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拥有高雄、小港、台中等3家工厂。直至如今,木材业及相关加工业仍是台塑集团经营领域的重要部分。
1964年10月,王永庆投资4亿多元,从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进口700多万美元的现代化设备,筹建台湾化学纤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化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兴建,彰化县八卦山下约1000亩的农田摇身一变成为工厂林立的一片工业小城。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从生产木浆到爆索丝、再到纺织加工的一体化纤维生产企业,它是台湾化纤及纺织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王永庆敢于投资台化公司,得益于他早年的木材生意经验与他的经营胆识。他多年与木材打交道,对木材有着超乎常人的专业知识。
按建厂计划,每月需要750吨的木材枝梢材,这么大的需求量使人们怀疑有没有足够的木材枝捎来源,可熟悉林场作业的王永庆自知个中诀窍。
台化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充。从此,台湾的纸浆不再需要从外国进口,节省了外汇,扩大了出口,甚至有人称“台化公司的建立给台湾纺织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王永庆在台湾的纤维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随着全球石化工业的迅猛发展,新的海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拓展,王永庆于1973年在台化公司下设立尼龙丝、加工丝生产企业。1984年12月,台化公司股票公开上市。
处处用心 集腋成裘(6)
到80年代末,台化公司相继完成纺纱11厂、织布4厂与龙德螺萦丝厂等扩建工程,螺萦丝棉产能提高22%,年产能达到145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螺萦棉生产工厂。台化公司还首次在台湾用尼龙66开发工程塑胶(FBT),该产品也是台湾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工程塑胶制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化公司成为台塑集团另一个超大型企业,产品众多,包括纱、布、尼龙丝、林工丝、螺萦丝、螺萦棉丝、芒硝与清洁剂等。就其综合力量而言,台化公司可以说是台湾最大的纺织公司。目前,台化公司有化工第一、二、三事业部,纺织第一、二事业部及尼龙、工务等7个事业部;另有直属总经理室的储运处、彰化管理处、嘉义管理处、宜兰管理处、成品处、事业关系室、研究开发中心等机构。
纺织业带动了台湾经济的起飞。石化塑胶工业虽是王永庆的经营主业,但与纺织业密切相关,其许多化工产品就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
1968年,为建立一体化生产体系,王永庆与亲友在宜兰县建立台丽成衣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台化公司生产的化纤布,生产滑雪衣、茄克等人造纤维成衣产品。由于业绩优良,进而扩大生产规模,在新店建立了第二座化纤工厂。
同年,台塑公司与日本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合资,各出资2000万元,成立台旭纤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台塑集团第一个合资企业,并在宜兰县礁溪乡的龙潭湖畔建厂,生产聚丙烯睛纤维纱(又称亚克力纱)。1973年始,陆续增加投资,添置纺纱及染纱设备,并开始生产羊毛混纺纱高级产品。经多年努力,亚克力纤维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销量大增,除供应本地毛衣厂外,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在岛内外市场享有很高信誉。 1990年,台塑集团几乎囊括了除下游成衣部门之外台湾纺织业上游与中游的各项第一。南亚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聚酯棉、聚酯丝与聚酯加工丝生产企业;台塑公司是台湾最大的亚克力锦、碳纤维与地毯生产企业;台化公司是台湾最大爆蔡锦、尼龙丝、纱厂、尼龙加工丝厂与短纤平织布生产企业;关系企业福懋兴业公司则是台湾最大的长纤平织布生产企业。
处处用心 集腋成裘(7)
今天的台塑集团,不仅是石化业的老大,而且成为纺织界的新霸主。而在台塑集团众多公司中,台塑、南亚、台化三家公司则是台塑集团的主力,被誉为王永庆累积财富的“三宝”,更是台湾制造业的榜样。
以三大主力为核心的台塑集团,通过不断的扩张发展,于70年代末登上台湾第一财团的宝座。1978年,台塑集团企业总营业额第一次超过10亿美元,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80年代始,台塑集团的业务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到1983年底,台塑集团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员工近4万人,不仅仅是台湾第一大企业集团,也是台湾惟一跻身国际大厂商的民营企业集团。1984年,美国《财富》杂志发表的“国际五百强”排名,台塑集团跃入第202位。
1994年,台塑集团营业收入总额高达2398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且营业收入成长率高达3471%,较百大集团平均成长1592%高出许多。除了国际石化业市场景气外,企业经营效率高也是重要原因。台塑集团共赚进287亿元。
在《卓越》杂志列出的台湾集团“12个之最”中,台塑集团占有5个,分别是:营业收入最多的集团(2398亿元)、资本额最大的集团(1203亿元)、员工人数最多的集团(52万人)、赚钱最多的集团(税前纯收益为287亿元)及最大的制造业集团。王永庆也因此成为令台湾企业家们最佩服的企业家。
王永庆自从生产经营PVC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于困境中找寻出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和作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事业帝国——台塑集团,创造了华人白手起家的奇迹,成为人们普遍学习和钻研的光辉范例。
坚韧顽强 百折不挠(1)
王永庆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建立了石化工业中下游完整的原料生产体系,其规模之大,堪称世界塑胶大王。但是,王永庆尚未进入石化业上游的乙烯与炼油生产领域。
乙烯是石化工业的上游重要原料,也是王永庆经营塑胶业的命脉所系。没有乙烯的充足供应,台塑公司就会瘫痪,南亚公司及其下游众多二次、三次塑胶加工业也会遭殃。
早期,台湾生产乙烯的轻油裂解厂由台湾“中国石油公司”(简称“中油公司”)垄断,生产规模小,不能满足岛内台塑公司及其他相关企业迅速发展的需求。为此,王永庆打算建立一座轻油裂解厂,改变台塑公司原有的“电石”方法,以解决企业原料不足问题。然而,这样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远大抱负,却不但得不到台湾当局的积极回应,反而是一次次的申请被退回。
1968年,台湾“中油公司”设立台湾第一座轻油裂解厂(简称一轻),日产乙烯150吨,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小的轻油裂解厂之一。其产品除供台聚公司制造日产100吨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外,另外由官方硬性分派投资设立台湾氯乙烯公司,生产氯乙烯(VCM),以消化“中油公司”所余每日50吨的乙烯。台氯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王永庆也握有股份。
台塑公司是当时一家规模较大的塑胶原料生产公司,但仍采用不经济的、落后的电石法生产乙烯,虽无法得到公营“中油公司”的乙烯来源,却能克服困难,将成本控制在产品售价以下,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台氯公司虽有方便的乙烯来源,却经营不善,不能有效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不利于塑胶原料聚氯乙烯(PVC,俗称塑胶粉)与石化工业的发展。王永庆经过评估之后,于1972年3月17日向“经济部工业局”提出承包台氯公司构想。台湾“工业局”却予以拒绝,不愿让民间企业承包。不过,王永庆却成为台湾第一个提出企业承包经营模式的人。
台氯公司仍在权力操作下,将其产品氯乙烯按各公司投资比例分配使用,且一律依照生产成本计价,较市价行情高出一至二成,年年如此,对台塑公司等造成重大损失。
坚韧顽强 百折不挠(2)
氯乙烯是制造聚氯乙烯PVC的重要原料。台塑公司生产的氯乙烯产量有限,台氯公司生产的氯乙烯成本又偏高,台湾不得不从外国进口氯乙烯,进口量也不断增加,进口地区也从原来的日本扩展到美国与欧洲。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供需无常,价格波动激烈,一旦氯乙烯供不应求,后果不堪设想。台湾塑胶二次、三次加工业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为了能够及时掌握主动,稳定原料来源,王永庆吸取上次承包台氯公司失败的经验教训,再次提出申请,要求自行建立轻油裂解厂。
1973年1月10日,台塑公司与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签订协议,由美方提供轻油裂解等一系列产品的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台塑公司正式向台“经济部”提出建设轻油裂解厂的申请。但官营的“中油公司”表示自己在建立第三座轻油裂解厂(简称三轻),撤销台塑公司的计划案。王永庆别无选择,只好从命,放弃参与上游原料生产的计划。
1979年,王永庆第三次提出扩建轻油裂解厂建议,请求“中油公司”考虑实际需要,增设较大规模轻油裂解厂,同时多次上书“政府机关”与“中油公司”,但仍无法取得认同。 最后在企业界的强烈要求下,王永庆再次提出议案:若“中油公司”同意扩建轻油裂解厂,如果将来生产的基本原料超过市场(石化业中游厂商)需求,台塑公司愿将多余部分全部采购。
1980年,王永庆又一次提出台塑公司兴建一座轻油裂解厂的计划,这时,“中油公司”又建立了两座轻油裂解厂,王永庆申请的工厂只能称为“五轻”了。但一切依旧,他四处碰壁,得不到主管机关的积极回应。
王永庆在万般无奈之下,决定直接拜会当时的“行政院长”孙运璇。
王永庆情深意切地向孙运璇说道:“台湾石化业上、中、下游一贯体系已经建立良好基础,有所成就,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也是指日可待,为了所需原料必须图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