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理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理想-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部分 乔治·华盛顿的人格以及传奇第33节:一个凡人;一个伟大、正直的人

    显然,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华盛顿不论是从人的角度,还是一个象征性人物,都还没有被真正理解。正如Noemie Emery形象地指出,华盛顿纪念碑本身就具有一种抽象的隐晦--就好像在America国家的发源处有一种难以理解,但又无比强大的力量。"没有任何一个American曾象乔治·华盛顿那样被误解过,"堪称当代最杰出的华盛顿立传人James Thomas Flexner曾这样写道。"我过去所作的不断的努力,一直是为了将真正的华盛顿从那些形形色色的象征性的华盛顿中区分开来,将他这个人以及他的业绩从二百多年来人们出于对他的怀念在他身上加上的一层又一层传奇色彩中抢救出来…我努力去忘掉我过去听过的所有关于华盛顿的事…我决心从一张白纸开始。"    
    结果如何呢?Flexner继续写道:    
    我所发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凡人--不是一尊大理石雕像或木雕像。同时我也不可避免地发现了一个伟大、正直的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纵观人类历史,很少有几个像他这样一个手握重权的人能将手中之权用的那样恰当、得体,谦恭,因为这些伟人的最善良的本能告诉他们手中的权是为大众乃至全人类的谋福利的。    
    接下来,Flexner在谈到当今的一股推翻America偶像的讽古之风时写的东西可以说是无意中的坦白,他认为华盛顿的平生和特征使人们非得从象征性的角度去理解他不可。就像所有重要的真理一样,假如我们用心去倾听,那些史实本身就会阐明许多深意。    
    现在对华盛顿的贬低之词大多来自于现代人想象的臆造。我们这一代人喜欢在最具典型性的American传统上抹黑,以此作为对传统教育的背叛,我们去找那些拿不上台面的东西,去找任何能挑战祖国的合理性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丢失了不可估价的传统。我们闭眼不去看那些指路明灯,殊不知正是那些明灯能引导我们去追求我们中的许多人最赞赏的理想:个人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对民众应负的责任…如果我们要再一次找回我们已经丢失的America的理想,靠崇拜偶像或自大轻狂都不可能把我们带回到祖国诞生的那个年月。让我们仔仔细细地观察乔治·华盛顿以及和他同时代的开国先贤们身上所具有的所有言行不一的地方。让我不要用幼稚的幻想或者像挥舞国旗自我表现的那些人那样把华盛顿看成一个一尘不染的人。让我们在探寻史实时排除偏见。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我们经常钻进的黑胡同里找到灵感。17    
    Flexner在这里指出的是只要我们敞开胸怀,接受事实,自能渐渐领悟个中含义。这正是我对这个伟人的一生逐渐熟悉的过程中得到的感受。在这之前,他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没有超过我小时候在课堂上听厌了的老生常谈,甚至是个笑料。但当我在没有被任何人强迫的情况下将那些伟大的理念和历史或自然相对照,心中顿时生出一种希望和信仰。在这之前,这些历史一直在那里不被人关心,或者淹没在我们现代文化中产生的大量信息中被不同的人按照自己的需要所利用。现代文化阻碍了我们去体会历史的内含,而那些内含其实对我们来说就像空气一样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华盛顿的一生。    
    


第三部分 乔治·华盛顿的人格以及传奇第34节:一个有惊人毅力的人(1)

    Flexner一开始就纠正了对华盛顿的身世以及教育程度的普遍误解,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出身豪门、思想保守、有亲英倾向的贵族。事实并非如此:"在安德鲁·杰克逊之前的美国总统中,没有谁更像华盛顿那样是个被自然所塑造的人。他接受的正规教育比杰克生还少,甚至还不如林肯。"关于他早年的细节,包括他在法国/印第安战争中的表现,史籍中提到的全都是他的外在型体和举动。他出生于蛮荒之地和在自然中长大这一点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早期的Americans往往把这种经历看成是一个伟人克服他出身环境制约的明证,他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彻彻底底、名正言顺地进入一个有文化素养的文明世界。但是,我们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呢--也就是说华盛顿和杰克逊和林肯以及很多其它American伟人们一样,是在一个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长大的--这里的自然不仅仅是指外在的自然,而且还有发自内心的自然冲动,其外在表现是他们充沛的体力和敏捷的思维。我们有必要更仔细地观察华盛顿一生中的这个侧面,来看一下是否能在他的性格中找到它的影子。    
    理解启蒙运动的道德和哲学理想是重要的,尤其是它强调一个人在内心世界中的领悟所具有的意义,那些靠体力劳动忙于生计的民众都信这个道理。在殖民时代的America,即使在最上流的城市环境里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对人的体能的挑战远远超过了我们今天的想象。找个邻居聊聊天、从一处到另一处(更不用说漂洋过海,历时数月的危险旅程)、收集食品、打造所需工具和家具、造房子、照管环境卫生、应付昼夜光线、冷暖的变化、(在城市里,大多数不是我们今天会叫城市的地方)应付害兽和垃圾--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于那种在现代化的世界里极为少见的体力劳动。至于在城市以外的地方的生活(当时占全美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对体力、因地制宜的要求则远远超出我们今天西方世界的日常生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尽管当时的人普遍较今人强壮,华盛顿的惊人的体力、耐久的精力和勇气似乎显得尤为出类拔萃。Flexner在描绘他在一七七五年在Fort-Duquesne附近跟随英军统帅Edward Braddock作战的一段经历时曾提及他"强壮的身体"。他当时正患痢疾,年轻的华盛顿在英军士兵突然在慌乱中后撤,身边不断有人中弹倒地之时保持镇静。当时,Braddock本人也身受重伤。在他周围是一片死亡和歇斯底里    
    Braddock愤怒地拒绝华盛顿提出让他带上当地民兵到林子里"以他们自己的路数和敌军交火。"的请求。    
    马背上的指挥官都成了活靶子。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中弹倒地。华盛顿的坐骑中弹倒地。他又跨上另一匹马。子弹将他的衣服打穿。Braddock中弹落马。华盛顿胯上之马也中弹倒地;他的帽子也被子弹打飞。然而,正如他后来写道,"上帝神意的奇迹般的惠顾…保护了我,超出了凡人所能指望的一切。"他当时成了"唯一剩下传达受伤统帅命令的人。"他的痢疾正在发作,只能勉强地完成任务。死尸和正在死去的人都堆成了堆。剩下那些活着的人由于没有指挥官阻止他们后退,挺了好一会,也最后各自逃命去了。华盛顿将Braddock抬上"一辆小篷车,"华盛顿带领一群还能走动和留在队伍中听从指挥的士兵向后撤去。    
    受伤的Braddock命令华盛顿连夜骑马到四十哩以外的地方去搬援兵。尽管他回忆当时的疾病、劳累和焦虑使他"完全无法适合这项任务…那天晚上的行军途中的骇人场景令人难以名状。沿路全是受了伤需要照顾的人,死掉的、快死的、哼哼的、哀叹的、痛哭的,整个场面就连铁石心肠的人见了也受不了。偶而遇上的低垂的树的阴影更增添了一层忧郁和恐惧。"有些时候,他必须下马跪在地上用手探路。最终,华盛顿完成了任务,但是被命令前去增援的部队被吓得不敢开拔。18    
    


第三部分 乔治·华盛顿的人格以及传奇第35节:一个有惊人毅力的人(2)

    当然,从古至今,战争曾经激发过无数超常的勇敢和胆量。然而,令人感兴趣的是华盛顿自己对这些事件的描述,而且他的这种气质在他生活中的各个阶段中反复出现。例如,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领导角色并不是以用兵如神著称,而是以在局势不稳时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坚忍不拔。他所经受的令人愤怒的背叛、*长期的体力消耗和精神上的烦恼,所有这些都足以让任何一个人放弃战斗。但他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始终以一种镇静自若,他的同僚对他庄重优雅的神态举止是有口皆碑的。例如,在一七七七/七八年冬在Valley-Forge,由于当时的国会坐视不管,疲惫不堪的部队饥寒交迫。有人指责华盛顿按兵不动,不去攻打驻扎在费城的Howe的英军。一个康尼迪克前线的一个医生Algigence Waldo这样写道,    
    尽管这类指责让"首长(人们经常这样称呼华盛顿)感到耻辱…也让美军蒙羞…"华盛顿"用比敌军稍微多一点的新兵和英军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对抗,基本上守着我方的地盘,将他们(英军)困在城里,不让他们深入内地,在许多战斗中,毙伤敌军无数。用这些胜仗,用他在指挥所有的战斗中表现的谨慎、冷静、沉着和机智转变了许多人对这场争取自由的斗争的态度。19    
    根据史学者Barbara W。Tuchman的描述,一七七九/八O年冬,在新泽西的Morristown的形势比那一年在Valley-Forge的形势更为严峻。    
    在雪地中发抖的饥饿的士兵的口粮被减到正常口粮的八分之一。康尼迪克兵团的两个带头要求发正常的口粮以及支付拖欠的军饷的人被吊死以平息哗变。一七八一年,宾夕法尼亚兵团哗变,新泽西的部队出现大量逃兵,等到逃兵现象被控制住时,人员只剩下正常建制的一半。在前线,亲英分子带领印第安人走出树林,焚烧农庄、屠杀平民。要将部队留在战场上也成问题,因为那些属于民兵编制的士兵在收获季节都要求请假回家收割庄稼,假如不批准他们请假,他们就当逃兵。普鲁士为美军操练新兵的总领V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