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顾长生一手扶持出来的!!
与此同时,惋惜与鄙夷也充斥了他的身心:夏侯日月如此薄情寡义,他居然不报复反击,仍然为了他甘心赴死,愚蠢!实在是太愚蠢了!
顾定安觉得很疑惑:为什么顾长生的聪明才识和深谋远虑,永远只针对国家,而不是对家族对自身?他为国家想得很多很深很远,但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却懵懵懂懂,知天由命。
当然,要说顾长生对自己已经遭遇的和将来要遭遇的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虑,那也不是事实。至少,通过顾侍舜的提醒,对于夏侯日月的真面目,他是有所领悟的。但是,他却斩钉截铁的回答其父说,“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可见对于自己今后的结局他是已经想清楚了的。而且,正因为想清楚了,所以才会奋不顾身,一往无前。
顾定安陷入沉思之中:顾长生为什么要这样做?除了为大局着想外,难道就真的是为了所谓情爱?
他记得顾长生曾在手稿中自嘲:他根本分不清夏侯日月对自己的情到底是真是假。
是真?
是假?
顾定安不由嗤笑出声:当然是假的了!他从不觉得光明皇帝夏侯日月对顾长生会有什么真情。他之所以会委身于顾长生,那纯粹是出于利用:最开始是为借顾家的势。即使顾长生被逐出顾家,但他是当时顾家唯一进过宗学的人,更是当任家主的嫡长子,可以想见只要顾长生稍有悔改之意,那顾家必然会重新接纳他。而那时夏侯日月的母妃暴死名义上的外公失势,即使他掌握了明教,但天朝当时的统治早已安稳,仅凭区区一个明教,他能掀得起多大的风浪?所以他通过让顾长生认祖归宗,将顾家和自己绑在了一起,从而有了争夺储位最原始的资本。而后顾长生手握重兵,加上顾长生又是军事学堂山长,拥有了顾长生,夏侯日月就是拥有了无数支持者――这样的一个人,他岂会放过?――可笑顾长生能看透天下大势,却看不清枕边人的真面目!
……
顾定安就这样一边看一边想,当他结束为期半年的思索时,朝廷的任令也刚好下来:他被委任为宣节校尉,将前往辽东平乱。
宣节校尉的官品并不大,不过是正八品而已,但这就意味着他从此正式踏入官场。
对于自己将要面对的诡谲人心与险恶风浪,他是早有准备:生长在顾家,进入宗学读书,在看似无限风光实则暗藏刀光剑影的环境里,他自幼即周旋在形形色色的人之间,洞悉了人心的一切阴暗。而之前通过思考顾长生的一生,他已经彻彻底底了解了政治的精髓:
政治,就是血淋淋的弱肉强食。谁强大,谁说的话就是真理做的事就叫正义。政治就是无数阴谋诡计,你必须得时刻提防算计着每一个人,那其中包括了你的亲人及枕边人,否则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于某天人头落地,而且做了鬼你也仍然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糊涂鬼。而政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心狠手辣,无情无义。
是的,心狠手辣、无情无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看到夏侯日月不动声色的致顾长生于死地后,顾定安就领悟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只有一个真谛:无情。天道无情。
――如果心慈手软、情深意重,那么你就只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绝不能让情爱妨碍自己,不管那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他觉得顾长生之所以会不得善终,就在于他没有做到这些。甚至可以说,顾长生只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而在其他的一切上,他还天真得可怕――如果不是因为太过在乎夏侯日月,顾长生怎会落得身死异乡的凄凉下场?虽然他也清楚顾长生之所以不愿举起反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愿意再生内乱、以致给诸邻国可趁之机,但,他确确实实也是因为太在乎夏侯日月而没有下手。
所以顾定安暗暗告诫自己:顾长生所犯下的一切过错,自己绝不能重蹈覆辙!
另外,顾长生的遭遇也叫他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情爱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是多余的事物,更往往是灾祸之源。此生他若想有成就,那就绝对不能动心动情。否则等待他的,只会是不可避免的失败。
所以他下了决定:他这一生仅看江山,不问风月――情爱之类的东西太过多余,只有权力,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是的,他绝不要什么情爱。世间情爱带给人们的,除了片刻欢娱,更多的是痛,是伤,甚至是不得好死……所以他绝对不爱。即使天意弄人,让他不幸遇上所爱,那么他也要把它及时扼杀于襁褓之中,消除在萌芽状态――要想成就大业,必须要有绝情绝爱的果断决绝。
是的,绝对不能动情爱人,无情不似多情苦。
顾长生就是太爱光明皇帝了,最后才会以身殉之!
--他绝对绝对要把顾长生引以为诫!
这个信条牢牢根植在顾定安的意识中,所以当他自辽东凯旋归来后,为了建立一个以利益为基础的牢固的权力同盟,他以娶京中另一豪族叶家家主之女为正妻的代价,将叶家牢牢的绑在了顾家的战车上。
对于这桩婚姻,顾定安的父母极其失望,但顾定安自己却甘之若饴。因为他深深明白:世间一切爱欲纠缠,皆是虚假;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不过只是个美好的幻想。这世间充满了欺骗与背叛,算计与利用,残忍与冷酷。所谓真情真义、至亲至爱不过是些谎言是些笑话罢了,与其相信追求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不如老老实实的把自己手中的筹码变多变大――只有手中的筹码足够了,他才能达成雄霸四方的理想――所以,他绝不会感情用事,更不会做徒劳无功的事!
――一桩婚姻能换来一个世家的全力支持,这交易太划算了!
5,
婚后三个月,凭军功已被升为昭武校尉的顾定安又被派往江州驱逐倭寇。
在江州半年,他和倭寇数度交手,对于倭寇的灭绝人性他以为自己是早已见惯,但当他来到被倭寇劫掠后的楠通时,他仍被彻底惊呆了。
这是什么样的人间地狱啊?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遍地奇形怪状的尸骸:那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的体无完肤,有的被砍去四肢后挖眼断舌,有的肚子被剖开肠子被拉出来勒住了自己的脖子……
这些尸骸严严实实的遮掩了大地,尸骸下的土地已经变成了厚厚的褐色!而四周,是无数的乌鸦围绕着尸骸盘旋,时不时的降下进行啄食。
面对眼前的地狱,顾定安的双眼变得血红,脸上的肌肉不断扭曲着,突然,他拔出佩剑,割开手腕!举起流血的手,他郑重起誓,“吾国吾土吾民,绝不容人轻侮蹂躏!苍天在上,厚土为证:有生之年,我顾定安必定以血还血,以命偿命!”
眼见如此惨况,又听到主将那满是杀意的血誓,士兵们不由鼓噪起来,片刻后,他们异口同声的喊道,“以血还血!以命偿命!”
经过没日没夜的追击,这支斗志昂扬的队伍在半月后击败了那支在楠通犯下滔天罪行的倭寇。
当队正向顾定安请示当如何处理俘虏时,他淡淡一笑,然后从牙缝里迸出了八个字,“以血还血!以命偿命!”
此刻顾定安的声音并不高,但他说出来的话却充满了恶狠狠的狰狞。一直跟随在他身后的录事严世昌听罢,微微一怔:他居然真的要这么做!是的,一路走来,看多了倭寇过后的惨况后,只要是天朝人,无不热血沸腾,想多杀些倭狗。但,这不符合儒家思想。儒家向来讲究恕道,认为应该以德服人,眼前这个叫顾定安的男人怎么能赤裸裸的说出“以血还血,以命偿命”的杀戮命令?所以他不由出声干预道,“大人,恐怕这有违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何谓圣人之道?仁?义?恕?以德服人?”顾定安冷笑出声,“所谓的圣人多是儒家的圣人,他们讲究恕道,提倡以德服人。他们认为只要内修圣德,那么强敌自然就会俯首称臣!呸!千百年来我们的恕道我们的以德服人换来了什么?是每一次的烧杀抢掠!是百姓们无尽的鲜血!!”
指着那些俘虏,顾定安怒道,“这些东西是野兽,当它弱小时,它会卑躬屈膝,摇尾乞怜,拼命恭维你,希望能从你那里学习先进的技术;而一旦学会了你的技术,有了强过你的实力,它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来征服你!流血和哭泣根本不能打动这些野兽的心,它们的残暴和狂虐举世有谁能出其右?――这样的东西怎么能饶它活口让它继续祸害世间???”
听了顾定安这番话后,严世昌的脸色忽红忽白,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是二十一岁的顾定安与今后他的首席谋臣严世昌的第一次实际意义上的对话,也是那个声言“为恢复天朝往昔荣光而读书致仕”的天才严世昌第一次被人问得哑口无言。
历史便在这一刻定格。
三个月后的某天夜里,顾定安留严世昌于军账中长谈至天明。那一夜,两人究竟说了些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史家也没有任何记载,只留下了无数猜测……
附注:
泰和二十五年,七月,顾定安因逐倭有功,升为游骑将军。
泰和二十六年,四月,顾定安领兵征讨南越。三年后南越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天朝的南越郡。同年,顾定安被调往藏州驻守。驻守藏州三年,顾定安击退印河人十八次进攻。
泰和三十二年,八月,泰和帝驾崩。九月,新帝广顺招顾定安归朝,令其入高等军事学堂读书,并特许其可入朝堂议事。
广顺二年,十二月,顾定安自学堂结业,升为忠武将军,被派往蒙州驻守。
广顺六年,三月,高等军事学堂山长陆大敦病故,广顺帝诏顾定安回朝,任命其为高等军事学堂山长,顾定安力辞,转任军事学堂山长。
广顺九年,四月,顾定安被调往中书府,任中书侍郎。
广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