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清)林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清)林纾-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鹤卿先生太史足下'2'。与公别十余年,壬子始一把晤'3',匆匆八年,未通音问,至以为歉。属辱赐书,以遗民刘应秋先生遗著嘱为题辞'4'。书未梓行,无从拜读,能否乞赵君作一短简事略见示,当谨撰跋尾归之。呜呼!明室敦气节,故亡国时殉烈者众,而夏峰、梨洲、亭林、杨园、二曲诸老'5',均脱身斧钺,其不死,幸也。我公崇尚新学,乃亦垂念逋播之臣'6',足见名教之孤悬,不绝如缕,实望我公为之保全而护惜之,至慰!至慰!
  虽然,尤有望于公者。大学为全国师表,五常之所系属'7'。近者外间谣琢纷集,我公必有所闻,即弟亦不无疑信。或且有恶乎闒茸之徒'8',田生过激之论,不知救世之道,必度人所能行,补偏之言,必使人以可信。若尽反常轨,侈为不经之谈'9',则毒粥既陈,旁有烂肠之鼠,明燎宵举'10',下有聚死之虫。何者?趋甘就热,不中其度'11',则未有不毙者。方今人心丧敝,已在无可救挽之时,更侈奇创之谈,用以哗众,少年多半失学,利其便己,未有不糜沸麕至而附和之者'12',而中国之命,如属丝矣'13'。晚清之末造,概世之论者恒曰:“去科举,停资格'14',废八股,斩豚尾'15',复天足'16',逐满人,扑专制,整军备,则中国必强。”今百凡皆遂矣,强义安在?于是更进一解,必覆孔孟、铲伦常为快。呜呼!因童子之羸困,不求良医,乃追责其二亲之有隐瘵逐之'17',而童子可以日就肥泽,有是理耶?外国不知孔孟,然祟仁,仗义,矢信,尚智,守礼,五常之道,未尝悖也,而又济之以勇。弟不解西文,积十九年之笔述,成译著一百三十三种,都一千二百万言,实未见中有违忤五常之语,何时贤乃书有此叛亲蔑伦之论,此其得诸西人乎?抑别有所授耶?
  我公心右汉族,当在杭州时'18'。间关避祸'19',与夫人同茹辛苦,而宗旨不变,勇士也。方公行时,弟与陈叔通惋惜公行'20',未及一送。申、伍异趣'21',各衷其是,今公为民国宣力,弟仍清室举人,交情固在,不能视为冰炭,故辱公寓书,殷殷于刘先生之序跋,实隐示明清标季'22',各有遗民,其志均不可夺也。弟年垂七十,富贵功名,前三十年视若弃灰,今笃老,尚抱守残缺,至死不易其操。前年梁任公倡马、班革命之说'23',弟闻之失笑。任公非劣,何为作此媚世之言?马、班之书,读者几人?殆不革而自革,何劳任公费此神力?若云死文字有碍生学术,则科学不用古文,古文亦无碍科学。英之迭更'24',累斥希腊、腊丁、罗马之文为死物'25',而至今仍存者,迭更虽躬负盛名,固不能用私心以蔑古,矧吾国人,尚有何人如迭更者耶?须知天下之理,不能就便而夺常,亦不能取快而滋弊。使伯夷、叔齐生于今日'26',则万无济变之方。孔子为“圣之时”'27',时乎井田封建,则孔子必能使井田封建一无流弊,时乎潜艇飞机,则孔子必能使潜艇飞机不妄杀人,所以名为时中之圣。时者,与时不悖也。卫灵问阵,孔子行'28';陈恒拭君,孔子讨'29'。用兵与不用兵,亦正决之以时耳。今必曰天下之弱,弱于孔子,然则天下之强,宜莫强于威廉'30',以柏灵一隅'31',抵抗全球,皆败衄无措'32',直可为万世英雄之祖。且其文治武功,科学商务,下及工艺,无一不冠欧州,胡为恹恹为荷兰之寓公'33'?若云成败不可以论英雄,则又何能以积弱归罪孔子?彼庄周之书,最摈孔子者也,然《人间世》—篇,又盛推孔子'34'。所谓“人间世”者,不能离人而立之,谓其托颜回、托叶公子高之问难孔子,指陈以接人处众之道,则庄周亦未尝不近人情而忤孔子。乃世士不能博辩为千载以上之庄周,竟咆勃为千载以下之桓魋'35',一何其可笑也。
  且天下唯有真学术、真道德,始足独树一帜,使人景从'36'。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记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不类闽、广人为无文法之啁啾'37',据此则凡京律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若云《水游》、《红楼》,皆白话之圣,并足为教科之书,不知《水浒》中辞吻,多采岳珂之《金陀粹篇》'38',《红楼》亦不止为一人手笔,作者均博极群书之人。总之,非读破万卷,不能为古文,亦并不能为白话。若化古子之言为白话,演说亦未尝不是。按《说文》:演,长流也,亦有延之广之之义。法当以短演长,不能以古子之长,演为白话之短。且使人读古子者,须读其原书耶?抑凭讲师之一二语即算为古子?若读原书,则又不能全废古文矣。矧于古子之外,尚以《说文》讲授。《说文》之学,非俗书也,当参以古籀'39',证以钟鼎之文'40'。试思用籀篆可化为白话耶?果以籀篆之文,杂之白话之中,是引汉唐之环、燕'41',与村妇谈心,陈商周之俎、豆'42',为野老聚炊,类乎不类?弟,闽人也,南蛮啵�43',亦愿习中原之语言,脱授我者以中原之语言,仍令我为嘀鲇铮珊酰扛谴婀舛凇端滴摹房梢裕浴端滴摹肺停园谆拔鳎豢梢病�
  乃近来尤有所谓新道德者,斥父母为自感情欲'44',于己无恩。此语曾一见之随园文中'45',仆方以为拟于不伦,斥袁枚为狂谬,不图竟有用为讲学者。人头畜鸣,辩不屑辩,置之句可也。彼又云:武曌为圣王'46',卓文君为名媛'47',此亦拾李卓吾之余唾'48'。卓吾有禽兽行,故发是言;李穆堂又拾其余唾'49',尊严嵩为忠臣'50'。今试问二李之名,学生能举之否?同为埃灭,何苦增兹口舌?可悲也!
  大凡为士林表率,须圆通广大'51',据中而立,方能率由无弊。若凭位分势力,而施趋怪走奇之教育,则惟穆罕麦德左执刀而右传教'52',始可如其愿望。今全国父老,以子弟托公,愿公留意以守常为是。况天下溺矣,藩镇之祸'53',迩在眉捷,而又成为南北美之争'54'。我公为南士所推,宜痛哭流涕助成和局,使民生有所苏息,乃以清风亮节之躬,而使议者纷纷集失'55',甚为我公惜之。
  此书上后,可以不必示复,唯静盼好音,为国民端其趋向,故人老悖'56',甚有幸焉。愚直之言,万死!万死!林纾顿首。



  注释:
  '1'蔡鹤卿: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近代杰出教育家。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前即从事教育工作,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4年组织光复会,第二午,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彻底废除封建教育,实行进步的资产阶级教育,提倡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与美感教育的统一。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积极支持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后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并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抗日战争中,在香港病逝。'2'太史:旧称翰林为太史。蔡元培在清未曾任翰林院编修,作者按旧习惯称他为“太史”,也表示自己是遗民,不忘前清制度。'3'壬子:1912年,即清亡后第二年。'4'刘应秋:字士和,明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万历进士,累宫祭酒,负才气,好议论,因而遭忌。死后谥文节。'5'夏峰:即孙奇逢。详见前方苞《孙征君传》。梨洲:黄宗羲字太冲,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明亡后,坚持民族气节,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书。亭林:顾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明亡后,曾参加抗清起义,后从事学术研究,并遍游华北,考察形式,以图恢复。杨园:张履祥字考夫,学者称杨园先生,治学宗程朱理学;明末为诸生,明亡后不仕。二曲:李顒,字中孚,号二曲,明清之际哲学家,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清廷屡以博学鸿词征召,以绝食拒绝得免。'6'逋播:即逋迁,流亡异地。这里指先朝亡后无可归依的遗民。'7'五常:西汉董仲舒首先提出“五常之道”,即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封建伦常道德观念,在封建社会里始终为统治阶级所奉行,在群众中也有很深的影响。'8'闒茸(tà róng挞容):旧指地位卑微或品格卑鄙的人。'9'侈:夸大,过分。'10'燎(1iào料):火炬。'11'中(zhòng仲):适合。度,限度。'12'糜沸:同“麻拂”,混乱。麕(qún群):通“群”。'13'属(zhǔ主)丝:系于一丝,比喻非常危险。'14'资格:按资格铨授官职的陋规。'15'豚尾:猪尾巴。清制,男人留辫子,拖在脑后,清末,革命者蔑称之为“豚尾”。'16'天足:没有缠过的脚。旧时妇女缠脚,清末,主张改革者主张废除妇女缠脚,叫做“复天足”。'17'瘵(zhài债):病。'18'当在杭州时:1901年蔡元培在杭州从事教育及进步宣传活动,同年与夫人黄世振结婚,第二年离杭州前往日本游历。'19'间关:历尽路途艰险。'20'陈叔通:现代政治活动家。清末曾任翰林,参加过维新活动。辛亥革命后长期从事民主活功,解放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等职,1966年在北京病逝。'21'申、伍:春秋末期,楚臣申包胥、伍子胥原为知交,后伍子胥因父、兄为楚平王杀害,去楚投吴。楚昭王十年(前506)伍子胥助吴破楚。申包胥到秦国求救兵,在秦宫外痛哭七日七夜,终于使秦发兵救楚,恢复了楚围。异趣:志向不同。这里作者以申、伍的关系比喻自己和蔡元培的关系。'22'标季:末世。标:稍,末。'23'梁任公: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近代学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戊戌维新主将之一。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思想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