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东西就像他的东西,真像!
你看两种方式都有好处,如果我们目前这个市场和文化氛围,不适宜说体验 生活,我们起码在电影学院应该把工业化流程教会给大家,不能培养一批二愣子 出来,什么都不会,既不愿意体验生活又不会工业化生产,天天吃糠咽菜、幻想 着一夜成名,也真可怜。
四每部电影都有一部传奇 胡吗个:《电影传奇》现在做了多少集? 崔永元:一百五十集。
胡吗个:最近播出的这些译制片的《电影传奇》在关注什么?那些老影人的 生活?还是国家的变迁?
崔永元:我觉得它的这个关注点肯定要比我们国产影片的多,因为国产影片 里面的这些影人,他们跟我们在一个国家里,所以他们的经历很多我们也经历了, 但是译制片的这些人,跟我们不在一个国家里,所以他们很多经历对我们来说是 新鲜的,比如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个摄制组,这些演员以前也兄弟姐妹 般,现在这些人分布在五个国家,这种分开或者分裂带来的切肤之痛我们很难体 会到。他们是好朋友,但是因为政见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也不同,所以他们现 在不能见面,不能说话,不能通信,不能打电话,不能住在一起,因为媒体在盯 着他们,稍有闪失,可能就算背叛民族,背叛国家。只有到了北京,他们才能坐 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当他们坐在一起的时候,心情一定很复杂。因为他们一起工 作的那个电影制片厂也没了,他们成了银幕上的孤魂。
你不知道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的,几乎所有的老影人,都希 望跟我合作,他们觉得我是一个了不起的制片商,因为你看我有精力和财力投到 他们这些老电影来做片子,他们就觉得我能力强得不行,实际上我没有那么大的 能力。有时我会感受到一种凄凉,我们在他们那儿收集到的都不是历史的一页, 而只是些历史的碎片和残片。
胡吗个:就是说现在译制片《电影传奇》承载的超过了电影本身? 崔永元:远远的超过电影本身。 胡吗个:这个里面这方面的内容表现的多吗?
崔永元:挺多的,尤其是熟悉这些老电影的人,今天重看这些《电影传奇》, 会觉得冲击力特别强,特别大,那天我们给媒体看那个《望乡》,请了好多专家 去看,他们看完了以后都好像忽然才明白,原来《望乡》里最重要的角色,是田 中绢代、老阿崎婆,原来这个演员是这么伟大的演员,但是当年他们看电影的时 候目光全都聚集在栗原小卷身上,年轻貌美的一个女记者,都集中在她身上。田 中绢代非常高贵,也非常富有,她一个人过日子,她的家就在帝国饭店,那么高 级的一个饭店,结果当她开始拍《望乡》的时候,剧组在摄影棚里给她搭了一个 屋,就是阿崎婆住的屋,把真的猫和各种虫子放进去,她就搬到那里边住,整个 影片拍摄她都在那里边,下雨的时候,她冒着雨在街上走,不打伞也不坐汽车, 工作人员让她上车,给她打雨伞,她都推开,阿崎婆怎么可能坐汽车呢?阿崎婆 怎么会有雨伞呢?她就在雨里走。她为了把自己的手弄得青筋暴露,用皮筋把胳
242 / 254
?2007?6
膊勒住,勒得血管凸起,结果这个影片上映没多久她就死了,跟她一起工作的人
都说,她是死在这部电影上。这种敬业,怎么改朝换代,你都会觉得了不起,觉 得伟大!我们译制片的《电影传奇》里,讲了很多这样的故事。
胡吗个:我听海若(《电影传奇》总导演)说在做译制片的《电影传奇》,比做 国产电影的要难。是什么原因?
崔永元:难在历史态度上,我们如何看待那段历史。不管如何看待,我不允 许这里面有嘲笑,其实有时候我们年轻人抑制不住想嘲笑一下人家。
胡吗个:嘲笑哪一方面?
崔永元:嘲笑他们的电影幼稚,嘲笑他们硬邦邦,嘲笑他们的情节简单,嘲 笑他们表演僵硬。
胡吗个:这怎么就不能嘲笑呢?
崔永元:嘲笑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再说,有什么可嘲笑的?我们从前还 不是一样,对待那段历史,重要的是思考。
胡吗个:听说你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每一部电影都有一部传奇?
崔永元:对,我们已经开始做美术片和纪录片的《电影传奇》了。将来还会 做新电影,像《可可西里》、《疯狂的石头》这些资料都已经开始收集。
胡吗个:是不是以后在电影开拍的时候《电影传奇》就已经介入了?
崔永元:我希望将来这个电影上映的同时,就能在屏幕或银幕上看到《电影 传奇》。
胡吗个:对未来中国电影你会为它做些什么,除了你的《电影传奇》、你的 博物馆之外,你会拍电影吗?或者你会帮助别人拍电影吗?
崔永元:我觉得哪怕我到一个电影院去卖饮料,也算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做出 贡献。
胡吗个:还能做点大事吧?
崔永元:对,我要保持我独立思考以后发出来的声音,因为现在电影市场太 祥和了!祥和得让人无法接受,大片出来后的宣传攻势,包括用金钱做到的让媒 体闭嘴,用金钱买来的无耻的吹捧,都让人坐立不安。在他们举杯欢庆的时候, 得有人站出来,说两句扫兴的话。
243 / 254
?2007?6
郁风死了。
黄永玉
听到噩耗,我一点没有动容。她已经病了很久,死前不久,我还接她和苗子 兄到凤凰住了一星期,下决心不顶撞她,细心体贴她,要什么给什么,她说:“画 一张丈二给我。”好!丈二就丈二。画完了,她说:“回北京,我要在这张画上补 画一些东西。”我马上说:“好!你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她说:“过春节我还到这 里来!”我心里难受,惟愿此事成真……
她刚开完刀,脖子上带着肿伤,两位医生夫妇陪着她,没料从凤凰一回北京, 她就进了医院,就完了。
一个人死了,越是英雄越不应该为其啼哭。所以我羡慕南美洲人用鼓掌代替 流泪的悲悼,赞美她一生壮烈行迹,眼泪词不达意!(女儿说,拉丁民族大多如此, 比如意大利……)
对于死,人说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郁风之死,一个漂亮人生的分量而 已。又不是猪,死了还上秤台,论斤两!
她的一生,有自己的灿烂。静静地、宽坦地、容忍地、快乐地对历史作出了 一点只有熟朋友才清楚的贡献。这似乎有点举重若轻的意思,且容易在玩笑吵闹 的当口和她一齐都忘记了这层身份。
记得有一年,(对!一九九二年)我们大家一起在巴黎,我给她画了一张钢笔速 写(可能那天是她的生日),简直是龙飞凤舞,放笔直干。大家看了说像,她不做 声。有人对她说:“把你画成这样,也不生气?”她说:“跟黄永玉交朋友,没点 气量还成?”说实在话,她是喜欢这幅画的。她是老漫画家,几十年来什么画没 见过?回香港,我又补题了一些话:
天公作弄,让我们苦了大半辈子,到老来,才来巴黎和威尼斯看黄昏。你的 白发透过夕阳镶满金边,漂亮而叱咤一世的英雄到底也成为一个噜嗦的老太婆。 你自己瞧瞧,你的一天说之不休,走之不已的精力,一秒钟一个主意的烦人的劲 头,你一定会活得比我们之中哪一个都长。那就说好了,大家的故事就由你继续 说给后人听了!现在,由我们高呼口号,敬祝我们心中最噜嗦、最噜嗦的、最噜 嗦的老太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这位先贤从年轻时起思想和情感就不安分,行为举止跟凡人不同。在美专念 书,成天穿一双旱冰鞋到各个画室瞎窜(以上事实系沈从文表叔提供),看别人习 作。你自己不好好用功,别人习作干你什么事?
那时女文化人少,有一个,出名一个:谢冰心、冰莹、凌叔华、苏雪林、方 令孺、林徽因……都是男士们咭咭艳羡难以触及的天上月亮。她们各有殷实的家 底,自小受到正统的教育和雅趣的熏陶,举止有度,行文雍容,上世纪之初,很 开了一阵之先的风气。以后,当然还有几位后继者,只是由于激越的时代来临, 谁也就顾不上谁了。
“左联”的兴起,风雷疾电,她们哪里见过?即使想帮忙也帮不上,想凑合 也放不下脸面。眼看着她们这一代的自我式微。
244 / 254
?2007?6
潘玉良刚从法国回来教书,是因为样子长得丑学生胆小不敢选她的课呢?还
是因为画的画太怪让学生理解不了?反正画室空无一人。(没想到学生选老师的课 还需要胆子!)我们那时的郁风老太太已经长大了!她正义凛然地独闯虎穴,做了潘 玉良的“独女”。
我问她:
“潘玉良的画好吗?” 她说:
“怪,一般!” 我问:
“那为什么选她的画室?” 她说:
“反正没有人选我就选!” 对待人生的态度,郁风一辈子的立足点恐怕就在这里。一种选择,并不一定
具有特殊意义的觉醒。那只是一种远远超过世俗同情的、抽象至极的“善”。生 发于刹那,却终生受累受用。
我问:
“潘玉良真长得丑吗?”
“哈!哈!真是、真是、实在太难看了!……” 她一边笑,一边打嗝。 我一辈子也常在伟大意义中打嗝!
她参加了“决澜社”。一个朝气蓬勃的、现代意识的艺术小组织。成员有庞 薰栗、倪贻德、杨太阳……庞薰栗刚从巴黎回来,是一位非常有理想、有创造意 识、有实力的艺术家。他多方面的文艺修养、仪表和谈吐极富吸引力。郁风加入 了他们的群体之后一定天天充实至极、快乐至极,艺术上阔大了眼界,也受了不 少启发。
不过我想,纯粹的艺术固然大有搞头,但对于郁风这位坐不住的大家闺秀肯 定不能满足。不知什么机缘,她混上了张光宇、叶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