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何食为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以何食为天-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其一袋的纯利至少在7、8块以上。
  “民工粮”因大量销往工地而得名,工地食堂在加工 这些民工粮的时候还会采用特殊的办法。其关键就是浸泡加揉搓,这么一搓一泡,民工粮黄色没有了,难闻的霉味也淡了许多,而且一粒粒的米还白白胖胖的,可谓旧貌换新颜。记者暗访一个粮贩得知,一车皮捎回400袋来,很快就卖没了,另一个粮贩每天就能卖出四五千斤“民工粮”。
  记者暗访某工地老板,这位工地老板告诉说,他的工地上有民工300多人,自从改吃“民工粮”后,用在买米的花销明显减少,而且买“民工粮”还能拿到回扣,这样算来,靠着“民工粮”,老板每个月至少能从民工的嘴里抠出5千元来。
  另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报道,不仅河北、黑龙江,就连北京、天津这些大城市的粮油批发市场上,也都有相当数量的“民工粮”在出售。在北京,从回龙观到六里屯粮油市场再到北京市的锦绣大地、大羊坊、新发地、岳各庄、水屯等粮油批发市场都发现了大量的陈化粮。记者只在北京六里屯一个粮油市场就现场发现百吨陈化粮,其中一个店家称其每个月就需要30吨。据保守估计,北京每年被民工吃掉的陈化粮多达万吨。
  陈化粮就是指已经陈化或变质、不宜直接作为口粮的粮食,只能通过拍卖的方式向有特定资格的饮料加工和酿造企业定向销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胡小松说:黄曲霉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十倍上下,毒性非常强,再有,黄曲霉素进入人体以后,它对肝脏的损害非常强,更可怕的是它能够引起肝的癌变。试验表明,黄曲霉素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是目前发现的最强化学致癌物。也就是说,这些每天吃陈化粮的民工其实每天咽下的很可能是高致癌物。
  这些民工粮不仅流向工地,而且流向大学、食堂。此外,还有大量陈化粮主要销往制作膨化食品的企业。记者同时调查了陈化粮的来源,从在北京和天津发现的情况看,民工大米,主要来源是东北,集中在辽宁辽东和黑龙江的五常。另外,北京有本地的民工米。这些民工米有些来自国有粮库,有些来自拍卖陈化粮的企业。这些“民工粮”不但“咬”疼了食品安全的神经,而且使我们制度和良知的缺陷裸露并凸现于公众面前!
  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报道,在安徽蚌埠市一些果冻厂家,竟然用食用胶充当天然果肉生产劣质的果肉果冻。他们生产的果冻除了卡拉胶以外,还随意使用国家严格限制使用剂量的一些添加剂,如防腐剂、增白剂、糖精、色素、香精等。而且,这些厂家设备简陋,生产环境达不到起码的卫生标准。蚌埠市是安徽省果冻的主要生产基地,有大大小小的果冻厂家100多家,这里生产的果冻以价格低廉而远近闻名。果冻品牌多达到50多个,市场销售价每斤一块五左右,最低和每斤只有七八毛钱,而优质的果冻原料每斤的价格都在六毛钱左右。当地的老板说,果冻里放的是人造果肉,这些所谓的人造果肉没有进行任何消毒,就直接放进果冻杯。老板告诉记者:“我们蚌埠果冻卖的就是塑料包装钱,价格都很低,一箱才挣几毛钱,主要靠量。”
  也是在这块曾出过乞丐皇帝朱元璋土地上的另一座名曰阜阳的城市里,因其经年制售劣质婴儿奶粉,导致多名令人发怵的“大头娃”而臭名远播海内外,遂引起了全球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警惕!
  前几日;一位友人从海外回来后;谈及一件尴尬事儿:一日他人所住国前往加拿大的魁北克公干。偶遇一位对东方知之甚少的“老外”;当对方分不清友人是日本人、中国人或其他亚洲人时;友人主动介绍自己是1960年代从香港出来移民的中国人时;对方立马转眼失色;口中连连用英语大声“大头婴儿”、“大头婴儿”;一时间窘境得友人不知如何是好。其实;也就是在某些方面同上述造假果冻如出一辙。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导致一百多名婴幼儿受害、13名死亡。经媒体披露后令所有人震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央视报道,其实早在2003年劣质奶粉就已经充斥了阜阳农村市场。2003年4月至10月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最为猖獗的时候,曾导致上百名婴儿受害,数十名死亡。2003年8月7日,一名叫荣荣的婴儿被送进医院,13日,出世仅130天的荣荣死去,肝肾功能已经呈现重度衰竭,并伴发肠源性皮炎,出现了局部溃烂。今年初,阜阳市工商部门查封了33种低劣奶粉。但不法商人便改头换面继续销售,目前安徽阜阳市已发现45种劣质奶粉。
  继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媒体又披露在山东曹县发现大量劣质奶粉、在广东汕头发现致癌奶粉、在兰州市场发现有毒奶粉,此外,包括广东、海南、湖北、浙江、四川、广西、河南、甘肃等省,皆在当地查获这批劣质奶粉,甚至在首都北京的超市也发现了这种劣质奶粉,可想而知,在全国还不知有多少地方在销售这种劣质奶粉,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婴儿的生命面临着威胁?这种人神共愤的丑行震惊海内外,其前因后果媒体报导的也可谓充分,中央政府的干预力度也不能说不大,在这里我除了要对一直坚持职业操守、追踪报导这件事的媒体从业人员和利用互联网增加社会透明度的网络作家们表示敬意外,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可发生在此后的一些相关事由,却让我欲罢不能!
  阜阳事发,中央电视台破天荒的将那一颗颗稚嫩却以畸形的怕人的大脑袋推到了公众的面前,我想凡是人都会为之愤怒和悲哀的!一时间人声鼎沸,颇认同权为民所授的现任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频频召开相关会议并指示职能部门在做好善后的同时严重涉案人员,中央政府也不停地派出不同规格的人员赶赴当地督查,人们蛮以为这下可要对这一震惊世界的毒婴儿奶粉案有一个彻底的交待了!
  可是不尽然,首先是阜阳太和工商局蒙骗国务院调查组的事件曝光:即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的打假机关造假。4月23日晚10时,在安徽省太和县工商局下设的公平交易局三楼会议室里,工商局的人员这一夜的任务只有一个:赶制140多起查处劣质奶粉案件的卷宗。
  每一份卷宗都包括一份《案情说明》、一份《询问笔录》、一份《处罚决定书》和一张罚款收据。按照“谁上报的案子谁处理”的原则,各个工商所的负责人分别“制作”出了几份到几十份不等的卷宗。
   更可笑的是阜阳市工商局对此次虚假的调查还向媒体做了公布。媒体纷纷报道,“阜阳市工商局对189户销量较大的奶粉经销商予以立案”。
  而在189起案件中,仅太和县工商局上报的就占了148件。阜阳市工商局下辖5个市县局和5个区分局,太和县上报的“148件”远远超过了其他9个分局上报数字的总和。所谓立案查处的案件,指的是金额、货值较大,情况较复杂、情节较恶劣的案件;面对一些较小的案件,只需按照简易程序开出《处罚决定书》、现场罚款就可以结案了。
  关于这148起案件还有一种说法,太和县工商局为了表现自己“工作做得好”才报了这么大的数字上去,别的区县则比较谨慎一些,报的数字也小得多。太和县工商局在将数字上报市局后也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大部分应该现场处罚的案件在下发了《扣留清单》和《扣留通知书》之后就不了了之,并没有下发过《处罚决定书》。
  4月中旬,安徽省工商局向阜阳市工商局提出要调阅这189起“立案”案件的卷宗。阜阳市工商局进而向下属各局追讨卷宗,这才发现太和县工商局真正立案的案件只有8起,能够提供的卷宗也只有8份。4月23日下午,国务院调查组抵达阜阳,开始对阜阳的劣质婴儿奶粉事件展开全面调查。也就是国务院调查小组抵达阜阳的这天晚上,在太和县公平交易局的大楼里,几十名工作人员在副局长户晓霞的带领下,通宵达旦地“赶制”案件卷宗。而下面紧接着发生的事情更是令人发指。
  2004年4月24日国务院调查组在安徽阜阳市太和县现场查获一批劣质奶粉,为调查劣质奶粉事件,已是第二次赴阜阳市的国务院调查组在太和县勿忘我糖果厂,调查人员现场查获890袋“三代人”牌劣质奶粉。这种奶粉在工商部门已公告的不合格奶粉名单之列。
  据太和县工商局局长徐学顺介绍,阜阳市委、市政府和太和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当天深夜,县工商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销城东工商所所长纪登攀、副所长武海职务,对城东工商所管理员陈春生、宋影予以辞退。4月25日,这一处理决定被上报给国务院调查组。4月26日,中央电视台、阜阳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可是当6月4日,记者到太和县工商部门采访时,注意到城东工商所门口墙上悬挂着一个牌匾,上有全所工作人员照片、职务和岗位。发现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被宣布撤职、开除的纪登攀、武海、陈春生、宋影等4人仍在其列。在所长办公室门口,还贴着一份“城东工商所五月份值班表”。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他们5月份一直在“带班”或“值班”,工资照领。
  在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高度重视、社会公众普遍关注劣质奶粉事件,已是第二次到阜阳的国务院调查组还能在现场查获劣质奶粉的时候,工商部门才做出处理决定仅上报、不执行,该开的没开,该撤的没撤,是典型的阳奉阴违、蒙骗国务院调查组、糊弄舆论的恶劣行径。
  阜阳劣质奶粉案假辞退被媒体曝光后,市场管理员才遭遇真辞退,他们却认为自己被辞退是替县领导顶罪。面对两次被辞退,他们也一直在申诉。但假辞退事件被媒体曝光后,阜阳市太和县工商局局长徐学顺也被撤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