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油料运输营,一个配备有十二辆战车抢修车的维修营,直属通讯营,装甲侦察营。

这支秘密部队的组建张学武一直是以包头工业区第六保安总队的名义组建的,唐自强总找张学武闹装备,因为唐自强清楚包头工业区的战车产量和一些新装备的生产情况,他的部队是热河军团唯一的机械化师,但是这些武器装备一出厂就彻底的消失了?这让唐自强很是纳闷,再者就是油料的消耗也让唐自强怀疑是不是热河军团内部还藏有另外一柄利剑?

不过这支青年军部队张学武可不是用来实战的,如此众多的装甲部队他装备得起,但是却用不起,在热河内部他可以通过密集的铁路网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将自己的部队输送到任何地方,装甲部队如果离开的铁路仅仅依靠自行运动的话,以国内的道路情况恐怕不出一千公里就要进行一次大修和频繁的保养与维护,这个工作量对于随军的维系营来说是难以完成的一个任务。

另外一点就是成品油料限制了张学武的机动部队的运用,张学武利用周莹的关系依然能够从德国进口大量的航空发动机与柴油机,另外从瑞典也可以高价购买一部分,惟利是图的美国人更是有什么卖什么,加上苏联人慷慨的援助,张学武的包头军工厂已经能够自行生产少量的柴油机了。

张学武拥有一套完整的原油提炼设备和化学制剂工厂,但是却苦于没有稳定的原油供应,苏联人原油提供开采设备等等,甚至愿意提供成品油和原油,不过苏联人提供的量并不是特别的慷慨,张学武能够感觉得到苏联人也在卡自己的脖子,就比如苏联人代为生产的合金装甲板,其供货的数量和速度就不快,苏联人甚至愿意提供他们最新研制的中型坦克,却不愿意提供技术与储备材料让热河方面自行生产?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之玉门油田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之玉门油田

张学武对苏联人的初衷与举动可谓十分费解?实际上只要联系上二战之中各国对于中国的各种利用就不难得出结论,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他们需要的是中国战区拖住日军陆军的主力,用中国士兵的鲜血去换取维持战局所需要的那么一点可怜到了极点的援助。

历史上直到战争结束,美国政府根据《租借法案》援华的各种物资军火,按当时物价总共价值八亿多美元,这些物资包括中国驻印军六万多人,驻扎在印度的车辆、弹药、武器装备以及衣食住行费用。

以及驻扎在中国的美国飞虎队和战略轰炸机部队物资消耗,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运送的军火、石油、粮食以及航程上的汽车、飞机燃油等等消耗的花费,可以说美国人在援华方面是扮演了一个斤斤计较的角色。

而在二战期间,英国和苏联分别接受了美国价值三百亿美元与一百五十亿美元的战略物资,中国得到的援助还没英国与苏联的一个零头多,由于运往中国的物资需要先运到印度或缅甸,所以在英国人的监管运输下,其中价值接近二亿美元的战略物资成为了英国人口中的“损耗”?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卑鄙无耻的英国人依然还趴在中国的动脉上吸血,他们窃取的每一美元的物资,中国军人都在要战场上付出一加仑的鲜血作为代价。

历史上中国在正面战场频频吃紧之际,将最为精锐的军队抽出用于滇缅作战,而国内战场的精锐如第七十四军同期一个月每个士兵不过补充六发子弹其余杂牌部队就更不用说了,空有热血难抵日本人的钢铁。

张学武记得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与日本帝国宣战,美国人一直就在为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而烦恼,因为从综合国力军力上来看,美国打败日本问题并不大,但是问题在于美国打败日本要花多大的代价?美国毕竟是个民主多政党的国家,不能象日本那样的**军政府国家无度的要求人民为了领袖与所谓的国家无限制地奉献生命财产。如果在对日作战中美国人牺牲太多的话,美国国内的孤独主义与反战情绪就会抬头,当界政府就不得不被迫顺应民意与日本中途进行停战。

其实上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也是把赌注放在美国经得起物的消耗,却经不起人的消耗这个弱点上日本军部认为如果日军能够给美军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美国政府就有可能患得患失,中途与日本达成停战协议,默认东亚和东南亚为日本帝国所属的势力范围。

美国从参展开始就在考虑开辟第二战场,让第三国参战来分担美军的人员伤亡消耗。历史上在美国的牵头下,二十六个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宣誓共同对德意日轴心国集团作战。但是这些国家大多是弱小国或者是流亡政府,美国政府对他们并不抱多大指望,当时美国政府考虑到能够有效帮助美国共同对日作战,分担美军人员伤亡的国家只有三个,那就是英国、中国和苏联,不过英国人是以自私自利出名,而且面对德国人的巨大优势,英国人能守住就已经不错了,而苏联方面美国人估计日苏中立条约的存在,担心苏联人趁机狮子大开口,所以美国人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中国了。

一来中国已经被日本侵略多年,向日军发动反攻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二来中国的人力资源非常充足,不足的只是武器弹药方面。所以美国政府方面设想了一个“美国人出钱,中国人出命”的方案,美国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由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区开辟第二战场,联手打击日军。

不过美国人此时此刻却依然是日本最大的支持者,从美援贷款到航空发动机、橡胶、原油、废钢铁,美国人对日本人的支持远远大于中国,这非常符合美国精神的具体体现,那就是利益大于一切,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在张学武看来无论是苏联人的援助还是美国人的援助,都是非常不靠谱的,热河必须依靠自己,坐等战争胜利,恐怕历史又将恢复到了原有的轨迹上了,那就是中国的巨大牺牲得不到任何的回报。

所以张学武发觉此刻热河虽然面临日军的全面围攻,看似危局,实际上却并不危险,因为展阳的第五整编师与唐自强的机械化师,加上他秘密隐藏在包头的青年军新编第一师,他还掌握着三支机动部队,加上五个担任地方守备的二线整理师,热河的防御几乎是固若金汤,张天鹏所属炮兵集群的五个机动炮群中的四个分别配属于承德、朝阳、赤峰、张家口,面对掌握了制空权的热河飞行部队,再加上大量的重型火炮与火箭炮被源源不断的从定远营与包头后送前线。

中国守军的火力日益增强,面对囤积了超过三万大军的坚固要塞堡垒城市,日军不敢轻易分兵越过,因为察哈尔广阔的草原是热河军团战车部队与战斗机的天下。

李新开在指挥上虽然不如李松涛,但是其的中规中矩以及其的忠诚度让张学武十分满意,张学武越来越发现自己也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喜欢中规中矩守成有加的指挥官,如同李松涛、叶云飞、唐自强这样冒险精神极强的指挥官总会有些顾忌,而如同展阳这样优秀的指挥官又太少,患得患失之间张学武发觉自己的军阀意识似乎越来越严重了?

对于热河方面的战况张学武根本不担心,四座他经营了近四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按照战争模式下修建的要塞城市就是为了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又有充足的机动部队可以对任何一方面突入的日军实施歼灭性打击,有李新开这样的参谋长坐镇指挥,李新开自然会把握什么时候加以出击,所以热河方面的战事他很放心。

不过热河方面的一份来自地质勘察院的报告通过密电的形式发到了战火纷飞的南京?张学武好奇之余看了一眼这份不适时宜的密电,一名叫孙健初的地质学者联名给热河政府方面上书,称在甘肃的玉门可能存在油田,要求提供经费并且派遣人员保护他们进行有效的勘察。

玉门油田?张学武突然想起了一个似乎被他遗忘了很久的事情,那就是后世内蒙古的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勘探出一个储量约为一点四亿吨的大型油田,且油质较高,平均钻探深度为九百五十公尺到一千二百公尺,油层情况为中等渗透率,原油为石蜡基。

张学武回忆后世的《日本现代史》里,经常能看到日本人感叹如果当初找到大庆油田将如何如何的词句,因为如果当时能够发现大庆油田的话,可能将直接影响日本的南进政策,转而变成与德国夹击苏联,日本人为没能在战前找到大庆油田始终感到遗憾。

不过张学武知道这不过是日本人在扯淡的抱憾而已,日本人之所以没能找到大庆油田,完全是因为战前日本的石油钻探深度只达到大约七百公尺到最深的八百二十公尺,以当时的钻探技术是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即便到了1940年,世界上只有苏联人拥有的戈特洛夫深井台能够钻到一千公尺而已。

实际上标志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油井的松基三井,恰恰是开钻到一千三百五十公尺到一千三百八十公尺之间的石蜡油层才出油的,所以现在的大庆即便掌握在张学武的手中,张学武也一样无法开采,因为钻探技术根本达不到要求。

孙健初所说的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省玉门县境内,其地理南依祁连山,北靠戈壁滩,东邻边陲锁钥嘉峪关,西通敦煌,是西进的必经之路。

张学武回忆了一下,历史上可能在1938年底左右,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学者在玉门的老君庙旁正式进行的勘探与地质确认开发。

约半年之后位于老君庙北十几公尺处的一号井人工挖掘方井见油,一号井探明K油层,由此揭开了玉门油矿工业开发的序幕,后续通过苏联援助的杆泵采油技术开始用于玉门老君庙油田,二年之后的井采四号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至关重要的L层,玉门油田至此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