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震撼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倪寿明
丁一鹤的这套《解密案卷》系列丛书,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真实不但是新闻的生命,更是纪实文学的生命。为了强化这种真实,丁一鹤向我们展示了案件形成过程中的一些最原始的材料,这些鲜为人知的供词、笔录,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真实得令人震撼!
法制纪实作品的生命就是真实!丁一鹤谈起他的法制纪实作品时,常常说他文章的情节“无一处无出处”,所有情节都来自于他采访的素材和案件卷宗。真实难吗?当然很难。有些新闻记者说,那个案件我也采访过,可没有发现丁一鹤所写的那些细节!其实不是没有!是你的采访不深入。丁一鹤关注一个案件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不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无论旁听庭审、采访当事人、查阅卷宗、采访法官等等“功课”,他做得都很认真。熟悉丁一鹤的法官都知道,他是最不好应付的记者,他一定要看到卷宗、采访到当事人或者被告人才可以。当然,丁一鹤本人是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有便利的条件,能够相对容易地得到法官的批准,查阅案件卷宗。这就保证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为《解密案卷》系列中引用一些判决书和与案情相关的其他材料提供了方便。正是这些材料,在他的梳理下比较充分地展示了案件发生和审理的全貌,让读者看了十分过瘾。
真实并不一定就能保证作品好看好读,还要加上作者独到而细致的观察和判断。一个线索,能从陈旧的表面现象背后看到新鲜独到的东西,这就是判断的功力!一个案件,你能从不同的线条中找到一个别致的主线,这就是选择的功力!把一件真事写得具有新闻性、传奇性、可读性,还要有提炼主题、选择角度和结构文章的能力!没有深入的采访和敏锐的触角,是难以做到的。这需要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热爱,投入心血。在个别案件中,由于关注点不同,涉案人员的有些人生经历,法官不一定完全清楚,丁一鹤却要梳理清楚主人公的成长轨迹和案件的来龙去脉,所以他在采访中常常挖出许多别人没有发现的故事和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为他的文章增光添彩。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
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
丁一鹤是我的朋友,嘱我为这套书写几句话,无法推辞,写上点滴感想,是为序吧。
序二
人性的审判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
丁一鹤的《解密案卷》系列丛书请我作序,我欣然接受。原因有三:一是我熟悉丁一鹤;二是我熟悉丁一鹤所写的这些案件;三是这些案件对读者对社会有借鉴意义。
我熟悉丁一鹤是在8年前,那时候我还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担任副院长,分管刑事审判和政治部的工作。当时,法院要接收几个军队转业干部,在众多被挑选的人员当中,丁一鹤是入围的3人中最年轻的,而且在部队的经历也比较丰富,当过连队干部,做过集团军和师、团的新闻干事,还担任过编辑记者和首长秘书,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能写会画,是一个不错的政工干部人选,当时我们已经决定要他。但是一个月之后,这小子却被高级法院挖走了,并创刊了一份法院的内部刊物《北京法官》。
这是我认识丁一鹤的开始,之后我调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担任副院长。这个期间丁一鹤在研究室工作,担任《法庭内外》杂志社的编辑记者。他在《法庭内外》工作的几年间,撰写了大量法制纪实文章,除了在全国上百家报刊发表和连载之外,还先后出版过十几部法制纪实图书,这些图书很受读者欢迎,图书市场上还出现了多种丁一鹤图书的盗版,他的作品被很多报刊和门户网站连载转载。在新浪网的读书排行榜上,丁一鹤的《解密北京大案》和《死囚档案》两本图书,位居时政类图书的第三名和第四名。
我愿意作序的第二个原因是我熟悉丁一鹤图书中的这些案件。在《解密案卷》系列的图书中所涉及的案例,有刑事案件,也有民事案件,有反映女性犯罪的《女囚档案》,有反映官员腐败的《落马官员档案》,有反映新型案例的《中国第一案》,也有反映知识产权审判的《知产名案》。书中的很多案件是我作为主管院长督导过的,也有些案件是我亲自担任二审审判长参加过审判的,其中很多案情当然熟悉。
丁一鹤撰写的这些法制纪实文章,全部取材于北京市各级法院审判的案件,其中刑事案件占了很大比例。我在高级法院担任副院长的这几年,一直分管刑事审判工作和宣传工作,所以对丁一鹤《解密案卷》系列中的很多案件,是耳熟能详的。比如《解密案卷》系列第一部《女囚档案》中,马秀琴制造的京城最大贩毒案,打工妹吴金艳杀人无罪,童琇琳雇凶复仇后回国自首,都是近几年影响比较大的案件。
我愿意作序并向读者推荐这套书的第三个原因是,丁一鹤撰写的这些法制纪实文章,无论对读者还是对法律研究者而言,都有借鉴意义。读者看了,可以在消遣的同时得到启迪和深思。而对法律研究者和工作者而言,这套图书囊括了近5年来北京法院审理的大案要案的全貌,并分门别类地通过纪实的方式展示给大家,可以清楚地梳理北京法院审判工作的特点。
我认为丁一鹤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感很强,很多扑朔迷离的案情令人震撼。这些震撼既来自于案件本身,也来自于丁一鹤的理性思考和对涉案人物的人文关怀。丁一鹤的长处和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在于:他能够把对案件事实的刻画与深沉的思考融合得非常到位,非常自然,没有附加的痕迹。他的讲述看起来很平淡,却有人性的哲理,他的思辨没有戴着呆板的哲学家面孔,而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用草根的方式记录这个时代发生的大事件。
善于思考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家,作品写出来也必然有深度。丁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不仅仅是讲述案件本身,他最关注的是案件中的人,所以他在更多的笔墨落在“人”上,他善于用典型的动人的细节,凸显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尤其是灵魂深处的本质感受。这是他的法制纪实作品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是读他的作品有一种极其亲近感的根本原因。
法官是用法律的标准进行审判,丁一鹤是用人性的标准进行审判,这套图书在法律和人性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南柯梦醒,千万捞夫一场空
2006年3月17日,轰动全国的亿万富翁袁宝璟雇凶杀人案尘埃落定,袁宝璟被押赴刑场采取注射方法执行死刑。事过不久,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却再次爆出与袁宝璟案相关联的一个幕后惊天大案。袁宝璟的妻子、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舞蹈家卓玛为了能帮丈夫免除牢狱之苦、杀头之罪,曾拿出950万元巨资请“国务院秘书局副局长、中办机要局副局长王富桥”帮忙“捞人”。但直到袁宝璟被判处死刑,卓玛都没有见到任何一份王富桥所吹嘘的“中央首长批示”。悲愤交加的卓玛向王富桥讨要说法,却遭到王富桥的百般推托和刁难。无奈,失去近千万元巨款的卓玛向警方报案。2006年12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王富桥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爱夫至深、救夫心切的卓玛,在求救无门时,拥有丰富学识和人生阅历的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居然屡屡掉进王富桥设置的低级陷阱中,屡屡执迷不悔。南柯一梦到最后,为世人留下了无限感慨唏嘘的谈资!
认识卓玛以前,王富桥不过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倒卖假古董的老贩子,在北京注册了一个叫“福慧堂”的文物鉴定中心,自任总经理。在北京市通州区,已经结婚多年的他却与一个比他小24岁的女人石晓萍生下了一个已经6岁的女儿。
在外人看来,王富桥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非凡经历:这个从未参军的人,却从1973年开始就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国防科工委、总参谋部工作,23岁就当上了总后勤部的科长,之后一直担任领导职务,虽然没有军人的职称却享受着军人待遇。1999年王富桥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调研部主任,甚至还当过中国世界人民友好协会的副主任。当然,他最显赫的职务是国务院秘书局副局长、中办机要局副局长。同时,这位自封为“副部级高官”的老先生还是一位易经大师、古董专家。
其实,王富桥这些身份统统都是他自己捏造的。王富桥对外唬人的招牌除了“中办机要局副局长”的身份,还有一辆奥迪A6轿车和一个通过网络聘来的司机,他让司机小李在别人面前毕恭毕敬地称他“王主任”。
2003年2月,王富桥贷款购买了一部奥迪A6轿车,这部黑色奥迪车上安装着警灯、警报器、国A证,还有盖着国务院秘书局、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大印的警备证、安全证等等很唬人的东西,这些一应俱全的“标签”当然都是伪造的。整天为自己的房子和车子的贷款而发愁的王富桥,对外却宣称自己是国务院秘书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副局长,因此蒙骗了一大批人,在北京潘家园经营古董店的罗远樵就是其中之一。罗远樵通过朋友结识了王富桥之后,很快被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