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艳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艳后-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仪,在皇太后的宝慈殿举行。婚礼由担任赞礼官的大内都知主持,参加典礼的亦皆禁宫女眷。婚典仪程亦不外乎一拜天地,二拜尊长,夫妻对拜之类。皇太后之所以要将皇帝婚典截然分成两步进行,一者是要示谕皇帝:在朝中皇帝是国君,居天家皇帝则是晚辈。皇帝亦是人,亦是父母生养,内外有别,国礼家礼全不能忘。二者皇太后一半是为顺容李氏考虑。设若皇帝的大婚不举行家礼,李燕如怎能近距离地晤见皇帝?
  李燕如不知道皇仪殿里的婚典何时结束。亦难断皇太后的凤辇几时前来接她。于是,她梳洗完毕之后便专事等待,从辰时等到巳时,又从巳初等到巳末。斯时,她有些心烦意乱了,始命宫女到门首打望。孰料,宫女还未出门,太监那不男不女的嗓音便传了进来:“皇太后有旨:请先帝顺容娘娘速乘皇太后凤舆,前往宝慈殿参贺皇帝婚典!”
  李燕如在四位宫女的搀扶下登上了皇太后的凤舆,不大一会儿工夫便到了宝慈殿。她进殿门时,只见正殿里欢声笑语,人山人海;皇太后和皇太妃并坐在居中桌案前三把高背椅中的两把高背椅上,只有皇太后右边的那把高背椅还空着。皇太后见她出现在门口,即刻忙不迭地站直了身儿,笑眯眯地迎着她。皇太妃更是满面春风地朝空着的高背椅指了一下,示意那就是专为她留下的座位,请她在皇太后的身边坐下。但她岂敢僭越?压根儿做梦都没想到过要与太后、太妃平起平坐。因此,皇太妃的示意反倒吓了她一跳,她正欲另觅座次,却被皇太后、皇太妃身边的尤凤仙等几个宫女一拥而上,不容分说就将她搀架进了人圈儿,按坐在皇太后身旁的高背椅里。
  “汝不必再客气了。”见她仍不肯就座,皇太后悄声告诉她,“这是吾今日的特别安排。甚冀顺容能理解其中的深情厚谊!”
  她顿感热流上涌,奔腾于周身,进而冲撞着鼻腔和眼窝。她鼻子溜溜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婚仪在《隆安之乐》的音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处于热血沸腾中的李燕如,却由始而终一直没有注意到礼仪的进程,她的两只眼睛,是那么深情地几乎不转眸子地注视着做了新郎官的儿子,在此专注目光的引导下,她的那颗心,亦即刻展开翅膀,飞到十八年前的那个春夜里去了……她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在她剧烈阵痛中呱呱坠地的小生命,她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一落地便被皇太后抱去据为己有的皇六子,真宗五子,都在受益出生之前先后夭折,唯有她李燕如所生出的这一肉蛋蛋,竟在她梦幻一般日甚一日的思念中不仅存活了下来,还渐渐长成了今日的样儿,做了大宋的皇帝。她还能清楚记得前四次见到儿子的情景:第一次,是在后花园里,那年受益三岁。初见她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她的儿子。当她看清了从紫藤架下走出的是杨淑妃宫里的乳母许氏时,才恍然明白这一在地上拣花瓣儿玩耍的男孩儿,乃自己怀胎十月所生的儿子。但她明白得晚了一步——当她折朵花儿,满面春风迎面向儿子走近时,许氏已抱起受益,匆匆不回首地走掉了。
  第二次相见,是受益六岁初入资善堂读书那年。资善堂对宫眷是有禁令的。那时,适逢她的第一个女儿早夭,她想儿子想得简直要疯了,便花四两纹银买通了守门的太监,才得以跑到墙外的窗口,偷看了儿子几眼。当她看到儿子小大人似的站在侍讲对面用悦耳的童声背诵“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时,她说不出是高兴还是感动,禁不住哗哗地淌下了眼泪……
  她第三次见儿子,是儿子九岁封为皇太子的第二天。那天皇太子享太庙,一街两厢观瞻皇太子享太庙的庶众壁立,人山人海。她偷偷跑出皇宫,躲在潮起潮落的人丛中,目送马背上的儿子从面前经过。那是多么神气的一个小人儿啊!——头上戴着通天冠,身着绯红袍,小小九岁年纪居然能手持玉如意从从容容地骑在马背上,尽管前后左右都是太监护卫着,一口气能在马鞍之上稳坐一二个时辰,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念哟!……
  她第四次见到儿子,是在六七年之前儿子在父皇灵前即位之时。如今回忆当时的情景,一个个鲜活的镜头,一幕幕生动的画面,都还历历在目,好似昨日才发生一样……
  先帝顺容李氏正凝视着新郎官赵祯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就听赞礼官高声唱赞:“二拜尊长!”随着这声唱赞,只见披红戴绿的一对新人,手持明黄色的同心结,双双来到皇太后、皇太妃和李顺容面前站定了,在赞礼官“一叩首,二叩首,再叩首”的唱赞声中,只见皇帝和皇后躬身弯腰,恭恭敬敬向她们连鞠了三躬。这时的她简直不敢相信耳朵和眼睛了——她做梦也想不到她能同皇太后、皇太妃一起,接受了至高无上皇帝的参拜……
  婚礼毕,皇太后赐宫眷吃喜酒。而这时,按照当初的承诺,已是李燕如启程奔赴先帝地宫定陵的时刻了。于是,她悄声对皇太妃说:“臣妾就不滞留了——即刻出发,待臣妾到得先帝身边时,怕亦是夜幕低垂、繁星点点了。所以……”
  杨太妃即刻摇首:“不!汝不能不食喜酒——皇太后特意嘱咐,让我尽心关照汝,今儿姐要陪汝吃个一醉方休;待到明日,皇太后将用她自己的舆辇送汝直去定陵。”
  “这……”李燕如迟疑说。她心里盼着能吃上儿子的喜酒,又怕皇太后暗责她说话不算数,便不能不虚晃一招。
  是时,皇太后正好打她们面前经过。李燕如一见,赶紧跪了行礼。刘娥边搀扶边笑道:“今儿吾事务繁忙,就暂由杨太妃陪汝好了。待吾从聚英殿文武朝臣那边敬酒转来,一定再陪汝痛饮几杯!”
  说罢,皇太后抽身而去。这时,杨太妃近前拉住李燕如的手儿,责怪地道:“如何?这回信实了吧?今日汝我单另一席,都是皇太后特意为汝安排的。汝不能辜负了皇太后的美意!”言毕不容分说,便拉上李燕如在宴席的正位坐了。
  是夜,热闹了一天的皇宫大内终于平静了下来。喝多酒的皇眷及她们的奴仆们,多带着酒意和几日来积淀下来的疲倦早早就坠入了梦乡;少数打更值夜的宫女和太监,在夜的静谧诱惑下,亦在各自的岗位上无精打采地打着盹儿。然而,亦正是在此时分,从太子少保韩钦若的后花园的角门里,流星般神速地蹿出五条黑影。黑影就像黑色闪电,转瞬即不知了去向。稍后,五条黑影又轻飘飘若疾风中的几片黑云,落进了皇城根下的桦树林。但当张耆、夏守赟和夏守恩指挥的巡逻队迅疾包围桦树林四处搜寻时,五个黑影却不翼而飞了。
  夏守赟分析认为,蹿入桦树林的五条黑影同当年他在九姑山庄亲眼看到的下蒙汗药的几个黑衣蒙面人,从身高体形以及轻功所出的门派,似乎都很相同。由此他联想到前不久一天夜间从荆王府后花园飘然飞出的白眉道姑,莫非此道姑欲乘皇帝大婚之夜人困马乏,疏于防范,要闹出一个惊人的动静来么?于是,五条黑影的潜形匿迹,更提高了张耆和夏氏兄弟的防范意识——他们当即传下将令:加强皇宫大内的巡逻,并于乾宁宫和宝慈殿的周围添岗加哨,增派武林高手侍卫……
  然而,待张耆他们部署就绪转回指挥所的时候,桦树林里的五条黑影便又现身了。他们隐身于桦树林浓密的枝杈间,此刻,他们的五双眼睛,无不专心致志地窥视着红墙内的每一个动静。特别是那座耸立于黑暗里的钟楼,行动的信号将从那里发出。为此,还未至午夜,他们便急切地企盼着得到钟楼上的信号,以便发起攻击。可是,直到东方出现鱼肚白色,他们得到的竟是“戒备森严,不宜潜入,暂缓行动”的命令……
  次日,亦就是皇帝大婚的第二天。整个皇宫仍未从疲倦中苏醒,连宫女、太监们的脚步亦都是懒洋洋的全无生气,就像爬山归来刚泡过热水澡,神志和机体都在软绵绵的懒散中。
  这日阴天,灰蒙蒙的天空像赌气婆娘的面孔没有一丝亮色。入夜以后,云空无星无月,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子时又刮起了北风,溜溜的寒风锐如尖刀,砭刺着人们的肌肤和眼睛,令人缩颈缩手,很少有人在室外停留。有道是:月黑杀人夜,风高作恶天。乘此月黑风高,白眉仙姑女道长清宁,又带着她的四位高徒——五个各带暗器的黑衣蒙面人,身轻得就像五只燕子,鱼贯飞出韩钦若的后花园,直取皇宫西北角的桦树林。
  此桦树林中,有一颗直插云端的云杉树,云杉就好似羊群里的骆驼,高出桦树数丈,它的树冠亦在桦树的树冠之上,所以,夜间在这里巡逻,只能看到云杉的树干,却看不到它的树顶。昨夜皇城司的一队人马来这儿巡察时,清宁和她的四个高徒就藏在云杉的树冠上。今宵清宁她们一入林子,便径直又攀上云杉的极顶。从云杉树顶观察皇宫内的钟楼,如果是白天,钟楼简直就像在眼前一样。眼下虽是沉沉冬夜,从这里平眺钟楼内的灯火,亦乃清晰可见。
  夜静更深天更暗了。北风摇撼着树冠,发出涛般的轰鸣。藏在云杉树冠枝杈间的清宁,老迈的身躯虽在瑟瑟发抖,而内心的复仇之火却从没有像眼前这样熊熊旺燃。她二目炯炯地盯视着对面的钟楼,期盼着钟鼓楼内的火光闪烁。昨夜她就这样专注地等待着入宫的信号,等来的却是指示她退却的烛光。为此,整整一天她都耿耿于怀,恨未能入宫行刺,及早杀掉赵祯,颠覆宋室,为父母和全家报仇。
  时光在焦灼的等待中消逝——子时已过,丑时莅临。更夫的梆声清晰传来,谯楼的更鼓亦敲过三响。斯时,清宁的四个徒弟几乎要冻僵了。她们乞怜地齐望着师傅,希望师傅体量她们的疾苦,或攻或撤,早作定夺。
  清宁当然明白徒弟们的心意,只用手向弟子们比划了一下,弟子们便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