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国沃顿商学院一开学就让自己的学生有一个感觉:你就是最好的,整个2年始
终就是贯穿着这个思路。2年时间,使邹其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对问题的认识,对
管理的理解都提高到了更深的层次。他说,沃顿带给了我两方面的东西,一方面是
开阔你的视野,另一方面是财务分析、市场分析等具体的东西。重要的是给你一种
做事的方式。在上MBA期间,邹其芳每周都要认真地听比尔·盖茨。戴尔等著名实业
家的演讲,并且可以和他们直接进行交流。他在这种交流中逐渐充实。他说,现在
想起来,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MBA的学习,给邹其芳带来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他有了“要从头到尾去做一件
事情”的想法,而且在他脑海里越来越强烈。此时的他意识到,以前自己做事好象
总是被别人推着走,亦步亦趋,时间长了,好象失去了自我,可是现在,他又找回
了自己,他想要追求一个自我买现的过程。直到今天,邹其芳都很奇怪自己当时为
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只是,毋庸置疑,这一次的转变,给他的人生插上了一双
可以飞翔的翅膀。人贵有自知之明,选择错误不要紧,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你的选
择。
    转眼间,两年就已经过去了。这一年邹其芳:33岁。从美国沃顿商学院毕业的
学生是不愁找工作的,在学生毕业前夕,美国以及欧洲的许多跨国公司就开始在学
校里物色人才。邹其芳毕业时,美国几家非常大的公司专门把他请到总部去,跟他
商量到他们单位工作的问题。他们向邹其芳保证,在这里工作有最优厚的薪金和最
合适的职位,以后晋升也非常快。但邹其芳却对此不感兴趣,他说,我有在大公司
工作的经历,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在那些公司做,我可以预测到我20年后会做到什
么位置。你总得一步一步顺着他们的台阶往上走。邹其芳始终觉得,自己的根在亚
洲,在美国工作,尽管待遇、职位特别好,也非常舒适,但远没有在自己的国家那
样安心。他坦言:我就是想自己做点事。在大公司里,很多东西都已经是约定俗成
了,你不可能进行大的改变。
    但在当时,中国大陆的企业根本不会到美国去招聘人才;而同学们大多都在学
校的时候就已经把公司找好了,所以邹其芳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回到大陆;而是选
择了香港。美国沃顿商学院最强的是它的金融,他自豪地说,如果你到华尔街去,
哪个银行里都会找到自己的校友。而邹其芳学的就是金融和战略管理,为了真正的
学以致用,他进入了美资银行。
    事实证明;邹其芳这次的选择并不成功。他真诚地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
我不会选择银行。银行给的工资最高,因为学的就是金融,当时觉得进人银行界是
顺水成舟的。但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感觉银行不是我的最佳选择。不管你承认
不承认,你的年龄已经跟你的同事们差距太大了,我的老板都比我年轻。我没有银
行经验,完全是拿自己的弱项跟别人的强项比较,肯定不会取得好成绩。尽管他在
美资银行工作期间还完了所有的欠款;在美资银行做了一年以后,对自身优势认识
非常清楚的邹其芳还是告别了美资银行,转而投到科尔迪顾问投资公司的门下,做
起了投资顾问的工作。尽管在美资银行的那段经历不算太成功,但凭借自己的勤逸
和虚心,邹其芳和美资银行的老板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还是邹其芳创办的瑞尔齿
科的第一批股东和投资人。邹其芳跟他商量投资的时候,那位老板只问了邹其芳两
句话:你做什么?你需要多少?当邹其芳回答了他的提问之后,那位老板不假思索
地说,好,我投给你,你要多少?对邹其芳相信得近乎武断。邹其芳说;这种“武
断”是源于工作期间的相互信任。
    科尔迪顾问投资公司在邹其芳毕业时也对他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当他向该公司
发出求职意向时,该投资公司伸出双臂接纳了他。在这里,邹其芳主要是给一些跨
国公司做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等工作,尽管也是个全新的挑战,但他对中国市场相
对比较了解,在涉及与医药有关的项目时更显得游刃有余。在科尔迪顾问投资公司
地做得非常顺手,并受到了老板和员工的普遍赞扬。在那里,他充分运用了在沃顿
学到的知识,并灵活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有一个自己“从头至尾做一件事”的机会,他在换而不舍地
寻找。因为以前长期在医药行业工作的经历,邹其芳把寻找机会的眼光牢牢锁定在
医药、医疗行业。他相信;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在沃顿学到的丰厚知识,自己做
自己的老板绰绰有余。邹其芳说,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得长远,不能急功近利,否则
你只能遭受失败的厄运或者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止步不前。如果看不长远,我很难想
象今天的我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机会总是在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96年底,在香港参加一个会议期间,邹其芳
遇到了自己在中美史克公司工作时的董事长温特先生,温特先生和邹其芳有了一个
小小的会晤,当邹其芳流露出想在医药、医疗行业谋求发展的意向时,他作出了一
个令邹其芳惊喜的回答:“太好了,我这里正好有一个机会。”温特先生从史克公
司退休之后成立了国际医药投资基金会;任基金会主席,并收购了美国一家生产、
种植牙的公司,想开发中国的市场;就问邹其芳有没有兴趣。邹其芳一听,非常兴
奋,跟自己多年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他从做了一年半时间的科尔迪顾问投资公司的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投资公
司的老板说,我们公司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回来。然而
已经选择独自闯荡的邹其芳又怎么希望回来呢?他暗自下了一个决心今后一定要创
出自己的公司!
    邹其芳说,创办瑞尔齿科绝对是一个偶然,尽管我魂牵梦索想创办一个医药方
面的公司;但并没有想一定要做牙医。既来之,则安之。邹其芳又一次跋涉在开始
的起跑线上开始了新的冲刺。那一年他42岁,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人传统的创业年
龄。这个年龄,在中国人眼里已经是事业成熟期,工作已经定型了。在邹其芳身上
所谓的传统已经失去了作用,他在向世人证明,年龄不是限制你事业发展的借口,
只要你有能力,成功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邹其芳说瑞尔齿科是他迄今为止最大的赌博,是他最大的一次也希望是最后的
一次。这次的确非常冒险,但善于抓住机会的邹其芳读懂了什么才叫“三思而后行”;
那就是快速地想,快速地做决断,否则将与机会失之交臂。他甚至还想到了万一失
败之后,可以真的到投资公司去继续做他的顾问。但邹其芳并不是没有任何准备地
冒险,而是做了大量的市场论证。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论证种植牙市场的可操作度。
短短的时间内,他们走访了北京、上海、济南等十几个城市,见过五六十个牙科专
家,调查过四十多家医院。最终,邹其芳得出结论: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种植牙,
而是高档的齿科服务,而中国现在却没有。就这样瑞尔齿科迎来了它的诞生。
    有了目标,不仅仅是你如何朝那个方向努力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有没有人向你
投资。既然自己的资金不够,你必须要找合资方,否则想法与目标只能是水中望月,
镜中看花。一个初创的公司要想融资是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这样一个营业范围非
常窄的行业。谈起当初寻找资金的经历,邹其芳用了两个字概括:艰辛。这个词他
在天津建筑工地卜没有说过;在中美史克公司没有说过,在美国沃顿商学院也没有
说过。但世上没难事,只要肯登攀。每次跟人家谈的时候,邹其芳总是穿着崭新的
西服和皮鞋,非常精神,比平时不知要有风度多少倍。他说,那段时间是自己内心
最着急而表面上最精神的时候,总是处于一种“皮笑肉不笑”的状态,跟人家谈判
总是笑脸,以致于脸部肌肉都僵硬了。有一次谈判回来时还把脚给磨破了,最使他
窝火的是业务还是没有谈成。邹其芳找的那些公司还是自己认识或是朋友介绍的,
见面之后很客气地接待你,但就是不给你投资,弄得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来回穿梭于那种希望渺小的奔波中间,邹其芳也感到了困惑和劳累,但他说自
己是一个善于忘掉苦恼的人。在纽约,为了节省几百美金的住宿费,邹其芳睡到了
同学家的地板上。经过一次次的碰壁,经过跟朋友们的一次次的论证,这次他不再
找公司,而是找个人投资。就是找那些美国的有钱人。这次成功了2温特先生、美国
斯特尼一奥斯公司董事长唐瑞则先生、美国细胞医学公司董事长凯尔先生等几位投
资人给了他最大的帮助和支持。邹其芳总共筹了100多万美金,做瑞尔齿科的前期投
资已经足够了。
    这次融资使邹其芳既体味到了创业的艰辛,也尝到了苦尽甘来的甜头,最主要
还是做事的准则。通过这次成功,他由衷地说,做任何事情,不在于你有多少钱,
而在于你有多少信誉。只要你有了充足的信誉,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你失去了
信誉,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的确,按常规来讲,投资人要投资某个项目,
需要进行反复的市场调查、论证、分析,但这次他们完全放手了。这种放手是邹其
芳极高信誉度的最好证明。
    1996年底,由邹其芳担任董事长的瑞尔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因为香港联
系国内、国外都非常方便,市场前景也非常好。公司早期在香港开展了一些咨询服
务的工作,但公司未来的发展指向很明确,就是要在内地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