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北京大案 作者:丁一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密北京大案 作者:丁一鹤-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好心的陌生人出现,让她拨云见日重见青天。此人姓高,为了不让娟子误会,高先生首先作了自我介绍,称自己在宁波一家寻人网站工作,出于工作需要,他偶尔也上“应召女郎”网站浏览一番。当他看到这家网站上发布的署名为“娟子”的两条留言后,凭着职业的敏感立即意识到这不应该是“娟子”本人留的。于是,他用专业手段查出了这两条留言的IP地址后,立即给娟子打电话,以便她赶紧报案,查出留言的发布者。 

      第三章恶作剧开出网络诽谤案(2) 
        娟子激动得泪如雨下。 
        就这样,在被骚扰电话和短信折磨了许久之后,娟子走进了派出所,递上了在这家网站发布的黄色留言和两个IP地址。她恳求民警:“帮我查查是谁发布了这两条留言,帮我洗清这不白之冤。” 

        无冤无仇,青年白领这般毁誉为哪般 
        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进行了侦查,通过先进的刑事网络侦察技术,警方很快锁定由娟子提供的两个IP地址的具体位置,它们均出于某大厦的一个单元房内。通过调查得知,这个单元房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宿舍,里面住了3个女孩。 

        办案民警立即分别传唤3名女孩。3名女孩却矢口否认登录过什么“应召女郎网站”,而且她们也不认识娟子。3个女孩的陈述能互相印证,经过调查3个女孩没有撒谎。那么,谁还有可能使用3个女孩宿舍里的电脑,并登录了这家网站呢?3个女孩称,她们的宿舍平时很少有外人来,即使有外人来,她们也都在场。如果有人动这台电脑,登陆这家黄色网站,她们肯定知道。只是3中人一个叫小洁的女孩子,最近交了一个名叫赵小强男朋友经常来这里找小洁,不知他动没动过这台电脑。不过,凭直觉,赵小强不像是做这种事的人。 

        民警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线索,当即决定传唤嫌疑人赵小强。 
        正如3个女孩讲述的那样,赵小强确实不像是做这种事的人。这个28岁的男青年毕业于名牌大学,给人的感觉文质彬彬,和小洁在同一家公司供职,有着出色的工作业绩,平时的表现也很正派,俨然没有时下不良青年的那种流气。正因为这一点,小洁和赵小强由同事慢慢发展成恋人。别说小洁,陌生人看了外表斯文谈吐不俗的赵小强,都不会相信他会干出在网上留言诋毁他人的事来。然而,令所有人不敢相信的是,当办案民警讯问赵小强有没在网上发布由娟子提供的两条信息时,赵小强竟然很痛快地满口承认,说那两条留言就是自己发布的。不仅如此,在发布这两条留言前,他还曾经在某著名网站的一个叫“美丽相逢”的聊天室里留过不只一条类似的留言,也留有娟子的手机号码,而且两个号码都留下过。 

        关于这个赵小强,娟子对他的记忆也很模糊。5年前,他们是一个公司的同事。那时,赵小强刚大学毕业,曾在娟子所在的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在娟子的记忆里,她很少和这个年青人交往,在一起说话都不超过20句,工作上也很少往来,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文质彬彬的青年叫什么名字。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娟子也许不会记得曾经有一个叫赵小强的同事,更不要说得罪他。令娟子和办案民警不解的是,和娟子没有任何芥蒂的赵小强,为什么要在网上诋毁娟子呢?他又是怎么知道娟子的手机号码的?这中间究竟发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呢? 

        原来,5年前赵小强当时所在的公司打算给公司员工配备一批手机。因为赵小强是年青人,对手机这类时尚玩艺儿门儿清,所以公司派赵小强和另外一名员工去买。当时赵小强共购得20多部手机,分给各个员工的手机号都是随机的,因为娟子工作成绩突出,负责公司的重要业务,公司给娟子配备了两部手机,而且2个号码相连,这2个号码又和赵小强的手机号码挨着,所以赵小强记得特别清楚。加之,娟子是业务经理,长得又气质不凡,在年少的赵小强眼里,娟子就是自己今后择偶的标准。虽然没过多长时间,赵小强就离开了娟子所在的公司,但娟子姐与众不同的气质在他的脑海里却总也挥之不去。 

        离开公司后,赵小强过得并不如意,像时下的好多青年一样,5年中,他像挑一件可心的衣服那样,不停地从这家公司换到那家公司。几经辗转,赵小强终于应聘到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得到了不错的职位,并且很快熟悉了工作,收入也明显提高。赵小强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工作非常卖力,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没多长时间,就得到公司老板的赏识。然而,赵小强也越来越感到来自周围同事的竞争压力,时常有一种莫名的烦躁在心中不安地悸动着。为了排遣工作上的压力,赵小强和好多公司白领一样,选择了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他喜欢在网上和陌生人山南海北地聊。公司附近就有网吧,一有空儿,他就去网吧和人聊天。他最常去的是某网站的一个叫“美丽相逢”的聊天室。在聊天室里的网页上,他看到很多人在上面留着很刺激的留言还有电话号码。赵小强觉得这些人纯粹在搞笑,鬼才在意这些信息。于是他也产生了搞笑的冲动。于是,他想到了娟子,很快模仿别人的举动,在聊天室里留下了娟子的名字和手机号码…… 

        也许是聊天室里留言的人太多,也许正如赵小强想的那样,没有人会认为这些留言是真的。他的这次搞笑,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无疑像个诱饵似的诱惑着赵小强继续寻求刺激的欲望。直到2005年6月的一天,他来到小洁的宿舍,在空无一人的宿舍里等待小洁的煎熬中,无意登录到那个名叫“应召女郎”网站,看到很多关于一夜情的留言时,青春年少的他,寻求新鲜、刺激的欲望再一次被激起。于是,他又一次想到了曾经的同事娟子,于是就在网上编发了上述留言。 

        直到东窗事发,赵小强才感到事态的严重。他对办案民警说:“我没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我以为网络是虚幻的,出于好奇,搞恶作剧而已。不会有人当真的,何况我也没留下娟子姐的真名实姓,我没想到真有人会给她打电话。”但就是他这个轻率的恶作剧,酿成国内首例网络诽谤案。 

      第三章恶作剧开出网络诽谤案(3) 
        按照法律规定,此案不属于治安管理的范围,在对赵小强进行了为期24小时的传唤后,公安机关依法释放了赵小强。此后,民警又将两方通知到派出所,要赵小强当面向娟子道歉。真相终于大白,娟子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当着民警的面,给了赵小强两个嘴巴。跟娟子同来的丈夫也要冲上去教训这个“毛头小子”,被民警拦住了。警方书面告知娟子,可以到法院通过提起刑事自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堂对簿,一个恶作剧赔了10万元 
        2005年9月,娟子一纸诉状将赵小强告到法院,控告赵小强在网上散布的诽谤性信息对她的人格、名誉和精神等造成了极大地损害,希望法院追究赵小强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同时赔偿她经济并精神损失2万元,并公开对她赔礼道歉。 

        法院认为此案符合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条件,当即受理了此案。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法院对赵小强进行了刑事拘留,随后逮捕了赵小强,并关押进看守所。失去自由后的赵小强更加感受到法律的严肃。他跟法官说:“从派出所出来后,我一有时间就会登录以前的网站,在发布的两个涉案留言后面写上‘这个留言是恶作剧,请不要相信,也不要打电话’,并且一遍遍地刷新网页,以期带有留言的网页能靠后些,唯恐再有人看到。我愿意向娟子姐真诚道歉。” 

        自诉案件原告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被告的命运。然而,被电话和短信骚扰了很久的娟子,此时心中怒火难以平复。起诉后不久,她就撤回了附带民事诉讼,强烈要求法院追究赵小强的刑事责任,态度非常坚决。这可急坏了大墙之外的赵小强的父母。 

        儿子赵小强是这个家庭的希望,自打他被捕入狱,已步入古稀之年的赵父、赵母顿时如同掉进了冰窟窿里。赵父是一家企业的退休干部,赵母是退休教师。老两口三十多岁时好不容易才有了这唯一的儿子。为了儿子的成长,他们倾注了全部心血。赵小强从小到大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并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赵小强像许多有志青年一样,靠着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打拼天下,虽说吃了不少苦,但也练就出立世的本领。在公司的应聘会上,他从上百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公司不久,很快以丰厚的业绩得到公司领导层的赏识。正当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突然出现这个变故,对于患有多种老年疾病的赵父、赵母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患有心脏病的父亲经受不住这意外的打击,心脏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年迈的母亲一边放心不下老伴,一边又心疼大墙里的儿子,整日迈着蹒跚的脚步,穿梭在医院和看守所之间…… 

        亲戚朋友见状,纷纷过来劝慰,帮助出点子,想办法。赵母冷静下来,给办案法官和娟子写一封信,赵母的信言词恳切,她在信中恳求法官和娟子给儿子赵小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儿子毕竟还很年轻,他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她请求法官看在一位母亲的情份上,做做对方的工作,不再追究儿子赵小强的刑事责任。她在写给法官的信中是这样说的:“对方提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只要不追究儿子赵小强的刑事责任,我就是砸锅卖铁卖房子,也心甘情愿……”最后,赵母恳求道:“我们老两口都有严重的老年病,我们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不容易,我们不奢望什么,我们只想像千千万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