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丽丝.莱辛小说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朵丽丝.莱辛小说集-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庭院中的一角,在寒冷的雪地中紧紧靠在一起。离他们二十步之遥,在高墙
和深锁的大门后面有个小男孩,除了那件紧衣,全身赤裸,像只动物给绑在
栏杆上。他咬牙切齿,怒目瞪视那正在纺织的肥胖女舍监。

玛琍·培瑞史无奈地说,“毕竟我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们不能随便
指责人。就我们所知,他也可能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呢。”

说到这儿克洛勒医生回来了,一手摇晃他的钥匙。

汉密史漠然地问他,“我们很想知道,希特勒政权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影
响吗?”

克洛勒医生走在他们旁边,边走边考虑,然后说道,“在那时,谁的日
子都不好过。”

“就医疗政策来说呢?”

克洛勒医生认真地考虑了一下,说,“没有,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于预。
当然,在某些方面,纳粹政权的先生们有些明智的见解。”

“例如什么?譬如什么?”

“哦,像保健方面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保健。”他带他们走到主楼的
门口,他说,“希望你们可以再喝杯咖啡才走吧?除非我能说服你们留下来
吃了饭再走。”

“我想我们得赶车回去了,”汉密史语气坚定,代表两人回答他。克洛勒
医生看了表,说,“车子要再过二十分钟才会到。”他们于是陪他穿过挂满图
画的走廊回到他办公室。

“我想送你们一点东西,纪念此行,”他说,对着两人微笑。“对,别客
气,别,请等一下,我让你们看个东西。”

他到墙柜去拿出一个扁平的东西,用一块红色绢布包着,他打开绢布,
展现的又是一幅图画。他把图画靠在桌边放着,要他们退后观看。他们一看
就喜欢,因为那是他不抑郁时的作品。画很大,采用明朗的蓝色和绿色,画
的是森林——一个幻想的森林,林中有清澈的小溪,有色彩鲜艳得不可能存
在的小鸟在飞翔,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那是克格勒心中创造出来的。图
画非常美,充满喜悦、宁静和光明。但在半空中有一只黑色的眼睛怒目瞪视,
和画中其他的东西遥不相及,显然是克洛勒医生先画了他的幻想森林。后来,
在他病发时,加上了那个带着指责、批判神情的黑色眼睛。

玛琍·培瑞史回瞪那只眼睛,说,“好极了,是幅天堂之画。”在汉密
史面前使用“天堂”这个字眼,她觉得有点不自在。他生性不喜欢这一类的
字。

但克洛勒医生高兴地笑了,一只大手放在她肩上,说“你了解。那幅
画就叫‘天堂里的上帝之眼’。你喜欢吗?”

“很喜欢,”她说,但担心他要把画送给她。这么大一幅画怎么运得回英
国,而回去后又怎么处置?虽然我们即使不同意也该尊重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画那样愤怒的黑色眼睛并不是诚实的行为。姑且不管她多喜欢那幅画的其
余部分,她实在无法忍受那只眼睛。

克洛勒医生似乎无意割爱,他再用红绢包好了画,把它藏回到柜子里
去。他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了一张那幅画的照片,交给她,说,“假如你真的


喜欢我的画——我看得出你是真的喜欢,你有真实的感情,真正的理解力—
—那就请你收下这个留念。”

她向他道谢,并和汉密史两人带着客气的感激神情观看那照片。照片
上当然毫无原作的味道。蓝色和绿色的各种精细色调差异全都消失了,一点
影子都没有。连青草、树木、花草、树叶的轻飘柔摆也丧失殆尽。拍出来的
只是一堆粗糙干裂的颜料,经过克洛勒医生手指涂抹的厚厚的颜料,当中冒
出一根枝干,代表花。除了怒视的黑眼,愤怒的、执法的上帝的眼睛,什么
都不见了。照片上是一只粗糙涂鸦的眼睛,像小孩子画的。玛琍禁不住地想。
就像那困在紧衣里的可怜小孩(要是手没被困的话)手上可能出现的上帝的
眼睛,又或是克洛勒医生的眼睛。

想起了那小男孩就叫她心疼,而态度礼貌温文地站在她身边的汉密史,
心里也仍伤痛不已。她想,现在她心中最期盼的莫过于离开此地,坐上公共
汽车走上空旷的大路。

他们向克洛勒医生深深致谢,坚持要动身,担心会赶不上车。他们道
了别,并答应写信,交换双方都感兴趣的医学论文,简言之,答应友谊永系。

他们于是离开那巨大的建筑物,离别了克洛勒医生,走进冰寒的二月
天。汽车很快就来了。他们上了车,经过黑色平坦的平原,回到市区汽车终
点站。

终点站和四五小时前一模一样。在低沉的灰色天空下,只见冰冷的黑
色大地,残毁的街道,开始松软的炸弹弹坑,崭新的白色大楼,工人到处生
气勃勃地工作。等候汽车的队伍仍耐心地等待,在深色的厚衣下缩成一团。
稀疏的雪花飘下,再飘下,几乎一动也不动,好似天空本身也缓缓降落。

玛琍·培瑞史拿出那张照片,抓在冰冷的戴着手套的手中。

愤怒的黑色眼睛向他们怒视。

“把它撕了,”他说。

“不要,”她说。

“为什么?那么恶心的东西留着干什么?”

“那不公平,”她认真地说,把它放回手提包去。

“哦,公平,”他尖酸地说,肩膀不耐烦地耸了一耸。

他们并排走去公共汽车站,搭车回旅馆。脚踩在坚硬的地上,嘎扎作
声。大地一片寂静,除了半完工的建筑物上施工工人的微小叫声,除了机器
的喘息声,一片寂静。而这一条人龙和广场那一边那一条一样,无休无止地
等待,人们都缩成一团,默默无语,在雪中耐心地等待,倾听一片寂静。在
寂静下。似乎从地底深处响起了砰砰的记忆之声,整齐的行军脚步声,黑色
厚靴的行军脚步声。

危城纪实

优先快讯

一切座标、一切平面图、一切图片均已删除。此城现已陷入我们事先


无法预见的状况。请将一切程式、一切筹划机、一切预见机上的资料清除,
布署接收此一新信息。

优先报告

基地请注意,此频道的传送可能被当地的广播打断。我们所剩燃料甚
少,目前只有此一条频道运作。
任务背景简报

自从本星球发现该城即将遭受摧毁或严受破坏后,本部已将一切计划
和预估锁定一特定目标:如何接触该城并向其居民传达警告信息。过去一年
(按该城之历法),本星球透过太空观察站以及本身间歇发射之无人操纵机
器观察该城居民行止,外务部会议所得之结论是,尽管该城之科技在某些方
面十分先进,但当中有一巨大空白,而由此所造成之无知,使其居民不明灾
祸将至。此一空白似乎无法弥补。本部科技人员虽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其大脑
结构,希望探知为何其科技在某一方面如此先进,在另一面却如此空白,但
终究不得要领。就我们所知,天底下任何地方、任何族类都没有与此一族类
有些许相似之处,而本部科技人员之理论因而也无用武之地。问题只好束请
高阁。这也是本星球所遭逢的最扑朔迷离的难题,一个又一个部门接受挑战,
却一一失败。

任务目标简介

凭空臆测无补大事,目前的要务是尽快全速建造一太空船载运人员登
陆该星球。我们既已获得警告信息,而他们(我们相信)却无从得知,我们
必须警告他们,同时提供协助。我们准备帮助他们疏散,载运老百姓他迁,
减轻该区所受冲击。返回基地时,且带回一些适当人选加以训练,以弥补他
们心智上或科技上的空白。我们的心智结构擅于预估、提供协助,一向已向
其他星球提供了此类服务。这虽削弱了我们的人力,拖缓了一些其他的宝贵
计划,但我们仍如期完成了太空船,且载来了必要的人员,七日前按计划在
西岸登陆。

问题所在

我们为什么不早点发布消息?原因有二。一:我们所需燃料比预估的
多,因此必须节省。二:我们不知道问题之症结,无法确定如何发布消息。
我们以为“他们心智结构上有空白”,这一看法,不着问题之边际。我们一
直并不了解问题之所在,因此在未明真相之前不能贸然告知。此族类的问题
并不是他们无法预知未来,而是他们对未来漠不关心。但事情却又不是如此
的简单。要是说他们知道五年内他们的城市将全毁,或半毁,而他们仍无动
于衷,事情要是如此简单的话,那我们可直截了当地说:此族类缺少动物的
基本本质——生存的意志。因此,为了找寻他们的心理机制,我们无法将信
息及早告知。现为了弥补此一延误,我建议将所见所闻,逐条逐步加以报导。
这将涉及冗长而细微的描绘;此一族类及其状况绝对是我们在其他星球上前
所未见的。

不可思议


首先,他们有件事叫人难以相信。起初我们并没发现,明白后,我们
将研究的重心集中在此一点,以便弄清问题之所在。原来此城在六十五年前
左右(该地时间),曾经历一次规模相当宏大的灾难。

我们于是马上想到,我们的专家知道的只是即将到来的灾难,而不知
道过去发生的灾难。其实我们的思想和他们一样都有缺陷。我们认为他们的
思想有空白,无法看清未来,却从未想到他们的思想可能(或事实上)根本
就没有空白,早就知道危急,只是不在乎罢了。又或是表现得满不在乎罢了。
而由于我们无法看清此一可能,我们的思想和机器都没有调校对准过去的时
间——他们的时间。我们对自己的设想信念如此之强,以致思考无法有效地
运作,就如同这些族类一样,他们的信念使他们无法采取行动。我们视之为
理所当然,相信(我们天生如此)同样的灾难不可能重复,因为要是我们经
历了某一灾难,必会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我们由于这一连串的设想,
思想无法跳出心智的框框,看不清楚事实,不知道不久以前他们才经历一次
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