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之后的美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9·11之后的美国-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纽约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有人根据布什总统的演说精神,倡议在美国全国开展“国旗行动”:“每个家庭挂一面国旗,每辆汽车挂一面国旗。”

  实行“国旗行动”,为的是振奋美国的民族精神,加强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国旗行动”得到美国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短短一两天之内,美国超级市场里的星条旗,一下子就卖光了。在九月十一日那一天,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就售出了十一万六千面国旗。在二○○一年九、十这两个月,美国国旗的需求量是过去的一百倍!

  我这回刚到旧金山,第一印象就是这“国旗行动”——“每个家庭挂一面国旗,每辆汽车挂一面国旗”。

  旧金山大都是独家独院的别墅式房子。偶尔路过几幢公寓大楼,见到每一层的阳台的白栏杆上,都贴着星条旗。尽管各家的星条旗大小不一,但是全楼家家户户都这么贴着星条旗,确实反映了美国人在这非常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尤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国民来自不同民族,能够都这样热爱美国,是不容易的。 

 
第七章 纽约空难扑朔迷离
  当人们从纽约空难的阴影中走出来,很快地,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纽约空难究竟死了多少人,而是纽约空难发生的原因:究竟是飞行事故,还是恐怖分子新的袭击?

  最初,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调查人员提出,纽约失事飞机引擎损坏是否由于飞鸟撞入所致。

  他们经过检查,认为587次航班坠毁的原因是“灾难性”的引擎失灵,而不是恐怖分子的破坏。

  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关于机场飞鸟造成纽约空难的猜测,很快被肯尼迪机场所否定。纽约肯尼迪机场发言人明确指出,十一月十二日出事时,机场上空没有什么鸟。另外,经过仔细调查,在客机引擎内部并没有发现故障。

  于是,调查的重点集中到飞机的直尾翼和方向舵。事故发生后,垂直尾翼和方向舵掉在牙买加湾,而飞机的其他部分却落在了昆斯区,这种情况很罕见。

  调查人员最为关心的是,为什么飞机的直尾翼和方向舵会在飞机起飞后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就从机体分离。

  失事飞机驾驶舱的黑匣子被找到,经过仔细检查,声音记录表明,从引擎发动到飞机坠毁,只延续了二分二十四秒。

  开始时一切正常,飞机由副驾驶员驾驶。

  一百零七秒:飞机在跑道上加速起飞时传来“嘎嘎”声,听到机体结构摇晃发出的“咔哒咔哒”的声音。过了十四秒,又听见“嘎”的一声;一分五十四秒:机长说了句“飞机遭遇尾波”;二分零一秒:第二次响起“咔哒”声;二分零七秒:

  正在驾驶飞机的副驾驶员要求将飞机动力开到最大;二分二十四秒:机舱内声音消失。

  调查人员听取了驾驶舱声音的录音之后说,这表明客机的副驾驶一直对飞机实行有效的控制,他们没有听到在飞机坠毁前驾驶舱里有任何绝望的叫喊。因此,他们认为此次纽约空难由恐怖袭击造成的可能性很小。

  调查的重点最后集中在机长所说的那句“飞机遭遇尾波”。专家们据此推断,失事客机坠落的原因是“遭遇尾波”,也就是“遭遇尾流”。

  所谓“尾流”,也就是前面一架飞机刚刚飞过,机尾之后在空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

  根据国际标准,一架飞机起飞至少二分钟后,另一架飞机才能起飞。但是,十一月十二日,当日航一架波音747客机刚从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一分四十五秒后,美航587次航班就迫不及待地紧跟其后冲上了天。

  尽管如此,许多人仍以为,纽约空难不能排除恐怖分子所为的可能性。特别是俄罗斯航空专家指出,根据美国发表的关于纽约空难的种种资料,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是“尾流”或者机械事故,因此恐怖分子进行破坏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有人指出,美航第587次航班原定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八时四十分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起飞。但是,后来推迟到上午九时十四分才起飞,究竟是什么原因如此延误?另外,美国专家们最初说,失事的587次航班是在日航客机起飞二分二十秒后起飞的。后来改口说是离日航飞机起飞的时间间隔只有一分四十五秒。因为根据国际标准,两架飞机的起飞间隔最少是二分钟,最初宣布的二分二十秒是符合标准的,而后来所称的一分四十五秒才是不符合标准的。

  还有人指出,事故发生在纽约,符合恐怖分子寻找一个引发世人瞩目地点的思考方向,加上事先又没有来自机上关于事故意外的通报。所以综合来说,恐怖行动的可能性高。本·拉丹知道,美方握有强势武力与制空权,阿富汗战争显然赢不了美国,所以开辟美国国内战场。当美国民心丧失,反战意识高涨,如同越战那样,显然战事就会出现强大阻力,因此纽约空难不能排除恐怖分子袭击的可能性。

  更有人指出,美国政府力避把纽约空难跟恐怖分子袭击联系在一起,担心这样会影响民心、军心,影响阿富汗战局。

  纽约空难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扑朔迷离。也许,永远是一个谜。 

 
第八章 美国的新课题——本土防卫
  就在我离开旧金山不久,发生在金门大桥的一桩偶然事件,表明了美国对于旧金山金门大桥的戒备是何等森严。

  那是二○○二年一月三十一日,当地时间下午五点左右,金门大桥的工作人员和驻扎在大桥的国民警卫队发现两架小型飞机飞近大桥。其中一架在桥塔附近盘旋,另一架跟在后头。美国空军两架F-16战斗机当即升空,拦截两架小型飞机!两架飞机迫降于一个叫“半月湾”的地方。

  旧金山金门大桥国民警卫队的军官表示,他们作出这样的反应是有根据的,因为这两架飞机似乎进入了限制空域,而且飞行的方式很可疑。

  加利福尼亚州国民警卫队的奈特中校则指出:“他们显然在做什么不该做的事,他们当时在他们不应该在的区域。”

  守卫金门大桥的国民警卫队及美国空军如此迅速作出反应,表明他们对于金门大桥的守卫确实非常严格。

  就在旧金山金门大桥发现可疑小飞机的前一天,在旧金山发生过一件突发事件。

  那是二○○二年一月三十日,当地时间上午八时多,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安全部官员在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时,在一名乘客的鞋内发现爆炸物残渣。当安全部官员要对这名男子进行询问时,发现他已经消失在人群中。为了搜查这名可疑男子,旧金山国际机场六十九个候机室出口全部紧急关闭。上千旅客被紧急疏散。后来,终于找到了另一位旅客。他说,他可能仅仅是在无意间接触了炸药,以致在鞋底留下痕迹,而他并没有携带任何炸药。这名男子被留下接受审查。整个机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乱,才正常发送航班。

  这两桩在旧金山发生的突发事件表明,美国如今对于可疑迹象的反应非常迅速,确实已经成为“戒备森严的新型国家”。

  美国政府在“九·一一”事件后加强了对全国一百零三家核电厂的安全保卫。

  但美国能源专家最近提醒政府,要提防恐怖分子选择核废料堆场作为攻击对象。这位核专家说:“由于有关部门对核废料堆不像对核电站那样重视,因而保护措施不力,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攻击而造成严重后果。”

  预防生物武器攻击,也是“本土防卫”的重要一环。虽然一段时间来“炭疽恐怖”不断骚扰美国,但美国卫生部门没有放松对恐怖分子使用其他生物武器发动攻击的防范。一位官员说:“我们不仅关注炭疽病问题,还在密切关注其他瘟疫等疾病。”美国政府目前更担心的是恐怖分子使用天花病毒进行更致命的袭击。联合国在一九七二年就停止了天花免疫接种,因此美国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没有免疫力,属易受攻击人群。许多医生也没见过天花。目前美国政府已采取紧急措施培训医生鉴别天花疫情,并组建特别专家组,一旦发生疫情即可派往全国各地。

  看不见的“警察”——录像监视系统,正在美国的车站、机场、商店、办公室、公共场所和公共集会点大量安装。

  那悄悄的“墙上耳”——窃听系统,也在增多与加强。特别是窃听可疑分子的电话(包括手机)。

  当然,还有许多“本土防卫”措施,在绝密的状态下进行。 

 
第九章 2001年的圣诞节
  我曾经在美国度过两个圣诞节。记得,每一回圣诞节,美国邮局都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圣诞节贺卡雪片般飞来,使邮局的分拣、投递工作量大大增加。

  然而,2001年的圣诞节与往年截然不同:一是贺卡的数量比往年锐减;二是人们收到贺卡不敢拆开,有人甚至当场烧掉;三是电子贺卡大大增加;四是邮局早早就登出预告,宣布贺卡必须在12月10日前寄出,否则无法保证贺卡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收到。

  前三条不难理解,因为那令美国人头疼不已的炭疽病阴影一直挥之不去,而那白色粉末主要是通过邮件传播。

  不过,邮局要人们必须在12月10日前寄出贺卡这一条规定令人费解。

  原来,自从爆发炭疽病恐慌以来,美国邮局加强了信件的检查工作。对每一封信都要用机器检查。一旦发现内有白色粉末之类可疑物,马上要进行处理。这么一来,当然也就大大影响了邮件的分拣速度,特别是在圣诞贺卡大批涌来的时候,装着贺卡的信件的检查速度又格外慢,所以就影响了邮件的投递……

  美国邮政总局局长波特甚至采取“史无前例”的措施:向全美一亿四千七百多个邮件地址发出明信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