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间谍组织大写真:谍海泛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间谍组织大写真:谍海泛舟-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国的情报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1740年,当时被称为“德意志谍报之父’的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为了向外扩张,屡屡和外国作战,因此非常需要了解对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于是便建立起一个情报组织。他所设立的情报组织,显示出德国人在组织上的优异才能,后来被各国谍报组织视为楷模。
  19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宰相俾斯麦的扶助下,试图统一四分五裂的德国。因此德国情报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情报组织的负责人威廉·施蒂贝尔具有从事情报工作的特殊才能,被人们誉为“半个上帝”。他想出了许多谍报活动的新方法。在情报机构中建立了假情报处,专门混淆敌方视听;建立了电报和书刊检查制度;利用女间谍;在国外建立秘密情报站等。后来别的国家也纷纷效仿,建立了一些专门情报机构。1870年普法战争时,普鲁士国王根据战时需要,将参谋总部改为司令部,下设情报部,由施蒂贝尔领导,负责收集情报和对情报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经过整理研究后的情报,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后,为夺取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德国国王威廉二世也十分重视情报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情报侦查活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向敌对国及边境地区布建了众多的间谍网,集中收集英、法、俄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军事实力和武装装备等情报。当时德军绘制的法国地图甚至比法国自己绘制的还精确、详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情报工作的技术手段又有了新的发展,发明了无线电收发电机于1914年建立了无线电截听站和以西方国家为对象的密码分析所,1915年又发明了电话窃听装置。此外,德国还把飞机侦察和空中摄影等技术手段引用到了获取情报工作中。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要情报机构是陆军参谋部军事情报局,由尼古拉上校领导,在军事情报局之下设立秘密情报站,当时情报局的经费除俄国外,在欧洲首屈一指。
  这期间,由于情报活动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复杂,对情报人员也提出了复杂的要求。于是德国情报机构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培养特工的学校,后来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也纷纷效仿。
  从军事情报工作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个分水岭:在过去的战争中,德国军事情报部门的领导除负责情报工作外,还担任其他辅助工作,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让他们担任政治工作;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让他们从事政治和宣传工作。情报机关人员也只有几十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情报部门的领导开始集中精力搞情报工作。从1914年到1918年,德国军事情报局一度拥有420名官员,指派了几千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情报活动德国也正是从此时开始越来越感觉到,情报工作比在堑壕里放来福枪有用的多。1918年11月德国战败后,德国军队被改为国防军,然而在最初的四年里,德国的情报工作并没有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和束缚,仍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格局逐步恢复了军事情报机构。
  1933年1月,纳粹党头子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加快了重新武装的步伐。德国情报机构和陆海空三军一样很快地发展起来。同年10月,希特勒政府提出:“国防部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在反间谍与宣传活动方面捍卫军事政策的利益随后队国防军谍报组织进行扩充和改组,成立了隶属陆军部的军事情报局,在的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推荐下,卡那里斯出任局长并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负责整个德国的情报工作。
  卡纳里斯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称他为“现代历史上最勇敢的人……幻想在欧洲建立一个以英法德为首的美国”。德国情报机构称他为“空中飞人杂技员”。意大利驻柏林的武官对他的评价是“毫无顾忌,智力超群”。德国军事情报局说他“诡计多端”而德国党卫军的保安队长则说他是“最大的叛国者自始至终都在直接的故意地向英国出卖自己国家的军事机密”。正是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混乱的历史环境和复杂的个人经历,使卡纳里斯成了一个不可捉摸的人。卡纳里斯1887年出生于德国北部多特蒙德市郊的一个十分富有、颇有权势的资产阶级家庭。年轻的卡纳里斯大学毕业后参加了海军。1905年进入基尔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备分配到“德累斯顿”号轻巡洋舰上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这艘舰的旗手和情报官参加了著名的科罗内尔海战和福克兰群岛海战。1915年,卡纳里斯到柏林海军部出任联络官并晋升为上尉。1916年夏天,他被派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从此开始了情报生涯。
  有趣的是,当他最初在西班牙从事谍报活动时,就与当时在那里从事谍报活动的年轻的英国上尉孟席斯勋爵(后来的英国情报局长)不期而遇,并险些遭其暗算。后来刚到马德里不久的卡纳里斯就患了重病,德国海军驻马德里谍报站给海军部发了一份电报,要求派一艘潜艇接卡纳里斯回国治疗,这份电报被英国海军的密码分析局截获。根据这一情报,英国海军命令两艘正在德国沿海活动的潜艇随时准备截击前来接卡纳里斯的德国潜艇,同时命令孟席斯领导的驻马德里间谍小组监视卡那里斯的动向,及时准确地掌握其登艇的时间和地点,以便引导潜艇进行拦截。不想卡纳里斯经化装后,乘渔船出港,在外海换成潜艇逃之夭夭。
  1928年,卡纳里斯被调离海军参谋部,派往美国从事谍报活动。20年代后期他曾先后以北海基地参谋和海军波罗的海的海兵站站长的身份参加于组织在中欧和巴尔干半岛的谍报网。
  1933年,卡纳里斯上任情报局长后,希特勒亲自接见了这位新任局长,并对卡纳里斯满怀希望地说:“我想建立一个像英国情报局这样的机构,团结一群人,满腔热情地去工作。”
  卡纳里斯不负重托,一上任就立即着手两方面工作,一是积极网络人才,扩大队伍,在国内外建立一个严密的间谍网,重整谍报队伍。二是与盖世太保党卫军达成协议,划分职能权限、明确情报的权利和义务。情报局的职能是:“一、间谍和军事反间谍活动;二、国防军及其所属机构的情报……;三、监督并执行对间谍活动采取的一切措施……;四、控制和监督武装部队军官的招募工作;五、指导并规定与国防有关的政策。盖世太保执行政治警察的一切职能,同一切公开的敌人作斗争……。党卫军执行国内政治方面的职能,协助工业保安、反间谍情报、边境情报等方面的工作。”为了准备和发动侵略战争,德国于1938年进一步改组了军事情报局,使其直接隶属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此时,军事情报局已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军事谍报机构,统一领导德国陆、海、空三军的间谍情报工作。军事情报局下设三个处:第一处主管收集军事情报;第二处主管心理作战、颠覆活动和破坏活动;第三处负责反间谍和保安工作。并在每一个军区、军团建立情报基地,通过其对第三国进行谍报工作。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各国建立了庞大的间谍网。同时还在德国和德战区建立了三百二十多个电报信件检查站,从检查中收集零零碎碎的情报,对来往的信件包括中立国的信件,最初是抽查,到后来改为全部检查。仅法兰克福检查站,1914年就有97个军官,120个文职官员和2580个雇员,每天检查的信件达12万至15万封。
  德国军事情报局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还是在战争期间,其情报工作都相当活跃,特别是在的国发动入侵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苏联的“闪电战”中,为希特勒制定作战计划,进行侵略战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情报依据,充当了希特勒侵略战争的急先锋。

  二战后的德国(联邦)间谍组织(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纳粹德国大约有20几个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情报机关。其中最著名的叫“阿波多尔”,它是纳粹最高参谋部的情报中心。“阿波多尔”包括三个主要部门:一个负责进行情报活动;一个专管破坏和颠覆活动;另一个则负责反间谍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为东西两部。联邦德国依附美国,民主的国则从属于苏联,各自形成自己的情报体系,发展自己的情报机关,从事针对对方的间谍情报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余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两个对立的德国情报部门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对方身上。东西两个德国成为冷战以来,世界上两大阵营情报间谍活动最活跃的场所,柏林和波恩之间的情报对抗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炽热的秘密战。
  1990年10月,两德实现统一,原民主的国的间谍情报组织土崩瓦解,情报安全人员遭到了全面的追查、清洗、逮捕和审讯。联邦德国的间谍情报组织在接受消化了原民主德国间谍情报组织的大笔遗产之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调整与变革。德国统一后成为西欧第一大国,在庞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基础上,其政治野心也开始膨胀,期望在国际政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至少能够在欧洲发挥主导作用。于是,建立与其西欧第一大国相适应的安全谍报机构,便成为德国间谍情报组织的当务之急。这种情况,用德国谍报机构负责人卢茨·施塔芬哈根的话来说,就是:“统一后的德国,需要一个从冷战走出来并接受新任务的情报机构”。基于这样一个总的目标,德国当局调整了谍报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实现谍报工作的重心转移。冷战时期,原联邦德国谍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付东德、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西方世界的前沿阵地。苏联东欧剧变后,统一的德意志失去了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