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论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藏的论语-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2…6章,讲孔子之“喜”。孔子慨叹陪他在陈、蔡间受苦的弟子,如今都不在身边了,表达了他对弟子们的思念、喜爱之情。接着历数各个优秀的弟子。而对颜回“于吾言无所不说”、“孝哉闵子骞”、南容三复“白圭”的评价,都是表达孔子对学生的喜爱。

  第7…11章,讲孔子之“悲”。写孔子痛惜好学的颜回早死,而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却遭到孔子反对。这是否说明孔子喜爱颜回是假呢?不是的,孔子十分悲痛颜回的逝世。孔子将颜回当成儿子一样,却反对弟子们厚葬颜回。从中我们来体会孔子事死如事生,对葬礼发乎情、止乎礼的行止。这里描述孔子悲的“朴野”之情。

  第12…19章,讲孔子的“弹”和“赞”。季路问事鬼神、问死碰了软钉子是弹。孔子赞扬闵子骞“言必有中”是赞。先取笑子路弹瑟水平非常一般,又能够维护子路的面子是先弹后赞。评价师与商过犹不及是温和地评论,怒骂冉求敛财,可鸣鼓而攻之是激烈的抨击。评价柴愚、参鲁、师辟、由喭是整体的评论。评价回屡空、赐屡中,是细节的评论。如此一系列各具风格、内容迥异的表达,或弹或赞,一点都不虚情假意,表现出孔子的“朴野”之直,弹与赞都是发乎情,止乎礼的。

  第20…26章,讲孔子的“爱人”。以子张问善,提出“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重要观点。真正的善良不是口里讲讲、表面装装。动真感情、说真话直话也是善良。各章都表现了孔子在设教时直接朴野的一面。但孔子也照顾到不同弟子的性格特点,灵活变通。例如劝子路不要闻斯行诸、鼓励冉有要闻斯行诸,这是灵活的教育法。而颜回“子在,回何敢死”就是情的表露,慈爱的教育法。对“仲由、冉求可谓大臣”的回答、子路使子羔为费宰的批评,及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四人畅谈理想抱负的评价,都是“情”和“直”相辅相成的教育法。以此表明孔子的爱护学生的感情的“朴野”,有其发乎情,止乎礼的一面。

  本篇的中心思想,是主张先进礼乐的朴野精神,可看成是《八佾第三》篇“绘事后素”的发挥,说明真正的礼乐是发乎情、止乎礼的。学习本篇的重点便是看孔子如何喜怒哀乐、嬉笑怒骂,看他是怎样不违礼而近“朴野”的。这时我们再回顾篇首,则可知一般注解将“先进于礼乐,野人也”解释为“先学习礼乐后做官的是平民”,实属无稽之谈,完全不能契合全篇中心思想。反之,将“先进”理解先辈们演进礼乐的精神,则与《论语》其他各篇的编排一样,篇首章就能揭示全篇的中心思想。 
 
  
  
 
 颜渊第十二达仁三步曲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回归到礼敬的言行,就能达到仁。一天能够克己复礼,那天下都会归于仁了。达成仁是从自身下手的,难道是由别处得来的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重点在哪里呢?”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愿照老师所说的话去做。”

  “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两处之“为”,音卫,指“有助于”达成仁。“克己复礼”正如曾子所说的“忠恕”之道,只是通达仁的渐修方法,庶几近矣,而不等于就是“仁”。其实际的修行可分为三步来说明:

  首先,克己。克己之欲,可见清净本来。要知道身体并不是我,死人也有身体,却无机用。平日的思想也不是我,思绪如瀑布,分秒不同。所以要将身体、思想的干扰彻底放下,那个放不下的,能觉、能知、能起妙用的功能,便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放下便是克己,外放诸物,内舍诸欲。眼、耳、鼻、舌、身均使清净无为,再令脑中念头集于一念,不再放任自流,于前念已灭,后念未起时,回光返照:我是谁?可体会那发起妙用的功能究竟是何面目。

  道清净无相,“常用恰恰无,常无恰恰用”,难以言说。所以孔子对不同的人阐述“仁”,用了不同的方法,目的是指示他们一条能够做到的路径。《大学》将仁发挥为大学之道,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的“明明德”便是见道的境界。“亲民”便是仁。“止于至善”就是德,是克己复礼的成效。《大学》明确指出了“静”的重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止、定、静、虑便是指身不妄作,思绪集中一念,于念念起灭间关照道体。所以《大学》可视为儒家内典修学较明确的蓝本,对明心见道、贯通仁、德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儒学得以有效传承的关键。后来随着佛、道的兴盛,儒家也发展出一套自己的静坐法门来配合修学,特别是明代以后,儒生也每日定课静坐。但不管修学的法门如何,其根本还在“克己”,克己的阶段,相当于佛家明心见性的阶段。

  其次,复礼。礼敬他人,止于至善。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心欲仁而仁在兹,有何远?所以,复礼即里仁之道。复礼能帮助克己,克己能帮助复礼,克己为心,复礼在言行,两者无二无别。若心明明德,而言行不能复礼,即不得其用,实非明明德。以佛家来讲,复礼便是悟后起修。通过止、定、静、虑,体会到心性之本来,那属理悟,自身的习气一点没少。所以要在平常生活中,以礼、义为准绳,消除“假我”、“小我”习气,使言行与心性合一,是为真人。克己是修、是见,复礼是得、是证,复礼更为关键。

  复礼又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保。即本章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礼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不迷于清净本性,如同先给孙悟空戴个紧箍咒,使他不起恶行。第二个阶段是“任”,即孔子所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率性而为都能弥合天真,到此阶段才堪称有证,得未尝有。所以克己见性不是真见性,复礼至言行清净,才是真见性、真大彻大悟。

  第三,天下归仁。对人、事、物具备了平等之心,将小我升华为大我,通达无相。它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慈悲之心,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这个时候,可去利益国家、万民。以孔子的话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因为“苟志于仁者,无恶也”,他恶人的一面,不过是教化别人的方便手段而已。惟有做到清净无为,里仁而无仁见,率民以德却无德相,以平常心、直心处世,“至平常而道中庸”,道的智慧妙用才真正生起。这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都不在话下,相当于佛教中的行“菩萨道”的阶段了。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作为修行的纲目,在孔子或说儒家思想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处也展开予以分析。

  首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条,是大多数人敬儒家而远之的主要原因——还没得到儒家思想的好处呢,就教我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尤其是年轻人心里会有抵触情绪。其中原因,一是因为人都有欲望,要节制他的欲望时,他便觉得不自由。另一点,是因为他没有确切理解什么是“非礼”。现在“非礼”已成了女性遭到性骚扰时的专用救急语,但在儒家思想里,礼是一种行为准则,相当于一般宗教的“戒律”。“礼”不能象程颐、朱熹那样简单概括为“存天理,灭人欲”。要这么说,朱熹就该断子绝孙,因为“性欲”便是人欲,他朱熹在行周公之礼时,能做到只有天理而无人欲?“礼”准确地说可表达为“存诚正,去邪欲”,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进一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言以蔽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礼”教。一个悟道者依然是饿了吃、困了睡的,与常人并无二致,但无二致中又有随缘不执着之区别,其中奥妙唯请仁者恭行彻证之!

  其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愉快的修行体验过程。人之所以迷失,全因欲望作祟,如绳系驴,不得解脱。所以要以戒为师,闲邪存其诚,令心念止于至善。一般凡夫总误以为索取营私是快乐,却不知寡欲清净、利人才是真正的快乐。人们做一件好事,会觉得格外地轻松愉悦,做一件坏事则心情沉重。这一件一件小事所凝结的痛苦与快乐,便是超越与堕落的根本动力。礼则是判断善、恶的方便手段。我们言行合乎礼义,进而心意识也合乎礼义,行善的清净之乐就会生起,修道才不至退转。而那些殚乐恶欲,视“礼”为负累者,修道、解脱是免谈的。

  其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用以律己,而非用以责人的紧箍咒。《论语》中多次提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辞达而已矣”,就是反复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大原则。现实生活中颇有貌似学佛、修道者,乐将自己视为裁判官,不时地对别人品头论足,这是非常可笑而无益的邪行。

  我们简单作一个结论:要做到仁,需先克己明心,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规范言行,帮助开明明德。再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纲目,复礼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