伯格先生准备拍摄的这部电影的一些具体的情况。”
“这部电影的中文名字叫做《金陵十三钗》,故事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展开,所以我希望南京方面能够安排一些相关的行程,方便导演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这点非常的重要。”
听完林宥伦的要求,那位刘姓副部长皱了皱眉。
“林先生,这几年国家和日本在经济方面合作很多,日本政府对斯皮尔伯格先生的这部电影非常关注,甚至通过驻华使馆向外交部隐晦请求不要过分渲染大屠杀一事,考虑到维护中日关系稳定的大局,中央也希望林先生能多做一下斯皮尔伯格先生的工作,掌握好这部电影的分寸……”
“这个刘部长可以放心,《金陵十三钗》肯定不会像《黑太阳731》那样毫不留情的对日本侵华罪行做批判,而我之所以邀请斯皮尔伯格先生来执导这部电影,也是希望这部电影能够站在一个更客观的立场上来看待南京大屠杀,但是有些历史是不能被忘记和掩藏的,这些事中央政府不方便来做,那么就由我来做,一切责任也由我承担!”
林宥伦这番表态,等于将《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的立场和大陆政府分离开,既避免了来自官方层面的干预,同时也不会让大陆政府在外交上过于为难。
倒让那位刘姓副部长听了林宥伦这番话感到十分惭愧,当即坐直身子,正色说道:“林先生放心,斯皮尔伯格先生在南京的参观行程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安排。”
林宥伦交给斯皮尔伯格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大多都是海外记载的资料,这次来南京其实就是希望斯皮尔伯格能够结合南京本地留存的资料,对大屠杀有一个更直观的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