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绩。
1934 年3 月10 日,在普鲁上军国主义的摇篮波茨坦,戈林毫不隐讳地道出了新德国固有的武士精神的本质含义:“如果没有武士精神和皮靴,可以揶揄波茨坦士兵们的步伐,但人们不应该忘记,正是靠这种武士精神才能征服全世界。外国人称我们是皮靴民族,我们应引以为自豪。我们知道皮靴意味着什么;我们也知道随着普鲁士精神和责任感的恢复,德意志也恢复了她失去的荣誉。”
上台后的第二天,阿道夫·希特勒来到一个兵营,向国防军的士兵们发表演说。他要以一个士兵的身分向其他士兵发表讲话,以此作为他当总理的第一个正式活动。
国会纵火案发生将近一个月后,新产生的纳粹政权受到了那场熊熊大火的启迪。纳粹分子利用这一事件迫害共产党人,从而博得了军人们的欢心,因为军人们对战后斯巴达克联盟的暴乱记忆犹新,每每谈虎色变。新政府还乘机合并了所有的准军事组织。
1933 年9 月,阿道夫·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党的胜利的代表大会”上宣称:在革命时期,假若没有军队支持我们,我们就不可能有此盛会。
但是,当时冲锋队已发展到300 万人,其中大部分人都配的武器,恩斯特·罗姆对国防部长的职位觊觎已久。危机看来已不可避免,结果终于导致了1934 年6 月30 日的“长刀之夜”。
恩斯特·罗姆死了。国防部长之职没有落入一位褐衫队长之手,而是由旧军队的军官冯·勃洛姆将军荣膺了。军阀们可以松一口气了:阿道夫·希特勒似乎在利用军队来对付党。300 万冲锋队员从此千起为冬季募捐救济的差事,或在纽伦堡体育场上列队接受一年一度的检阅。从此,新德国的真正力量已属于军队,并且只属于军队。
将军们还未发现,他们的真正敌人也许不是满脸伤痕、性情乖戾的下级军官恩斯特·罗姆,而是那个行刑队的组织者海因里希·希姆莱。
此人只有34 岁,没有经受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考验。军人们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这个带着夹鼻眼镜、两眼老是眨巴着的屠弱青年根本不属于他们这一阶层,他们把他看作是一个爱幻想、一个普通的警察。军官们似乎认为他的身穿黑色制服、配戴髑髅符号(摹仿骠犄兵服装)的五万徒众。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竞争对手。
在他们看来,那不过是一些警察。可就是这些警察,在1934 年6 月30日毫不留情地枪毙了自己的政治斗争年代的老战友。但这些警察对阿道夫·希特勒却忠贞不贰。希特勒向将军们允诺,他们是唯一的武器持有者;既然希望希特勒以罗姆和其他许多老战友的鲜血立下这一誓言,将军们也就放心了。
自然,他们对纳粹取得政权后党卫军向原柏林帝国军校学生营房派驻120 名元首警卫队员感到不快。元首卫队代替国防军的待遣队守卫帝国总理府,但这不过是一支卫队,他们并不比守卫巴黎爱丽舍宫的共和国卫队好战。
1933年9月召开“党的胜利的代表大会”时,党卫军总部警卫队改名为“阿道夫·希特勒警卫队”,其人数从一个连扩充到一个营,对此,德国军界仍没有以任何重视。
和恩斯特·罗姆相反,卫队长塞普·狄特里希行为得体,从不摆将军的架子。然而,他的经历颇不平凡:1911年,他19岁时就进入第一野战炮团,编入一个冲锋营,后来又进入坦克部队。停战并未使这位好战之徒放下武器,不久他又加入了“奥伯兰”突击队,在上西里西亚与波兰游击队作战。
塞普·狄特里希干过各种行当:警察和咖啡店跑堂、肉铺的店员和海关职员。他时常把一大杯啤酒一饮而尽,并把杯子砸到反对者的头上。他算是纳粹党的一个“老战士”了。
狄特里西五短身材,脸色红润,头上戴着一顶齐耳的军帽。他醉心于把“阿道夫·希特勒警卫队”变成世界上最气派的仪仗队。这些彪形大汉身扎白色牛皮带,头戴黑色钢盔,真是威风凛凛,气度不凡。但他们只有几百人,远不足以使真正的军人感到不安。在党卫军和陆军之间还没有发生任何斗争。
负责看守集中营的党卫军渐渐趋向军事化,对此,军人们并未感到惊恐。他们对党卫军的这一表现是那样的藐视,以至拒绝把这支装备着手枪、步枪甚至冲锋枪的党卫军髑髅队看成是可能的对手。
然而,髑髅队的力量从1934年开始扩充,不久便增加到3个团:驻守达毫的“奥柏拜恩”团,驻守奥拉宁堡的“勃兰登堡”团和驻守布痕瓦尔德的“图林根”团。
军人们没把这些非战斗性的警察部队放在眼里。髑髅队与处于半秘密状态的整个镇压机器密切配合,暗中加紧活动。将军们把他们看作是不可缺少的恶魔。谁也没有想到髑髅队的头子、 1934 年6 月30 日清洗的执行者之一西奥多·艾克后来竞成为东线装甲部队的优秀指挥官之一。
然而,这支部队战前已达一万人,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了一支精锐部队。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队”和髑髅队在血腥镇压了试图与国防军为敌的冲锋队后,取得了掌握武器的权利。军人们没有觉察到他们实际上都属于巴伐利亚警察局长希姆莱领导的党卫军。希姆莱正竭力把帝国的全部警察,首先是把令人毛骨悚然的盖世太保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第三节进行一场“有限”的战争
当1934 年8 月1 日兴登堡元帅与世长辞,阿道夫·希特勒就已正式被称为“帝国元首和总理”,成为德国的绝对主宰。
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将军和统帅部长官、陆军司令冯·弗立契向他宣誓效忠。
在帝国各兵营里,士兵和军官排成方队举行宣誓仪式,重述着下述这段话他们永远必须恪守的誓言:
我在上帝面前宣誓:我将无条件地服从德意志国家和人民的元首、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作为一个勇敢的士兵,我愿永远恪守誓言,虽死不渝。
兴登堡元帅的葬礼十分隆重。这样作意在向人民表明,再也不存在两个军队(革命的军队和传统的军队)了。现在只有一个军队——元首的军队。
送葬的队伍缓缓向位于克罗尔剧院大街的国会大厦走去。街道两旁是两堵人墙,一边是国防军队的士兵,另一边是冲锋队和党卫军。
兴登堡将在塔南堡下葬。二十年前,即1914 年8 月,他曾在那里战胜了俄国人。
这一仪式标志着从一个世界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埋葬了元帅,也就是埋葬了一个旧德国。希特勒绷着脸直立在那里,周围是一大群身穿褐色或黑色制服的亲随和身着战前条边军服的德皇军队幸存者。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希特勒希望由此创造一个使党和军队和解的新气氛。罗姆死了,兴登堡也死了。德国的新的军事力量能够把武装的人民和军事贵族这两股社会势力融合在一起吗?
在“上帝黄昏”的哀乐声中,灵柩运到元帅塔。礼炮鸣101 响。希特勒独自一人垂头站立着。
1935 年3 月16 日,如同一声霹雳,传来了一个不仅事关德国而且事关欧洲和全世界的消息:希特勒签署了“国防军重建法”。从此,国防军不复存在,新的武装部队诞生了!这是德军历史上决定性的转折。
义务兵役制恢复了。从此,军队不再是国中之国,通过扩充兵员,纳粹分子纷纷加入军队,以便有效地控制军人。盖世太保和军队之间的冲突就要开始了。
阿道夫·希特勒赐给将军们的是一份带毒的礼品。但礼物包装不俗,且附有一句十分庄重的宣言:从今天开始,保证帝国荣誉和安全的任务再一次落在德意志民族军队的肩上。
与德国过去的所有军队相反,新军队是一支民族的武装。1935 年5 月21日的一项新法令最终确定了武装部队在第三帝国的地位。
新法令一开头就宣称,服兵役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荣誉。它还指出,在战时,每个男子和每个妇女都必须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新军队不再是一支职业性军队,而是人民的军队。
至于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从此由“帝国元首兼总理”担任。
最初,武装部队由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将军指挥,陆军司令冯·弗立契将军、海军司令雷德尔上将和空军司令戈林将军辅助他工作。
法令规定成立10 个军区,每个军区统辖一个军(三个师);此外,建立世界上第一批装甲师。这些独立的装甲部队是第三帝国的真正的“打击力量”。
1935年10月15日,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关闭的军事学院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帝国元首和总理”出席了这一典礼。
恢复义务兵役制的同一天,阿道夫·希特勒建立了“党卫军预备队”(SS —Verfugnstrppen)。该部队配有武器,在兵营驻扎,处于常备动员状态。
这次要比建立“阿道夫·希特勒警卫队”和髑髅队更为郑重。黑衫队终于有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正式军事武装。
随着盖世太保对武装部队进行间谍和破坏活动的开展,党卫军建立了一支与武装部队并列的武装,以便一旦时机成熟,就以“革命”的军队取代正统的军队。
党卫军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便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装。1936牢3月首先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的是武装党卫军。这是一次象征性的军事行动。希特勒把这次行动的前锋任务交给了塞普·狄特里希的部队,而没有交给勃洛姆堡的武装部队。这样,在通向战争的道路上,巴伐利亚的雇佣兵便跑到普鲁士贵族的前面去了。。
这是对正统军人自尊心的又一次伤害。但征集几十万德国青年加入身穿灰色制服的陆军。也就大大地补偿了因对希特勒对黑衫以的青睐而对陆军造成的不利影响。
还有更为严重的事情,可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