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花聚顶-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是单独找得袁守仁寻问,这也未必不可,但袁守便是对自己重视有加,也未必会将这些秘术告知自己。而且,李长安也不是那种愿意白白受人恩惠之人。是以,在李长安回得图书馆之后,他便来得电脑之上,写上了一份资料。

这份资料,题目是为——论神话传说与文化的关系。

看上去是一份论文,不错,李长安正想靠着这一篇论文,送于袁守仁处。

只是这个题目,若是对普通的学者来说,还真是困难。

虽然大都数搞学术的皆认为,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几十年前,还有众多学者联合起来,想提供一个全面介绍,但是,研究来研究去,总是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是以,这个论题,也就不了了之。便是近几年来,也鲜少有人再度研究。

而李长安,便是想将这一论题,全面研究出来。

说起来,这个题目,对于李长安来说,虽不能算是简单,但也不困难。除了李长安博览天下群书之外,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修真者,对于自古相传的神话传说,他可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其中便有几个传说,便能拿出几个直接的证据。

不过,这个论题,便要一步一步得来。

第一句话,李长安写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谓的太极,易也,变化也。

太极之初是为无极,无极是为道,道之变化的过程,便是太极。

只是道之意思,无人可以描述,是以,便只能以一个太极图表示。虽然单单是一个太极图,但其中之意,便是蕴含无穷。

两仪,阴阳也。

太极变化之时,动者称为阳,静之是为阴,是于,太极又生两仪。

两仪演化天地,天地之中,又有万物之主人,是以,便生三才,是为天地人。

三才过后,便是生出四象,四象或是四灵,或是四季,或是四相,或是四星……

四象易,化为五行,是为金木水火土。

五行再生。

是为上下四方,古往今来,天地宇宙。

又有七星,再演八卦,乾、坤、巽、兑、艮、震、离、坎,加上中宫,是为九宫。

这便是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七星,八卦,九宫。

此一至九,便是中华道学的精髓。

诸多神话传说,人物异志,神通法宝,便是化,也都是靠着这一些演化而来。是以,李长安上述所言,便是论神话传说与化的总纲。

随后,便是论据。

要说论据,李长安在此中,例举了一个朝代。

这个朝代,是为宋朝。

说起来,宋朝是一个不完整的朝代。因为不论是宋朝至创立还是到结束,都未有统一过中国。一边是北边有辽,南边有大理,西边有西夏。整个宋朝,便是在天下各国围困之中。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历史是汉族人编写的,那一个不完整的朝代,仍将其称为中华正统。

言归正传,宋朝是一个奇特的朝代,他便像一个分水岭一般。许多学者,也都现了这一点。不管是地域问题,还是文化问题,宋朝严格来称,都是一个分水界。

而神话传说却也在宋朝之后,瞬间大规模减少。

至宋以前,先不说夏商周时期,更或是夏之前,那里可是神仙满地走的社会。便是宋朝之前的唐朝,那历史人物的唐玄奘,也都化为神佛,又有当朝大官魏征,还有袁天罡,更有观世音等等。只是至宋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多少神仙。自然,神话传说,也是没有。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神话传说繁荣之时,诸多教派也是繁荣,文化也是鼎胜。可一旦神话破灭,不说天下道门大幅减少,便是,也是单调之至,再无以前的辉煌。

这是何故?

李长安先没有解释,但是,他却是引出了神话传说与文化的联系。

而后,便是具体的论据。

李长安先拿“道德”二字说起。

道德二字,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一为道,二为德。只是如今,大都人皆将道德是为德之意思。但是,以文化的源头说起,便是先有道,再有德。

支持这一观点的论证有《黄帝内经》里的“上古天真论”。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从上古,中古,至圣人,贤人,便是由道向德的转变,如此,至从道之缺失,德之过来,天下间,便没有多少神人。

所以说,道德二字,便是先有道,再有德。

此中之道,便可以说,先是道引导文化。

……

一时之间,洋洋甩甩,李长安功底本就深厚,一翻写将下来,二个时辰,便是几万字写出。其中不少论证,皆是数一数二。再加上,李长安又将无数玄学内容,用通俗的话语加以描写。随后,又有圣人古籍之中,找到该论断。

其中无数先贤,受到神话传说的影响甚大。不少言语之中,虽是一两句提到,但便是精华所在。若是没有熟读天下群书,而后又不理解玄学之意的学者,恐怕要将此翻论述说将出来,便是困难重重。

仔细的检察了一翻,李长安便将他打印出来。随后看了看,心中极其满意。心道,拿着这份资料送于袁老,那礼尚往来之时,李长安再问什么紫微星曜属性,那便是很好开口。

心中激动,拿着资料,便去得袁守仁的住处。

“长安,来,来,来……”

袁老老伴去的早,只有他一人。

两人一翻客气,便在院子之中,泡上了一壶茶。

“长安,看你最近一直在图书馆中阅览群书,可有收获。”

“图书馆藏书甚多,如此看了许久,便有一些感受。是以,今日便来得袁老处。”

说罢,李长安便将手中的一份资料,递于袁守仁处。

“哦,我看看。”

袁守仁来了兴趣。他可是清楚的知道,以李长安的水平,若是写出一些什么,绝对是一方学术之权威。是以,在李长安将资料递至他手中之时,便急忙看了起来。

“论神话传说与文化之关系。”

袁守仁默念了一句,略微抬起头,他可是清楚的知晓,这个论题,虽看起来简单,但要论证,实属艰难。当年的他,便也加入其中。但是一翻忙碌,仍是不得而解。想不到今日,这李长安的第一份论题,便是这个。

只是袁守仁对李长安有很高的评价,便也不想过于表示,便先看将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袁守仁终于看完。只见他神情激动,不由自己。尔后,又快的再看一遍。最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深呼吸一口,说道,“长安,了不得呀,了不得。”

这个当年有百位学者都未攻克的论题,便由李长安一人完成。

“袁老过奖。”

“长安不必谦虚,此论文若是表,你绝对能在一夜之间,闻名天下。”

“是了,袁老,我来得袁老这里,便是为此事而来。我本是山中之人,对于学术问题,也只是爱好,暂且不想被外界的因为打扰。是以,便想将这份资料放于袁老处,随袁老处理。”

“长安,你这……”

听得李长安一言,袁守仁却是镇重起来。想了一会,便说道,“长安,你是否还有事找我?”

“不错,小子最近研究诸天星斗,却是没有多少进展,上次与袁老一翻痛聊,似乎记得袁老对紫微一系星斗,有着很深的造诣,便想求得袁老指点一二。”

“哈哈哈……”

听得李长安一言,袁守仁便是大笑起来。

“所以长安你,怕老朽不想告之于你,便先想将我这个老头收买下来。”

袁老哈哈大笑,好像并未生气。

“正是。”

被袁守仁识破,李长安有些尴尬。但随后,却是镇定下来。

“长安,中华国学,何其多也,我这老头,便是一生学问,死后,也是再也留不得什么。你便是直接来问我,只要我知晓之,便是全部相授。今日长安此举,却是令老朽……”

“袁老刚正一生,小子得罪,还望勿怪。”

李长安这才汗颜,自己与袁守仁一比,便是小人之举。

“长安,你也不必如此,你且将这份资料收下。”

随后,袁老便令李长安稍等,回得房间之中,拿出了三页书卷,“紫数斗数,已然失传千年,我几十年的时间,也才寻得三页,今日送于给你。若是你能有所悟透,定是中华之福。”

“这……”

李长安无功不受禄,本要推迟,但是,这份资料,对他太过重要,李长安很是心动。

“长安,你且收下,若是你觉得受我恩惠,老朽倒有一事相求。”

“请说。”

“近来北大考古系,开了一个“中国道教史”的课程,若是长安有空,不妨为老朽上得几节课,你看如何?”

“这个,袁老,我只是区区山中之人,未受高等教育,若是担得讲师,恐怕会误人子弟。”

“若是以长安的学识,还不能担当此任,恐怕北大全部讲师,也都要下岗继续深造。”

“既然如此,长安愿意为袁老上得几节课。”

第一百九十章:桃花非花,桃花是花

受人恩惠,李长安自然不愿白受,李长安也未有反对,便答应了下来。

随后二人,又聊了一些,最后李长安告辞回得住处,始才拿出这三页书卷。

这三页书卷,分别写着三颗星曜,其一“天姚星”,其二,“红鸾星”,其三,“天喜星”。一一详细看之,上书有言。

天姚星:紫微斗数星曜之一。天姚属水,为败星,主风流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