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第一枪-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堂。杨方说:“来者要是罗艺吗?”

  “正是罗艺!”

  杨方说:“罗艺,难道你不知道南陈已灭,江南大地都已归顺大隋了吗?你占据北平一带,身边虽有二十万大军,又能干什么呢?我不说你也知道,陈主无道,信奸去忠,江山断送。罗将军,你是位英雄,应识时务,弃暗投明归我大隋。杨王乃是爱将之人,六合一战,杨王并非真败,他念你是位英雄,不忍与你死战,所以佯败下去。如今大势已去,天下太平,万民称幸,你何必再动刀兵,愿将军再思再想!”

  罗艺闻听哈哈大笑:“哈哈哈哈,杨将军,少要胡言乱语,我俩上阵对敌是各为其主,各保其国。杨林乘建康空虚,发兵攻我大陈,虏去了后主,实无道理!我发兵来是为陈报仇雪恨,不必劝我,我要与你决一雌雄!”

  杨方听罗艺之言,心意坚决,看来是非战不可了,说声:“好,请吧!”

  杨方说着将马一催,将枪一摆,寒光闪闪,冷气逼人。罗艺把枪一攥,“扑楞”枪缨一抖,抖出七个枪尖,这叫梅花七蕊,是威震四方的绝户枪。杨方看得眼花缭乱,啊,没见过这样的枪招,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杨林败在他手!

  想到这,杨方将枪抡起,斜肩带臂就是一枪。罗艺一见不好,来个苏秦背剑横架出去,反手就是一枪,杨方用枪一拨,罗艺把枪一抽,枪攥横扫过来。杨方一看,好快的枪法!两个人各催征驹,双枪并举,大战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败。开始,两个人招数缓慢,都想看看对方,后来招数渐渐加快,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

  再表双方众将,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都为自己的战将担心。看着看着,只见罗艺虚晃一枪,拨马便走。杨方催马赶来,穷追不舍。眼见马头碰马尾,罗艺把枪往外一拨,杨方举枪一刺,一下走空。罗艺举枪,枪尖直挑杨方软肋,说时迟,那时快,杨方躲闪不及,被罗艺一枪刺中右肋,铠甲被扎透,甲叶子纷飞。皮里肉外挑了一道大口子,鲜血淋漓。

  杨方一惊非同小可,把马捩出多远,如果罗艺就势上去一枪,杨方就得丧命。然而罗艺不忍伤害他,枪下留情,让杨方败了回去。为了避免伤亡,罗艺也没带兵冲杀,两个人各自领兵回了大阵。

  回城之后,杨方心里非常难过,暗想:我自出师以来,大仗小仗见过无数,从来没有败过。

杨王如何,跟我大战多少回合都不能胜我,不想,今日却败在了罗艺手下。看来罗艺武艺高强,就我这些人马怕是难以堵住,我要豁出一切,明日同他拼个高低上下,不然会叫人耻笑于我!

  众将见杨方闷闷不乐,纷纷前来劝说:“罗艺武艺高强,你又受伤在身,不宜再战。”

  杨方说:“好在伤口不重,上药之后,可以同他去决战!”

  众将又劝说一番,杨方不听,一定要第二天决一死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一回 独孤后淫威大作



  书接上回。话说杨方被罗艺一枪刺中右肋,带伤败回,心中闷飞不乐,决心第二天再出兵同罗艺决一雌雄。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夜之间,罗艺的大兵突然撤走了,杨方莫名其妙,心想:这里一定有什么缘故,命人前去打探消息,暂且不表。

  再说罗艺,为什么突然将军兵撤回?原来,罗艺回营事,心里也不住称赞杨方,认为他武艺高强,不是寻常之辈。

  唐璧说:“大帅,趁杨方负伤败北之机,何不率军冲杀过去,一战成功?”

  罗艺说:“就算能胜,双方也得损伤人马。”

  唐璧点头,罗艺说:“为帅者必须爱兵,领兵出征,千军万马的生命都攥在你的手里,一时失误,伤亡惨重,是为帅之过。那杨方武艺高强,从未打过败仗,这次败北,岂能甘心,回去之后,也必有拼死之心,所以不宜强攻。”

  罗艺讲得头头是道,唐璧很受感动。两个人正说话间,从外边跑进一个人来,急得满头大汗,说:“大帅,有紧急书信!”

  说着递上上,罗艺接过一看,原来是夫人的亲笔书信,上在就几行字,写的是:北国进攻北平,急速回兵。罗艺看罢,哼了一声,可恶的北国,三番两次犯边作乱,实实令人难忍。下令连夜回兵,直奔北平。

  杨方不知为何,不敢贸然前进,怕的是罗艺足智多谋,其中有诈。探马回来禀报说:“罗艺确实将兵撤走,人马奔向北平。”

  杨方心里奇怪:这是为什么?一连几天,派出去的探马回来说的都一样,杨方才相信,罗艺确实把人马撤回北平。杨方赶紧派人去长安启奏皇上。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回头再说长安,自从杨广带兵伐陈,京城十分安静。内有文帝,外有越王杨素。宇文化及升为仆射,办理朝中一切大事。三王杨林。带兵收复各地,又出兵征服北国,文帝心中惦记杨广,带兵出去,不知怎样了?

  这天,文帝收到晋王奏折,说已经攻入建康,拿住后主,收复江南。文帝看罢心中高兴,南北统一,天下归隋,实现了一统天下。他传下旨意,命杨文把后主家中的一切人等,全部押送回京,江孔二人由晋王处理。

  散朝之后,文帝回到后宫,独孤氏见他喜形于色,问道:“圣上,今日为何这般高兴?”

  文帝说:“晋王打来奏折,收复建康,活拿后主,如今我已经是大隋的一统天下了。皇儿这次立下了大功。不但我喜,你也该高兴啊!”

  独孤氏一听也非常高兴,说道:“圣上,原来你看不上广儿,现在怎么样?想不到广儿有这样的文韬武略,看来他比勇儿胜强百倍。那勇儿整天在东宫,不问政事,恐怕将来也难以执掌朝政。”

  文帝说:“废长立幼,可不是件小事,这得与文武群臣蹉商。如今江南才平复,暂时不便考虑此事。”

  独孤氏听了也没再往下说。文帝命人摆酒设宴,二人高兴地吃了喜宴,宫中人也都跟着高兴。

  俗话说:饱暖生闲事。这一天,文帝杨坚见独孤氏偶染风寒,在宫中吃药歇息。他趁此时机,带着两个宫人,到宫中各处游玩一番。

  书中暗表:皇后独孤氏在宫中最妒忌女色,对文帝严加看管,时刻不离。下令宫娥彩女丫鬟婆子,也不准在宫中随意往来走动。又有一些心腹,专门为她盯梢报信。

  这回她病了,文帝想趁此机会各处走走。他在宫中一边走一边观望,见来往办事的宫娥彩女,一个个姿容秀丽,青春妙龄,不由得春心荡漾。平时,由于独孤皇后看管特严,只是看看,不敢接近,今日却产生了另一番心意。边走边看,不一会来到仁寿宫,见一名宫女正在那悬挂

珠帘,杨柳细腰,袅袅身形。偶一回头,又见她:花容月貌,秋波闪闪,面如桃花,香腮红润。朱唇点点,好一个妙龄女子!

  这宫女见皇上来了,急忙上前跪倒叩头,口称:“万岁,奴婢磕头!”

  文帝一听,说话燕语莺声,更加喜爱,忙说:“起来,起来!”

  “谢万岁!”

  “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复姓尉迟,名叫媛,父亲叫尉迟回。”

  “什么时候进宫的?”

  “回圣上,进宫一年多了。”

  “为何不见你侍驾?”

  “奉皇后娘旨意,叫奴婢在仁寿宫侍奉,不准随便出宫,故此奴婢不敢远离,未曾侍驾。今日万岁驾到,奴婢未能接驾,望万岁恕罪!”

  “不必担心,孤家不怪!”

  正说话间,有宫人前来启奏:“请驾回宫用膳。”

  文帝说:“朕今闲游,有些劳累,把酒宴摆到仁寿宫来,朕在此用膳。”

  “是!”

  文帝进到仁寿宫,见宫内窗明几净,他坐在绣龙墩上,上下打量宫女媛儿,越看越喜爱。酒宴摆上之后,文帝叫宫人出去,命媛儿坐下陪他吃酒。媛儿不敢,文帝说:“不必拘束,只管坐下。”

  媛儿说:“谢万岁!”

  媛儿坐下之后,偷看文帝,暗送秋波。文帝斟了一杯酒说:“媛儿,你来陪我吃酒,朕今日高兴,来,把杯酒吃下。”

  媛儿本来不会喝酒,万岁敬了酒,哪敢不喝,只好饮下。文帝说“:哈哈哈哈,好,好!来,再喝两杯!”

  媛儿说:“万岁,你今日为何这般高兴?”

  文帝说:“南陈已破,江南归服,天下江山一统,岂能不乐!”

  两个人吃酒完毕,宫人将杯盘撤下。文帝告知宫人:“朕今夜就住在这儿了。媛儿,你来陪我。”

  媛儿听罢,脸上立刻升起两朵红云,心里怦怦直跳,心想:自己被选入皇宫,如同蹲监住狱,言语行动不敢有一点过失,稍有不慎便棍棒加身,心中非常忧闷。今日圣上来了,对我又如此厚待,真是做梦也不敢想。今夜如能得到圣上的恩宠,也算有个出头之日了……想到这,说不出心里有多高兴!一夜之间,两个人情意绵绵,有说不尽的枕边话。

  一夜过去,第二天早朝,文帝整装上朝,余兴未了,心中无限喜悦。但是也有不喜悦的,谁呀?独孤后,她虽然偶感风寒,躺在床上,可是对文帝总是放心不下。稍强之后,有心腹人告诉她,说圣上昨夜未回寝宫。独孤后一听火冒三丈,赶忙追根究底,宫人不敢撒谎,只好实话实说:“昨夜皇上夜宿仁寿宫,有媛儿陪驾。”

  独孤后一听火更大了,啊!好啊,他趁我养病之机,竟敢出外胡闹,这还了得!她顾不得有病,带着十几个宫人来到仁寿宫。媛儿正在梳洗打扮,忽见皇后怒气冲冲带人闯了进来,情知不好,吓得深身战栗。独孤后没容分说,上前左右开弓就是一顿大嘴巴,骂道:“好哇!你这个小狐狸精,竟敢趁我有病之机勾引圣上,气死我也!来呀,给我打!”

  媛儿吓得浑身象筛糠一样,哆哆乱战,口呼“:皇后娘娘,奴婢罪该万死,奴婢有下情回禀:昨日奴婢在宫中,忽然万岁驾到,奴婢不敢不接驾。用膳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