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少爷我还是去掉鱼吧!”
太湖水产丰富,生长在太湖边上的百姓大都喜好垂钓。就算不是以打鱼为生计的人,在闲暇至于都会泛舟湖上垂钓一番。又因为自古以来有许多贤士在未出世前都有隐湖垂钓的经历,致使文人墨客纷纷效仿。因此为了响应这中趋势,在太湖诸岛等热门游览胜地都有,船支、钓具出租功文人雅士玩乐。所以钱扬没怎么废力气就找到了出租船支、钓具的船家。不过他也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那脸上布满岁月无情的痕迹的老船夫十分的负责任,脾气也很犟。他看钱扬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而且还是一个人来租船说什么也不肯把船租给他。
“少爷我上山能打虎,下海敢屠龙!区区太湖能拿我如何?老头儿,快快把船租与本少爷,莫要在刮噪。惹恼了本少爷,小心少爷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几次三番和那老船夫交涉,他还是不肯答应,这下钱扬的暴脾气可就上来了。看他那脸红脖子粗,青筋暴出的样子,怕事随时都可能怒火爆发狠狠的把那老船夫给暴揍一顿。以钱扬的手段完全可以在不伤及人性命的前提下,把老船夫揍得生活不能自理。不过如果钱扬下得去那个手的话,他就不是一个接受过高素质的思想教育的人了。而是一头乱咬人的疯狗!。
钱扬可以毫不犹豫的出手把一个胆敢得罪他的人搞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当日在花雨小筑前被钱扬赏了一玄针的倒霉鬼半个月前还钻在支满了碳炉里不敢出门呢。要不是那家伙的家人千方百记求卯班的女学生帮着向钱扬求情惹的他烦不胜烦,那家伙现在就没机会活奔乱跳的才参加采风会了。眼前的老船夫惹得钱扬火气上涌,怒不可扼,几欲抓狂,但人家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他的安全考虑。担心他一个小孩子独自泛舟湖上会有出意料之外的危险。如果钱扬对这样一个一心为自己考虑的老人家出手。不用别人出来指责钱扬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实在太不是个东西了。这样一来钱扬的念头就别想通达了,一辈子沉浸在自责和悔恨中去吧。修仙了道这辈子算是和他无缘了。
钱扬之所以那么说完全是为了吓吓那老船夫,好让他知难而退。可惜,钱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面对钱扬凶神恶煞,赤裸裸的威胁,老船夫的回答依然是摇头。他说道:“这位小少爷就算你打死小老儿,这船我也是不会租给你的!要是小少爷你真出了什么事,小老儿我没法跟你的父母交代。也没法向我自己交代,小老儿一辈子心都会不安的。”
“这……”
听道老船夫的话,钱扬突然如遭雷击。老船夫的话让钱扬悟到一个道理,其实世间万物都在修他们各自的道。修道,修道,道是什么,道就是道理。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道,一个能让自己良心安定,念头通达的道理。百家诸子的名字之所以能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那么通天彻底的大法力,大神通。而是他们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道,也为后世的人寻找自己的道指点了方向。老船夫已经找道了自己的道,他现在所要作的顺着这条道坚定走下去罢了。或许老船夫因为没有炼气无法长生不老,但他的人生比活了几百几千年的老怪物要完美地太多太多。像老船夫这样一辈子贯彻自己道走下去的人。即使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当属人杰之列。如果老船夫寿终正寝了,恐怕地府要派牛头马面那一级的阴帅出马才能成功将其带到地府。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出了一个一生贯彻自己恶念的家伙死的时候,地府出动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日游夜游五大阴帅出马才将他捉住到入十八层地狱接受种种刑罚。一生贯彻自己的道走下去的人,其神魂所拥有的魄力之强,足以让神鬼辟逸。
老船夫,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那我又没有找到我自己的道呢?那一刻钱扬突然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迷惘。钱扬感觉自己就像是置身与重重迷雾之中,看不到远处到底有什么。钱扬茫然的站在那里,现在的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曾经经历的一切,在一刻如同潮水一边涌上钱扬的心头。看这记忆中的自己钱扬有一中画面扭曲失真的感觉,感觉那个人不是自己。那个人的行为是那么的可笑和无法理喻。做事喜怒无常,没有一个固定的准则;有时大胆放肆,有时又胆小怕事,勇敢和懦弱的性格交织在一起……这样一个真的是我吗?我真的是这样的人?一个个问题在钱扬心头响,像战鼓一样抨击着他的心。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如同洪钟大吕一般在钱扬耳边响起,听到这个声音钱扬猛得从恍惚之中清醒过来。清醒过来的钱扬在第一时间在结一个‘禅定印’定住心神,同时心中观想卢舍那佛真身象。只听得在钱扬的识海之中响起一声凄厉的惨叫,一个浑身惨白,目露狡猾的妖魔显出身影来。卢舍那佛真身放出无量金光照耀而下,佛光临身那妖魔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悲鸣就如雪一般笑容,好似没有它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魔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钱扬一时心神失守竟然就被外魔乘机入侵。如果不是突然有人吟诵《道德经》将他惊醒,后果不堪设想。走火入魔可不是儿戏,一身功力赴之东流不说,更会精神错乱,心志失常变得人不人鬼不鬼。后怕不已的钱扬终于明白为什么世上炼气士那么多,上乘修炼法门、灵丹妙药也不少真正有所成就的总是凤毛麟角那么的少了。
“到底是谁在吟诵《道德经》救了本少爷爷一命。本少爷一定要好好的报答他。”有恩必报,有仇必报,才是男子汉所为。钱扬寻声望去发现在不远处有一群他们东林书院学子在玩闹。钱扬侧耳去听,发现他们正在打赌,输的人要背诵一段老子的《道德经》以做惩罚。知道事情的真相后钱扬不禁哑然失笑。搞了半天救了自己的居然是他最看不起的草包花痴。那几个人钱扬见过许多次,因为他们正是花雨小筑门前的守侯大军中的一员。
“《道德经》不愧是道祖的著作,字字句句都包涵着无上的‘道’之真意。并不为读他的人用的是一个什么心态而改变。果然是‘道可道,非常道!”钱扬扬头高望苍穹,向那远在三十三层天外的老子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而后钱扬大步走到那几个正玩的十分开学的学子走去。在花雨小筑流连的人都是见过钱扬的厉害的。那几个学子猛得钱扬向他们走过来,无不吓得面无人色。他们心中暗暗叫苦,是不是我等几人刚才太过喧哗,吵到这位小太岁了。
“呵呵……你们不用怕。本少爷不是来为难你等的。你们刚刚在无意中帮了我一次大忙。我钱扬有恩必报,这几丸‘小培元丹’就送给你等算是本少爷谢理。”
钱扬观这几人虽然年纪轻轻但一个个面色发黑,眼眶凹陷一副酒色过度的样子。知道他们的身子骨快被酒色给掏空了。因此特意选了有固本培元的功效的‘小培元丹’给他们。‘小培元丹’是习武之人筑基之时服用的上乘灵丹,一颗就价值千金。钱扬送上的这份礼算得上大大的重礼了。因为那几丸‘小培元丹’那几个家伙可是白白的多活了几年。要不然以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肯定活不到五十岁。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啊!
第六十七章 渤公岛之变
在梁溪城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渤公治水’的传说。‘渤公’姓张名渤,既所谓‘祠山大帝’(《万历绍兴志》载:“祠山大帝佐禹治水有功,后礼斗横山,其赛祷盛于广德州”。)又称‘正佑圣烈昭德昌福崇仁辅顺灵佑普济真君’。
张渤治水的最后水利工程在广德,死于广德,葬于横山。公元748年即唐朝天宝七年,当时的京城长安一带和全国广大地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旱,唐玄宗李隆基立坛祭雨而应,玄宗惊服神威,特敕封张渤为“水部员外郎”。鉴于张渤开拓江南,终生治理水患,发展农耕,经纶济世,功盖天下,似山高水长,建殿造庙供奉褒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敕封一座山为祠,封横山为祠山,世代祭祀。自此祠山就成了张渤的代名词,后来百姓们又在祠山后面加上了菩萨、大帝的尊称。从此张渤就正式走上了神坛,成为祠山菩萨、祠山大帝了。横山、祠山即为一山,被称为神地、圣地而显名江东。后来由于历代皇帝的加冕,对张渤的封号祭祀规模,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自唐至清先后就有十八位帝王对张渤进行了封禅,五代十国后晋南汉皇帝刘晨又册封张渤为广德王,由于历代帝王的加封,最后竞赫然封张渤为‘正佑圣烈昭德昌福崇仁辅顺灵佑普济真君’十八字王,同时对其祖父母、父母、三夫人、五子、五媳、一女、九弟、九弟媳、八孙、四侍从统有封号,以示尊崇。对张渤敕封朝代之久,封号之多,在所有神仙中,实为罕见。
在梁溪城有着一个关于‘渤公’的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古时蠡湖和太湖流水是不通的。由于蠡湖位置适当,成为梁溪泄洪蓄水的天然水库。但因容积有限,连接太湖的出水方向又堵着牛犊山,所以影响了它的调控能力,遇到多雨的年份,就闹水灾。张渤治蠡湖水灾的决心,感动了上苍,上苍就让他变成一头“猪婆龙”。他一口吞掉了在蠡湖兴风作浪、形状似狗的水怪,浑身上下顿时有了神力,便用嘴巴拱开了“犊山门”,疏通了“浦岭门”,使蠡湖和太湖流水畅通。从此梁溪,成为鸢飞鱼跃、五谷丰登的江南鱼米之乡。于是上苍把他封为“掌管狱渎”的水神。梁溪百姓为了感谢‘渤公’,在他化身“猪婆龙”的岛上为他塑了一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