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了几处学堂,从中出了些力,名望倒也有了。人家只道他深通西学,其实只有二三十年的墨卷工夫,高发之后,那里还有闲暇日子去研求西学呢?又亏得结交了一位学堂出身的张秀才,拾得些粗浅的格致旧说,晓得了几个新名词,才能不露马脚。交游广了,他有几个戚,一个个都替他荐了好馆,每年贴补他些银两,方度了日子。那年正想得个京察,简放道府出来,偏偏遇着匪乱,就此偃旗息鼓的携眷出京。
这时海道还通,搭上轮船,直至上海,住了泰安客栈。当下就去拜访钱木仙,叙了寒暄,谈起京中的事。这杨编修竟是怒发冲冠,痛骂那班大老们没见识,闹出这样乱子,如今死的死了,活的虽然还在,将来外国人要起罪魁来,恐怕一个也跑不掉。
说到忘情的时候,这钱木仙虽然平时佩服他的,此时却不以为然,鼻子里嗤的笑了一声,连忙用别话掩饰过去。杨编修有些觉着,便也不谈时事了。木仙道:“据我看来,大局是不妨的。但是北方乱到这步田地,老哥也不必再去当这穷京官了,譬如在上海找个馆地处起来、一般可以想法子捐个道台到省,老哥愿意不愿意?”杨编修正因冒失回南,有些后悔,听见这话大喜,就凑近木仙耳朵边说道:“兄弟不瞒你,我此番出京,弄得分文没有,你肯荐我馆地,真正你是我的鲍叔,说不尽的感激了。”两人谈到亲密时候,木仙道:“我有个认识的倌人,住在六马路,房间洁净,门无杂宾,我们同去吃顿便饭,总算替老哥接风。”杨编修称谢道:“千万不可过费。”木仙道:“不妨。”说罢进去更衣,停了好一会才走出来,却换了一身时髦的装束。杨编修啧啧称赞,说他轻了十年年纪。木仙也觉得意。两人同到六马路一家门口,一看牌子题着“王翠娥”三个字,一直上楼,果然房间宽敞,清无纤尘。翠娥不在家里,大姐阿金过来招呼,坐下拧手巾,装水烟,忙个不了。本仙叫拿笔砚来,开了几样精致的菜,叫他到九华楼去叫。一面木仙又提馆地的事,忽然问杨编修道:“花千万的名老哥谅来是晓得的,他春天合我谈起,要开一个学堂,只因没得在行人做总办,后来就不提起了。可巧老哥来到上海,这事有”几分靠得住。一则你是个翰林,二则你又在京里办过学堂,说来也响。不过经费无多,馆况是不见得很佳的。你愿意谋事,我就替你去运动起来。”杨编修沉吟之间,却好王翠娥回寓了,不免一番堂子里的应酬。须臾摆上酒肴,两人入席,翠娥劝了他们几杯酒,自到后歇息去了。杨编修方对木仙道:“开学堂一事,却不是容易办的。花清翁要是信托我,却须各事听我做主,便好措手。至于束修多寡,并不计较。”木仙道:“那个自然,听你做主。你既答应,我明日便去说合起来,看是如何,再作道理。”当晚饭后各散。次日,木仙去拜花道台,偏偏花道台病重,所有他自己几丬;洋行里的总管,都在那里请安。木仙本来-一熟识的,先问了花公病症,知道不起。木仙托他们问安,要想告辞,便有一位洋行总管姓金表字之斋的对他说道:“你走不得。观察昨晚吩咐,正要请你来,有桩未完的心事托你呢。我进去探探看,倘还能说话,请你到上房会会罢。”木仙只得坐下。之斋去了不多一会,出来请本仙同进去。见花清抱仰面躺着,喘的只有出的气,睁眼望着木仙半天,才说得了一句话道:“学堂的事要拜托你了。”说完两眼一翻,晕了过去。木仙也觉伤心落泪。里面女眷们也顾不得有客,抢了出来哭叫。本仙见机退到外厅,听得内里一片举哀之声,晓得花清抱已死。各洋行总管也都退出,问起木仙什么学堂的事,本仙-一说了,又说替他请了一位翰林公,在此等候开办。金总管听了道观察的遗命,不可违拗,须由我们筹款,赶把房子造好,其它一切事务,都请木兄费心便了。各总管答应着,这事方算定局。木仙辞回找着杨编修,说明原委,又说等到房子造好,就请来开学。杨编修道:“这却不妥。虽然房子一时起不好,也须破费几文,请些人来订订章程,编编教科书,不然,到得开时,拿什么来教人呢?”木仙点头称是。杨编修便与木仙约定,将家眷送回苏州,耽搁半月,就来替他请人办事。当下作别不表。
且说浙江嘉兴府里,有个秀才姓何名祖黄,表字自立,小时聪颖非常,十六岁便考取了第一句算学入泮。原来他的算学,只有加减乘除演得极熟,略略懂得些开平方的法子,因他是废八股后第一次的秀才,大家看得起他。他自己仗着本领非凡,又学了一年东文,粗浅的书可以翻译翻译。在府城里考书院总考不高,赌气往上海谋干,幸而认得开通书店里一个掌柜的,留他住下译书,每月十元薪水。其时何自立已二十多岁了,尚未娶妻,不免客居无聊,动了寻春之念。却好这书店靠近四马路,每到晚间,便独自一个上青莲阁、四海升平楼走走,看中了一只野鸡,便不时去打打茶围。店里掌柜的劝过他几次,不听,倒被他抢白道:“我们是有国民资格的,是从来不受人压制的。你要不请我便罢,却不得干涉我做的事。”那掌柜的被他说得顿口无言,两个因此不合式,自立屡欲辞馆,无奈又因没处安身,只得忍气住下。一日,走进胡家宅野鸡堂子里,迎面碰着一位启秀学堂里的旧同学张秀才,就是杨编修的知己,表字庶生,自立大喜,拉他进去,叙谈些别后的事情。庶生就问自立何处就馆,自立叹口气道:“我们最高的人格,学堂里尚没人敢压制,如今倒要受书贾的气了。”就把在开通书店里的情节-一说了。庶生道:“老弟,你也不必动气,从前是做学生可以自由的,如今是就馆,说不得将就些。现在杨编修承办了个储英学堂,到处找我们这班人找不到,弄了一班什么刘学深、魏榜贤一帮人在那里编书。我想他们这种人都有了事情做,像你这样人才,例会没有人请教,真正奇怪。明日我叫他来请你,束修却不丰,每月也只有十几块洋钱的光景。”自立欢喜应允。
次日,果然庶生有信来约他去,自立就辞了书店,直到庶生那里。原来学堂尚未造好,就在大马路洋行里三间楼房上编书。
当日见了杨编修,谈些编书的法子,杨编修着实佩服,开了二十元一月的束修,又引见了刘学深、魏榜贤一帮人。自此这何自立便在储英学堂编起书来。好容易学堂之事各种妥贴,报名的倒有二三百人,酌量取了一半。真是光阴似箭,又入新年,学堂大致居然楚楚有条,取的尽是十三四岁的学生,开学之后,恂恂然服他规矩,杨编修名誉倒也很好。那晓得他时来运来,偶然买买发财票,居然着了一张二彩,得到了一万洋钱,他便官兴发作;其时捐官容易,价钱又便宜,立刻捐了一个道台,指省浙江,学堂事情不干了。花清抱的儿子及金之斋再三出来挽留,他决计不肯,人家见他功名大事,也只得随他。学堂之中,另请总办,不在话下。
且说他指省浙江、照例引见到省,可巧抚台是他中举座师,又晓得他办学堂得法,自然是另眼看待,便把本省一应学务,通统委托了他。过了半年,齐巧宁绍道台出缺,因这宁绍道台一年有好几万银子的进项,他就进去面求了抚台,又许了抚台些利益,抚台果然就委他去署理这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二回
巧夤缘果离学界 齐着力丕振新图
却说杨道台系初到省的人员,骤然署了美缺,同寅中就有许多人不服。有说他是京里走了门路,拿某大军机的八行来的;有说他花了一万银子买的;只有银圆局的老总胡道台,是抚院的红人,晓得细底,听了这些谣言,叫他们休得混猜。杨观察是当今名士,他京里头交好的亲王大员却也很多,这番署缺,其实是抚宪因他学堂章程定的好,拿这缺酬劳他的,于是大家才息了那番议论。胡道台却把外面浮言觑个便儿告知抚院,那抚院是胆小的人,诚恐风声大了,弄成一个无私有弊,便密查资格,恰好胡道应补缺,就奏请补他宁绍台道,等到部覆回来,也只有三五个月的光景,生生把杨道台一块肥肉割去了一半。
不言胡杨交替的事。
且说胡道台补缺的风声出去,就有几位候补道想顶他银圆局的差使,内中有位大学堂的总办周道台,他本是接杨道台的手,只因他办学堂办得不大顺手,尤注意这个差使。你道这周道台是什么出身?原来也是个名翰林截取出来的,名颐号燕生,因他生得是个瘦长条子,学生背后都称他赛曹交。他接了这个差使,晓得难办,就有一种圆通办法,不但不肯得罪学生,还要拣几个恭维几句;学生要上天,只少替他搬梯子。大家见是这样,倒也不与他为难。只是有几个不习上的学生,正好借此到花街柳巷去走走,上了几次报,被他知道了,有些下不去,所以急欲脱身。这时正值抚院生日,传谕出来,一概礼物不收。
周道台打听着了明的不收,暗中有贵重之物却是要的,送礼也要有诀窍,须经他们上邓升的手。周道台想出一个法子,叫银匠打了一尊金寿星,一尊金王母,约值一千银子的光景,真是玲珑剔透,光彩射人。自己不便合那邓门上交涉,叫家人王福去结交了他,说明是送院上寿礼,托他从中吹嘘,是必要赏收的。那邓门上听了王福的话,笑嘻嘻的道:“怎么你们大人也送起寿礼来?莫非是送的书吧?再不然是他老人家自己做的寿文。”王福道:“都不是。我听得说是个一个金寿星,一个金王母娘娘。”邓门上道:“难为他想得到,敢是一两金子一个,也要费到一百块钱的谱儿。”王福道:“你体要这般看轻他,只怕还不止哩。”邓门上道:“你且把东西给我看看,好送的便替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