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
事情发展这种地步,与他最初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他并没有打算与孙中山决裂,也不曾想过要将杨洪森拉下水,但是事与愿违,这辆“巴士”已经在他手中完全失控了,不能再受其个人意志为左右。他并不想离开中国,他甚至要求杨洪森继续让他留在上海,这个请求被杨洪森拒绝了。杨洪森以出国考察为由请他去美国。离开中国当天,送行的只有杨洪森一人,送行由杨洪森亲自安排,外国记者拍到了杨洪森与陈其美紧紧拥抱在一起依依惜别的照片。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但陈其美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小命,而其它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民进党在国会中被彻底边缘化,很快他们就陷入到四分五裂当中,有些希望回到国民党,孙中山准备重新接纳这些同志,杨洪森却坚决的反对。
“这些人是我们伟大事业的敌人,对他们施以必要惩戒将会起到警示作用。”
杨洪森从上海回来给孙中山解决了很多头痛的问题。民进党很快就陷入了内乱中,杨洪森的手法简单而且非常有效,那就是将他们的资金链完全斩断,然后让他们通过一些非正常渠道获取赞助,接下来的一切都直接转入司法程序,后面的事已经不需要他再过问了。
国府目前实行的是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而不是二党,甚至三党,但是现在共和党、民主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杨洪森要削弱他们的力量以保证国民党的领导地位。首先是资金这块,一个党派要想发展壮大起来,资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项环节,而国会的这些党派除了政策的补助外,他们还能通过其其它方法获取更多的活动资金,而他们调动资金的最终只能通过一个地方—银行。
全国大、小银行多达数百家,杨洪森打算将这一数字削减一半。正是在这思想的指导下,杨洪森开始了对金融板块的重组。上海商业储蓄与浙江兴业、浙江实业、徽州银行合并重组为国民银行,恒生银行接管了第二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德华银行兼并了武汉、长沙、广州等几个极具特点的地方性银行。国有中央银行则将一批地方性银行收编成了支行,而国内中、小银行相互兼并、重组也进入一个高潮。
杨洪森要想实现他的计划,通过几个兼并案是不行的,他需要一场经济危机,可是那样他将需要等上七年的时间,通过国府相关政策性扶持,他们在未来的七年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可以用七年将那些银行逐渐吞并,虽然这样运作相对很慢,但相对来说阻力最小。
事情重新回到“民进党”头上,陈其美远走异国,党内没有够份量的人物出面组织,“民进党”瓦解的速度比陈其美初创的奇迹还要快。国府很快就出台了《组织机构法案》,对于党派的组织建立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因为“民进党”制造的很多麻烦,很多捐款人发现组织建立没有多少时间,钱却被花的一分不剩,有些捐款人对此极为不满,要求政府介入,国府司法机关对被指控的数位议会进行了调查,其中牵涉到一些共和党、民主党议员。
杨洪森在展开对这些党派进一步压迫同时,他也顶着巨大的压力。追问国府与日本秘密协议的人越来越多,国府方面对此努力转移别人的视线,可是这招并不起作用。国府对外的答复称与日本的协议中涉及到国家秘密,协议将在未来公布,至于时间发言人并没有明确给。
未来公布?十年还是二十年,很显然有些人等不到这么长的时间。
杨洪森善于使用民众的力量,而他的对手们很显然也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这股子力量。
孙中山决定妥协将协议的部分内容公布出来,杨洪森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将进一步刺激躲在幕后的那小撮人,对于抓住这些人杨洪森有他的办法,可是对此孙中山却不能同意。
国府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他们将对协议的内容进行评估,从而得出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的这一结论。而调查很可能将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杨洪森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通过其他的舆论宣传抵消民众对此的关注度。
没有关注的焦点,他可以创造出一个,比如经济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很快一些专家们走了出来,他们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快,猖獗的投机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专家们希望国府加强监管力度,专家们警告国府,如果不加以注意,未来中国将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经济危机。
国府方面公报显示今年国府有意调节经济增长的速度,对证券等市场的投机行为,国府将进行严厉打击,国府表态登报后上海证券市场的投机资金大量外逃,股市全面跳水。
第十五章
上海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投机机构就是“龙”基金,在他的带领下,各大机构率领纷纷退出,当然也有一些机构并不为所动。杨洪森的话可不是什么空穴来风,国府很快就颁布了最新的《关于证券市场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为什么会出台的这么快,这主要参考一些美国先进的经验,再加上杨洪森的指导。“规范市场,打击投机”是这次的宗旨,在国府的主导下短短数日之内,大批的投机分子倾家荡产,当然这中间多为散户,至于那些大机构早已退出战场。
没有焦点可以创造焦点,没有经济问题可以创造经济问题。
不是说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最多,那就改革吧把问题全搞出来。杨洪森在上海主持召开了工业座谈会议上,再次提到了工人最低工资收入保证的问题,他甚至还下到一线工厂,会见工人代表,寻问他们的生活以及待遇问题,这让很多人工薪阶层感动的痛哭流涕。对于某些不按照政策执行的企业,杨洪森要求各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勒令整改知。
杨洪森财团名下的企业都早已经按照国家政策处理。通过技术改造、规模化生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当其它企业还在实行七天工作制的时候,财团名下的企业已经实行六天工作制,对于第七天参加工作的给予双倍工资补偿。国府立法机构开始就劳工权益进行立法,专家学者们行动了起来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各级工会组织当然很欢迎,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了,福利待遇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增强了。
新的工薪标准目的是为了刺激企业技术改新的步伐。
杨洪森指出作为社会的精英分子,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方面应当尽到更多的义务,办实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强国富民。
民富了自然要把钱存入银行,这是中国老百姓普通存在的消费观,有余钱就存起来。
杨洪森有钱就用来进行风险投资,将钱变成更多的钱。
陈其美和民进党的事情在社会中逐渐平息,孙中山显得有一些身心憔悴。在杨洪森的建议下,孙中山前往东北进行视察,副总统黎元洪负责国府的日常工作。
黎元洪的能力还是有的,在孙、杨两人相继离开不在北京期间,他按部就班地执行着国府政策。
陈其美7月到达美国后,开始了在美国的考察活动,陈其美在前往美国的船上就染上的风寒,异国的生活再加上心情的原因,他很快就病倒了。在美国学习的陈立夫给杨洪森发去了电报。杨洪森致电陈其美放宽心,好好养病。
陈其美的心哪里能放的下,他一手创立的“民进党”被他的好兄弟一锅给烩了,党组织先是被国府勒令整顿,最后彻底解散,整个过程不到二十天,相关干部全部放逐到了政治的边缘。
烟土对他的身体伤害很大,陈立果夫曾建议他把烟土戒了,结果被陈其美痛骂了一顿。
一个月后从美国传来了陈其美病逝的消息,不过陈立夫在发给杨洪森的电报称,陈其美的死因系吸食“英镑”过量导致身体病变经过医院抢救无效病逝。
在正式场合绝对不能这样报道,好在美国方面配合,国内主流报导陈其美死讯时引用了官方通告,
陈其美同志在美考察期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纽约,他的遗体火化后由陈立夫送回国内,在上海孙中山为其主持追悼仪式,对于其革命的一身做了高度评价。
不过民进党的一些干部对于陈其美的死因提出质的疑,他们认为陈其美可能死于谋杀。
如果谋杀一说成立,那么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孙中山、杨洪森。
之所以有人怀疑谋杀是因为,陈其美只吸红土,从来不用“英镑”这是疑点一;疑点二,陈其美死前与一女子来往密切,事后该女子突然失踪;疑点三,美国方面将大量的证据销毁,过早地将陈其美火化;当然还是有疑点四,……
所以有的疑点全部归结到了杨洪森的身上,但是杨洪森没有杀人动机,那么这一切必定是出自孙中山的授意所安排的。
陈果夫的沉默被认为是受到恐吓,而杨洪森的言论的封杀认为是别有用心。
某些幕后势力加紧运动,国会上众议员对总统提出不信任案。
“大姐,先生那边怎么样?”
“英士的事情对他打击很大,自上海回来后旧病复发现在休养中。”宋谒龄恨恨地说道,“这英士死的也真不是时候,现在国会那边又不知被何人挑动了起来,我看不如将事情公布出去省心。”
孔熙祥道,“夫人,我看不妥、不妥,这可是丑闻,事情要传扬出来国府的颜面何存!”
颜面反正双不是丢他杨洪森的脸,这些人想折腾就让他们折腾去吧。
杨洪森又开溜去上海了,谁说他生不出来儿子,你看他现在不是有儿子了。
不过在抚养孩子方面杨洪森与宋美龄发生一点小分歧,宋美龄希望尽快重出江湖。
在上海休养的宋美龄催促杨洪森尽快回以北京早些行动起来,孙中山最近身体不佳,大有退位让贤之意,杨洪森应当早一点去北京接棒,可是杨洪森却借口上海生意方面的事未处理完毕继续整在上海不走,这下宋美龄可急坏了。
“达令,上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