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放电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这个我知道,听说他是战争时被制造出来的。”
  “战争?是指二次世界大战吗?……还真是个随便的设定呢!”
  “反正是妖怪嘛。”
  “假设真的是在战时制造的,那也不足以构成杀人的理由吧?”
  “不会啊,为了杀敌才制造的,这不是很合理吗?”
  “就算是这样,日本现在并没有在作战啊。”
  “因为他失控了嘛!”
  “这种东西应该叫作放电人吗?既然称之为‘人’,那就代表他应该还保有理性,有办法判断自己要杀什么人,或者不杀什么人吧!”
  “那么,如果他是为了报仇呢?总觉得我可以体会呢。身边的人都过得很顺利,却只有自己很倒霉时,一气之下就会想要‘哇’地大叫一声,然后狠狠将一切都破坏掉——我想,他应该是因为被称为‘放电人’的人就只有自己一个,所以才会变成那样的吧?”
  店长默默地摇了摇头。
  “这样的动机,应该撑不了六十年这么久才对。”
  “六十年?”
  “今年是二〇〇七年,战争结束至今也有六十二个年头了。这不是仇恨或得失心能够跨越的时间。况且杀人这种事,该怎么说呢……应该更容易才对吧?”
  “咦?是这样吗?”
  “是啊,就像拍打苍蝇一样,只不过人类的体积稍微大了点。·特别是对于放电人来说,杀人应该很容易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动机也会变得很简单,不然就无法杀人杀到形成谣言的地步,因为沉重的动机太累人了。”
  女孩觉得应该不是这样,但一时却无法提出反驳。从店长的话里,可以感受到一种不由分说、无可否认的沉重感。她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动机不够沉重的话,又怎么会想要杀人呢?”
  “对于把杀人视为大事的人而言,确实是这样没错。不过,不过,对于所有生物来说,杀死其他的物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我们吃的食物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植物或动物的尸体吧!由于并没有直接目睹宰杀的场面,所以并不会产生罪恶感;比方说,当我们在犹豫咖哩里要加猪肉、鸡肉,还是牛肉时,并不会想到食材活着的样子,而是凭藉当下的心情做决定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杀人只是小事一桩,那动机也就可以变得相当简单了。”
  “也就是说……只杀一个人是很严肃的事,但杀一百个人是因为习惯了?”
  “对。那是拉斯柯尼科夫(译注:文学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著作《罪与罚》的主人翁。书中描述他因杀人,而终其一生受良心谴责之苦。)想要却又得不到的东西。”
  “那是谁啊?”
  店长没有回答,只是仿佛望向远方似的补了一句:“所以说,那就是个谜了。”女孩追问什么意思,他又继续说:“就是关于放电人的传说啊?”
  “怎么会没有交代动机,只流传着杀人的故事呢?”
  “虽然是我先起头的话题,不过这毕竟只是个捏造的故事嘛!”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更应该编个像样的动机才对;像这样没有动机,反而更增添了可信度。而且没有指定出现的场所,实在不像典型的都市奇谭。”
  “你的意思是说,这有可能是真的喽?”
  “天晓得,动机不明的怪事是无法防范的。不知道理由反而更可怕。或许,这个传说本来就是刻意这样安排的吧!或许是因为爱听鬼故事的人水准都提高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故事出现也说不定吧?”
  “这样想未免也太无趣了吧……?”
  女孩一边这么嘟囔着,一边移开了视线。店长也自顾自地望着天花板。店里只有电线中的电流,静悄悄的在线路中不断流窜着。
  “如果说……”他喃喃自语道。“真的有放电人的话,我真想问问看。”
  “问动机吗?”
  “对,问他为什么杀人,我很感兴趣。”
  “你会被杀掉的啦!”
  点头称是的店长,不知为何出现了落寞的神情,女孩急忙寻找下一个话题。
  冬日的斜阳早早西下,虽然天色已暗,但距离书店打烊还有一段时间。


  1

  “放电人、放电人、放电人……”
  赤鸟美晴一边喃喃自语着,一边爬上了细长绵延的阶梯。
  印象中,这条阶梯应该更为宽广,两旁有高高的石墙遮蔽视线才对;然而,相隔十几年后再次造访,阶梯在她眼中,不过就是住宅区里随处可见的住户专用道而已,若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只是侧边加装了不锈钢材质的扶手。
  “放电人、放电人……”
  爬上了阶梯顶端,赤鸟停下脚步,转身俯瞰着自己身后的光景。朝着阶梯下方不断向外伸展的住宅区远端望去,可以看见造型突出的国铁JR新车站。即使是人口数在县内高居第二的远海市,只要离开闹区,其实还是颇为幽静的。
  令人心情舒畅的微寒凉风,吹干了额头上渗出的汗水,嘴里的吐气化成阵阵白烟,飘散、融化在透明的天空之中。赤鸟从浅灰色的围巾里探出头来,把手塞进深棕色的大衣里,不觉地打了个冷颤;她露出了仿佛在后悔剪短头发般的神情,舔了舔自己厚厚的双唇。
  然后,她破了咒语的戒。
  “——放电人。”
  只要谈论放电人,他就会出现。
  赤鸟并不认为放电人真的存在,只是向来尊重这个规矩。
  既然在研究放电人的传说,这也是应该的。
  赤鸟在县内的一所私立大学攻读民俗学,今天她也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的。不过,严格说起来,她对于做学问并非那么热心;今天的远行,也是认为走访实地蒐集文献资料有助于研究的指导教授,和这位成绩不佳的学生在学分上讨价还价后,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就这样,赤鸟被迫在寒假期间,必须针对某项假说进行实地调查并导出结论,而她所选择的研究主题,正是“放电人”的传说。
  在实际展开调查之前,赤鸟认为放电人的传说属于一种“都市奇谭”,也就是在都市地区流传且未经证实的奇闻轶事。当时,她直觉想起的有“人面犬”、“蚯蚓汉堡”、“洗尸兼差”等知名的故事;这些怪谈并不属于既存的幻想——也就是说,它们是一种不受自古相传的鬼故事所局限,产生于都会区中的新兴怪谈。它们那种缺乏特殊识别性的情节四处散播开来,有的最后甚至普及到了全国各地。赤鸟原本以为“放电人”也是这种广为人知的都市奇谭,因此并没有多大的兴致。
  然而,几经查证过后,她却发现事情似乎并非如此。关于“放电人”的传闻只流传于赤鸟小时候住过的远海市与其周边的几个城镇,是个局限于地方的奇谭。
  在网际网路覆盖全球的现今,即使是刚诞生的奇谭也能瞬间流传开来,然后在确立独特性之前就被消费殆尽。时代高速流转之下,奇谭也变得跟流行歌曲一样短命,所以这些奇谭难以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过,如果只是归纳一下表面的皮毛,多多少少还是能汇整成报告吧——赤鸟是这么想的。
  但是,赤鸟经由这次调查擭知的放电人特质,和她国小时所听闻的几乎了无差异。这个故事在她第一次听到时就已经完全成形了。就算已经过了十几年,但放电人的传说还是一如从前,既没有普及到全国,也没有消失。
  这是个经过岁月筛选,却没有发生变异的都市奇谭。
  “应该是有什么东西,形成了这个传说的骨架吧!”
  就在上个月,赤鸟和指导教授讨论时,教授这么说道。
  “说起来,现今的都市奇谭已由不知其真实性的恐怖,逐渐演变成由嗜血杀人魔、异常癖好的脱序行为等所引发的恐慌;超自然现象的风潮,已经随着诺斯特达拉姆斯的世界末日预言一起被埋葬在二十世纪了。然而……”教授接着又补充说明道:
  “正因如此,要是像放电人这种难以相信其存在的怪谈得以幸存的话,毫无疑问,一定有什么东西构成了故事的骨干。”
  骨干。
  奇谭的骨干,不外乎就是亲人的死亡或糊口过活等关乎生死的世间事,或者像是剪指甲、刷牙、洗澡等这类一成不变的日常习惯,再不然就是起源于寺庙或石碑,以及以此为中心思想产生的祭祀活动。这些不变的事物构成文化的骨架,化为种种的因缘牵系,由父母传给子女,再由子女传给孙儿。
  “因此,首先要蒐集流传于群体间的各项资讯,让故事的骨架浮现。然后,试着连结其他文化圈的骨架,丰富其内容,再经由这样的雏形,分析人类孕育文化的倾向,这就是民俗学的基本概念。”教授这样建议着。
  对于教授的一番话,赤鸟几乎是左耳进,右耳出,唯独同意一点——那就是,放电人的传说一定有个核心所在。
  而赤鸟之所以选择“放电人”作为研究对象,也有她自己的理由——那是她唯一亲身经历过的奇异体验。
  那是她国小五年级的事,当时的赤鸟是个个性活泼的小女孩,某天放学后,当她不经意往窗外望去时,瞥见·有某个东西·卧在校舍的屋顶上。
  此刻,她已经不记得自己究竟看到什么了。
  不过,当时的她为了能够更近一点确认那东西,脚步不停地飞奔上楼。即使没有明言禁止,其实孩子自己知道哪些场所是不可进人的。至今,她仍然依稀记得自己跨上四楼通往顶楼的那一段楼梯时,心里所感受到那种偷偷做坏事般的感觉。
  这里不在学生扫除的范围之内;或许是心理作用吧,那布满灰尘的楼梯,较别处显得昏暗许多。即便如此,受到尘埃上留下的足迹与墙壁上以钉子刻画的涂鸦所激励,赤鸟仍然继续往前走。然后——
  她来到了一扇门前,赤鸟看了看门锁后,不禁大感失望。门把上只有锁孔,没有转钮;要前往顶楼,必须有钥匙才行。这当然是校方必要的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