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 第9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尼克松认真回味着黄历的话,半晌才低沉地说道:“我们必须迫使越共坐到谈判桌前来,这是结束战争的最好办法。但我想提醒您的是,老挝落入越共之手,他们就会满足吗?越南王国,柬埔寨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老挝?”

    “的确有这种可能。”黄历并没有加以掩饰,而是很直接地说道:“但战争的性质会有所不同,越共会发现,在缺少策应的情况下,他们拿手的渗透和游击战并不适用于越南王国和柬埔寨。如果打一场正规战的话,越共没有胜算,而且在老挝战场上,如果单单考虑火力和装备,贵国应该已经毫无疑问地取得了胜利。可事实呢,老挝战争是一场非常规战争,完全体现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而贵国却不能发挥长处。”

    尼克松和基辛格对视了一眼,对黄历的分析没法提出驳斥。事实上,总统顾问们已经提出了这样的判断,美国在老挝战场上的几次胜利,并不令人鼓舞,与其说是军事上的胜利,倒不如说是火力上的胜利。而且,美军在老挝目前的战略不ff8可能成功地消耗掉敌方的兵力,或瓦解其战争意志,继续升级给美国政府造成的困难将远甚于北越,它将大大加强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和不满情绪,激起国内的巨大危机和风险。

    但维护美国的威望,保持美国力量的可信性,这又使美国处在了明知不可为而又不得不为的两难境地,不惜代价维护面子成了重要的战争目的。

    “对于目前的老挝局势,总统丈夫有什么建设性的提议?”基辛格试探着问道。

    黄历眯了眯眼睛,微笑着说道:“越共本来并不可怕,但他们背后有两个大国在支持,这就使他们成了打不倒的参孙。胡志明亲中,武元甲亲苏,他们可以在中苏分裂中保持平衡,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反而因此而获利。现在呢,胡志明去世了,平衡就有了打破的希望。不管是中苏哪个国家的援助,对越共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如果迫使越共在中苏之间只能选择一个的话,他们的战争潜力便会大打折扣。”

    尼克松眨了眨眼睛,轻轻点了点头,这与他要通过向中国开放和制造某种与中国结盟以对抗苏联的假象来迫使苏联向越共施压,以体面地结束老挝战争的实质是相似的。只不过,黄历对此分析得更加透彻。使越共与他背后的两个支持者产生不和,让两面取利的越共失去一个臂膀,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计划。

    “另外,老挝战争的僵局或许可以通过退却来加以解决。”黄历有些狡黠地笑了起来,从桌下拿出一张地图铺开,指点着说道:“将兵力退到北纬十七度线,与两越的分界线拉平,以波罗芬高原为基地,全力固守老挝南部。这样的话,兵力得以集中,在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与越共在广大区域所进行的消耗战。西面是泰国,东面是越南王国,柬埔寨是后盾,越共对于这个三面受敌的区域,进攻总会有所顾忌吧”

    “将大半个老挝让给越共,这真是个大胆而有趣的设想。”尼克松注视着地图,若有所思地说道:“对于中国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我们可能对其南部地区的威胁,援助的力度会有所减弱吧?我们再对越共进行猛烈的轰炸,制造扩大战争的假象,苏联就会担心中国的支援部队进入北越,而扩大在北越的势力,他们也许会限制越共的狂热,这对我们是相当有利的。”

    ……………

    第三百四十一章与尼克松的会谈

    第三百四十一章与尼克松的会谈,到网址

 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

    第二卷平津狼烟'第三百四十二章以退为进

    

    第三百四十二章以退为进

    yīn谋诡计由我来策划,这不是越祖代庖,而是一种策略,一种将来有大用处的策略。尼克松与现任总统钟可萍的会谈涉及到的都是官面上的、能拿到台面上的东西,而黄历给尼克松的印象则是一个隐藏在yīn暗角落的yīn谋家,无所不用其极,但却更具有参考价值。

    以退为进,面对国内的反战làngcháo,尼克松可以有所jiāo代,至少可以先部分兑现竞选时所承诺的“让千里外的美国小伙子们尽快回家”。再想想,这样做的好处还不止这些,虽然所占的地方小了,但兵力的密度却增加了,火力也相应地增强了好几倍,原来在那么宽广的地域内,用b—52轰炸机多长时间才能铺这样大的地毯?现在呢,倒是有了这种可能xìng。而且地域小了,对游击队的搜剿将变得方便,游击队腾挪的空间也被限制住了。

    嗯,嗯,还有,实行战略收缩,将大片土地和大批民众让给越共,无疑也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要想统治稳固,第一条便是要让民众吃饱饭吧,越共打仗是很顽强,但管理方法和发展经济的手段却令人不敢恭维。治理不好,就不稳定,不稳定就不能无所顾忌地继续进攻。而且,老挝国王尽管没有实权,但在民众中还是很受爱戴的,而对于越共来说,实现社会主义会保留国王吗,当然不会……

    “yù先取之,必先予之。这真是非常jīng僻的论断。”基辛格不由自主地将其与自己的哲学专业联系起来,赞叹道:“越共是这个星球上最暴戾的政权,给他们一个统治的机会,反而会让老挝人认清他们的嘴脸。”

    尼克松的眼睛也亮了,终于找到了一个既不太丢脸,又能保持些许体面的对策了。在狂轰滥炸下实行战略xìng收缩,在老挝的南部保持一定的影响力,等待形势的变化,伺机卷土重来,也只有东方人才想想出如此奇妙的东方谋略。

    但这需要越南王国、柬埔寨、泰国的策应,才能使越共不敢轻易进攻这三面受敌的老挝南部。而越南王国和柬埔寨对南洋联邦是言听计从,而对美国附加条件的援助越来越感到反感。还有那些用下半身思考的美国兵,在越南王国经常搞出些luàn七八糟的事情来,越南王国的民众已经进行了好几次反美游行示威,越南王国政fǔ也不得不顺从民意,关闭了三个美军基地,并向美国政fǔ提出了抗议。

    如果想长期据守在老挝一隅,南洋联邦、越南王国和柬埔寨的物资供应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尼克松不是数学家,但他也知道要想由美国长期供应老挝的军队,仅仅运输就是一笔令人啧舌的费用,也就是说美军能就近huā一元代价得到的东西,从千里之外运来,就可能要huā上千元。

    当然,哪一任美国总统也不想代替老挝政fǔ军打仗,可是老挝政fǔ军却是扶不起来的病入膏育的残疾人。美国驻万象大使温思普罗?布朗就曾经愤慨地对老挝副首相诺萨万说道:“你的参谋长连率领一个排去买份报纸都办不到!”这就迫使美国亲自出兵,可是美国出兵老挝,便引来了北越的参战,而且他们身后还有中国和苏联……

    亚洲战争只能由亚洲人来打才能打赢;如果成为白种人的战争,那么美国就会象法国在五十年代初那样惨败。尼克松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清醒并不都是有用的,他必须要为维护美国强大的声望作最后一次拼搏。

    “老挝南部山地民族还是很彪悍好战的,还有苗瑶族的武装——”基辛格话有所指的提醒着尼克松。

    老挝要成为一个国家,问题既复杂又艰巨。沿湄公河左岸居住的一百多万老挝族居民,只能构成居住在泰国北部的八百万至一千万老挝族人中的一个边境突出部分。在沿湄公河左岸几条支流上溯至山区内地,居民逐渐划分为四五个属于同种的所谓泰族集团。其中一个极端是已被部份同化的黑泰族,他们已信奉佛教,采用印度式书写字母,承认王公和僧侣是高于平民的阶级。于此相反,红泰族至今还没有文字,信奉一种纯粹的泛灵教。一般认为这些泰族部落迟早会被毗邻的老挝人同化。

    靠近泰族部落而居住在更偏僻地区的,是些形形sèsè的半土著居民,种族与语言同泰族相同。这些部族是人口大迁移过程中留下来的,大都比较迟钝,与世无争。被同化的高棉族,暹罗语称为“克木”,居住在湄公河下游两岸,靠近柬埔寨北部边界。他们信奉佛教,同居住在泰国与柬埔寨的高棉族属于同一种族。克木族对老—泰人和越南人都没有好感。

    苗族的许多人民,可能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南方húnluàn时期才迁入老挝的,然后又经过几次南迁,最远达bō罗芬高原。在战后的老挝历史中,苗族注定要扮演重要角sè,因为他们活跃与武装冲突的双方,而且比较强悍。苗族首领费当协助苏发努冯组织巴特寮,还有两个苗族首领杜皮立封和王宝将军,现在则在为越南王国效劳。

    从老挝南部招募山地民族组成队伍,显然在时间上有些来不及,而王宝和杜皮立封的苗族武装自然就成了替换美国人的最便利的选择。而且他们本身就应该属于老挝居民,从越南王国返回故土,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很符合老挝内战的xìng质。

    黄历对此不置可否,毕竟在表面上王宝的苗族武装现在托庇于越南王国,他一语双关地说道:“越南王国和南洋联邦为了安置这些苗人难民可是huā了很大的代价,他们的生活正在逐渐稳定,是否愿意再披战甲,我也不好确定。还是与越南王国和苗族首领谈过之后再说吧!”

    明白了,早就知道没有利益你就不会松口,尼克松会意地点了点头,准备岔开话题,黄历又象是无心地问道:“琉球的问题,我们很关心,不知总统先生是怎么考虑的?”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刚柔并济

    第二卷平津狼烟'第三百四十三章刚柔并济

    

    第三百四十三章刚柔并济

    日本和美国成为盟国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美国人讲求实用、脚踏实地、尊重法律;日本人头脑复杂而细致,办事凭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