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无疆-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婉清被李靖远这么一手弄的楞了好一阵子才醒悟过来。平时那些贵公子们对自己都是万分痴迷,千依百顺,生怕自己不高兴。这位李节度使到好,反其道而行之,自己把他请来已经是别人求之不得的了,他不但只是失神一下就回复了清醒,居然进门后没和自己说几句话扭头就走了,真是气人。李婉清不禁将小蛮足在地上狠狠的一跺,嘟着嘴喃喃自语:“我到要试试能不能让你拜倒在我的裙下。”说完此话,自己也觉得有些害羞,脸上不禁红了起来。

李婉湥д饷聪氲故钦娴脑┩髁死罹冈读恕>」芏岳钔駵'有些好感,可是多年来军队的生活让他总是将工作放在第一位,一旦想到与工作有关的事情都是放下一切私事立刻处理的。此刻他已经急匆匆回到自己的府邸,刚回来就吩咐廖飞收集一份关于洋务运动和国内所有军工造船企业的报告来。虽然廖飞是以随行参谋的身份跟着李靖远进京的,可最近他的工作与其说是参谋,不如说是副官来的贴切,什么杂七杂八的事情都干,都快把他忙死了。不过廖飞相当训练有素,他很快联系了莫奇帮忙,北疆情报局的工作效率果然很高。一个小时后,一份关于洋务运动和全国各企业的初步报告就摆上了李靖远的桌案。

仔细的研究以后李靖远决定,反正在北京闲着也是闲着,自己要去趁着几方实力对自己拉拢的机会,好好的敲一敲竹杠,首选就是那位身家丰厚的李鸿章了。

到了晚上李靖远到是不请自来,拿着拜帖到了李鸿章府上,他这样频繁的出入李鸿章的府邸着实让各路人马心惊了一回,大家纷纷预测李靖远是打算靠向三大节度使了。如果他们知道李靖远是打着敲竹杠的盘算来的,恐怕都要惊讶不已了,敢盘算着敲李鸿章的竹杠,他也算大顺第一人了。对于李靖远昨天刚来过今天又来上拜帖求见,李鸿章很是纳闷,好在伍廷芳和丁汝昌在京里没有产业,他们都住在李府,正好还是昨天这几个人,今天又在客厅摆了一桌酒席。

喝着酒李靖远先问李鸿章:“李大人,不知道你认为日本现在对我们有多大的威胁?”李鸿章一愣,不知道他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一时没接上来。旁边的丁汝昌倒是大大咧咧,见李鸿章没回答,他把话接过来说:“日本那样的小国,有什么威胁,他们的舰队十分弱小,根本不堪一击,本来俄国是个威胁的,现在又让你占了整个西伯利亚。想来北洋水师在西太平洋已经没有敌手了。”丁汝昌一席话让李靖远听的暗暗摇头,心想你这个北洋水师的一把手都这么轻敌,难怪甲午海战会输了,不过我也不说破,正好接着你的话敲竹杠。

李靖远假意附合,点点头说:“是呀对于北洋水师这样的大舰队,日本的确不是威胁。不过在下的水师可是有吨位限制的。日本在怎么弱小也比我的水师强呀,而陆上又东临沙俄,南接大西国。唉,难以支撑呀。”伍廷芳听得微微一笑,心中暗骂李靖远滑头,这明显是来求援的,不过这样,在北疆安插几个自己人也好。李鸿章也打着同样的算盘,连忙说:“靖远既然和伯行(李经方的字)兄弟相称,我这个做长辈的也不能吝啬,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提。”李靖远一听有门,假装思索了一下说:“首先是海军人才,尤其是管带(舰长,大顺叫管带)我这里是十分缺乏的,还有就是造船的匠师和技术工人,此外还有陆军的人才也缺一些。还有就是北疆地广人稀人口太少,可以耕种的土地也有限粮食缺口很大,~~~”李鸿章听李靖远说起来没完连忙插话:“贤侄的困难我也知道一些,我可以帮你解决一部分。匠师和技术工人嘛我可以从轮船招商局给你调一些,陆军将领嘛,你自己选好了,至于水师将领嘛,只要禹廷(丁汝昌的字)点头,我是没有意见的,至于人口和粮食我也无能为力,不过我到是可以帮忙。”听到李靖远的要求,别的都可以理解,这嫌人口少倒是让李鸿章犯糊涂了,那个时候是农业社会,地少人多,即使洋务运动的开展建了一些工厂,也是大多规模很小,各方大员都是愁自己辖下人口太多,那会像以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北疆那样缺少劳动力呀。不过李鸿章的话也让李靖远有些糊涂,这无能为力怎么帮忙啊,于是李靖远晃晃头说:“这个大人想如何帮我?”李鸿章用手捋了捋胡子说:“你可知道黄河今年决口,受灾很严重,就是老夫辖下的江苏也有很多的灾民,这个就是人了,至于粮食嘛,那要看你的了,大西的粮食可是很多的。”李靖远心想黄河在山东怎么江苏受灾呀,随即醒悟,这是十九世纪,这个时候黄河应该是夺淮入海,所以黄河的入海口在江苏了,他随即感谢道:“那明天上朝可要伯父顶力支持了。”这安置灾民不但给了李靖远一个人情,又解决了自己的难题,李鸿章自然满口答应,李靖远又一笑说:“至于陆军将领我要聂世成好了,海军就邓世昌和林永升吧。”听他张口就要自己着力培养的青年海军将领,陆军要的更是自己淮军中的悍将,不禁有些肉痛,不过自己大话已经说出去了,只好答应了。当然现在李靖远在朝中是人单势孤自然不会得罪这三大节度使这么超然的人物,这竹杠自然不能敲的太狠,所以自然要给些补偿了,经过讨价还价终于李靖远还是同意了秘密以每支五十两的成本价格提供给李鸿章十万支九一式步枪,并给李鸿章的苏州兵工厂引进两套子弹生产线并为其培养一批修械技师。李靖远本来只想要些造船技师和海军人才,其他的只不过是漫天要价,结果李鸿章把自己说的全都解决了,这也算是意外收获了。至于那十万支步枪,所谓的成本价只是北疆对外的说法。的确,人民军对外宣称的购进九一式步枪也是五十两一支,不过私下里都是买一送四的,其实成本只有八两五而已。这也算大大的赚了一笔,当然李鸿章还是认为李靖远是保本的价格卖给他的,毕竟李靖远对外卖枪,连人民军已经淘汰的委员会式步枪都是一百两一支的。总之这顿晚宴是尽欢而散,双方也算各取所需了。三大节度使是同气连枝的,这些事让李鸿章悄悄的透露给其他两位后,他们也都来和李靖远套近乎。最后自然是和李鸿章同样的待遇,五十两一支的步枪,加上子弹生产线和培养修械技师。当然这两位节度使也没让李靖远吃亏,张之洞自然是支援了一批两广的造船技工和工程师,曾广銓的湖广是有名的粮仓,自然是支援大批的粮食。

第二十七章 儒学之争

第二十七章儒学之争

第二天早朝李靖远是早早的到了朝房,奏事处太监一喊上朝,各大臣鱼贯而入。右都御使李经迈自然得到了父亲的暗示,直接启奏道:“启奏皇上,今年黄河的大水泛滥,有上千万人受灾,大量百姓逃荒,可是今年全国多处歉收实在没有多少余粮救济灾民,入冬以来更是有大量灾民冻死,望我主圣裁。”看看大家谁也不吭声,皇上也是眉头紧皱,李靖远自然赶快出班启奏道:“臣愿为陛下分忧。”其实隆惠帝早就知道这个事,只是一直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今天李经迈又提了出来,他是着实不快,一听李靖远这么说敢快问他:“李爱卿有何良策?”李靖远起奏道:“起禀陛下,臣愿出资将这些灾民移致关外开荒。这样不但可以使灾民有地可种,不必流离失所,又可让黄河附近摆脱人多地少的问题。”隆惠帝听得龙心大悦,想不到自己一直苦恼的事居然有人主动解决,还不用自己花一分钱。立刻就觉得李靖远真是无比的忠诚,无比的可爱了。他连声称赞:“李爱卿肯为朕分忧,真是我朝忠臣。朕心甚悦,其各地节度使自当全力辅助,不得有误。”听到有人肯站出来解决这个难题,众节度使连声应诺,称皇上鸿福,自当遵命。想想今后要和李靖远搞好关系,李鸿章不失时机的启奏道:“启禀皇上,这灾区离镇北侯辖下甚远,不如将灾民集中到江苏在用船一并运到旅顺港。”见李鸿章如此帮忙,李靖远赶快附合:“如此劳累李大人了,在下自然全额负担路费。”这明显的互相示好让几位皇子听得一哆嗦,这三大节度使都是相当忠于皇上的,他们如此拉拢李靖远势必打破几位皇子之间和皇上与皇子之间的力量均衡局面,如果皇上靠着这四位大节度使削弱自己手中的力量可不好办,其实他们也是多想了,李靖远根本没那个意思,他久在军中并没有那么多的政治头脑,如此回答只是单纯的和李鸿章拉近私人感情而已。不过几位皇子可不这么想,正在他们暗自盘算着如何应付这个局面,李靖远又启奏道:“臣尚有本启奏。”隆惠帝正在兴头上直接问道:“爱卿有何事?只管道来。”李靖远用早以想好的说辞道:“启奏我主,近年来东瀛小国扩充军备,意图对我国不利,但各位节度使手下皆精锐之师,海上三大水师更是实力雄厚。但微臣手下皆新创之师,不堪一战恐有损我大顺威名,望皇上体恤微臣赐与良将。”说完这些李靖远暗自得意,咱也学学后世美国那一手,他们不是宣扬中国*威胁论以换取国会支持扩充军备吗?我也搞个日本威胁论敲打敲打皇帝老儿,给自己换点实惠。

隆惠帝正是心里高兴自然满口答应:“准奏,不知爱卿想要谁?”见皇上答应了,李鸿章连忙接上话启奏道:“臣摩下到有几个人选,愿助镇北侯一臂之力。”隆惠帝问:“李老爱卿所奏何人?”李鸿章接着说:“水师有邓世昌、林永升。陆军有聂世成、左宝贵。”李鸿章觉得李靖远给自己东西相当大方,又加上想拢络他,干脆又给他加了一员勇将,何况在北疆人民军这么强大的军队里多安插一些自己的人手对自己也没坏处。

听到李鸿章这么说大皇子李德昌可害怕了,这李鸿章是要干什么呀,这不是明摆着要和李靖远结盟吗?不知道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