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部副主任:熊雄;中央执行委员、政治讲师:甘乃光。
政治教官:于树德;中央执行委员、政治主任教官:恽代英;政治讲师:陈启修。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前步兵第1团团长:张治中。
政治讲师:陈其瑗;管理处长:钱针旨才;军械处长:戴任笠夫。
军械处代处长:李尚庸;特别党部代表:范荩。
经理部代主任:钟岳峻;前管理处长:赵锦雯;军医处长:陈魏。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需处副处长、前军需处长:朱孔阳。
中校学科主任教官:帅崇兴、张呈祥。
中校兵器主任教官:赵锷;中校筑城主任教官:朱勉方。
中校地形主任教官:黄香蕃;中校经理主任教官:朱芾、周亮。
中校射击主任教官:侯连瀛;机关枪主任教官:杨榆椿。
上校战术教官:朱棠、谭兆熊、敖正邦;中校战术教官:俞遇期。
军事教官季方战术教官:姚唯、黄震、林兰生、吴树森、骆伯康、刘效龙、乔乃迁、赖雨霖、赵德驹、吴濂、郑耀初、曾旭、黄复兴、陈匡济、曾英、谢仁寿、李作砺、朱梓玫、林英灿、陈名扬、林之廉、高安义、赵雪、陈家钱、廖时、周钦贤、林振夏。
中校兵器教官:史文桂、刘笃培、温克刚、林耿南、应高岗、潘镛、何世任、杜道周、王黍。
中校筑城教官:毛景麟、黄明、徐从、李文宝、刘光炎、傅蓝梅、程福铨。
地形教官:文建勋、夏声潮、姜永纹、李澍、李榘、李良仁、欧阳回、谭天锡、陈定中、黄达、左纪柟、载纪章。
经理教官:周济;少校经理教官:潘正华、汪逢楠、李林、姚振瀛、陈钦。
音乐教官:林庆培、张鸿仙;无线电教官:梁文耀、黄兴。
马术教官:翟瑾;有线电教官:唐保冲。
黄埔一期学员队队长金佛庄烈士,
警卫团长,在北伐战争中牺牲。少校教练官:范雨峰、陈器、殷一华、惠济、申自鑫、李进德、周启植、秦鼎新。
教练官:周彭赏、葛唐彪、钱懋勋、苍德克、单懋统、傅绍仁、张鸿儒。
俄炮教练官:梁道夫;经理教官:邓梗楠;技术助教:李宝庭、姚卓山、杨宁。
政治教官:安体诚、廖划平、张荣福、汤澄波、李合林、张秋人、罗霞天、潘怀素、王志文、吴云、陈群、王懋庭、杨道腴、梁鼎铭。
军校行政机构(6)
▲步科第1团
团长:肖友松;团副:黄仲恂、庄孟雄;副官:何鉴;书记:刘乐丰、陈绳武。
第1营营长:孙宝瑜;副官:张森;书记:胡家骝。
第2营营长:杨请缨;副官:张权;书记:杨桂荣。
第3营营长:肖钟钰;副官:汪荣;书记:徐则初。
第1连连长:欧阳瞳;排长:胡毓英、应威、汤建威、刘光权。
第2连连长:孙树成;排长:刘启棠、周旋、邢幼民、武希良。
第3连连长:李昭良;排长:邓扬奎、麋藕池、杜德孚。
第4连连长:韩浚;排长:杨少初、徐立。
第5连连长:肖乾;排长:王涤欧、梁鹄。
第6连连长:张慎阶;排长:胡国泽、欧治清、王哿仁。
第7连连长:陈赓;排长:胡立生、卢石英、肖道荣、张廷汉。
第8连连长:张颖;排长:李天霞、杨锐军;队长:夏北侯。
第9连连长:魏炳文;排长:张永鍚、陈贻、卢兆熊、张民权。
审连长:石祖德、顾浚;排长:李藩。
▲步科第2团
团长:张与仁;团副:吴法斌、汪世鎏;副官:陆向阳、吴鸿书。
书记:黄金殿;副官:汪炼;服务员:陈子高;书记:陈颜真。
第1营营长:范荩;副官:吴佑、吕良、厉言。
第2营营长:徐宝鼎;书记:成西长。
第3营营长:应山三;副官:罗清澄;书记:顾鸿。
黄埔军校军事教官顾祝同第1连连长:王仲廉;排长:梁得翼、张荄、李浡。
第2连连长:杜淮;排长:郭鼎铭、舒荣、王宏图、朱祥符。
第3连连长:陈枬舟;排长:张镇、张守章、欧阳英。
第4连连长:严武;排长:苗国福、颜驭、傅锡章、胡蕴山、范树朋、叶荫生。
第5连连长:张忠睿慌懦ぃ禾栏刺臁⒁χ偃佟
第6连连长:关麟徵;排长:申大伦、杨超凡、冀赓亮、马威龙。
第7连连长:张达;排长:李宝勤、王志宣、汪化霖、李正芳。
第8连连长:蔡任民;排长:田松坪、吴荣光、刘启熊。
第9连连长:邓明道;排长:沙述、韩銕忱、纪毓智、叶启贤。
▲炮科大队
代大队长:邵企雍;大队副:温克刚。
第1队长:王棫栋;第2队长:杜道周;第1副队长:程虬;第2副队长:蒋作士。
区队长:冯尔骏、梁素、贾宪民、张渭清、李家忠。
▲工科大队
大队长:杨树松;大队副:刘桐恩;副官:张启周;书记:荣瑞芝。
普通工兵队队长:柳善;通信队队长:曾粤珍。
普通工兵队区队长:蔡乘波;通信队区队长:何兆昌、王治平。
通信队助教:王均;前工兵队长:黄复兴、方清昶。
前大队队副:周百福;前普通工兵队区队长:黄仲馨。
前工兵队区队长:陈衡;前工兵队副官:彭子言。
前工兵大队副官:洪世寿;普通工兵队区队长:章焕。
▲经理科大队
教官:邢绳祖、钟离震、段重智、唐生敏、刘玺、文心水、汪逢榘、韩湘澄、柳圣宣、郑波、沈沧海、张兆棠、陶春林、彭子言。
▲政治科大队
大队长:胡公冕、张纲;副官:王权、严慎夫、曾煜芳;书记:梁仁立;服务员:廖治平、杨定南。
队长:陈奇涵;区队长:王严、顾名世、雷云门、李彬。
队长:刘先临;区队长:蔡仲、秦铁铮、蒋作舟、曹伯球。
两位老黄埔、四川老乡陈毅(右)、
聂荣臻(左)元帅,1971年夏在北戴河。队长:詹觉民;副队长:黄彰英;区队长:叶佩高、段霖茂、潘明甫、司马传、秦世杰、刘铁超、李素。
6.本校武昌政治演讲班教官
军校行政机构(7)
政治主任教官:恽代英。
政治教官:郭沫若、周恩来、李富春、李达、李季、章伯钧、蔡畅、张国焘、李汉俊、陈潭秋、项英、陆沉、彭泽湘、郭冠杰。
苏俄顾问:铁罗。
在古今中外的一般学校中,负有授课之责的人,通常称为教师、先生、老师,听课的则为学生、弟子。但在军校里,这教师的作用还不仅在于是“师”,而且还是军官,因为军校姓“军”,时刻连通着战场,他们在校园中塑造的是军魂。所以,在军校中任教的教师,与一般学校的教师不同,最恰当的称呼应当是“教官”。所以,本书在叙述上除引用原始资料或避免引起歧义、特别有必要使用“教师”的情况外,统一使用“教官”的称谓。
校内国共两党组织(1)
黄埔军校中,分别成立有国民党特别党部和共产党特别支部。前者是公开选举的,后者则是半公开、秘密的。
1.中国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
国民党规定,凡黄埔学生都是国民党党员。因此,国民党在黄埔军校里设有基层组织,连以上设党部,班组设党小组。
1924年7月6日,军校举行国民党特别区党部第1届执、监委选举,选举结果,蒋介石、严凤仪、金佛庄、陈复、李之龙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蒋介石兼任监察委员,国民党黄埔特别区党部正式成立,直属于中央党部。
1925年1月14日,选举第2届特别区党部,蒋介石、吴明、陈作为、罗振声、周逸群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王柏苍、成恭寅、黄锦辉3人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9月,特别区党部改为特别党部,增补邵力子、王伯龄为执委,蒋介石、严重为监委。
1925年9月13日,选举第3届特别区党部,邵力子、王伯龄、袁同畴、余翰邦、焦启铠当选为执行委员,李秉中、吴淡人、张辅邦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蒋介石、严重当选为监察委员,张元祜当选为候补监察委员。
1926年5月22日,选举第4届特别党部,张治中、袁同畴、蒋先云、贾伯涛、范荩、杜心树、陈超、贾声、霍焜当选为执行委员,李尚廉、李园、张与仁、王庭汉、白鑫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严重、方鼎英、熊雄为监察委员,孔庆睿为候补监察委员。(引自1936年出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第六篇》)
在以上4届特别区党部的选举中,第1届共产党员占60%,第2届占75%,第3届占20%,第4届占18%。主持各届党部日常工作的,多数是共产党员。
1927年3月,特别区党部再次改选,时值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夕,改选后的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中仍有多名共产党员。这次选举的结果是:孔韦虎、陈良、甘竹溪、李诚、邹今海、曾武烈、韦凤嘴、胡启图、陈葆华当选为执行委员,李永光、尹沛霖、周促英、廖朴、杨若涛、陈建文、邱陵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方鼎英、熊雄、吴思豫、谭其镜、何焜当选为监察委员,游于艺、胡彬文、金孟坚当选为候补监察委员。(引自《本校特别党部第5届委员选举代表大会记事》,1927年3月4日《黄埔日刊》)
2.中共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
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旗帜下,为响应国共两党的革命号召,献身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才投奔黄埔的。
早在黄埔军校酝酿和筹备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如1921年促成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孙中山在桂林的会谈,建议创立军事、政治并重的新型革命军校。1923年帮助“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以俄为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