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请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以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迂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台诸公,。:中有数,亦毋庸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近读大作,有“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之语,不胜感慨系之。今老先生仍居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吾弟近曾有言:“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旨哉斯言息不实践于统一大业!就国家民族而言,可谓忠孝两全。否则,吾弟身后事何以自了。尚望三思。
  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已。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芸。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乡,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谬。“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说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仕候复音。
  老夫人前请代为问安。方良、纬国及诸侄不一。
  1984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朋友时曾再次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强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对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真诚愿望,蒋经国始终未作正面接触。但是,蒋经国也历来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的论调。他的旗帜非常鲜明:只有一个中国,两岸必须统一。
  在“内外压力”之下,蒋经国谨慎地推动了几项主要的民主化和开放政策。1986年,他解除了戒严令,使台湾出现了难得的民主开放气氛;1987年,他主持制订了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的开放政策等等。可惜,由于身体原因,蒋经国来不及再办更多的事。他晚年坐着轮椅治理台湾,单只是台湾岛内的事就足够他伤透脑筋了。正如有关人士的述评那样:
  蒋经国上台后,经过一系列“革新”,使其在国民党中央的权力核心得以建立,国民党在台的统治地位相对稳定。蒋经国提拔一大批新人上台,也必然后有一批“旧人”下台,并将继续威胁到尚保留在国民党党政军最高权力核心中“旧人”的既得利益。不仅如此,在蒋经国提拔的“新人”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以李焕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新派人物,由于他们长期从事“党工”工作,与下层接触较多,自然认为国民党开放政权是适应台湾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以王升等人为代表的部分新派人士,由于长期从事军政和情治系统工作,处于秘密状态且“与世隔绝”,所以主张不能放权。国民党内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逐渐形成了“革新派”(也叫开明派)和“保守派”,到80年代初,两派的斗争因蒋经国身体康健欠佳而围绕“接班”问题日愈激烈。
  70年末,年逾古稀的蒋经国身体状况渐呈衰弱。1982年3月29日,蒋经国赴圆山主持“春祭”,当他下车后步入“忠烈祠”大门,通过仪仗队登上台阶不到100米的路程时,身体已支撑不住,到了主祭位置时更是站立不稳,只由两位侍从人员左右搀扶。仪仗队将花圈抬到他面前,他也没照惯例鞠躬,只是用手触摸了一下便草草了事。这一过程的摄像新闻播出后,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纷纷猜测。大家虽不知蒋经国得了什么病,但其“政躬违和”已是众人皆知。同年4月5日,是蒋介石逝世纪念日,蒋经国本想亲往主持仪式,可在他上数十级台阶来到蒋介石铜像前的时候,又感身体不支,改由“行政院长”孙运主持。蒋经国身体如此糟糕,自然出现了“权力”继承问题。于是“开明派”与“保守派”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双方的分歧主要是由谁来接班。若由刚刚崛起的“新生代”承袭“大位”,则关系到国民党的前途,因为这些人没有大陆经验;若由“元老”接班,“新生代”岂肯罢休?国民党内出现了“继承危机”。正当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不下之际,1983年双十节前,长期不露面的蒋经国奇迹般地出现在电视画面上,过去那张像吹满空气气球、闪闪发光的浮肿的脸不见。此后,蒋经国又到金门和澎湖各一次,并在金门铲土植树。据说,蒋经国病情好转得力于俞大维。俞从美国请来一名老中医,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认为蒋经国因患有糖尿病,长期服用“胰岛素”造成皮下积水,以致压迫肢体各部的末梢神经,影响行动。然后开了一剂药方,三剂药下肚,蒋经国果然浮肿渐消,继之,腿脚也灵便多了。无论蒋经国身体如何好转,他毕竟还是过了古稀之年,“权力继承”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国民党内两派的斗争并未由此稍减,以致原定于1982年初召开的国民党十二届二中全会迟迟不能举行。在这期间,国民党宣传工具则为蒋经国连任“总统”大造舆论。尤其是权倾一时的国民党“总政治作战部主任”王升突然被免职,说明尽管蒋经国“健康欠佳”,但国民党内的任何派系仍在他的掌握之中。
  蒋经国虽然在口头上否认“传位于子”的说法,但实际情况却使人很难相信他的说法。蒋经国膝下三子一女,此外还有庶出章氏兄弟二人。蒋经国为延续蒋家香火,曾放开手脚让蒋家第三代抓权。只是由于“江南命案”的突发,才彻底打乱了蒋经国的传位部署。
  江南是蒋经国的老部下,因写《蒋经国传》揭蒋家隐私被台湾情治部门暗杀于美国住所。此案涉及蒋孝武,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在江南命案冲击下,蒋经国明确表态说:“台湾下届‘总统’的选举经由宪法选举产生”,他的家人“不能也不会竞选下任‘总统”’。在传子部署受阻后,蒋经国开始安排集体接班。他将追随他多年的爱将李焕纳入中常会,后接管中央党部。同时任命其弟蒋纬国为“国安会”秘书长,掌握了军特实权。至此,一个“一蒋二李”(蒋经国、李焕、李登辉)为首的集体接班的班底已基本形成。
  江南命案的余波尚未消失,整个台岛又遭到十信弊案引发的金融风暴的冲击,广大民众怨声载道。蒋经国为了维护国民党利益及统治。深刻反省在政治上的做法,认为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1986年3月底,蒋经国主持召开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会议根据蒋经国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基调通过了《承先启后,开拓国家光明前途》案。该案提出了“要以党的革新结合行动的革新,带动全面的革新”。三中全会后,蒋经国在多种场合大谈“政治革新”,他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国民党必须革新才能与时代潮流结会。同时,他还把调整和改善同党外势力的关系作为改革的重点,说国民党应多交朋友,多听取各方意见,尊重法治,共同为启导社会样和、开拓“国家”光明前途而努力。
  为了推动政治革新的开展,蒋经国首先从组织上做了安排。他提拔李焕、吴伯雄、施启扬、陈履安4个进入国民党中常会,使决策机构年轻化。蒋经国还从31名中常委中选出12人,以严家为召集人,专门研究政治革新问题。他反复叮咛:“全会交下来的案子很多,但要选择最主要的事做,而要快做,不要拖。”在他的不断督促下,常委研究确定政治革新要项为: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充实中央“民意机构”、地方自治法治化、党务革新与调整大陆政策。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
  蒋经国上述举动被称为“向历史交待”。蒋何以在其晚年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革新呢?探究蒋经国晚年的心路历程,是以下几因导致他非如此做而别无选择。台湾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民众参政意识普遍增强,是他晚年“向历史交待”的社会经济原因;国民党统治的种种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