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蓬纵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蓬纵横-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灿他们也都已经出狱了,不过,他们也都找出了替死鬼,替他们挨了一刀。当然这些个替死鬼也都不是什么好人,俺正常的法规来判的话,也绝对难逃一死。

郡守与孙灿他们商议之后,真正开始实行的政策,也让普通百姓大受益处。

所以,虽然没有把孙灿他们这些人全部杀光,让普通百姓有些不满。但这并不妨碍百姓们对陈郡守的爱戴。

这么多年来,陈郡守可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为百姓做事的好官。所以说虽然还有些瑕疵,但这已经足以让百姓们对陈郡守感恩戴德。

李庄主送出去的那封信,最终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国君的旨意很快就下来了,可这时候李庄主的尸体都已经被百姓砸成了稀巴烂。

没有了苦主,国君面前那些为李庄主说话的大夫们,也就懒得去得罪一个实权的郡守。加上陈郡守在国君心目中的印象很不错,郡中百姓又都上表请求国君让陈郡守留任。

这件事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陈郡守还是做自己的郡守。

当天晚上,陈郡守就发现,自己的阳根……恢复了正常。

男人的面子恢复了正常,这本来就是陈郡守和一众士绅、官吏闹翻的最主要原因。可是这时候,郡守却仅仅是高兴了一下,就高兴不起来了。

…奇…郡守却是想起了为了救自己而死亡的老军士,以及因为自己做了一点点事,而对自己感恩戴德的百姓。心里也满不是滋味的。

…书…就在陈郡守低头叹息的时候,君策突然出现在陈郡守身边。说道:“陈郡守,你摒除本郡弊病,为本郡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足以让你的名字在这里传诵百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怎么在这里摇头叹息?”

…网…郡守听到君策的声音,却是吓了一大跳。独孤匨给他的印象可是太深刻了。如果不是老军士拼死相护,他恐怕早就已经死了。

不过,当他转头之后,看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指点自己的道人的时候。松了一口气,苦笑道:“道长,当日本官身上的毛病恐怕是道长弄出来的吧?”

君策一愣,笑了笑,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陈郡守也不追问,反正现在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事了。接着说道:“本官为官数十年,虽然心中一直装的是家国社稷,但却真的是很少真正为普通百姓考虑过什么。这次不过是做了一点本官早就已经改做的事,没有想到前有李头拼死相助。后有百姓感恩戴德,实在是让本官觉得有些汗颜。”

君策笑了笑,说道:“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陈大人你正当盛年,还有好些年可以活。如今知道了以往的过失,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并不迟。

贫道也是看你还没有完全泯灭良心,这才费心点化与你。若是你真的已经不可救药,贫道只会动手诛除,绝不会指点你。”

陈郡守有些尴尬的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

君策接着说道:“阎罗殿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下联是‘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但是,阎罗殿正中的匾额上面还有一句话,‘善恶分明’!!!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不论到了什么时候,善恶都不会相混。

只要你一心为民,持久行善,纵然人负你,天不会负你。”

陈郡守忙躬身说道:“多谢道长指点,本官受教了。”

君策点点头准备离开,突然又说道:“陈郡守,岷江边的玉皇观,乃是贫道所修建,供奉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若是陈郡守你能给玉皇观一些方便。总有你的好处。呵呵。”说完君策便消失不见了。

瑶池之中,玉皇大帝正在和瑶池金母饮酒欣赏歌舞。突然感觉到从莫名的虚空中传来一阵暖意,让自己通体一阵舒畅。

修为到了玉皇大帝这个境界,普通的仙丹、灵药,早都没有任何的作用了。就算是九千年的蟠桃,镇元子的人参果,老子的黄中李。吃到肚子里,实际上也不过就是尝个味道,而不会有什么效果。

这股通体舒畅的感觉,让玉皇大帝一阵的惊讶。

瑶池金母自然也发现了玉皇大帝的不对劲,诧异的看着玉皇大帝问道:“陛下,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玉皇大帝闭目遍查三界,很快就找到了让自己感觉到通体舒畅的来源。呵呵一笑,对瑶池金母说道:“呵呵,不是什么大事,而是那紫阳真人为寡人修建了一座道场。”

瑶池金母也楞了一下,他们夫妇可以说是三界之中最为尊贵的几人之一。不过三清门下的弟子对他们夫妇虽然说尊重,却也没有怎么当回事。紫阳真人身为太上道祖唯一的徒孙,竟然……巴结玉皇大帝,这让瑶池金母有些诧异。”

玉皇大帝呵呵一笑,说道:“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紫阳真人应该是有什么要朕帮忙的吧。何况和紫阳真人交好,也不是一件坏事,就由他去吧。”

  第一二四章 齐桓公伐楚

第一二四章 齐桓公伐楚

君策结束了蜀中之行之后,便返回了齐国。虽然说齐桓公称霸之路,在君策的记忆中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在多了一个自己,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化。还是坐镇在齐国比较好,万一有什么事,也方便一些。

齐桓公提出来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实际上就是后世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完全版本。“尊王攘夷”实际上是两个步骤,首先尊王,其次是攘夷。

尊王这一点,齐桓公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带头向王室进贡,让其他的诸侯国也向周王室进贡。可是呢,这诸侯国之中,还是有不把齐国当回事,就是不给周王室纳贡的。

谁?南方的楚国!

楚国可以说是大周分封的诸侯国之中最大的,南方沃野大部分都是楚国的领土。当然,这些领土上面人少了一点,野兽多了一点还有一些蛮荒部落。

不过占着这么大的地盘,楚国的实力也是相当不小的。当年殷商残留的五十万大军最终也都留在了楚国,加上几代楚王的经营,实在是不怎么把已经衰弱了的周王室看在眼中。

所以虽然齐桓公带头号召。大家想周王室进贡,楚国上下还是没有理会,认为周王室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况且……楚国国君是天下唯一一个。自称为王的诸侯,取代周王室的念头,从来都没有断过。加上距离周王室相当远,也就更加不怎么把周王室看在眼中,对于齐桓公号召大家向周王室进贡的事,直接就当齐桓公放了一个屁。

齐桓公正在努力找方法,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忠于王室。品德多么的高尚,楚国这样做,不但不生气,反而相当高兴,甚至是感激楚国。

因为楚国的所作所为,让他有了展现的机会。

齐桓公迫不及待的召集中原诸侯,准备讨伐楚国。

管仲、鲍叔牙等人也都认为讨伐楚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也都赞成齐桓公讨伐楚国。自从管仲来了之后,还很少在这种大事上面,一点都不修改的,全盘接受齐桓公的想法。姜小白这位还不成熟的霸主,也是相当的兴奋。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这句话是说,一个诸侯国,最大。的事就是战争与祭祀。想要发动一场战争,可不是说打就能打的。

尤其是面对的还是楚国这种顶尖的大国,就更。加不能马虎了。粮草、辎重、军队,所有的东西都要全盘调动。

当然,以齐国现。在的国力,单独面对楚国,齐桓公也有把握自己能打赢。但齐桓公还是邀请了其他的诸侯国。一方面是害怕自己受到大的损失,面对中原诸国的时候,自己的优势会降低。而这种损失平摊到所有的诸侯国身上,相对应,齐国受到的损失就很小了。

最重要的还是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齐桓公想让自己变成事实上的伯侯。自己召集的军队,自己向周王室上的奏表。

再加上自己出动的兵力比其他所有的诸侯国都多,这个指挥权理所当然的就会落在自己手上。虽然并不能完全的指挥其他诸侯的军队。不过这一点,齐桓公并不放在心上,齐桓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名分。

让其他的诸侯国,以及天下百姓看到,自己齐桓公指挥着所有的军队,是所有诸侯都认可的伯侯。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他的都可以暂时先放到一边。

齐桓公的目的有人能看透么?当然,聪明人可不仅仅是只有齐国有,其他诸侯国尽有聪明人能看透齐桓公的想法,但是你看透了又能怎么样?难道你还敢不出兵么?齐桓公打着的旗号可是为周王室讨伐不臣,而且也是周王室认可了的。

如果自己不出兵,那这个对周王室不敬的罪名,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诸侯联军的军队还没有去讨伐楚国,恐怕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了。

所以……其他的诸侯国只能是捏着鼻子,不情不愿的出兵配合齐桓公作战。

这一来二去天下所有人便都知道了,齐国要开始讨伐楚国。

楚国虽然远在南荒,但并不是说消息闭塞。声势这么大的事,自然也知道了。知道了之后怎么办?服软上供?楚王可丢不起这个人。既然不想服软上供,那就只有一条路——打!

齐国纠集了中原一干诸侯前来,楚国却也不是光杆。也纠集了南方的一些诸侯国。虽然这些诸侯国都比较弱,但加在一起好歹能撑一点人数。再说也好看一些不是。

等到齐桓公带着诸侯联军来到楚国边境的时候,楚王也已经带着自己的联盟军队等候多时了。

交战第一件事,那就是双方都要证明一件事。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则是不义之师。齐桓公与楚王在战阵之前引经据典,诉说对方的不是。告诉所有人,自己的行为多么的正确,自己的血脉多么的高贵。

辩论的结果,自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谁都觉得自己胜利了。都洋洋得意的返回了自己的军阵。

接下来进行第二步,那就是双方开始斗将。和前面一样,斗将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勇武,提升自己一方的士气,让对方的士气降低。上阵的自然都是双方最出色的武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