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设置防坦克和防步兵障碍物。3)保障集团军渡过伏尔加河。第62集团军有足够数量的工程兵部队完成这些任务。
  1942年10月1日到11月20日这段期间,工兵部队,集团军所属及配属给集团军的工程兵部队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
  在斯大林格勒市区的战斗中,广泛开展了运用楼房进行防御,在楼内修建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的工作。为此,使用了坚固的,大都建有地下室的楼房。他们所建的支撑点一般都可以进行环形防御。被炸毁的楼房造成了杂乱无章的堆积物,这给组织挖制通往前沿的全部要冲的火力配系造成困难。因而,修建可进行侧射的土木火力点加强充实了支撑点,这些土木火力点分散在附近街道、附近楼房废墟上或其它地方。火力发射点上的枪眼和射击孔建得比较窄小并带有挡板。
  在总结近卫步兵策13师防御战斗经验时指出,在战斗中,敌人大炮、追击炮向各支撑点猛烈炮击。各部、分队因被炮弹直接打中遭到伤亡。有时炮弹打中楼房墙壁,使其倒塌,埋住了射击手的所在的发射点。为避免这些现象,有些支撑点把火力发射点移到楼前,伤亡就大大减少。部队所在地段备支撑点和某些发射点用全断面交通壕形式与各部、分队指挥所以及把它们相互之间连接起来。当敌炮兵炮击或航空兵空袭时,支撑点的守备部队都荫蔽在楼房周围的避弹壕内,此时楼内只有部分了望兵。因在防御部队的结合部和侧翼后面驻有小型预备队和阻击兵,使防御更加稳固。
  组织步兵各种火力同炮兵各种火力紧密配合,组织各分队、支撑点和其它独立火力发射点之间的火力协同动作,是苏军各分队在支撑点内进行射击的方法。我军特别重视建立反坦克火力配系并配合设置防坦克障碍物。在所有受坦克威胁的方向上都设有防坦克枪炮和地雷场进行保护。为了同坦克进行战斗,还组织了携有防坦克手榴弹和伏雷瓶的歼敌小组。另外还定期对埋有防坦克地雷和防步兵地雷的地雷场进行检查修复。
  各种工程障碍物也加固了前沿及支撑点。各种人工障碍物都是冒着敌人火力进行设置的。“在设置和检查地雷场时,出现了较大困难。白天只能侦察需要布雷的地段,所有搬运、埋没、检查地雷的工作都必需在夜里,在敌火力杀伤和照明弹的照明下进行。步兵掩护工兵安装和检查地雷场,有时还专门指派步兵执行警戒。”
  10月至11月20日期间,第62集团军在其正面修建了多种形式的工程障碍物。
  在敌人前出到拖拉机厂和“街垒”厂区的伏尔加河岸前,第62集团军正面,从戈罗霍夫上校的战斗群右翼到近卫步兵第13师左翼已达40公里长。障碍物密度,每公里正面大约有800枚防坦克地雷和650枚防步兵地雷,以及900米长的铁丝网,左翼的障碍物密度最大,那儿的防御正面一直是稳定的。如:近卫步兵第13师的防御地带在指定时间内就设置了91个地雷场。同一防御地带内有些防御地区的防线是变动的,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再从整理出的数字就可以看出,在第62集团军防御地带修建的人工障碍物的平均密度并不高。上边已提到过,l0月份,第62集团军的正面被分割成三个部份。
  近卫步兵第13师在集团军左翼作战。9月份,该师损失很大。10月初,全师在市中心转入顽强防御,师前沿约6—7公里长,即从铁路(第一条以北20米)沿多尔吉沟北坡,往南穿过石油辛迪加,克鲁多伊峡谷,沿平扎大街,“1月9日”广场东部和共和国大街到基铺大街,然后往东和东南方向到城市渡口的伏尔加河岸。防御地带纵深,从河岸算起、在500米(近卫步兵第30团地段)到300米(近卫步兵第34团地段)之间。全师转入防御后的任务是坚守城区,在反坦克和防步兵方面加强和改善防御。强击小组和封锁小组应不断消灭敌占楼房内的法西斯匪徒,收复更多的街场区。
  罗季姆采夫师各近卫部队仍在作战。防御纵深,由于后方有江河障碍的限制,显得很不够,从战术观点来讲,地形也十分不利。近卫步兵第34团前沿主要设在伏尔加河沿岸南峻的陡岸上。那时,敌人占领的地形大大高于近卫军的防御。希特勒分子从了望哨就可向四周看到3至4公里的防御纵深,其中包括河东岸。所有这些优越条件使他们控制了通往渡口的所有要冲,并可随时向渡口及伏尔加河西岸进行扫射。
  敌人占领了市中心大部分地区,并前出到中心码头区的伏尔加河岸后,利用那里的许多大型建筑物和楼房,在自己的前沿修建了稳固的防御。敌人多次试图歼灭苏军,并把他们赶下伏尔加河,但均未奏效,只得在近卫步兵第13师的正面转入阵地防御。他们最重要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是:一座“Г”型拐角大楼,铁路员工大楼、国家银行和专家楼。
  另外,敌人还建立了完整的土木火力配系。“整个配系是这样组成的:在防御纵深配置2至3个层次的正面、侧面火力网和炮兵、迫击炮火力网,支撑点的所有通道都在有效射程之内。此外,通道全建有各种工事加以掩护,例如铁丝网、拒马、地雷场等等。”
  “Г”型拐角大楼和铁路员工大楼都座落在平扎大街,它们之间相距70米,都是建有坚固地下室的多层楼房。敌人控制了这两栋楼后,把它们作为强大的抵抗枢纽部。用反坦克炮、重机枪、轻机枪、迫击炮、掷弹筒和喷火器组成完整的火力配系。他们改建每个房间、每层楼以适用于楼内作战的需要,并在楼周围设置铁丝网、地雷场及构筑许多土木火力点,以切断通往楼房的所有道路。这两个支撑点有重大的战术意义,它们可以控制四周地区并完全牵制了近卫步兵第34和42团的行动,楼内至少有一个营的德军。
  近卫步兵第13师一边努力加固自己的阵地,一边由超小型封锁组和强击组进行夺取敌支撑点的战斗。10月24日和11月1日,我军曾两次试图夺取“Г”型拐角大楼和铁路员工大楼,但均末奏效。只是在1942年11月3日,第三次强击才占领了敌人这两个重要支撑点。
  10月24日,我军攻克了位于阳光大街和斯摩棱斯克大街拐角的军人服务社大楼上的敌支撑点。在反攻之前实施了侦察,冲击得到了炮兵,团属、营属迫击炮、反坦克炮、反坦克枪、轻重机枪等各种兵器的支援。在攻打军人服务社大楼之前,近卫步兵第39团的强击小组夜间悄俏将2门45毫米的大炮运到前沿。2门大炮的杀伤弹直接命中并消灭了敌人四个火力发射点,摧毁了部分楼房。强击小组在火力支援下占领了军人服务社大楼。
  “帕夫洛夫楼”是修建支撑点及支撑点实施战斗行动的光辉范例。它的防御战载入了斯人林格勒会战的史册。近卫步兵第42团团长N·П·叶林上校正确估计了全国在一座四层楼内防御的重大战术意义,该楼座落在“1月9日”的开阔的柏油广场上(现叫列宁广场)。他命令三营营长A·E·茹可夫大尉占领楼房,并将它建成为支撑点。这次任务交给了第7步兵连连长,N·瑙英夫上尉。
  9月底一个夜里,Я·Ф·帕夫洛夫中土、列兵A·П·亚力山德罗夫、B·C·格卢先科和N·Я·切尔诺戈洛夫去执行这个任务。他们实施侦察后,占领了这座大楼。两昼夜内,这4个勇敢的小伙子击退敌人多次疯狂的冲击。大楼曾因炮击起火受到巨大损伤。大部分居民离开这里,只有少数人躲到地下室。后来增援部队来到“帕夫洛夫大楼”,他们是,N·Ф·阿法纳西耶夫中尉的机枪排(7人带一挺重机枪),以A·A·索布加伊达上士和3名自动步枪手为首的反坦克枪手小组(6人带3挺反坦克枪)。几天后,又有迫击炮手(4人带两门50毫米迫击炮)在少尉A·H·切尔努申科率领下到达这里。“帕夫洛夫楼”的守备部队是个由多民族组成的集体。这里有俄罗斯人A·П·亚力山德罗夫、N·Ф·阿法纳西耶夫、M·C·邦达连科、N·B·沃罗诺夫、T·N·格里金、B·T·基谢廖夫、Я·Ф·帕夫洛夫、B·K·萨拉耶夫、N·T·斯维林、A·A,索布加伊达、A·N·切尔努申科;乌克兰人B·C·格卢先科、П·N·多夫任科、A·N·伊瓦先科、H·Я·切尔诺戈洛夫、A·E·沙波瓦洛夫、Г·N·亚基纳科;格鲁吉亚人H·Г·英西亚什维利;哈萨克人T·穆尔扎耶夫;乌兹别克人证·图尔德耶夫;塔吉克人T·图尔古诺夫;靼鞑人Я·З·罗马扎诺夫,犹太人N·Я·汉特,还有一个战士的姓名至今尚未查明。
  支撑点是周围地区最高点。从这里往西一公里,以及市内敌占区都在这个支撑点的观察范围和射程之内。“帕夫洛夫楼”的守备部队与“扎鲍洛特诺伊楼”、面粉厂4号楼、铁路员工大楼里的各支撑点的火器互相配合战斗。
  全师闻名的狙击手A·N·契柯夫常到“帕夫洛夫楼”来、他常常在大楼顶上准确地打击敌人。
  英雄的守备部队在紧张激烈的对敌斗争中,不断地加固防御。用砖和木头建成的楼房常常因空袭和炮击而被毁坏,因此遵照团长的指示,火力配系建在楼外,离楼不远修建了火力发射点,还修了一条地下交通壕通到这里。
  近卫军中尉阿德纳西耶夫说:“我们首先挖通了从楼房到汽油库的地下交通壕(往西10—12米),我们把轻机枪放在那里。那儿还可进行纵深了望,并向共和国大街通往两边的通道射击。我们在地下交通壕中间打开通向地面的孔,每逢夜间、我们的战斗警戒队利用这个孔监视敌人,白天则将它们伪装起来……
  “在北面,我们还挖了一条长达12—13米的地道,在地道末端又挖了一块置放重机枪并有较宽射界的小场地。在南面,我们还挖了一个斜口——可通往地下设施的抢修井。另外还在此为反坦克枪手开辟了一块平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