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沙红海腥-从阿拉曼到罗马-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表面看来,艾森豪威尔的决定,让巴顿感到无可非议,然而,当意大利战役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的时候,他让巴顿远离战场,却让巴顿伤心透顶。这种伤心又难以言表,巴顿只能将它埋藏在心底。 
  艾森豪威尔确实是一位老谋深算的军事领导人。难怪戴维·欧文这样评论文森豪威尔:“他性格开放、热情,极为率直,总是咧嘴微笑,他的讲话通俗易懂而又富有特点。他看起来就像是他爱不释手的低级趣味的西部小说中的人物。他特别爱吃鸡汁蘑菇和玉米片粥。然而在这种纯朴的背后却藏着精明和韧性。” 
  巴顿带着一种近似于百无聊赖的心情,携10 名参谋人员,开始了这一次表面上是肩负“光荣使命”而实际上却是相当“痛苦”的旅游。他先后到过阿尔及尔、突尼斯、科西嘉、开罗、耶路撒冷和马耳他等地,一路上他到处招摇过市,仿佛在向人们表示他身负某种重要使命。所到之处,他总要视察港口和机场,并扬言准备接管这些地区。在此期间,巴顿也借此机会,游览了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名胜古迹,然而,很快他就发现古老的城堡、拿破仑的诞生地以及埃及的金字塔,并不能把他的心完全吸引住,他的心始终难以离开硝烟弥漫的战场。 
  巴顿强烈地感到,命运对他是太不公平了。尽管发生了“打耳光事件”,但他仍然坚信自己是盟军中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而今当盟军与德军激战正酣之际,他却被捉弄到这个地方,这实在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但又必须忍受。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我想到我的工作的伟大,意识到我成为我现在这样一个人,我惊呆了。然而又想到谁还能像我一样出类拔萃?据我所知,还没有这样一个人。” 
  1943 年11 月11 日,巴顿迎来了他58 岁生日。可以想象,以巴顿当时的那种心态,巴顿一定十分伤感。与巴顿共过事的人都知道,巴顿是一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有时他暴躁的像一头狮子,有时他又温柔似水;有时表现的十分刚强,有时又十分脆弱;有时沉默寡言,有时又稚气十足,甚至会泪飞如雨。 
  然而,这一次巴顿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他把所有的心思全部压到了心底,他要向世人表明:我依然坚强的存在! 
  这一天,他来到战士公墓参加了纪念活动,他在仪式上讲到:“我认为,为我们的国家而死,死得其所。我们并不为他们的牺牲而感到遗憾,我们到这里来是为了感谢上帝,因为这些人仍然活着。” 
  12 月份,德黑兰会议结束以后,盟军开始着手准备“霸王行动”。当巴顿得知艾森豪威尔即将离开地中海战区,去担任“霸王”战役的盟军总司令时,巴顿心想,组织实施“霸王”战役,美军肯定要筹建一个集团军群,这就需要物色一个适当的指挥人选。巴顿认为,这一人选非他莫属。于是,他火速给尚在阿尔及尔的艾森豪威尔送去了两只火鸡,他想暗示:总司令先生,巴顿还活着,他就在您的眼皮底下,招之即来。 
  巴顿在一篇日记中写到:“我希望在1944 年参加规模更大、战绩更佳的战斗。。命运之神将继续保佑我沿着命运之河漂流。” 
  巴顿深深地认识到,艾森豪威尔已经成了他的命运的主宰者,尽管艾森豪威尔始终让他感到茫然,困惑不解,他曾经在给妻子比阿特丽斯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老艾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我捉摸不透他。”但是巴顿觉得眼下应该调整一下他对艾森豪威尔的态度了,以便能够在“霸王”战役中谋求一个理想的职位。 
  曾几何时。巴顿把艾林豪威尔描写成为:“他根本不讲实话,他不过是只鹦鹉——一个肚子里塞满棉花的玩偶。”而今,巴顿对艾森豪威尔恭恭敬敬,百般吹嘘。艾森豪威尔的一位副官曾经对巴顿的做法有这样一段评论:“他是一个阿谀奉迎的能手,他能够成功地把他与艾克的分歧转变成他对最高统帅的见解的谦恭的唯诺。” 
  巴顿终于如愿以偿,他奉命前往英国准备接受新的任务。然而集团军群司令一职却不归他,而由他的下级布莱德雷担任。上下级关系在一瞬间颠倒了,这对于巴顿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对此,艾森豪威尔也考虑过,他认为,巴顿在受到严厉处罚后,最害怕的是再次失去参战的机会,因此,只要能参战,他会接受这一安排的。看来,艾森豪威尔已经完全把握住了巴顿的脉搏。 
  与此同时,巴顿还被解除了第7 集团军司令一职。1944 年1 月2 日,巴顿的同窗好友休斯将军在日记中写到:“巴顿已失去了他的第7 集团军,他于1 时15 分到达,扒在我的肩膀上哭了起来。 
  1 月26 日,艾森豪威尔邀巴顿前来会面,巴顿的心情乱糟了。但他还是强打精神,咔嚓一声立正,给他的命运主宰者艾森豪威尔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军礼。艾森毫威尔告诉巴顿,他已被任命指挥第3 集团军。巴顿总算可以重返战场了。几个月来,他确实被憋惨了。艾森豪威尔同时告诫巴顿。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且不可操之过急,轻率行动,尤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脾气。巴顿保证说:“下次再发火时,我决不会选择医院了。”看来,艾森豪威尔对巴顿采取的冷却疗法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尽管,巴顿没有当上集团军群司令,但他总算可以指挥一个集团军杀向硝烟弥漫的战场了。巴顿喜形于色,精神抖擞,他要痛痛快快地大干一场。 
  有一首歌(陈乐融作词),很能体现巴顿此时的心情,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跑过昨天的我, 
  跑过心中的山与河。 
  击败所有的错, 
  击败命运这个对手。 
  当我对自己许下诺言, 
  狂风和暴雨都在笑我, 
  超越每一座山峰我不让眼泪流, 
  我要向太阳怒吼。 
  人间有没有英雄, 
  把所有的梦打破, 
  把黑暗丢开, 
  让阳光照进来, 
  我要向太阳怒吼, 
  征服每一片天空, 
  如果我可以选择, 
  我想要创造新的地球。 
  此后,巴顿在“霸王”战役,以及直到消灭法西斯德军的整个过程中,确有不俗的表现。   
  丘吉尔未能如愿 
  1943 年11 月30 日,丘吉尔,这位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迎来了他69 岁生日。然而,这个生日过得并不愉快。因为,盟军在意大利战场上的作战始终没有大的进展,随着“霸王”战役的早期准备工作的全面展开,意大利战场逐渐沉寂了下来,丘吉尔的心也随之沉了下来。打败驻意德军,解放意大利,是他最初提出来的,如今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病。 
  鉴于盟军最高指挥部已经达成协议,将“霸王”战役推迟到1944 年6月进行,丘吉尔决心要乘此机会了却心愿。 
  当时,在意大利战场,总的情况大体是这样的,凯塞林元帅指挥的“C”集团军群,编成内有第10 和第14 两个集团军,共有21 个师,370 架飞机。其部署是:第10 集团军防守古斯塔夫防线,与盟军保持对峙,防止盟军向北推进;第14 集团军驻守在古斯塔夫防线北面沿岸地区,与当地的意大利游击队作战。 
  此时,盟军在意大利的部队主要有美第5 集团军、英第8 集团军和英独立第5 军。这些军队已合编为第15 集团军群,由亚历山大统一指挥。盟军共有19 个师又4 个旅,此外,还有支援飞机4000 余架,在地中海的海军舰船有3000 艘左右。 
  盟军和德军兵力对比大体相当。丘吉尔开始插手干预了,他坚决主张把一只“野猫”投入到古斯塔夫防线的北面,去“抓碎德国佬的心脏”。 
  按照丘吉尔的意图,盟军很快制订了代号为“鹅卵石”的登陆作战计划。计划规定,盟军首先在古斯塔夫防线正面发起全面进攻,以牵制德军,稍后,以美第5 集团军所属之第6 军组成登陆部队在古斯塔矢防线北面的安齐奥镇实施登陆,从后方切断德军第14 集团军与第10 集团军的联系,断敌退路、阻敌增援,配合美第5 集团军从正面突破古斯塔夫防线。 
  安齐奥镇,位于罗马以南45 公里,是一个濒海港口小镇,距古斯增夫防线约有100 公里。丘吉尔认为,在这里登陆成功,不仅可以直取罗马,加速盟军在意大利的胜利进程,而且可以从后方威胁古斯塔夫防线的稳定,有利于盟军从正面一举突破古斯塔夫防线。 
  为了尽快实施“鹅卵石”计划,盟军于1 月中旬便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美第6 军下辖2 个加强师(美、英各1 个)、1 个伞兵团、5 个海军陆战营及一些专业部队。同时,盟军还调集了126 艘战舰、250 艘运输船只,以及大约700 架作战飞机。 
  1 月12 日,盟军在古斯塔夫防线正面发起了全线进攻,美第5 集团军在主要进攻方向上向卡西诺地区进行攻击。由于德军防守严密,美军未能突破德军防御,但却牵制了德军,为第6 军在安齐奥实施登陆创造了条件。 
  1 月21 日晨,集结在那波利湾的登陆部队开始出发。250 艘运输船只载着3。6 万人以及大批坦克、大炮和补给品,在海军作战舰艇的掩护下隐蔽地驶向预定登陆地区。当日午夜,登陆部队顺利抵达安齐奥西侧海域。22 日凌晨2 时,首批登陆艇涌入港内。黎明时分,登陆行动全面展开。 
  当时,守卫在安齐奥镇的德军只有2 个营和数个岸防连,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盟军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实施登陆,因而,他们照例蒙头大睡,根本没有进入戒备状态。 
  登陆部队几乎未遇到抵抗就很快占领了安齐奥镇,并把3。6 万人和3000多辆车辆全部运送上岸。但是,美第6 军没有抓住这一有利形势迅速向外扩展,却“把固守滩头阵地作为首要任务”。由于登陆部队裹足不前,未能对德军纵深产生威胁。德军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