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作者:紫夜未央(晋江vip2014-11-13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安 作者:紫夜未央(晋江vip2014-11-13完结)-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姐,你怎么还有闲工夫在这儿练字?外头可热闹了。”阿莲是王家陪嫁来的丫头,伺候了长安十年,今一大早是被胡府人送了过来,连同王家的一百零八担嫁妆和二十家仆。
    “我听外头的老婆子说,昨夜姑爷离开后被王爷和王妃叫了过去,在屋子里谈了半个时辰才出来,今早王府又收了小姐的嫁妆,像是默认了小姐为南平王府的世子妃。”
    长安将手中宣纸吹干,才道:“你倒是个包打听。”
    阿莲缩了脖子,当初她就是因为嘴碎,被管事赶出王家,要不是七少爷和表小姐,她如今早不知道饿死在哪个城隍庙里了。
    “可还有哪些消息?”
    见小姐没有生气,阿莲又来了劲儿:“今早柳家大公子去了胡府,将胡齐大人狠狠揍了一顿,鼻青脸肿的都不敢上朝了。”
    长安笑了笑,低语:“柳丰倒是比郑苏易多些血性。”说罢又想着若是七表哥在长安,此时的郑苏易怕也是鼻青脸肿的。
    “可是小姐,这都快过了辰时了,还不去拜见王爷王妃么?新妇第一日便得在卯时拜见舅姑的,如今晚了这么许久,可是要被训斥不知礼数的。”阿莲着急说着,生怕自家小姐日后在王府各种冷落。
    长安又平铺开一张宣纸,道:“还不过来研墨。”
    “小姐!”阿莲轻叹一声,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乖乖走进书桌前,嘴里嘀咕:“这首诗连阿莲都能背下了,小姐却怎每日都要写一遍。”
    才刚提笔,便听见敲门声,长安回首,便见站在门外的侍女恭敬道:“世子妃,王爷王妃有请。”
    穿过回廊,转了九曲,才是被侍女领入霜华院。
    南平王府的院落多喜欢用人名,南平王妃闺名霜华,而沈长安如今住着的院落为“翩跹阁”,听说,十多年前,这里还有一处院落唤“如园”。
    进入大厅,端坐上座的便是南平王与王妃,昨夜虽已见过,可毕竟夜间昏暗,如今才来得及看清。南平王已过不惑之年,蓄着络腮胡须,眼角额间都是皱纹,很是严肃,南平王妃保养得宜,竟一点瞧不出她比南平王还大上几岁,皇家的公主,自是一身富贵气质,身上深紫暗纹的贵服,头上珠光耀人。
    二人皆是打量着走进来的长安,云髻峨峨,明眸善睐,丹唇外朗,靥辅承权,虽非流风扶柳之姿,却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再见王庭西,长安是意外的,前阵子洛阳连发数封信催他回去,按理他该是今晨便要离开长安城。
    长安跪拜了南平王与王妃,才是对着王庭西欠身行了礼。
    王庭西只与沈长安对视了一眼,便转头笑着对南平王与王妃说道:“长安自幼长在王家,与庭西亲妹无异,此次来京也是为了长安的亲事,可如今长安既入了南平王府,便是你郑家妇,长安一人远嫁,我这做哥哥的自不放心,还望王爷王妃体谅我的不请自来。”
    “王公子客气,本王与你父亲也是旧识,昔日郑家得王家家主照拂,这恩情本王是记得的,今日长安嫁入我府,自不会亏待了。”
    南平王才说完,一旁王妃却是笑着接话道:“王家是洛阳大户,自是家教严谨,表姑娘却不知新妇拜谒舅姑,跟前奉茶的礼数么?”
    话是对着王庭西说,却是直指沈长安,长安立即跪地:“长安自幼熟读《女戒》、《内训》,自知今日失了礼数,奈何昨夜世子曾吩咐让长安自行回府去,长安是王府八抬大轿抬进来的,不敢也不能独自回去,此时已失了分寸,不知该如何自处,才不敢前来。”
    王庭西看向南平王妃:“哦?既是这样,今日庭西便将表妹接回去,长安城虽容不得我家姑娘,回了洛阳,王家养一辈子也无妨,告辞。”
    上座的南平王面色已有些尴尬,王妃也是歉意地说道:“王公子且慢,长安是我王府的儿媳妇,可是全城人瞧见了的,我儿昨夜喝多了些酒,难免胡言乱语,不过,我易儿却……”
    王妃话未完,王庭西却是接道:“得王妃此话,庭西才是放心,今日前来,还有一事。”说完招呼了家人抬入一个大木箱,十六人抬着的木箱,让厅内人都是诧异,却听王庭西说道:“这是今晨才从洛阳运到,爷爷给长安的嫁妆。”
    箱子打开,众人都是深吸口气,白玉屏风,是王家的至宝。
    沈长安震惊地看着王庭西,对方却只是浅笑,投以安抚的眼神,而南平王与王妃却是起身走到白玉屏风旁。
    轻薄透明的白玉上,雕刻的是洛阳长街的景象,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有变着戏法的江湖术士、有拖着板车的石匠;有医馆有客栈、有铁匠铺有杂货店;小小的屏风上人物栩栩如生,事物丰富多姿,浮现了洛阳最繁华的姿态。
    如此宽长的原玉已是难觅,何况此番精湛手工,让人啧啧称奇。
    “早听闻洛阳王家有块白玉屏风世代相传,果真是稀世之物,美哉!妙哉!”*惊喜说着,内心却是巨大起伏,白玉屏风为王家至宝,历来只传家主,莫说是滴女出嫁都不可能拥有的嫁妆,如今却赠给了个远房亲戚,*抬头看着沈长安,来回打量,意味不明。
    倒是南平王妃反应过来,起身拉着长安,双手轻轻拍抚,柔声说着:“吾儿,今后你便是南平王府的世子妃,是我郑家明媒正娶的媳妇儿,易儿的正妻。”
    …
    和王庭西一同离开霜华院,两人一前一后走着,步履不急不缓。家仆远远跟在身后,无人上前打搅。
    许久,长安才是停下步子,回头:“那屏风……是阿公送给你的。”
    三年前,王家家主将屏风送给王庭西,已是默认王庭西为下一位家主。这件事情,整个王家人皆不知情,却独独当着沈长安的面,之后,长安晚上再不会跑到王庭西的院子里与他一起看星星,王庭西也再不会与她并肩行走,总是落后一步跟在身后。
    “可我想送给你,长安,我的长安,我王家都舍不得委屈的人,怎能在南平王府受他人欺侮。”王庭西上前一步,将沈长安脸侧的发丝绕过她耳后,眼睛却是看向前方:“长安,我要回去了,马车已在门外等着。今后的路你一个人走,表哥只能帮你至此,从今以后,王家不再是你的靠山了,你姓郑,与王家再无干系。日后,也莫再回洛阳。”
    沈长安抿着唇,她知道王庭西与她侧身而过,渐行渐远,她却不敢回头,她知道表哥送给她的是南平王府世子妃的位置,是她原本便没有奢望过的东西,她只是想回来南平王府,即便是个侧室也不在乎,她只要回来。
    而今她却害怕了,她知,那个转身离去的身影,那个白衣飘飘,温润如玉的男子,那个眉眼弯弯,嘴角浅浅的男子,那个第一个拥抱浑身泥泞脏臭的她,第一个同她泛舟江中,第一个揉她发顶唤她小傻瓜的男子,她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见不到了……
    她一生所惧,便是枝无所依,流离他乡,如今她回了长安,她的故土,进了王府,她的家园,却真正体味着枝无所依,流离他乡……她如今才知,唯心安处是故乡,而她的心,落在了洛阳,那个明媚,透着牡丹香气的地方,那个有你的地方。
    …
    夜间,沈长安不知疲倦写着那首越人歌,任由泪水打湿了宣纸,晕开了墨迹,却仍是一遍一遍写着,烛光里,是凄清的面容,迷离的双目——你可知那日被你抱上船,我心中的惶恐与悸动,你是那样好看,那样温柔,我却不敢将心中情意说出,恐将美梦惊醒: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第7章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将手中信笺收起,南平王妃带着疑虑看向南平王,道:“只是一个侧室的侄女,竟让王家奉上白玉屏风的嫁妆,真让人不可置信。”
    南平王*亦看向送信之人,沈长安嫁入王府那日,他便派人快马加鞭去洛阳打探这位儿媳妇的底细。遂问道:“你确定这些消息没错?”
    “这些消息都是属下找王府里的老仆人打听来的,应该不会错,据说王延平特别宠爱侧室沈氏,王沈氏的哥嫂去世后,世子妃便被收留在了王家,王沈氏对这位侄女很是照顾,王延平亦对待她有如亲女,世子妃与王沈氏的儿子沈家七少更是养在一处,两人很是亲厚。”
    听罢,*皱眉,带了继续疑惑继续问道:“即便王延平爱屋及乌疼惜沈长安,可他毕竟去世得早,王家当家一直是王延平的父亲,王老我曾见过几次,是个沉稳之人,很是传统,断不会看中个妾侍的亲属。”
    “听王家下人说,王老一直期盼个孙女,却总不能如愿,王延平一连七个儿子,愣是一个姑娘家都没有。之后世子妃被接进王家,听说聪明得很,有次下棋竟赢了教棋的先生,让王老另眼相看,之后着重培养,与王老愈发亲厚。据说在王家,世子妃的吃穿用度比王家的少爷还高一等。”
    南平王妃将听来的禀报消化后,点头说道:“老人家上了年纪,是总有些心愿的,家里七个小子,多疼个孙女也正常,真没想到沈长安这丫头有这般福气,得王老如此疼爱。如今既然入了我南平王府,若知书识礼,我便当她王氏本宗的小姐对待,不会亏待了。”说完,又看向*,颇为头疼道:“可我易儿是个认死理的人,若忘不了柳家那姑娘,怎办?”
    南平王不知想什么入神了,直到南平王妃轻推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做父母的能怎样,随他去吧,我看这几日易儿行为都还正常,朝堂上处事愈发得圣上赏识,他日必成大器,岂会被儿女私情困住。”
    “易儿虽从小听话,可我着个做娘的总不放心,况且我们这几日又要离开,府里留他们夫妻二人,也不知……”
    看着妻子忧心忡忡,*上前搂过娇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