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心理学 作者:高德葆 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办公室心理学 作者:高德葆 完-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类型常常与群体保持适当的距离,在人前流露出优雅和真切。当第四类型长大成人,他们会像第六类型一样,活在负面期待的世界里。两种类型在事情顺利进行时都会杞人忧天,但区别在于:第六类型害怕的是被别人或被事物捉到小辫子,第四类型则害怕被忽略、遗弃、或羞辱;与第六类型相同的是,他们会牢牢地受控于可能的期盼而非事实,第四类型习惯在可能遭到遗弃前摆出防卫的姿态,防卫的方法是提高标准的门槛让自己成为杰出人才或封闭自己保持绝望的心境。“你永远达不到我的标准。”第四类型的老板会这么清楚的表达;“我永远无法被团队所了解。”第四类型的员工则这样暗想着,“他们都太肤浅、太麻木、太专注于得胜了。”第四类型情绪反应常常是矛盾的,让他人无所适从:第四类型渴望得到他所欠缺的,但一旦得到,那就不再是他所想要的了。朱尔斯费弗的卡通人物中有个著名的全黑打扮的现代舞者——不折不扣的第四类型,“我要!我要!”连续几格连环画中她如此大喊着,慈爱的父亲把礼物和一大把钱放在她腿上:“给你吧!”她看着这堆礼物想了想:“我不喜欢了。”第四类型不会满足,他们被渴望所驱使,不因为真正拥有而感到满足。
  第五类型脸皮很薄,因此他们耗费大量时间来维持疆界,他们建立稳固的心理栅栏,然后安然地生活在栅栏里。孩提时的第五类型,发展知性上的优势以抵御入侵的外人,他们筑起一道高墙来抵挡甚至是亲人的要求。“我妈妈实在很烦人,”第五类型的玛格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她时时为我担忧,凡事小题大做,我把房间当做我的避难所,在里面我无师自通设立无线电台,最后我终于拿到业余执照,现在我每天仍花好几小时在无线电上。”“我们住在一个农场里,而我是我妈的主要社交联络对象,我义务聆听她冗长的谈话以取悦她。”另外一名现在已成为心理医生的第五类型对我这么说。而自觉被忽略的第五类型也可能建立相同的墙,“我还记得十岁时,”一名为某大公司提供咨询的社会学家如此的自白,“我看着我的父母,突然某个想法席卷着我:他们完全不知道如何帮我在世界上立足,如果我依赖他们,我根本不可能成功,我必须一切靠自己,而我真的也这么做了。”年幼的第五类型觉得被遗弃,因为他们所需要的空间或关注被忽略了。这种痛苦感及失落感于第四类型而言也不陌生,第四类型在努力使一切复原却遭挫败时,选择体验渴望、痛苦,相反的,第五类型则选择从这些情感中抽回,他们决定采取最低要求的处世方法:与他人保持最低来往,既不依赖别人,也不报太大期望。第五类型是典型的反依赖主义者,他们内心的某一部分对真正的相互依赖生存模式——神学家马丁巴伯(MartinBuber)所谓的“我与你”的关系——永远感到怀疑。第五类型习惯抑制感情——特别是抑制他自己的感情,这为他带来某种程度的满足感。每一种类型在操纵情绪上都有自己的倾向:第二类型喜欢面对困难的情绪案例,好测试自己的神力;第八类型似乎想找出不公平、傲慢及自命不凡的地方,好用自己的特性去引爆它们;第五类型则深深地以缩减自己的情绪和渴望为荣,关键在于他们拥有这样的能力,他们不在乎是否有人(也许是第二类型)试图将他们拉出来,他们在情绪的拔河比赛里是非常有韧性的。第六类型在年幼时,一定经历过对权威丧失信心的危机,他的权威者可能专横傲慢。年幼的第六类型可能曾经极度崇拜过某位重要权威人士,之后却被出卖;他的权威也许是无能或不可靠的父母,他们没有信守重要的承诺,第六类型普遍有酗酒的父母,年幼的第六类型无法依赖父母。与尼克松亲近的同仁布莱斯哈洛说,“他(尼克松)年轻时曾深深地被一位他所信任的人伤害过……他一直不能忘怀,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无法相信任何人!”有时则是因为政治、社会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他的家庭为了害怕被排斥只好保持低调;或者年幼的第六类型必须保守一个大秘密,他自己都不确定做不做得到。


书 摘(3)


  一名第六类型回忆当她的父母破产时,全家被迫搬到另一个小镇,她父母指示她不要告诉别人,她爸爸卖掉了公司并因而获利,她时时刻刻在心中默念不得泄漏秘密;还有一个第六类型孩子的父亲为中情局工作,他说父亲会突然不做任何解释便消失好一阵子,而他知道不能询问理由。这些人在信任感失落、家庭秘密、阴谋及勾结的侵扰下,形成了感情上的困惑,他的生活重心似乎被藏起来了,而这种感觉吓到了他。他发现他必须依靠自己,但在这种强烈情绪及成见的存在下,年幼的第六类型无法清晰思考,使得他在成年以后,时刻专注于要拥有一个超乎常人的清晰头脑,以保持强烈的注意力,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产生高度的怀疑(孩提时的他在自己认知上就没有成功),并且对他人,尤其对权威,无尽地猜忌。结果,长大成人的第六类型担心那些他必须交往及依赖的人,他会再度受到背弃吗?他能信任上司吗?他能信任同事吗?他能相信你吗?这些答案他如何知道?有些第六类型对某个人、某个团体或某套原则表现出坚贞和奉献的态度,来分析(或避免)“我能信任谁”这类的问题,一些狂热的教徒、警察或心理分析师就是采取这种做法,这类人被哲学家艾瑞克贺佛尔称之为“对上司、团队、公司及产品真心全意的信任者。”其他的第六类型则借由怀疑他人来回避相同的问题,以防被人欺骗,这些人则是“魔鬼的信徒”,多疑而敌对。“别相信超过三十岁的人。“阿比霍夫曼说,不管处于何种立足点,第六类型在持续地质问和担忧中都喘了一口气。第六类型想去相信——相信自己、相信别人、以及相信他所看到的一切,但他的问题是,他总是会不断地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一切作为是保险的,而在他找到可靠的权威之前——那个权威可能就是他自己,他必须小心机警,不能相信任何人,理所当然也不能相信你!第七类型几乎都能回忆出一段快乐童年,然而一旦追问下去,却总是揭露出痛苦的窘境。一般而言,第七类型的童年都有相同的特征:离婚、遗弃、在亲戚间游走、或单纯的只是不受重视,这一切令他们察觉到世界是可怕而痛苦的,当下的那一刻,第七类型单纯地否定痛苦,调了个头继续玩乐,也是从那时起,他们开始伪装自己。为了维持世界一切美好的伪装,第七类型避免真心投入生命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弱点,也回避渴望、失落和悲剧,虽然他们活力十足,经常鼓舞人心且雄心壮志,但他们却缺乏内涵,无法察觉自我心灵面(那是第四类型生存的空间),于是第七类型创造各种选择,以避免责任与义务。第七类型是个金童子,深信自己受到特别祝福,由于他们聪明伶俐,他们大致都能豁免平凡生活中的磨练与苦难,但正如第八类型高估了自己的威力而低估了别人的力量一样,第七类型也因过分重视自己的聪明而低估了别人的智慧。
  第八类型坚持保有控制权,以抗衡滥用权力的人,保护那些不能自卫的人,并为有价值的事业而战,与此同时,他们也否定自己必死的命运和易受责难的弱点。第八类型通常都能道出儿时抗争不公或者别人任他自行其是之类的故事,他们可能曾遭受肉体上或精神上的打击或虐待:年长的手足长期无尽地压制他、父母嘲笑他柔弱的情感或欲望、老师取笑他成绩低劣、邻近的恶霸挑上他作为欺凌的对象,有时,第八类型全家被迫对抗不平等,例如种族歧视和贫困,或者也可能在幼年时与病魔抗争,不论哪一种情况,每个第八类型都得到了相同的信息:不回手便是死路一条,于是第八类型决定反击。年幼的第八类型于是立下决心,想生存,他就必须从无力和牺牲的角色,转变为强势和掌控者,羞辱感或剥夺感使他们认识到,必须为自己站出来,表现软弱或敏感只会为自己带来麻烦。大部份的第八类型早年都发过誓不会再被人羞辱,邱吉尔回忆说,就在他遭到一群同学丢石块攻击的那一刻,他下定决心再也不当牺牲品;“绝不屈服!”深受这件事影响的邱吉尔在多年后这么说。“我绝不做软弱的事!”我的朋友罗丝修女说,她是个拥有第八类型刚柔并济双重个性的天主教修女,她成功地戒掉了酒瘾。成功的电影制片人史蒂夫谈到他第八类型的父亲:史蒂夫八岁时与父亲在布鲁克林区的停车场内,与一名恶棍发生急执,他爸爸将陌生人一把从车里拉出来,痛扁一顿。史蒂夫睁大眼睛站在一旁观看了这一幕,架打完后,他永远忘不了爸爸的大脸凑到他的面前说:“你刚刚人在哪?”本身也是第八类型的史蒂夫后来说:“我再也不想感到如此渺小!”在第八类型混乱的世界中,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他们受环境所迫,随时磨砺自己的战斗技艺。许多第八类型年幼时是麻烦而粗暴的孩子,处处闯祸的他们经常进出校长室,他们之中许多在为正义而战的伪装下,加入帮派;其他的第八类型则在学校表现优异,不少人后来成为握有大权的重要人士,但也有不少第八类型为受压迫的弱者挺身而出,向那些权威挑战。在商场上或是一些政客及激进份子身上都有这类型的影子。由于他们年纪轻轻就学会了让自己如钢铁般坚强,以对抗任何脆弱的情感,长大成人后,第八类型经历的大起大落比大部分人都多。当你试图去了解第八类型时,你会发现第八类型未必认为自己是丛林之王,反而自认为是只宽厚爱嬉戏的大猫,带着一种单纯的天真,因此第八类型可能轻易受伤,当场批评他们麻木或顽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