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 珂案:经文印泽,王念孙、郝懿行并校邛泽,即下文北嚣山邛泽也。汪绂本、毕沅校本亦俱作邛泽。
  2 郭璞云:“音勃。”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1,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鞘橙耍病
  1 珂案:文选陈琳为袁绍讨豫州檄注引此经无其状如三字,其目作其口;郝懿行校藏经本亦无如字,如字疑衍。
  2 郭璞云:“为物贪惏,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音咆。”珂案:關於?瑓⒁姾=浶箩尵硎八紊綏髂尽惫澴ⅲ病
  又北三百里,曰北嚣之山,无石,其阳多碧,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犬谷)1。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名曰(上般下鸟)䥇2,宵飞而昼伏3,食之已暍4。涔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邛泽5。
  1 郭璞云:“音谷。”
  2 郭璞云:“般冒两音;或作夏也。”郝懿行云:“夏形声近贾,大荒南经有鹰贾,郭注云贾亦鹰属;水经注引庄子有雅贾,盖是乌类,经言此鸟状如乌,疑是也。”
  3 郭璞云:“鸺鹠之属。”
  4 郭璞云:“中热也;音谒。”汪绂云:“今鸺鹠亦可治热及头风。”
  5 珂案:即上文敦头之山印泽;以知邛、印二字之易讹也,则大荒西经“黎邛下地”之为“黎印下地”,于此又得一证矣;见海经新释卷十一“日月山”节注7。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鴈门1,其兽多居暨,其状如汇而赤毛2,其音如豚。有鸟焉,其状如夸父3,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4。
  1 郭璞云:“水名。”
  2 郭璞云:“汇,似鼠,赤毛如刺猬)也;汇音渭。”
  3 郭璞云:“或作举父。”珂案:举父已见上文西次三经崇吾之山。
  4 郭璞云:“治洞下也;音洞。”
  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碧,多马。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其中多?1。有木焉,其叶如柳而赤理。
  1 郭璞云:“亦?魚字。”
  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1。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1 珂案:关于三桑,参见海经新释卷三“三桑无枝”节注1。
  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1于北海。
  1 珂案:经文錞之义,已见上文西山经騩山郭注,郭云錞犹堤埻也;郝懿行云,盖埤障之义。汪绂释錞为蹲字假音,尤洽。
  凡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一雄鸡彘瘗1;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2。
  1 郭璞云:“薶之。”珂案:薶同埋,宋本作埋;谓毛物用一雄鸡与一彘埋之也。
  2 郭璞云:“敗裼谏街幸岳裆瘢凰h之也。”珂案:不糈,不以精米祠也。
  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1。有兽焉,其状如¤羊2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其名曰(马军),善还3,其名自?4。有鸟焉,其状如鹊5,白身6、赤尾、六足,其名曰(贲鸟)7,是善惊,其鸣自詨8。
  1 郝懿行云:“艺文类聚七卷引此经碧下有玉字。”
  2 郝懿行云:“刘昭注郡国志引此经¤作麋,无羊字。”
  3 珂案:还音旋,盘旋而舞也。(马军)音晖。
  4 珂案:?同叫;吴任臣本作叫。
  5 郝懿行云:“广韵说(贲鸟)云似鹄。”
  6 郝懿行云:“广韵此下有三目二字。”
  7 郭璞云:“音奔。”
  8 郭璞云:“今吴人谓呼为詨,音呼交反。”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1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帝)鱼2,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3。
  1 郝懿行云:“太平御览九百三十八卷引此经决水,决字不作重文。”珂案:王念孙校同郝注。
  2 郭璞云:“(鱼帝)见中山经。或曰,人鱼即鲵也,似–而四足,声如小儿?,今亦呼–为(鱼帝);音。”珂案:中次七经少室山休水多(鱼帝)鱼,即郭注所云“见中山经”者。又人鱼,西山经竹山竹水亦有之,见该节注4。
  3 郝懿行云:“说文云:『痴,不慧也。』中山经云:『(鱼帝)鱼食者无蛊疾。』与此异。”
  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1,其名曰天马,其鸣自?。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2,其鸣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3。
  1 郭璞云:“言肉翅飞行自在。”
  2 郭璞云:“屈居二音。”
  3 郭璞云:“未详;或曰,寓犹误也。”郝懿行云:“寓、误盖以声近为义,疑昏忘之病也。王引之曰:『案寓当是●字之假借,玉篇、广韵并音牛具切,疣病也。』”
  又东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铜,是多松柏,草多茈草。条菅1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其中多器酸,三岁一成2,食之已疠。
  1 珂案:菅音奸。
  2 郭璞云:“所未详也。”王崇庆云:“器酸或物之可食而酸者,如解州盐池出盐之类;盖泽水止而不流,积久或酸,故曰三年一成。”
  又东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1,其名曰飞鼠。渑水出焉,潜于其下,其中多黄垩2。
  1 郭璞云:“用其背上毛飞,飞则仰也。”
  2 郭璞云:“垩,土也。”珂案:垩已见西次二经大次之山,详该节注1。
  又东三百里,曰阳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铜。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尾,其颈肾(月改肉)1,其状如句瞿2,其名曰领胡3,其鸣自詨,食之已狂。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名曰象蛇,其鸣自詨。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有?4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1 珂案:肾(月改肉)音肾。
  2 郭璞云:“言颈上有肉肾(月改肉);句瞿,斗也,音劬。”
  3 郝懿行云:“说文云:『领,项也;胡,牛顄垂也。』此牛颈肉垂如斗,因名之领胡与?”
  4 郭璞云:“音陷。”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1。
  1 郝懿行云:“即矾石也。淮南俶真训云:『以涅染缁。』高诱注云:『涅,矾石也。』”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1,是多石。䦅水2出焉,而西北流于泰泽。
  1 珂案:在今山西省阳城县西南。经首太行山,则起自河南省济源县,北入山西省境,与王屋山遥相对,列子谓之“太形”。云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天帝感愚公移山之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异之。云云,则二山在神话传说中原本一地也。
  2 郭璞云:“䦅音辇。”
  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1,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藷藇2,其草多秦椒3,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4。
  1 郭璞云:“即盐池也;今在河东猗氏县。或无贩字。”珂案:水经注涑水及太平御览卷八六五引此注盐池上并有解县二字,则正沉括梦溪笔谈所谓“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蚩尤血』”者;见海经新释卷九“应龙杀蚩尤与夸父”节注2。
  2 郭璞云:“根似羊,可食;曙豫二音。”郝懿行云:“即今之山药也。”
  3 郭璞云:“子似椒而细叶,草也。”
  4 郭璞云:“或曰食之不醉。”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1,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1 郭璞云:“尸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于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穆天子传曰:『北升孟門九河之?。』”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又东二百里1,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阳有赤铜,其阴有玄(石肃)2。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1 珂案:经文又东二百里,何焯校二作三。
  2 郭璞云“黑砥石也;尸子曰:『加玄黄砥。』明色非一也。(石肃)音竹筱之筱。”
  又东二百里1,曰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
  1 珂案:经文又东二百里,何焯校二作三。
  又东三百里,曰彭毗1之山,其上无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遗之蛇。
  1 珂案:经文彭毗,何焯校本、黄丕烈、周叔彛1揪鞴呐
  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习鸟)1,食之不灂2。
  1 郭璞云:“姑习二音。”
  2 郭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