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术天下-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琅琊王走后,乐安公主笑着对我说:“表姐,是不是二哥把你吓到了?”

我忙说:“哪里,王爷殿下自有王者的威仪,故臣女仰望风采而已。”

乐安公主笑着摇着头,“表姐,你不用骗我,你一见二哥就很紧张。可你也不用怕二哥,二哥虽然从来不笑,可二哥也从来不发火。”我忙笑了笑。

恰好小吉祥来找我们回去,我们随小吉祥回画舫饮酒听曲。太后今天似乎兴致很好,宴席至晚才散。

端午过后,朝中、宫里倒也没什么大事。可我一直有些思念母亲,不知道母亲过得如何,马氏有没有刁难母亲。

唯一算得上大事的就是二姐几天前嫁入了成王府,据说大婚时热闹非凡,迎亲的仪仗足有半里长。我心里有一丝庆幸,马氏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这些天她一定忙于准备二姐的婚事,想必没有时间为难母亲吧。昨天二姐和陈留王进宫来谢恩,二姐似乎很高兴,陈留王长得很英俊,加上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想必成王府对二姐会极其礼遇吧。不过二姐对我倒是更加趾高气昂了,她以为我一定羡慕她,但我只是淡淡地,令二姐恼火不已。

我正坐在桌边胡思乱想,就见小吉祥慌慌张张地跑来,“三小姐,太后娘娘让您快些过去。”我忙随着小吉祥到太后的卧房来。

太后正坐在桌前看一本奏折,见我进来,就把奏折递给我说,“这是吕公公抄下来命人送过来的,你看看。”吕公公在宫内的势力果然不一般,看来御书房里一定有他的人,而且职位很高,否则大臣的奏折他也不可能抄下来给太后送来。

我接过奏折,打开看时,只见上面写着:

臣礼部侍郎史文英谨呈吾皇陛下御览:

百行孝为先,是故圣人以孝为安身立命之本。陛下万民之父,孝事皇太后,诚为天下之表率。然今皇太后居于深宫之中,陛下虽奉养优渥,太后居于深宫,未免孤苦。臣冒死启奏陛下,皇太后春秋渐高,无以娱晚年。臣请建园于皇宫之西,以娱皇太后晚景。臣冒死上奏,望陛下明臣忠直之心。

我看完后,抬头看太后,太后看着我,“水音,你怎么看这本奏折。”

我沉思了一会儿,“太后娘娘,这就是所谓的调虎离山之计。这必是贾云光见太后娘娘与成王殿下联手,为了不让太后娘娘再干预政事而想出来的计策。美其名曰建院子给太后娘娘养老,实际上就是要把太后娘娘调离这宫闱。”

太后沉吟着不再说话,我还要说话。突然小吉祥进来启奏:“启禀太后娘娘,成王殿下求见。”

太后忙说:“快请成王进来。”

成王进来见过了礼,寒暄了几句,就问:“太后娘娘看到史文英的奏折了吗?”

太后笑着说:“史文英?那个礼部侍郎史文英?哀家自从将御宝交还给皇上后,就没有再看过群臣的奏折了,奏折上说了些什么?”我明白太后是故意如此说,所谓的“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人必须学会保守秘密,不该说的绝不要多说。一来擅自看群臣上给皇上的奏折,可是大罪。二来如果太后说看过奏则,倘或成王别有用心,追究泄密之人,岂不是要牵连到吕公公,太后岂不是要失去吕公公这个同党。

成王说:“今日早朝,史文英上奏折,奏请皇上为太后娘娘在御花园之西建园以娱晚年。”

太后笑着说:“这个史文英倒是很替哀家着想。”太后这正是所谓的抛砖引玉,想先看看成王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成王也知道太后的意思,但他也清楚此时不是装糊涂的时候,如果他装糊涂,太后就会对他有戒心,因此成王故作迟疑,“只怕这个史文英没有这么好心吧?”

太后笑着问:“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成王说:“这一定是贾云光害怕太后娘娘阻止他专权而想出的计策,这个史文英就是贾云光一党的人。一定是贾云光指使史文英上书,美其名曰是建园子,给太后娘娘颐养晚年。实际上是要将太后娘娘调离宫闱,他好弄权,还望太后娘娘明鉴。”

太后笑着说:“哀家如今年纪也大了,也不愿意过问朝政了。”

成王忙跪下,“太后娘娘千万不可被奸人蒙蔽了,如果太后娘娘远离宫闱,将来只能任人摆布。而且贾云光专权的话,江山社稷危矣。”说到后来,成王的声音有些激动,好像真的很为江山社稷着急一样。这些大臣,明明是相互之间争权夺势,却动辄拿江山社稷说事儿。仿佛如果他成王掌了权,江山社稷就稳如泰山了。

而帝王也愿意让群臣这样争斗,如果大臣们团结一致的话,那么对皇权倒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历史上无数的篡位密谋就是权臣联起手来,将皇帝推翻的。曹操就是大权在握,朝中没有不是他的人的,汉献帝只能处处受制于曹操。所以帝王有时故意在朝臣之间制造矛盾,以牵制群臣。

太后看着成王:“那王爷说哀家应该如何是好呢?”

成王说:“太后娘娘应该让万岁爷下旨,痛斥史文英,使奸人有所收敛。”

太后微微点了点头,“王爷殿下言之有理,容哀家仔细思之。”成王见太后如此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又说了几句家常话,成王就告退了。

太后只是看着成王的背影,久久的不说话。突然太后转过头来看着我:“水音,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心思电转,早已想好如何作答,“臣女认为成王殿下说得也对也不对。”

太后似乎很好奇,问我:“那你说说,怎么个对,又怎么个不对?”

正文 第34章 移宫危机(下)

我压低声音:“成王殿下说得对,史文英一定是受贾云光指使才上这道奏折的,贾云光一定是针对太后娘娘整肃宫闱,使得贾皇后无法操控后宫。加上太后娘娘如果住在宫里,朝中的大小事情一定都会知道,这样的话,贾云光想操控朝政,就要顾忌到太后娘娘。所以贾云光假借着要修园子给太后,想将太后调离宫闱。”太后微微点了点头。

我见太后神色流露出一丝赞许的意思,又接着说:“如果按照成王殿下的意思,太后娘娘让皇上下旨训斥史文英,那么只会增加皇上对太后娘娘的猜忌之心,皇上会以为太后娘娘想操纵朝政,因此不愿搬走。”

太后看着我:“那你说怎么办最好。”

我说:“太后娘娘现在不如装作不知道有这本奏折,想必皇上一定会来和太后娘娘商议此事,到时太后娘娘反要称赞史文英的忠心。”

太后只是看着我,我忙说:“臣女还记得太后娘娘在倚云楼和臣女说的话,皇上注定要站在太后娘娘这边。皇上天纵英明,一定能识破贾云光的居心。现在皇上一定是要想方设法制止贾云光的擅权,所以皇上不会轻易让太后娘娘搬走的。”整肃宫闱的事情,想必皇上也知道,而皇上对此事没有表态,就说明皇上现在还是站在太后这一边的。

我笑着在太后耳边低语了几句,太后笑着看着我:“鬼丫头,亏你想得到。”

我突然觉得这是个机会,就说:“太后娘娘,臣女觉得倒是要小心成王。”

太后疑惑的看着我:“仔细说来听听。”

我低声说:“太后娘娘,成王现在虽然是站在太后娘娘这边,但以臣女看来,成王处处唆使太后娘娘与贾云光为敌,成王一定是想让太后娘娘和贾云光斗得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人之利。太后娘娘,对成王不可不防,免得将来扳道一个贾云光,又来一个贾云光。”太后久久沉思,没有说话。

只听有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过了一会儿,就见皇上走了进来。皇上给太后请了安之后,就坐在太后身边。

太后仔细端详着皇上:“皇上似乎又瘦了一些,国事固然重要,可皇上还是要好好保重龙体为是。”说完,太后又扭头对我说:“水音,去调一碗赤箭朱给皇上吃。”我忙答应去了。

我将赤箭朱调好后,给皇上端来。皇上接过后,笑着说:“有劳表妹了。”

太后看着皇上:“这赤箭朱用牛乳调和后,是最滋补人的。明天开始皇上就让吴贵每天调给皇上吃。”吴贵是皇上的心腹太监,皇上笑着答应了。

皇上和太后闲话着家常,我知道皇上今天来绝不是找太后说家常话的。果然,皇上说:“母后,今日早朝礼部侍郎史文英上奏,想要给母后在御花园之西建造一座园子颐养晚年,儿臣想问问母后的意思。”

太后笑着说:“倒真是难为这个史文英了,处处替哀家着想,皇上很该下旨称赞一下这个史文英。”

皇上说:“母后说的是,儿臣明日就下旨。只是如果母后住得远了,儿臣就不能朝夕听母后教诲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皇上现在还是要和太后联手,对付贾云光。

太后笑着说:“哀家让皇上下旨嘉奖这个史文英,并非要建什么园子。一来,我朝历代太后都居住在这长乐宫,哀家如果搬出这长乐宫,到外面的园子去住,岂不是有违祖制?二来,建新园子劳民伤财,如今天下黎庶粗粗温饱,就要敛财于民以供一己之乐,恐天下悠悠之口,尽皆结怨于哀家。加上北朝虎视眈眈,当今应以边防军备为要,岂能为了哀家一人置军国大事于不顾。昔日汉文帝为惜百金而不肯建一露台,哀家安肯为己一人,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

太后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哀家之所以要皇上下旨嘉奖这个史文英,是因为这个史文英的上书成全了皇上的孝心。如果皇上下旨称赞他,就说明皇上的仁孝。如此一来,天下百姓以皇上为表率,纷纷孝侍父母,尊崇君父,天下何愁不大治啊?”

我在一旁有些想笑,太后明明是自己不想远离宫闱,而经太后如此一说,太后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还成全了皇上的孝顺名声,也替皇上着想了。看来太后果然是久经政治风浪,说话说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

皇上忙说:“儿臣不孝,让母后如今还为天下忧心。”

太后笑着说:“皇上何出此言,皇上至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