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张丙王甲想起这件事,越发感觉李乙是个耿直任性的人,俗称性情中人。
王甲说:李乙来了正好让他编编书画,老干部的书画水平难说有李乙的高。
赵丁似乎也有经验,说,我见过李乙的毛笔字,是比我爸写得好!我的字更差劲,等李乙来了,我真得抽时间让他教教我学学书法。
如此说来,李乙还真是哥几个的得力帮手。
两天过后,李乙来北京了。哥几个在斜对面又包了一间房,安排李乙住宿,这样张丙和李乙一个房间,王甲和赵丁住一间。一来因为王甲和赵丁都是夜里欢,而张丙和李乙作息较有规律,二是因为王甲身上有些孩子气喜欢跟赵丁没大没小的闹,而张丙和李乙多少因为跟赵书记工作过一段时间,在赵丁面前一直保持一点长者气度。虽然现在赵书记已经好长时间不在身边,张丙和赵丁也时常不论长幼之礼了,可李乙刚来,多少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矜恃。
但李乙来后没想到张丙哥几个住地下室,。外地人对北京的地下室刚开始并不了解,就觉得张丙他们有些跌份,嘴上虽然说:地下室还挺宽敞干净,可脸上表现出不自然的神情。
张丙也有些难为情,就解释,刚开始创业条件有限,老弟受几天委屈吧!
一听这话,李乙赶快开玩笑说:这委屈啥呀?你这么大的干部都能屈就,更何况兄弟这等平民。
张丙看李乙能理解,就说:住这也是为了工作生活方便,过段时间咱换好地方。
王甲说:你别看这地下室,可也藏美女,住着姐仨呢!要不赵丁不愿搬走,这有吸引力,要不是为了赵丁我和张丙早搬出去了!
赵丁忙说:李乙兄你别听他胡说八道啊!王甲刚一见面就想把对门美女收拾了,眼下还没找到下手的机会呢!我根本没动过心思。
李乙放声大笑,自由的气氛,有趣的话题。是李乙长时间身心没有感受到的。保卫处这段时间快把人憋闷死了,这次毅然停薪留职出来闯一闯就是要换换环境,况且李乙早就熟悉北京,此次重返北京竟好像注定要走的人生之路一样。
说到对门美女,哥四个都有了精神,李乙也不例外。谁见了美女也动心,谁说到美女也来激情,这与每个人的性情脾气无关。喜欢美女,想收拾美女是每个真正的男人的天性,是可以理解的通病。
张丙他们的办公室也简单的做了调整,办公室房间隔开为两间,两部电话里外各一部,为了怕占线一部电话只接不往外打,李乙来到办公室这才感觉到张丙哥仨有点魄力。这些东西可都是实实在在硬件啊!也算下了决心舍了本的。
张丙说:等事业发展了,咱也弄部车,李乙开着,拉咱哥几个北京想上哪玩就上哪好好玩。
李乙说:我以前给小首长开车,等以后才是真正的给“中央”首长开车,我也提高了。
王甲说:别价,到时候得找个司机了,李乙你也成首长了,哥们儿一样,“中央”的待遇。
赵丁也说:等买了车,我给几个哥哥开车,我现在就想学开车呢!甭找司机!
赵丁就是反应的快,这一番话让李乙听着很可心,因为李乙自觉跟张丙的身份有差别,怎么说人家以前也是赵书记的秘书,是领导啊!
实际上张丙王甲赵丁哥仨一点这种意识也不强,如果说有的话,张丙还有点。至于王甲和赵丁一点所谓官场意识没有,就觉得是哥们儿。尤其是王甲,尽管他和李乙在对一些问题上的看法有些差异但那是个人的性格使然,王甲有时倒觉得李乙很有意思,故意找些话题逗逗李乙,然后俩人再口枪舌剑一番。
张丙跟李乙说了说眼下的工作,李乙了解到全部的来稿是老干部的书画作品时,心里就很放松了,因为李乙以前经常能看到一些老干部的书画作品。
李乙说:老干部的书画,大多数都是不入流的。
张丙哥仨听了点头称是。
李乙说:以前跟赵书记出去,老干部的书画见得多了,多数是为了修身养性,或者说是闲着无聊,算是有个活儿干干。大都没正儿八经地练过多长时间,没有基础,我能看出来,以前在赵书记面前咱不好意思说,他们水平都太低。
张丙认为李乙说的极正确,张丙没练过毛笔字,但也能分析出字的好坏。李乙见过张丙写的钢笔字,李乙当时就说过:你练的是钢笔字速成法,但没练过毛笔字,你钢笔字练得还真不错,笔划增减很合理,写字你很有天赋。
李乙说的很在理,大家也听得明白。于是哥仨让李乙写几个字大家看看,李乙接过赵丁递过来的软头钢笔,写了两行字:书法本无门,苦练功自成。哥仨看了感觉就是顺眼、美观。
张丙感慨道:说句实在话,咱哥几个也就是李乙的字能真正够得上“中央”的水平。
小步前进大有可为
编委会这两天不只是电话多起来,已经有回信的了。像一般回信的人,对这项工作更加重视,或者是性子不急,不忙着打电话,喜欢在书信中慢慢交流的人。信有的是局长写的,也有办公室主任代写的。来信总的意思和来电话的内容差不多,都是说收到“中央编委会”的征稿函很高兴,正筹备作品,先去信表示感谢,稿件完成后尽快寄去,希望能被入选。
读着每一封回信,张丙几个人都读出声来,哥几个轮流读,像是过去读情人的家书一样,喜悦漾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每一封来信都很认真,字里行间透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热情,而且来信多数都是手写的,字迹工整且不乏流畅。这都是干了多少年革命工作的领导干部啊,工作作风通过信函可见一斑。来信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加强联系,互相支持,有机会去北京看望你们,也希望你们抽时间到地方上来指导工作。
张丙说:对待态度这么认真的回函,我们也只有认真的答复,态度比他们还要认真。目的就是让来信者的热情一直保持下去,一直保持到把书卖给他们为止,每封信都要尽快回复。
这话是张丙咬着牙说出来的,包括张丙哥四个非常清楚每封信必复的工作量有多大。但这方面哥几个竟没有异意,李乙说:行,我写。
张丙说:手写的信咱俩回复也用手写,打印的让王甲和赵丁打出来回复就行。
回信的内容很简单,而且是统一的内容,只需变变人名和称谓。关键是要快,当天接到的信,当天就写好回函。第二天发走。
如此哥四个真正忙活起来了,张丙李乙用手写回信,这么多年了哪写过信啊,偶尔写的话也是用电子邮件,虽然李乙和张丙的钢笔字都很好,但已经有些生疏了,每人两封信下来手指都发酸,相比较王甲和赵丁就轻松很多,接电话回电话或用电脑打信。甭管紧张轻松,哥四个一律的情绪饱满,工作积极。
每封回信强调最多的也是一句话:感谢你们对“中央编委会”工作的支持,希望加强联系,有机会到北京座客,咱们欢聚一堂。
信中强调的“中央”和北京的字眼。张丙他们清楚这是让热情的来信者能保持和提高此番热情的关键的几个字,看到信后谁都会眼睛一亮。
尽管回信让张丙和李乙写起来感觉很费劲,但俩人始终是认真的,每天的来信保证回复完。李乙比张丙写的快,所以李乙完成的是回信的大部分,张丙就说:一比较看出来了,我的字不行,写得还慢,李乙写得又快又好看。
王甲说:李乙越写越上瘾,别人比不了,李乙唯一的特长总算发挥出来了。
李乙不只是写得又快又好看,而且很仔细,偶尔写错几个字,也不涂改划掉,信纸撕掉重写。
哥几个就说:有几个错别字,划掉怕什么,手写的哪能像打印那么干净,错字说改就改。
李乙说:不行,手写的信拿钢笔一划显得特乱。一个错别字没有,这让人看起来多舒服啊!你看那些来信的老干部就很少有错别字,咱不是说了吗?人家认真我们更得认真!
李乙的话让大家更加赞赏。哥几个都附和道:说的好!只有认真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完美。
陆续的来电话,陆续的回电话,陆续的来信,陆续的回复,不长时间过后,第一批来稿已经到了,收到第一件作品,哥四个又是一阵兴奋。工作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很顺利!
第一批作品竟然全是书画,这让张丙和王甲有点意外,他们以为老干部们按“学习邓小平理论”这个主题写几首诗借以言志。但寄来的作品书法和绘画几乎各占一半,独没有创作的诗歌。
评价书画又是李乙的权威了,李乙虽没学过绘画,可李乙说:只要会写毛笔字就会画国画。再看来稿中的绘画作品还全部都是所谓的国画。
让李乙看来,这些国画作品都是雕虫小技,有几幅书法作品还说得过去,“能拿得出门去”,但就算这种不错的书法作品,李乙说:他练书法的时间不超过两年。至于那几幅国画,书画的功底更差,还不如写字的有功夫,李乙分析:初学国画可以偷巧,不像书法,哪个字写得太烂,别人一眼能看出来,而国画不同,因为有构图有色彩,看起来更能遮丑。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老干部热衷于画国画而不刻苦练习书法的原因,画画看起来比书法复杂,实际上在创作过程中比写字更随意。
李乙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是经验之谈,这话哥几个谁也理论不出来,但让李乙这么一讲解,哥几个好像也看出来了,也有了感悟。
王甲说:就这画练两天我也能画出来。
赵丁说:我练一天就成,干嘛还浪费一天。
张丙端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