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臣道-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观察形势之后,建议切断叛军水路,使其粮运受阻,然后速战速决。满兵粮足,绿营兵无粮,故不宜久围。又建议,降者宜分别收养,不宜尽发满洲为奴,满将军们不以为然,以满语驳诘漫骂,赵良栋听不懂,也不予计较,好在他已经直接向皇上奏报请示方略。康熙帝闻奏,下谕: 悉照赵良栋之策,迅速攻城。整个战争多亏了康熙帝遥控指挥得当,慎重详密,大大加速了战争进程。

  赵良栋见城墙上敌人大炮密布,为避免过大伤亡,决定夜战。十月二十二日夜,赵良栋亲到前线持大刀督战。几日来,清军在湖中横放木筏,断绝船只往来,城中断粮,赵良栋破南坝,夺玉皇阁,进逼新桥。叛军据桥死守,郭壮图亲自上阵搏杀,双方激战,三进三出。赵良栋奋勇夺桥而进,城破,天色尚未明。吴世藩、郭壮图皆自杀,其他叛将投降。

  蔡毓荣、吴丹等数月之久都不能攻取昆明,赵良栋三天就成功了。城破之后,蔡毓荣抢夺女子玉帛,并以侵吞的财物向贝子、将军、大臣们广泛行贿,以巧夺他人战功。赵良栋则约束部下秋毫无犯。赵良栋性情憨直,在四川时得罪了将军吴丹,吴丹是明珠的侄子。赵良栋还多次参劾满族将军纵兵掠民,满族将军反诬他纵兵掠民,故有功不赏,几乎被杀。康熙帝爱惜他是个将才,命他退休回家休养。后来,康熙帝亲征噶尔丹,路过他的家乡,特意去访他,征询讨敌方略,这是后话。

  康熙帝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尽量以宽容的态度待人,任何事业成功的关键,都在于用人得当。吴三桂从一开始作乱,就很善于拉拢盟友,一些汉族官吏纷纷投入反抗清廷的斗争。某些贵族对此的反应是,愈加猜忌和打击汉族官吏,其结果是大大地帮吴三桂的忙。如果不是康熙帝及时纠正这一错误,采取了重用汉军绿营兵的办法,吴三桂也许真的会打进北京。可惜,吴三桂的对手比他更高明,既斗勇更斗智,吴三桂最终没能稳住军心,又丢失了盟友,这些人又被康熙帝分化拉拢过去了。由于康熙帝宽宏仁厚,信任汉将,终于转危为安,平定了吴三桂之乱。 






 
非郑氏叛将不能收复台湾
  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占据台湾坚持反清复明的郑成功病逝。其弟郑世袭与其子郑经为争夺王位而火并。清廷趁机招抚驻守厦门的郑经,郑经交出了明朝敕命及玉印等。次年五月,郑经杀死郑世袭,台湾内乱平息。郑经向清廷请求仿照朝鲜、琉球藩国方式,占据台湾,永不登陆,不剃发,不改汉族衣冠,否则,虽死不降。

  清廷内部对台湾郑氏一直存在着招抚和攻剿两种主张,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一贯主张以武力攻剿台湾。朝廷与台湾和谈失败之后,施琅上疏康熙帝,建议以武力进取台湾, 以杜绝后患,并就如何选练士兵、筹集船饷、海上指挥、攻战机宜等事提出全面意见。

  施琅(1621~1696),字道侯,福建晋江人,原来是明朝的游击将军,后为郑芝龙手下左先锋,因为诛杀逃兵得罪了郑成功,被迫降清,任清朝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三年(1664年),施琅与另几位郑军降将周全斌、杨富等人率水师,进攻台湾,遭遇台风退回。次年,再攻台湾,又遭遇台风无功而返。朝廷中许多王公大臣,因此对施琅的忠诚产生了怀疑,说他有亲属留在台湾,与郑氏旧恩未断。施琅这次上疏的结果是被朝廷召进京城面陈攻台方略。

  施琅进京之后,又上了一道《尽陈所见疏》,详述武力统一台湾的方略。他提出“因剿寓抚”的策略, 即抚与剿并用,但侧重点在于剿,以剿促抚。剿抚都须根据具体情况,敌顺则抚,敌逆则剿,既然朝廷三番五次招抚无效,就应以武力征剿,以强大军事压力迫使郑经就抚。十分可惜,此时正值鳌拜辅政,竟将施琅奏章搁置一旁,非但不理,反而解除他的兵权,留在京师,授内大臣职,实际上是闲散供养。福建水师多是郑成功旧部,均调往外省垦荒,并将战船悉数焚烧,攻台计划尽遭破坏。由此可见,鳌拜擅权多行谬政。

  裁撤福建水师之后,朝廷继续对台湾进行招抚。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逮治鳌拜之后,命刑部尚书明珠、兵部侍郎蔡毓荣去福建,与靖藩耿继茂、总督祖泽沛在泉州府商讨招抚台湾之策。然后派太常寺卿慕天颜,都督佥事季全,带了诏书去台湾。慕天颜、季全往返台湾,两次都不能与郑经达成一致,只好返回京师复命。

  在平定吴三桂之乱的战争期间,郑经配合吴三桂,反攻大陆,占领了福建和广东很多州县,康熙帝仿效当年秦始皇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的策略。派兵镇压福建、广州的耿精忠,对郑经则一如既往,坚持招抚政策。而耿精忠再次降清之后,又与福建总督郎廷相一齐将郑经赶下海去。郑经退守厦门,清朝水师尚未恢复,对他无可奈何。和硕康亲王杰书修书一封,派人往厦门招抚,郑经仍然坚持“不剃发”原则,回答得十分慷慨悲壮: “何必裂冠毁冕,然后为识时务之俊杰哉?”民族感情异常强烈。康王大怒,下令造船,准备进剿厦门,然而谈何容易。进剿不成,双方又开始了谈判,仍无结果。清朝虽然屡次招抚郑经不成,但招抚郑经部下军民却大见成效。这几年,不断有台湾军民从台、澎等地投奔大陆。新任总督姚启圣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姚启圣,字熙之,一字忧庵,原为浙江会稽人,后随族人籍隶汉军镶红旗。康熙二年中举,授广东香山知县,不久因事革职。平定吴三桂之乱期间,他投效康王帐下,屡献奇谋,很得康王赏识,由代理知县累升至布政使。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骚扰福建,派悍将刘国轩登陆,连败清军,进围海澄。福建总督郎廷相,提督段应举束手无策,被朝廷革职。由康王举荐,姚启圣升任福建总督,又撤换了其他几位重要官员。

  姚启圣采用黄道人的建议,在漳州设修来馆,大力招抚郑经手下官兵,高官厚禄,收买人心,同时将招抚情况公布于众,并不限制投诚官兵往来。有人领了赏银又回到海上,因此消息四处传播,引起郑军矛盾重重,相互猜疑。结果,郑经五镇大将各率所部官兵来降,到第二年,投诚官兵已达13万人。康熙帝对于姚启圣的招降工作十分满意,亲降玺书褒奖,高兴地对大臣们说: “闽督今得人,贼且平矣!”授予姚启圣兵部尚书衔,对黄道人也大加赞赏,优叙黄道人军功,特旨以佥事道任用,后授为直隶霸昌道。

  黄道人,名性震,福建漳浦人,原在郑成功手下任百夫长,郑成功死后,黄潜回老家,出家为道人,以避乱世。自姚启圣任总督以后,社会日趋安定。他极赞成姚启圣的宽大政策,于是出山来助姚启圣平定台湾。后来,他任湖南布政使时,正值夏逢龙叛乱,朝议出兵,康熙帝很有把握和预见地说: “湖南有黄性震在,他能佐平数十年的海患,何愁不能平定这个跳梁鼠辈?”可见康熙帝对他的器重,果然他很快就平定了夏逢龙的叛乱。

  为了进剿台湾,康熙十八年(1779年),恢复福建水师,调湖广岳州水师总兵万正色为提督,将江南战舰百艘,14000水师调往福建,拨西洋大炮20门给福建水师。

  万正色,字中庵,福建晋江人,原也是郑成功部将,投降后因惧怕被追究,曾改姓黄。他善使大刀,勇猛无敌,号称“黄大刀”。平定吴三桂之乱有功,升参将,才改回本姓。万正色仅用了一年便收复了厦门、金门、铜山,受到朝廷嘉奖。

  平定吴三桂之乱以后,姚启圣上书请求满洲兵撤出福建。当满洲兵撤出福建时,企图将抢掠的百姓(主要为妇女)裹胁北上,姚启圣再三恳求康王杰书制止这种行为,得到了康王的同意。康王下令: 敢有私携良民同行者斩!他又不惜重金将百姓赎回,“使闽人出汤火之厄”,一时闽人争说“姚公活我”。这是姚启圣最值得人称道之处,但在官场中却未必有人会称赞他拯救了两万百姓。常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康熙帝对他也就有了偏见。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郑经病逝,姚启圣收到台湾密报,立即上疏朝廷,建议趁机攻取台湾。康熙帝召集大学士会议,商议攻剿台湾方略。许多人不赞成以武力攻取台湾,认为海上风涛莫测,没有把握。福建最高军事长官镶黄旗满洲都统宁海将军喇哈达,也是反对者之一,连万正色也上奏说: “台湾断不可取。”

  赞成以武力攻取台湾的有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和福建巡抚吴兴祚等人。李光地是福建安溪人,这些人代表了闽浙沿海地方利益集团。反映了沿海地区人民要求安居乐业的迫切心情。台湾问题最终仍需武力解决,台湾不剿平,东南沿海就不能安定。有人认为,李光地看出康熙帝已决意取台湾,所以逢迎皇上。自古以来“逢迎”都是大臣邀宠的手段,李光地似乎不是这种人,因为康熙帝并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暴君。

  李光地与施琅有过多次交往,对他的才能有深刻的了解,当康熙帝询问他福建水师提督人选时,他举荐施琅,“若论才略,实无其比”,“海上所畏,惟此一人,用之则先夺敌士气”。大学士李霨又推荐施琅。姚启圣更是一再上疏保举施琅担任此职。反对武力征剿的大臣们不同意起用施琅,理由是施琅的儿子和侄子都在台湾,施琅一旦去海上,必然叛变。 姚启圣通过派往台湾的密探,得知一年以前施琅的子侄两家已经被郑经满门抄斩。如此看来,施琅就与郑氏有血海深仇,从而解除了对施琅的怀疑。既然万正色反对攻台,正好由施琅替换,重新担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13年前所上《尽陈所见疏》,受到鳌拜的轻视,现在得到了康熙帝的重视。1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