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南一巴掌打开铁罗汉的肥手道:“娘个西匹!我老偷儿可不好那一手。死头陀一边去!”边说边把外衣脱去,露出一件黑黝黝、背心一般的天蚕衣。
待拿在手里时,只觉入手一阵清凉,质地柔滑之极却是极轻,用力去扯,却是不见绷裂,实在是件实物。怪不得刘泽清如此凌厉的一剑也只是破开天蚕衣尾指般的小洞。
铁罗汉一把抢过天蚕衣,却是翻来覆去也看不出有什么大秘密便咕嘟道:“程老爷子,你不会忽悠我们吧。怎么一点线索也看不出来?”
胡桂南鄙视道:“以你的智商若是能看得出来才奇怪!待我来吧,说到藏宝隐匿我老偷儿认了第二便无人敢认第一。”
铁罗汉悻悻的道:“切,就你臭屁。”却是不得不服,胡桂南那圣手神偷这个绰号可不是白叫的。
胡桂南在天蚕衣上仔细的摸娑,尤其是在缝边的连接处,看得良久,才吐气道:“找到了!
娘个西匹,竟然藏得如此神秘!呵,却还是瞒不过我英明神武的老偷儿。”话语之中,胡桂南从蚕衣底边的一个小小圆洞当中,轻轻的抽出同样黑乎乎的一团锦衣。
程青竹与铁罗汉凑过去,只见胡桂南轻轻的摊开那团如初生婴儿中指大小的锦衣,同样的,黑乎乎一片。
铁罗汉骂道:“***,怎么什么也没有?”
胡桂南呵呵一笑道:“娘个西匹,都已经给我找出来,还想给我出难道。要想显字,不外乎水浸、火烧和特殊药水嘛,当真是小儿戏!”
胡桂南将锦衣轻轻的放入铁罗汉打回来的清水上,锦衣遇水而沉,过得一会,黑乎乖的锦衣上突然显现一行小字。
果真是太祖遗宝。为何程青竹知道太祖遗定之事?原来,程青竹临走之时,崇祯便委托其遗落在江湖之中的藏宝图。
相传三百年前,太祖皇帝定国之时,曾经留下了三笔宝藏,埋藏在三处隐秘地方。如若大明朝廷碰到大劫难,只要取出宝藏,定能够逢凶化吉。
景泰皇帝之时,瓦刺国的也先进攻北京城,兵部尚书于谦于大人,就是拿着这其中一份藏宝图找到了宝藏,最终逆转形式,打败了也先的入侵,保住了大明江山。
只是历史久远,阉党专政,搞得其余两份藏宝图遗落江湖。天蚕衣身上的这份藏宝图便是其中的一份。
程青竹大喜道:“圣手神偷,果然名不虚传!”随后双眼一扫那小字便道,“好了。大家知道便可,不易大肆张扬。”
胡桂南与铁罗汉是江湖老手,当知财不可露白与怀璧其罪的道理。
程青竹又道:“不知道两位如何处置这份藏宝?”
铁罗汉大咧咧的道:“原本偶第一个想法便是献给闯王,可是听得闯王在京师所作所为皆是与强盗无异,更是听得传闻闯王为了私人面子竟然逼迫吴三桂投向满洲鞑子。唉,闯王怎么会变成这样,搞得偶甚是心淡。又是听闻,南京的崇祯现在甚得民心,被那些读书人称作是中兴之君,又怕崇祯只是做做样子。这事我拿不定主意,还是老偷儿来决定吧。”
胡桂南想了想道:“此宝藏过于巨大,是个烫手山芋,要快点将他交出去。正如头陀所说,闯王与崇祯都靠不住的主子。要不,我们将此宝藏交给袁公子可好?”袁公子便是袁承志。
铁罗汉一拍大腿道:“对啊。怎么我没想到呢。就交给袁公子好了,只有袁公子这样高强的功夫和品性方能处理好如此宝藏。”
程青竹淡淡的道:“我老竹却是不同意!”
破军三千万
第八十九章、知情而布…
第九十章、渐入佳境
第八十九章、知情而布
正当圣手神偷胡桂南与铁罗汉商议将大明遗宝送与袁承志之时,程青竹却是不同意的道:“老竹我并不同意!”
铁罗汉一愕道:“程老爷子,你为何不同意呀?袁公子的为人,你难道不清楚么?送与他实在是恰当不过。”
程青竹正色道:“袁公子为人,老竹甚是佩服。但是,这太祖遗宝却是属于大明。现在今正值国难当头,大明极需这些财物支持来清除宵小以澄宇内。”
胡桂南鼠眼一转问道:“敢问程老爷子,以你之见,这遗宝当送何人?”
程青竹瞄了一眼胡桂南,拱手道:“当送南京崇祯皇上。”
铁罗汉吃惊道:“程老爷子,我等不知崇祯是否真心悔改,若是将些遗宝给了他,又让其挥霍并欺压百姓。无形中,便是我等造的孽,要下地狱的!”
程青竹又眼紧盯铁罗汉与胡桂南道:“不妨与两位明言。老夫在崇祯皇上帐下听令,效力于大明。”
铁罗汉神色一紧,胡桂南更是捏紧手中的遗宝图。两人心中明白,以程青竹的武功只怕不到十招便将他们放倒在地。只是不明白,为何一向淡泊的程青竹又是统率数万帮众的一帮之主为向朝廷效力。
程青竹将二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里,呵呵一笑道:“两位莫要紧张。老竹非是不辩事理之人。当今皇上,在失去京师以后变得目光远大雄才大略。而两位所救可怜女子不是都送往南京么?俗话说得好,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杆秤。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中雪亮着。若是皇上所做只是表面功夫,又如何能得南京、江西、徐州等地老百姓的赞誉?又如何能得老夫的真心效力呢?”
胡桂南还是怀疑的道:“非是老偷儿怀疑程老爷子,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我与死头陀也不敢妄下结论。”
程青竹呵呵一笑道:“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样吧,老竹便陪两位到南京一游,便可知崇祯皇上所做是真是假。若是其所作所为如头陀所言,皆是表面功夫,这藏宝图便任由两位处置。老竹绝不干涉!”
胡桂南双眼一转道:“程老爷子此法甚妙。”
程青竹脸上一寒道:“老竹丑话说在前,若是路上耍什么花样或是得知皇上真乃中兴之君依然不献藏宝图,便莫怪老竹手狠了。”程青竹当知此藏宝图对南京对大明的意义何在,如此大费周章让两人心服口服心甘情愿的献上宝图乃是看在一场朋友份上,不然,早就出手抢夺,那轮到胡桂南吱歪。
胡桂南与铁罗汉听得程青竹此言,当是不敢反对,齐声道:“不敢不敢。”
-----------
就在程青竹带领胡桂南与铁罗汉等人直奔南京之时,崇祯已经拿着鬼谋子送来的情报。
崇祯一定都南京之后便大力整顿锦衣卫与信鸽等通讯之法。耗时半月,终于训用十多只信鸽。虽然数量极少,却是使情报滞后得到极大的改善。鬼谋子在得到三只信鸽之后,也投入研究当中。崇祯相信过不了多久,信鸽网络便会遍布整个大明。
现在崇祯手中的情报便是鬼谋子用信鸽所运送,徐州与南京相距并不远,信鸽半天便可到达,也就是说,徐州早上发生的大事,南京晚上便可知晓。
看着情报,崇祯很是开心。没想到,程青竹刚到徐州便给朕带来绝好消息。
此时,宦官前来禀报:“启禀皇上,史尚书与左大将军在外求见。”
“宣。”
随着一阵脚步声,史可法与左良玉快步向前齐齐跪下道:“臣叩见皇上。”
崇祯开口道:“起来吧。两位爱卿,快来看看程青竹所传来的好消息。想来,江北四镇便可稳固,长江以南便是大明奋起之基。”
史可法从宦官手上接过情报一看便笑道:“皇上,这程御史实在是福星。正如皇上所说,淮安一破,江北四镇皆稳,便可据江而守。只等休生养息,练兵壮国一年半载,便可挥师北下,夺回京师。”
左良玉接过那张小小的纸条,情报很简单:刘泽清于徐州受重伤;老竹得太祖藏宝图。”前面一句以示刘泽清重伤并在徐州,左良玉便知道崇祯要攻打淮安了。左良玉心中暗叹一口气,这崇祯也忒好运了。
却又不禁想到,摊上这样一位好运的主子,自己不也好运么。儿子左梦庚勾结满洲鞑子、炮轰崔府企图谋杀皇上,论理,这是株九族的大罪。崇祯却以只诛首恶为由,保得左良玉。尔后又劝说左良玉,以国为重,若是重出为将,又正当壮年,便可为国出力之时重新纳妾为左家留下血脉。最后一条理由让左良玉怦然心动。再加上史可法的劝诫,左良玉便答应重掌帅印,以为大将军,替崇祯征伐各地。
说到怨恨,左良玉不是圣人,心中当然有怨恨。可是史可法劝道:“良玉,昔年吾师令族叔左光斗乃铁骨铮铮之真汉子,莫要行那污其英名之事。不然,既令左家蒙羞,又断左家血脉。实乃不忠不孝!吾观圣上乃中兴英明之君,当辅之。夺军功,振家威,方为上上之策。”随后,在崇祯极为示好之下,心中的怨恨渐去,努力按崇祯要求练兵。
此时,崇祯打断左良玉的思虑问道:“不知左爱卿可有拿下淮安之胜算?”
“哦。”左良玉醒悟过来道,“刘泽清不在淮安,兵将当是不知。其从将也多有矛盾,他们也不得民心。臣有九成把握在半月之内拿下淮安。”
“所需几人?”
左良玉边想边道:“淮安并无奇险可守。虽号称十万之众,当只有八万战力。而南京势大,我等可用招抚之策,当可招抚三万或更多将兵。余下皆是碌碌。臣愿领兵三万,当在半月内拿下淮安。”
崇祯微笑点头道:“左爱卿此法甚妙。史爱卿,你可有补充?”
史可法拱手道:“回皇上,臣无异议。”
崇祯威严道:“左良玉听宣,朕命你带兵三万,即日起直奔淮安,务必在半月之内拿下淮安,否则,便唯你是问!”
左良玉跪下道:“臣接旨。臣必定竭尽全力于限期内拿下淮安!”
崇祯又道:“那朕等左爱卿凯旋消息。稍后,朕便命工部立即备齐粮草以供征伐所用。”
左良玉抱拳道:“臣告退。以便回去准备各项事宜。”
崇祯挥手道:“去吧。史爱卿留下。”
史可法拱手道:“皇上,不知何事?”
“卿可知太祖遗宝之事。”
“臣略有耳闻,当年于谦于太保,便是凭借其中一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