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离婚的日子 作者:陈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等待离婚的日子 作者:陈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痴迷,难道你是想要离开吗?”她抬头搜索那没有杂质的熟悉的眼眸。在生活的间隙里,她忽然问他。
  “我也不知道。”他也是迷惘。不触及它的时候,他是平静的。
  如何责难。只是难过,或者说手足无措。这样的局面于她是没有经验的,如何面对又如何解决。在他与她之间,有依恋有爱有交流,只是没想过会有这一天。
  在他看来,理想的局面是两者兼而得之,他还爱她。她是优秀的,能懂他,又能全力以赴地支持他创业。他的公司刚起步,一切经不起折腾。何况,还有美丽可爱的孩子。然而那个女孩子的吸引又是无从拒绝的,那么鲜美,比他小八岁又崇拜他。终究是贪心。
  他其实可以不告诉她。而她其实可以在最初的时候阻止他。
  第一章 繁华过后
  然而他与她都不是世俗中想当然的人。
  没有原则也没有算计,柔软随意。
  有时她也会思索。调动她的一切库存,力图从形而上的角度去审视事件。关于存在,爱情,生命。真相。快乐。
  张小娴说“只要你想到有一天他会死去,你就会原谅他现在的一切。”
  那是站在时光的末端的心境。
  又知道人的一生会爱上很多人。又知道爱情并不是什么不可侵犯的东西。
  又记起人类学家海伦?菲舍尔写的那本《我们为什么要爱:浪漫爱情的本质与化学》。
  “研究证明,浪漫的爱情通常能维持18个月到3年。大脑无法永远保持浪漫爱情时期的工作机制。这种机制有明确的使命:使男性和女性把精力集中在彼此身上,让他们相爱,并推动他们迅速进入生育阶段。”
  还有萨特与波伏娃的爱情契约。
  她甚至想起亚马逊河的佐伊人,恬静地享受身体的畅快没有社会伦理的多偶制——“佐伊人会分享彼此的爱情和吊床,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从没想过人类还有其他的存在方式。”
  ……
  她需要在她能接受的观点里找到她要走的方向。她一向藐视僵化的想当然的道德,并认同李银河的某些理论。每个人都有支配自己身体的自由。也许他的诉求是合理的?
  性是美好的,即令它发生在他与别人身上?
  婚姻里兴许有另一种可能?
  思索,头痛欲裂。
  ……
  工作忙,日子便一天天过了下去。
  看出她的困顿,挣扎。他终是不忍。觉着了自己的自私。
  像是海底小心翼翼升起的泡泡,那般艰难,他缓缓说,那等你放假,有空带孩子了就去离婚吧。
  没有半点犹豫她马上同意了。也许结婚离婚对他与她来说都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在同意的时候她没有痛感。那些都是形式。她希望她会理清一些事情,并最终从困顿中走出来。
  她想起他们结婚是很随意的。结婚前居然没怎么见过他的家人,是在女方家办的喜宴,那时她还在老家工作,他从广州回来,只请了三天假。那段日子她特别瘦,去租婚纱,几件白色的都太大太露,撑不起,只有那套粉色的还凑合,二十五岁的女人,懂得什么是妥协,懂得生活中没有完美。婚礼时他的家人没来。他仿佛是无根的萍,被她轻轻掬入手中,以为那是一道恒长而贴心的风景。如今却要漂去。随波逐流。
  在等待离婚的日子里,他们如常般生活着。
  星期一,学校开会总要到很晚,看着窗外的白玉兰,原先在夕阳中是通体碧透的,却一点点黯然起来,最后成了一团团蒙蒙的灰。
  “还在开会呢,你接宝宝好吗?”躲在桌下小声说。
  “那我马上回来。”他的公司在城市的另一端。
  一下班,在菜市里拎了菜她匆匆往家里赶,满街的归人。都有一个家。
  日子总要延续,离婚不是人生的终点,连个逗号都不是,日子不徐不疾地流淌着。
  但总算是有个计划了;不像前段时间只是思索,只是迷茫。
  在等电梯的时候,她梳理了一下思路,明天,明天要开始着手他的户口迁移了。
  一直都懒洋洋地,以为两个人不会分开。又以为只要有她的户口在这儿,很多事情就可以解决了,而他迁过来是迟早的事。
  但现在马上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因为一旦离了,他的就迁不过来了。
  老家的户口本上只剩他一个名字,老妈重建家庭后便迁到广州了。原来的故乡已没有家人在那里。多年后,故乡成了他乡。又把他乡住成故乡。
  此外,就没有什么可忙的吧。她捋捋头发,又把那袋沉重的作业换了下手。一起等电梯里的孩子好奇地看着她,“你是……你是老师吧。”温柔地笑笑点点头。孩子高兴地笑了。而她眼前忽然变得一片白茫茫。
  第一章 繁华过后
  一进家门就倒在床上。
  天气酷热,赶着上课往往大半天滴水不进,兴许中暑了。熬不过,半夜,他便车她去看病,又陪她打吊针。
  夜里,终是有些凉意,注射室坐满了吊针的人。他便推了她到小院子里,躺在小小的铁架子床上。抬头竟可看到星星,夜深,星星才显热闹了。他专注地看着透明的瓶子,一滴,两滴……
  第二天放晚学,又陪她复诊,刚到医院就下了大雨,才放病历排了队,医生又出诊去了.
  吃了饭再次陪她去,如此来回,倦极了,便歪在他肩上睡.
  他的温暖透过衣服暖着她的脸,也没多想。
  不久,这份温暖便与她无关了吧。
  还有一个月她就放假了,等到放假的时候,他就会离开吧。
  星期天的时候打了个电话给一个当律师的朋友,不一会儿,《离婚协议书》便来到她的邮箱了,在等待离婚的日子可做的事情也并不多。
  晚上,照样是要睡觉的,因为他的妈妈来了,所以分居的他们竟又睡到一张床了。
  吃了药晕呼呼的,早上醒来时,两个都挤在一个枕头上,一张被子掉在地板上,另一张一半压在他身下,一角被她攥得紧紧的。毫不客气地用脚踹开他,裹上被子,又继续睡了一会儿。
  再醒来时,第一眼看到床头的那两个杯子,还有包药的那个纸袋,想起昨晚睡前他小心地端了两杯水过来,一杯是凉的,一杯是热的,给她吃药。她吩咐他关好灯才沉沉睡了。
  这就是她等待离婚的日子吧。
  周末的时候,他照例去找那个女孩了。星期天回来时,春风满脸的,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又略为羞涩地说:“对不起。”
  他手里揣着一袋盐水花生,他和那个女孩子没吃完的,她很饿,接过来吃了起来。
  他禁不住说起他与女孩子的事。一向敏感的她在事件的最初竟找不到感觉。比如妒忌,比如酸楚,比如痛苦。也许他还好好地在眼前,也许他对她一如既往,又也许在同行的路上,已能够不再爱他,才如此平静。不是他陌生了,就是自己变得陌生了,也许不是他叛变了爱情,而是他在与她的亲情外寻找爱情。
  得知那个女孩子自己有一套房子,她心宽慰了很多,想来他不用愁租房子的事了,吃饭问题就易解决了。看他依然俊朗的脸容,一幅坚定的样子,他说为了那个女孩子,他会更发奋地工作。这就是爱情的力量。
  他一直都是孩子气且温柔的,任性起来只是沉默,从不激烈。她又是他的亲人,竟是可以倾诉的。于是言语间,渐渐飞扬。
  她边听边吃着盐水花生米,把腿搭在他身上,找一个舒服的坐法。
  想起昨天从信箱里拿了一叠超市的广告在看,喜欢里边的一个液晶电视,还有一个照相机,嘴里嚷着,让他也来看看,他不以为然,说另一个更好,又说别图便宜,我给你买就是了。他是没有钱的,初创公司,没有任何人脉。一切都要从头摸索,虽然在技术上,他是出色的,然而公司的窘况却是一天天显现出来了。有时连写字楼的租金都捉襟见肘。她的钱是一家人都在用的,可是每每要买东西,她总是撒着娇,哀求着,他同意了,便雀跃起来。他又是自信的,“以后给你买一辆漂亮的轿车。”那样子是让人想笑的。当然他有能力的时候,是会对她很好的,她从不怀疑。
  他们窝在布沙发里,光着脚板,很家常地说着话。
  女儿在客厅里骑小自行车。
  两个随性天真的人,那时还不知道离婚意味着什么,以为这样家常的温馨是可以一直延续的,以为他们总归是亲人,或者潜意识里以为这一段只是一个可以一笑置之的游戏。
  后来她想。
  第二章 等待花开
  她并不想让她家里人知道这事。他们曾是那样相爱相守。为了他,她离乡别井。为了她,他辞职开公司。带着家人的期盼与祝福,都认为他们幸福。日子是一天天稳定下来了,买了房,又有了女儿。
  他性情温和,未结婚已甜甜地唤她妈妈为“妈啊”尾音拖得长长。那时爸爸还在,他又会陪爸爸喝酒。迅速融入了她家。长辈们都把他当作是儿子般疼着。生女儿后,怕他们累,孀居的妈妈与舅妈都来帮忙,直到女儿两岁才离开。孩子生下来时已七斤六两,胖乎乎的极可爱,会说话后便会背古诗,最喜欢唱童谣“小老鼠,上灯台。”老人们总是牵挂着那孩子,隔不久就要打电话听听她的声音。
  那天,舅妈打电话过来,一下说漏嘴,老人知道了他们要离婚的事。隔着千山万水,仍似乎可看到老人啜泣时的抖动的双肩。他对老人挺好,妈妈摔断腿的时候,他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赶去医院。为老人翻身、按摩、讲故事,为老人刻录喜欢的粤曲。那年夏天回老家,嬷嬷生病卧床已久,九十多岁的老人,他没有半点嫌恶,握着老人的手聊天,扶老人便溺,老人住在楼上,他顾不上吃饭,买了个门铃改装成呼唤机,方便老人随时召唤。
  他对人又极温柔,结婚七年,她连喝一杯水都是他倒的。家人都喜欢和他一起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