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35%。其中有2627人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抓回。
在大批移民被押往中亚后,内务部队先是在车臣周边搞了一次清理漏网者的运动,将侥幸逃脱的将近1000名车臣人也赶到了移民地。随后就开始清理在部队中服役的车臣人。据档案记载,共有8894名(其中军官710人)正在前方同敌人战斗的车臣人被强迫退役,集中在指定地点劳动。
1944年3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做出决定,撤销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理由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特别是在德国法西斯军队在高加索采取行动期间,许多车臣人和印古什人背叛了祖国,站到了法西斯占领者一边……”
其实在卫国战争期间,真正站到法西斯一边的车臣人只是极少数,从后来在红军中一次就清理出近万名车臣籍指战员,其中有的还功勋卓著就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
车臣人就这样在屈辱、贫穷中生活了13年。
1956年,苏共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赫鲁晓夫推出了一个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撒旦诗篇”的秘密报告,报告通篇都是攻击斯大林的,其中涉及到了1944年斯大林驱逐少数民族的问题。
在报告中赫鲁晓夫说:
大家知道,我们在实际上保障居住在我们祖国的一切民族的平等和友好。在这方面,苏联是其他多民族国家的榜样。然而在斯大林的阴谋下却出现了一些完全违背列宁主义的苏联民族政策的行为。我们想指出这样一件事,有的民族,整个地区包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内都被从故乡集体迁往其他地方。这种集体移民,绝非出于军事上的考虑。1942年末,正当敌军阵线被我永久性地突破,从而局势有利于苏联时,却做出了将卡拉恰伊人从居民住地迁出的决定,这一决定被执行了。同一时期,1943年12月,同样的命运落到了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的全体居民头上。1944年3月,全部车臣—印古什人被强迫迁移,车臣—印古什共和国被消灭了。1944年4月,整个巴尔卡尔人被从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驱逐到远方,共和国本身也被改名为卡巴尔达共和国。乌克兰人之所以免遭这种命运,只是因为他们人数太多,以致驱逐他们也没有地方了。否则,他们大概也会被斯大林驱逐了。(笑声,全场骚动。)《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等译,东方出版社,1988,第787页。
像赫鲁晓夫这样的政治家肯定不会想到他旨在批判斯大林,把发生在车臣的错误当做一颗子弹射向斯大林,在对一个死人鞭尸时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总书记的话毕竟覆水难收。谁都能够理解,对斯大林错误的批判,就是对历史事件的平反。于是,1956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了解除对车臣人强制移民的命令,命令全文如下: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取消对车臣人、印古什人和卡拉恰耶夫人特殊移民限制的命令(1956年7月16日)
关于取消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被迁移的车臣人、印古什人、卡拉恰耶夫人及其家属在特殊移民方面的限制。
鉴于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迁出北高加索的车臣人、印古什人、卡拉恰耶夫人今后无必要实行法律地位方面的限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定:
1对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迁出北高加索的车臣人、印古什人、卡拉恰耶夫人及其家属撤销特殊移民登记,并解除苏联内务部机关对他们的行政监督。
2兹规定,解除对本命令第一条所列人员的特殊移民限制不包括归还他们在迁出时被没收的财产,而且他们无权返回其迁出地。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伏罗希洛夫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秘书 别戈夫《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571页。
第一部分“独立”之路的是非曲直(6)
必须指出,这个命令对车臣人仍然是不公正的。直到1957年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才做出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决定,从这时开始,几十万车臣人携妻带子返回家园。但当他们回到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后,发现这里已经搬来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居民。村镇和建筑物的名称都已被改换,完全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和风俗。
被迁徙和被奴役的怒火迸发了,他们以宗教为依托,开始了分离活动。首先受到宗教团体攻击的是居住在这里的俄罗斯人,他们常常遭到民族极端分子的殴打和抢劫,就连职工上班和子女上学有时都成了大问题。在个别地方,民族极端分子还开设了伊斯兰宗教法庭,取代国家法律和制度。这些做法,导致俄罗斯人开始外流。据统计,仅在1970年至1973年这几年的时间里,就有将近10000名俄罗斯人逃离了车臣。
民族的排斥、社会的动荡,导致车臣的经济一直处在落后状态。到苏联解体前,车臣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所有自治共和国中一直排在后几位。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总书记,从这时开始,苏联的民族政策有了很大转变。但这种变化带来的不是民族团结,而是民族分裂,最后造成了联盟的解体。
三前苏联及俄罗斯的国中之国
苏联是在1991年12月解体的,导致这个世界巨人退出历史舞台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到政治、经济及其他各个领域。但是能够使其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的直接原因,是苏共主动放弃了党的领导,拱手让出了执政党地位。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像苏联这样一个由许多民族国家组成的联盟,如果党的中央委员会对各加盟共和国党组织失去控制,使其变成这些民族国家的地方党、民族党,就必然会出现亡党亡国的结局。
在前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立陶宛是第一个宣布从联盟中独立出去的国家,时间是1990年3月11日。从这天起,一直到哈萨克斯坦最后一个宣布独立,前后只用了21个月的时间。其中1991年的8、9两个月,是各国宣布独立的一个高峰期,除俄罗斯直到最后宣布继承苏联的权利和义务外,其他14个国家,有10个是在这段时间宣布脱离苏联的。
即使不能亲历这段历史,也能想像到那种大厦将倾时的混乱。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希望维持联盟存在的势力发动了软禁总统戈尔巴乔夫的“8·19”事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莫斯科与叶利钦的改革派还出现过短暂对峙,就连坦克都开到了“白宫”前。
但是必须承认,前苏联解体的过程,总的来说还是在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还没达到血雨腥风的程度。其原因在于,苏联本身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结成的联合体,而这些主权国家从加入联盟时起,就有退出联盟的权利。关于这一点,在联盟宪法中写得清清楚楚,只不过由于苏联在国际上常常以一个国家的面目出现,而且它又有领土、宪法、联盟国籍;有全苏最高国家政治机关——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部长会议、检察院和法院;有外交和国防权;有统一货币和国家预算及税收体系。这样,联盟下面这些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地位就常常被人们忽视和误解。
其实根据苏联宪法,各个加盟共和国也都要有自己的宪法、国家政权机关、领土和国籍。这些权利由苏联法律给予保障。具体内容是:(1)各加盟共和国有制订本国宪法的权利,无须经苏联批准。(2)各共和国有权退出联盟。(3)各共和国都有权接受外国人加入本共和国国籍,从而加入苏联国籍。(4)1944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又通过了一项赋予各加盟共和国外交权力的法令。据此,各共和国有权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缔结条约,互派外交代表,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实际上,加盟共和国也是国际法主体,其中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还是联合国成员。
这就是说,苏联的解体,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是有法律依据的,只要这个决定能够反映本国人民的意愿,有利于本国发展,就应当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反面。苏联解体,各个加盟共和国实现独立的反面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恐怕包括叶利钦在内这样的政治家,这几位前苏联的“掘墓人”,在当时也不曾想到。
不能说现在车臣的问题就是由于苏联解体引起的,就是苏联解体的副作用,但是至少可以说它是同时发生的。不能说这些民族国家的独立诱发了更多人走向“独立”的欲望和梦想,但确实出现了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后,下面的自治共和国争取实现民族独立的倾向和潮流。其中像车臣这样与俄罗斯积怨较深的民族,表现得尤为强烈。
早在1990年11月,当时虽然戈尔巴乔夫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但毕竟还只有立陶宛一个国家宣布脱离苏联,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仍旧在负责地探索和观望。
但车臣却迫不及待了,它在这个月的23~26日召开第一次车臣人民代表大会(后改名为车臣人民全国代表大会),宣布自己为自行脱离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车臣共和国最高人民权力机构。从此,车臣在民族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一部分“独立”之路的是非曲直(7)
车臣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一个概念,即至今仍旧存在于俄罗斯及其他几个独联体国家的“自治共和国”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到底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这是解释车臣问题是民族独立还是民族分裂的前提,否则,就很容易被前苏联大国套小国,小国里再套小国,国中有国的情况,弄得眼花缭乱。当然,这里不存在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