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妖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上妖君-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极好,极好!”邋遢老道士笑眯眯的,满脸不怀好意。

第五十六章 福缘深厚

夜色葱茏,一轮月牙悬挂在山巅,黯淡的月光笼罩着金华山。

小亭子中,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虫鸣声,夜莺啼鸣声凄凄惨惨戚戚,宁无缺和陈青龙此时的心情也是凄凄惨惨戚戚,这老道士施法显然没掌握好力道,他们已经被困了近七个时辰。

终于,在月上高天之时,一道月华照耀在宁无缺身上,那好似不是自己身体的身体终于有了反应,随即,一道禁锢在五脏六腑的元气逸散开来,好似一团补药,雄浑的力量充斥全身。

这是老道士留在宁无缺体内的元气,虽然只是细若游丝的一丝元气,里面蕴含的力量,却是远超参王丹,这股力量极为精纯,是一种比真气更为高级的元气,带着淡淡的仙家之气。

老道士已经是陆地神仙的境界,一道真气能够压垮一座山峰,尽管只是一丝真气,也让宁无缺受益匪浅,这是老道士留给他的福缘。

宁无缺站起来,手脚一抖,丝毫没有久坐或者身体僵直的酸麻之感,在那五脏六腑之中,一团真气包裹着心、脾、肺、肾、肝,丝丝缕缕暖洋洋真气被炼化后,充斥到其中。

就在起身的瞬间,一抹淡淡的莹蓝色光芒自肾脏之上闪烁而起,旋即,汹涌的真气涌入其中,绽放蓝色的光芒,就好似一个小的漩涡般,老道士留下的真气,尽数没入其中。

像是滴落湖泊的一滴水,从漩涡处缓缓滴下,一点蓝光轻轻荡漾开来,如水波一般,涤荡全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流水无形,又有言,水乃万物之始,一滴水,就是一点生机,水元气在老道士磅礴的真气下催生出来,荡漾出丝丝蓝光,从肾脏扩散而出,笼罩五脏六腑,一股清凉舒适之感油然而生。

旋即,蓝光不断扩散,渗透进血肉皮骨,蓝光轻轻震荡,宁无缺身躯之中的污垢、杂质缓缓被排挤出毛孔,洗髓伐毛,多次受伤留下的伤疤、暗疾,在蓝光之下,渐渐消失。

宁无缺静静站着,感受着体内蓝光涤荡,就连心境也是一下子平和下来,似乎受到了一种洗涤,默默感受着一股韵味。

陈青龙盘膝坐着,身上的伤势已经痊愈,运转心法,体内精元如滔滔长河,越过玄光,直冲头顶百汇穴,破顶而出,化作一道青气,如狼烟般冲到小亭子顶端。

老道士留在他体内的元气并不多,但这也足够让他从炼精之境一步跨越到化气之境,这是宁伯武的福缘,又何尝不是他们两个的福缘,一位陆地神仙留下的仙家之气,淬体炼魄,就是那些大宗派的真传弟子,也不见得能有如此气运。

陈青龙修炼的是一道燕赤霞传给他的道诀,却是那日在兰若寺陈青龙炼化参王丹后,燕赤霞见其有些资质,随手传下的,不是玄心道门的功法,只是燕赤霞自己得来,才能传给陈青龙。

所谓法不传六耳,这修炼功法乃是宗派立派之根基,若不是本派弟子,其他人学了,就会有因果,因此,燕赤霞也不敢胡乱传人道法,免得因果缠身,于修炼不利。

修炼半刻,陈青龙收了头顶化为青气的精元,站起身来,身轻如燕,只是一身熏臭味,汗涔涔,极为难受。

陈青龙也不恼,暗暗惊喜,心道:“这就是仙家法门,洗髓伐毛,果然身轻如燕,好似一抬脚,便会乘风而去般,若是脱胎换骨,又该是何等景象?”

化气之境,就能御气而行,气不竭,便能凭虚御空,当然,一个化气境修炼之士,真气能够维持个百里飞行距离便是极致,且不能飞太高,离地不过十多丈,若高了,高空一股罡风吹来,定叫你骨肉分离,魂飞魄散。

想着,陈青龙朝宁无缺看去,只见宁无缺周身蓝光莹莹,极为绚丽,好似晶莹剔透的水晶一般,那气息,远比陈青龙强大数倍。

以前境界差距,陈青龙感受不到宁无缺有多强,此时陈青龙也借此机缘破入化气之境,就能很清楚的感受到从宁无缺身上传来的一种危险之气,就好似面对荒山猛兽一般。

而在宁无缺平静的气息之下,隐隐有着一股暴戾、邪恶的气息,那是深植于血脉之中的狼妖本性,透着嗜血、狂暴,平日里,宁无缺人身血脉很好的掩盖住了这些气息。

而且,或许是因为宁无缺乃是人、妖混血的因素,若宁无缺不化出妖形,或者不施展功法,身上是没有半点妖气的,当初宁无缺能骗过白云道人,就是因为如此,当然,也有几分运气。

此时,宁无缺无状态的修炼,那股妖气透露出来,连带着血脉中蕴含的负面气息也一并涌出,虽然很微弱,可在陈青龙的感知里,却是如黑夜里的太阳般,亮如白昼。

担忧的看了眼宁无缺,陈青龙看向金华山,化气之境,可以看到别人的气,谓之望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霉气、运气、富贵气、喜气等等,读书人有文气、皇家有真龙之气、儒家有浩然之气,佛家有佛气,这山,同样有着自己的气。

名山大川,气贯云霄,不可撼动,金华山虽不是什么雄伟高峰,却也是不可多得的龙脉,而且隐居修炼之人众多,又曾有人在此成仙,苍茫山峰中,笼罩着一股白茫茫的巍峨之气。

这股气固若金汤,被一头狰狞的气龙镇压住,而在这些气之中,又有着几股通天之气,透着丝丝韵味,非比寻常,却是飞升之人留下的一股仙气,还有几道隐秘晦涩的气息,显然是隐居金华山的修士。

如此气象,陈青龙只看一眼,就觉得头晕目眩,两耳嗡鸣,双目刺痛,不敢再看。

“希望如那老道士所说的,这山中修炼的,都是超脱世俗的老怪物,若不然,如此妖气,惊动那些打着除魔卫道的修炼之士,以后日子,可就好过了。”陈青龙轻轻一叹,苦笑着自嘲了一下。

突破到化气境界,陈青龙的心境,也在不知不觉间跟着改变了,以往对宁无缺的畏惧,逐渐变成敬畏,潜移默化间,连陈青龙也未曾察觉。

第五十七章 婺州城道佛齐现

七月初七,乃是七夕佳节。

七夕起源于汉朝,仙师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后人亦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婺州城内,张灯结彩,年轻男女纷纷走上街头,寻觅心上人,成双成对,女赠男乞巧荷包,男赠女乞巧果子,双溪河边燃放花灯,祈求生活顺心,爱情美满。

树荫下,瓜果旁,一起欣赏天上的牛郎织女星,甜甜蜜蜜,恩恩爱爱,自不多提。

七夕佳节,城内并不宵禁,婺州城北,十数骑背剑道人纵马狂奔而来,马蹄声阵阵,惊得城墙上守卫个个张弓按剑,城门口守军长刀出鞘,推出拒马,铠甲亮晃晃,整齐列阵,军容整肃。

城门火把、火盆掩映下,十多匹好马良驹希律律的嘶鸣着,齐齐在城门下数十丈外停下。

离得近些,已经可以看到双方面容。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一个亮银铠甲的将军站在城头,身后披着披风,腰间狮虎绣纹腰带,前胸明光铠甲,左边缚着长刀,手里一杆长枪,头戴银盔,威风凛凛。

“我等乃是玄心道门弟子,特奉当今圣上之名,前往黑山,路经此地,暂住一晚,还请将军通融。”

一个玄衣道士驱马而出,约莫三十年纪,嘴边胡茬,颌下三缕胡须,朝着城头将军高喝一声。

“道门之人?有何凭证?”

将军浓眉一皱,什么时候朝廷之事,需要道门帮忙了?莫不是又出了什么妖孽,为祸世间不成?

黑山并不在婺州境内,因此那将军也是不知黑山之事。这将军也是见过些世面,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凡间之外,还有飞天遁地的仙家,也有为祸世间的妖魔鬼怪。

有些妖魔朝廷不方便动手,就会让道门、佛家出手,此事寻常百姓不知,但军队之中一些将领却是清楚,因为军队之中,就有这样一些人,神通了得,能御使飞剑斩敌将千里之外,甚至两军对垒,施些妖法,左右胜败。

“此令,可否?”

玄衣道人手在怀里一掏,一面淡金色的令牌呈现在手上,龙翔凤绕,火光之下,散发淡淡的金色,正中一个似乎蕴含天威的“圣”字,若用望气之术看去,可见令牌之上,气运之浓重,远超金华山,凝聚成了一条狰狞的淡金色龙体,环绕在令牌之上。

“圣上之令?”将军一惊,身影消失在城头,片刻后,带着一队甲士来到城门,整理着装,恭敬下拜,“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甲士也猜到令牌来历,齐齐下跪。

朝着令牌三叩九拜,将军这才起身,看向十多个道人,“不知诸位所为何事,竟是惊动了圣令。”

十多个道人落下马来,玄衣道人小心翼翼的收了令牌,也落了下来,清瘦的身形,显得仙风道骨,轻轻一笑,道:“此乃圣令,贫道也不敢透露,将军还是莫要问了,此事事关重大,贫道等人也只是先锋,陆续还会有人到来,便是太仆卿张道源张先生也奉旨出了宫,不日就会前来。”

将军轻轻吸了一口气,张道源位列九卿,素有孝、贤、仁德清廉之名,是当代儒家名士,地位尊崇,历任相州都督,官高权重,连此人也奉旨前来,却不知出了何事。

引着诸位道人进了婺州城,将军看着众道人离去,暗暗思忖。

时隔不久,城外又是一阵马蹄声,只见一群素衣握剑的蒙面女子飞驰而来,马嘶长鸣,落在城外。

“我等乃是峨眉山羽仙门弟子,特奉当今圣上之令,有要事在身,在此借住一宿,还请将军行个方便,此是凭证!”

清香袭人,一个身姿婀娜的白衣女子策马而来,手里一面金牌,不等将军发问,就已经将一切道来。

还不等将军开口,马蹄声再次传来,羽仙门众人也是朝来人看去,只见一群光头秃顶的和尚,身穿法衣,慈眉善目,奔马而来。

见到羽仙门众女,一和尚走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