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得红亮耀眼;跑道尽头那片堪称得上秋花之魁的芙蓉花开得正盛,恰似彩霞铺在地上。置身在这绚丽多彩的秋景里,谁的心里都会油然产生一种奋发热烈的感觉。
在跑道东头一块红地毯似的草坪上,秩序 井然地停放着各种保证飞行的车辆。在这些车辆中,独有那辆高耸着的敞篷飞行指挥车,显得特别引人注目。指挥车左前方的跑道头边,平平整整地铺着块白色的“丁”字布,指挥车旁边立着一根高高的杆子,杆子上有一条红白相衬的风向袋。此刻,风向袋正有气无力地垂搭着,它告诉人们,这是一个风向稳定、风力极小的最适宜飞行的好天气。
这里,多少双满怀希望的目光都投向那万里蓝天之外。
这次特殊的飞行吸引着多少人的注意力,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啊!
今年三月,为了驱逐帝国主义和外国干涉者在西藏的势力,为了解放水深火热中的藏族同胞,为了尽早实现统一祖国大陆的伟大事业,党中央作出了“解放西藏宜早不宜迟”
的英明决策,向人民解放军发出了进军西藏的命令。与此同时,中央人民政府发出通知,要求西藏地方政府立即派遣代表到北京谈判和平解放西藏的问题。但是,西藏地方政府玩弄花招,一方面指使谈判代表长期滞留国外;一方面调集藏军主力于金沙江畔,企图阻止我军进军西藏。我军英勇顽强,冒着枪林弹雨,迅速突破藏军的金沙江防线,于十月十九日解放了内地通往西藏的门户昌都城。目前,我军正一鼓作气,继续乘胜前进。但由于西藏高原地形复杂,气候恶劣,陆地交通受阻,进藏部队面临着给养不足的困难。于是,党中央命令我年轻的人民空军,开辟出一条由内地通往西藏的空中航线,空投粮食给养,支援地面部队。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由西南军区交给了驻芙蓉城机场的空军运输机部队。这支运输机部队尽管刚组建,飞机是从国民党手里缴获过来的破烂货(虽已修复,机件却老旧不堪),飞行技术和各种保障力量都很薄弱,但还是以满腔的热情和巨大的信心把这一繁重的任务承担下来了。
近日,这支年轻的运输机部队已经试飞了两次,但都没有成功。人们都把成功的希望全放在今天下午的第三次试飞上了。
指挥车上,在飞行指挥员的身旁伫立着一位高大的指挥员,他身着军装,威严而萧洒。他右手高举在眼眉上,避开阳光的刺激,眺望着遥远的天边。稍过片刻,我们又看见他把手放下,慢慢地转过身来了。呵,好熟的面孔呀,这不就是一年前我们在解放芙蓉城机场时见到过的那位旅长肖向前吗?此刻,他正指挥着一架飞机的试飞,这对指挥者和试飞者来说,都是一次新的艰难的航程。
一年前,肖向前旅长所率领的部队解放了芙蓉城。但谁也没有料想到,这竟是他在地面与敌人的最后一次冲杀,从此结束了在陆军部队的战斗生活,率领自己的部队,进驻芙蓉城机场,开始了组建这支运输机部队,为今后的战斗任务作了部署。
参加开辟西藏航线试飞的是以大队长高虹为机长的飞行机组。参加试飞的飞机是113号。头一次试飞是大前天的早晨,飞机在西藏索南才旦山附近遇到雷雨,被迫返航了。第二次试飞是昨天中午,飞机又在索南才旦山附近碰到特大冰雹,不得不又返航了。这两次试飞都是由于索南才旦山多变的天气影响而导致失败的。
恶劣多变的天气成了试飞的劲敌。
现在,肖向前站在指挥车上,他的心啊,早被高虹驾驶的113号飞机带到了云天外。他沉思着,凝视着,在用心揣度着113号飞机的飞行情况,是在云上?还是在云下?飞机出了什么故障没有?高虹和机组全体人员的身体适应高空飞行吗?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默默地计算了一下,喃喃自语道:
“再过十分钟就该到索南才旦山了。”
指挥车下的人们也估摸着113号快飞到索南才旦山区了,都有些沉不住气地议论开了:
“这回西藏航线算是要开辟了!”
“高大队长这回返航准保乐得嘴大眼小,再不会象头两回那样垂头耷脑的了!”
“这回要飞过索南才旦山,咱们的气象台该上红榜了!”
人们热烈的议论和种种的猜想,并没有使肖向前动心。
作为一个指挥员,他镇定自若,只有当看到红旗确实高插到了阵地上,他才确信这一仗最后胜利了。眼下,他最关心的是索南才旦山的天气。他朝下大声喊道:
“韩喜梅!”
“韩台长回台里与临近西藏各省的气象台联系去了。”
回答肖向前的是他的警卫员陆小明。不,应该说是气象员陆小明。他是在四个月前被那个由护士改行学气象、并担任了气象台台长的韩喜梅从肖向前身边挖墙角挖来的。肖向前虽然舍不得,但也不后悔。这说明空军建设是多么地急需培养技术人材呵!
好快呀,才几个月的光景,陆小明已经能够到指挥现场值班了。肖向前瞅着这棵拔节成长的幼苗,心里充满了喜爱的情感。他问道:
“小明,你能说说索南才旦现在是什么天气吗?”
陆小明看了一眼比自己大些年岁的气象员林青云,说道:
“肖政委,我真不敢相信,头两次试飞失败,问题全在索南才旦的天气!”
林青云也说:“为了这个,我们韩台长没白天没黑夜地连轴转,人都快累垮了。”
“台长来了!”陆小明突然朝前一指。
肖向前朝前望去,只见韩喜梅一路小跑朝指挥车这边奔来。还未等她站定,肖向前就问道:
“韩喜梅,索南才旦的天气怎么样?”
韩喜梅望着肖向前说:
“我跟几个省的气象台联系了,他们的推测和我们的推测完全一致。索南才旦应该是晴天,就不知道会不会跟头两次一样,推测跟实况相差一百八十度。”
是呀,西藏还没有解放,没有气象台站,韩喜梅他们已经作了一些努力,大家干得很起劲。但推测终归是推测,谁知这次试飞的天气实况又将是怎样的呢?肖向前对飞行指挥员说:
“问问113号位置!”
飞行指挥员操起话筒问道:
“113,113,你现在到达哪里?”
从挂在指挥车上的无线电喇叭里,传来了高虹清晰的回答声:
3离索南才旦山还有三十公里!”
“一号,一号,11
“问问天气。”肖向前又对飞行指挥员说。
“天气怎么样?”飞行指挥员又问道。
“天气很好!”
喇叭里,高虹的声音明显地洋溢着一种胜利在望的欢喜情绪。
陆小明舞着手中的天气图,以轻快的语调对韩喜梅说:
“这回咱们算逮住了,台长!”
“小明,这话为时过早!”韩喜梅瞥了陆小明一眼。
肖向前神色平静地瞭望着天边,心里却经受着一个指挥员才有的那种临近短兵相接前预断或胜或败的紧张和不安。
何况这是空中,情况比地面不知要复杂多少倍;胜败也难断多少倍。他看了看手表,眉毛轻轻地挑动了一下,心里暗暗地说道:“该到了!”
“一号,一号!113呼叫,索南才旦山被浓云大雾封锁,什么也看不到!”
喇叭里骤然传来了高虹紧急的呼叫。
这一声呼叫,犹如一阵狂风把千里之外的索南才旦山区的云雾卷到了这个机场,使渴望着胜利的人们的脸上,罩上了一层阴云迷雾。有的人大失色地叫了起来:
惊
“什么,老天又变脸了!”
陆小明把脸仰向天空,这儿当然是丽日蓝天。他满怀侥幸的心理,希望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但喇叭里又一次发出了高虹告急的呼叫:
“一号,索南才旦山被浓云大雾封锁了,113也进云层了!”
这越发严重的形势,使陆小明最后的一点幻想也破灭了。天气图从他手里滑到了地上。他两眼看了一下韩喜梅;韩喜梅心情沉重地走近他,俯身拾起天气图,默默地望着天气图沉思起来。
林青云垂下头,沮丧地说:
“天气还是坏在索南才旦。”
陆小明心里卷着巨澜,气不过地说:
“索南才旦究竟是藏着龙,还是卧着虎,总给我们过意不去,尽给我们捣乱!”
更多的人则是把凝结着各种问号的目光投向指挥车,齐刷刷地汇聚到肖向前那张神情不定的脸上,仿佛他有回天之力能扭转这危急的局面,让这次试航一定成功。事实上,他无能为力。唉,真是意想不到的艰苦呵!这仗打得实在蹩脚透了。头两次试飞失利之后,这次难道又摆不脱失败的结局吗?他正在苦苦思索对策的时候,喇叭里又响起了高虹高亢激昂的求战声:
“一号,113请求爬高,看是否能从云层上通过索南才旦山!”
这使肖向前感到宽慰。这位年轻的飞行员没有轻易撤出战斗,他还要迎难而上,主动进攻呵!飞行指挥员用征询的目光看着肖向前。肖向前默默地然而却是有力地对他点了点头。
飞行指挥员按照肖向前的意图,嘴对着话筒说道:
“113,一号同意你爬高飞行!”
“!”高虹回答的声音十分坚定。
明白
此时,人们的心随着高虹在云里飞行,都在为高虹暗暗使劲。
“飞行高度?113,飞行高度?”飞行指挥员问道。
“一万五千英尺!”高虹答道。
有人惊叹道:“飞这么高啦!”
有人判断道:“这回该出云啦!”
飞行指挥员又问道:
“113,出云没有?”
“没有。”
“还没有!”肖向前眉头皱了一下,暗自道,“这云有多高多厚啊?”立时他心里猛地生起一股灼人的燥热。他随手抓过一杯早已凉透的开水,咕噜噜一下子全灌到肚里。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