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史话-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年)八月,轮到定期异动的时候,陆相林铣十郎决定真崎转任为军事参议官,是个闲职,但是真崎不肯。不过后来还是敌不过皇命,只好将教育总监让给渡边。二二六事件,渡边因此被杀。二二六事件很明显地是日本陆军青年将校的叛乱行动,触犯了军纪,是严重的下犯上的行为,一时很难收拾,其中还有派系纠纷,意见也非常分歧。应该讨伐还是应该安抚,莫衷一是。所有的文官都不敢出声,武人则同情乱党的多,只有天皇一人发话,要平安叛乱。屡次请示天皇的指示,天皇非常坚定,绝对没有安抚的意思。僵持了两天后,叛军终于投降归队了。但是为首的叛徒不能不处罚。除了已自裁者外,还应当有不少人受刑,到七月里才弄清楚。天皇的威信,几千年来第一次真正受到了尊敬,不能不说是拜军部大力宣传之赐。二二六事件就这样虎头蛇尾般地告了段落。青年将校崇拜的荒木真崎,以及在政坛上一时活跃过的川岛林等,都从现役退出。一批新上来的人似乎比较温顺,没有野心。但是青年将校间法西斯的气候已经形成,从此军人左右政局了。二二六事件发生后,冈田启介虽然未死,但也无意再做下去。内阁宣布总辞。元老西园寺公望又不能不仆仆征途到东京来,替天皇想一位堪当大任的首相。他已经是八十七岁的老人,行动艰难,但是为了这样一个难局,不能不竭忠尽智,完成任务。他首先想到的人选莫过于近卫文麿了。除他之外,几乎没有适当的人。三月四日上午,老人请了近卫到宫内省自己下榻处,开门见山地说道:“您是陆军、海军、政界、财界各方面都不反对的人,请来收拾时局,无论如何请不要推辞。”老人从来没有这样低声下气求过人。因为近卫是五代摄政家的后人,又与天皇有姻娅之亲,做过贵族院的议长,是当代有名的文化人,所以对他特别客气,不料竟碰了一个大钉子。近卫回复以健康为理由,推辞大命。事实上是因为肃军的原因。皇道派被逐,深怕这班人会报复。军部的动向非常难测,随时可能有变化,近卫胆小不敢受命。老人很少被人谢绝,一时无计可施。枢密院院长一木喜德郎恰巧在旁说道,冈田内阁里的外相广田弘毅很能干。西园寺听罢,马上决定了广田。   
  国际联盟考察团(3)   
  广田弘毅意外组阁广田意外地做了首相,组织了内阁,但不能不听命于军部,将原先拟定的大臣名单重新改过,完全照军部的意见,另外遴选了阁僚。广田内阁事实上是一个军部内阁。他恢复了海陆军大臣及次官非现役不能做的制度,以防止文人及退役军人投入政党以后,不再听军部的调度。他又任用与军部关系非常密切的马场锳一为藏相,编列了一项十四亿日圆军事费用的预算,大量建造飞机、坦克、航空母舰、大战舰等武器,并签订了日、德、义防共协议,名义是防止第三国际的渗透,实际上是觊觎苏俄那一大片未开发的土地。对中国则提出了所谓的广田三原则。内容约略如下:中国政府须积极实行巩固中日友谊。中国承认满洲国,实行中、日、满合作。中、日、满共同防止共党在中国之蔓延。 
  接到广田三原则后,中国知道和平恐已无望。不过总希望迟一点爆发战争,愈迟对我们愈有利。蒋公发表了以下的名言:“苟国际演变不断绝我国家生存民族复兴之路……当为最大忍耐。复以不侵主权为限度,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亦绝不轻言牺牲。”说明了中国方面的态度。如果日本军阀再进一步有侵略行动的话,我们只有玉碎了。百灵庙大捷但是不觉悟的日本军部嗜杀成性,继续用武,想并吞我绥远省。我不得已,只好扺抗。日军攻绥主力,自百灵庙进攻,被我军击退。其后绥东战争展开,我军反击,斩获极伙。我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克百灵庙。这次的大捷,使得我民气大增,举国欢腾。指挥作战的日本军官田中,仓皇乘飞机逃离战场,才得以身免。日本军部受到重创之后,不敢轻侮了,战争得以稍歇。日本国会反抗军部可是在日本国内议会里却没有歇。马场藏相的庞大预算,使得财界深感不安,当然会影响到政党。政党的议员免不了要追究原因。及至发现是军部所要求的,军部与政党之间便发生了大冲突。昭和十二年(公历一九三七年)年头,在众议院本会期间,政友会议员滨田国松质询:“近年来军部老是自夸把国政推进了,实际上是强化了政治独裁,把军部力量滔滔不绝地自我称赞。”这番话不单政友会的同僚大家拍手叫好,连民政党的议员也一起拍手。他说完之后,寺内陆相站起来答辩道:“滨田君所说的话,很显然地侮辱了军人。十分遗憾。”滨田于是马上回说:“我哪里有说侮辱军人的话?请查速记纪录,如果有的话,我剖腹相谢。要没有的话,也请剖腹。”他这番话,又博得议会的满堂喝采。但是没有再进一步攻击军部。寺内却借此机会,要求解散议会,以惩罚政党。不过政党出身的阁僚都一致反对解散。因为没有名目,海相也反对,因为他希望在本会期中能通过海军预算。广田首相没有法子,只好宣布休会两天,希望两天后有个转变,结果这两天白等了。军部坚持非解散国会不可。于是迫得内阁总辞。接到内阁总辞的消息,西园寺公望已是在病榻上。汤浅内大臣奉了天皇之命,到静冈的坐渔庄,去探望西园寺的病,并问老人后继首相该是谁。老人不能再介绍近卫,想了想,除了宇垣大将外,没有人能压得住军人的气焰。大命就这样拜给了宇垣。宇垣刚从朝鲜总督解职归国,十分兴奋,马上到东京想晋谒天皇。车行到半途,宪兵司令官中岛来接,于是同乘一辆车陪同前行。在车中中岛传寺内陆相的话,劝宇垣不要接受大命,因为少壮军人不好驾驭,还是辞退的好。宇垣说道:“二二六事件不可能再发生。我不怕。”他参内后,拜受了组阁大命。阁僚之中要选一位现任大将来当副相,成了难题。寺内首先表示难找,宇垣又去访问杉山教育总监,杉山也说物色适当人选,恐怕很不容易。照往例是在三长官里挑选。三长官者,陆相、参谋总长和教育总监。现在三者都不肯干,也不肯介绍别人,宇垣只能问他的好友小矶国昭大将。小矶这时已官拜朝鲜军司令官,他答说只要三长官能同意就行。这当然是推托之辞。宇垣没有办法,只好请汤浅内大臣转请天皇,命令军部派人。汤浅怕得罪军部,回说事无先例,他也不敢惊动宸听。宇垣经过五长天,碰了他旧日好友的钉子,组阁不成,意兴阑珊,只好辞去了大命。西园寺公望两次在病榻前接见了汤浅内大臣。现在有资格任首相的人,只剩下平沼骐一郎和林铣十郎大将两人。当然还有近卫。但是近卫再三恳求不要举荐他。老人不愿违信,又不愿举荐一位他向来看不起的人平沼,只剩下林铣十郎一人,不得已举荐了他。不料林铣十郎是个不折不扣没有骨气的人,他组织了一个完全听命于军部的内阁,居然阁僚内一个政党人物都不选。议会恢复开会之后,林首相忽然感觉不对,认为自己不是人民选出来的人物,不配掌政。他召集所有的阁僚说道:“这样实在不象话。我是军人,真对不起大家,还是解散国会。再来看新国会的动向吧。哪位不同意的就请辞职。”阁僚闻言大惊,但只好同意解散国会。新国会经选举之后,大出各方意表,结果民政党一百七十九议席,政友会一百七十五议席,而社会大众党一跃为三十七议席。更糟的是,极左派日本无产党也占有一席,这样一来陆军也不支持林内阁了。陆相杉山劝林总辞算了。于是五月三十一日,林内阁干了三个多月,就结束了。张学良实行兵谏恰好半年前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张学良自从他的老父张作霖被日本军人炸死后,这不共戴天的雠恨始终在他心中萦怀。快十年了,此恨未报当然不免焦急。尤其他部下许多策士纷纷劝他联共抗日,不由得他不心动。所以毅然决然乘蒋公检阅他的部队时实行兵谏。他那时年轻气盛,做事莽撞,又偏听了策士“左”倾的言论,铸此大错。幸而他能及时悬崖勒马,遵从了陈诚的劝告,亲送元首夫妇回京。这一闹剧就这样结束了。虽然是一场闹剧,但是却明白地昭告了世人,抗日的军事行动必不可免了。林内阁倒了之后,什么人能来接替,成了问题。林辞后曾经说过,最好是近卫能来干,否则就让陆相杉山来好了。这话传到西园寺耳朵里,老人深以为陆相来当首相很不好。既然近卫的健康已经好转,自以近卫为适当。近卫的好友后藤隆之助又从旁推毂,近卫终于组阁了。消息传出后,举国欢腾。不论是军部、是政党、是财界,没有不表示欢迎的。   
  第二次中日战争   
  近卫内阁成立之后,大局似乎可以安定一些时候,不料反而出了一件绝顶严重的大事。日本军部本来在北平附近驻有三千名军队,因为准备侵略苏共的关系,先将驻在华北的兵力秘密增强。原来三千名增为五千,在各地都这样不露痕迹地布置起来。而因为看不起中国,所以没有将增兵的缘故告知华方。又因为增加的兵员无处驻屯,不得不找一块空地建造兵营。于是发现卢沟桥附近有空地,非常适当,不理中国方面的抗议,就开始动工。中国方面不明白日方增兵的原因,又不能不防日方有越轨的行动,也在永定河旁筑起工事。七月七日的夜里,日本军忽然以机关枪对我发射,我不得不还击。就这样由卢沟桥开始,中日八年大战爆发了。卢沟桥是个美丽的地方,清朝乾隆皇帝曾经题过一首诗,名︽卢沟晓月︾,刻在石桥边。七月里正是风光明媚的时候,谁能相信会在这时开战?我方驻防的军队是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