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神色打扮的女子,在巴黎街头比比皆是。法国人似乎人人都在向外人表达着他们的唯美意识。法国人仿佛生来就优雅地美着。
我还惊叹于巴黎人的色彩搭配。
曾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看到一个法国男人经典的红配绿。红色的毛衣和皮鞋,配一条绿色的条绒裤。男人坐在一家咖啡店外,迎着上午温暖的阳光,晒着,细致地喝着咖啡。中国的俗话是:红配绿,赛狗屁。讲的是一种配色的禁忌。而那位四十多岁的法国男人,仿佛掌握了色彩搭配的精要处,在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上,在红和绿两种对比色之间,找到了最恰当的分寸,让原本可能出现戏剧效果的搭配,成了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是大胆又养眼的绝配。红是浊度很高的红,绿也是浊度很高的绿,仿佛都含有灰,相比之下,绛红色的皮鞋倒是显得鲜亮了,成了全身的点缀,又绝不突兀。对色彩的理解和掌握,若不到一定的火候,是不可能有那样的想法,也是不可能有那样的搭配的。看到那个男人,我一下意识到,相对于法国人,我们平素在着装色彩的搭配上,实在是太平庸了。惭愧。
第60节:做一个丝巾美人
的主意不错,不知我为何有那样合适的搭配。其实我只不过在准备行装的时候,把各种可能遇到的搭配需要都考虑过了,顺手用上而已。我身上的红和蓝,在黄沙的背景下,构成三大对比色,拍出来漂亮极了。
第61节:我的美容态度
防晒),再涂上一层防晒粉底,如此一来,晒黑的概率很小。我在新疆都是正午播出,太阳正烈着,一个多月下来,皮肤并没有黑掉多少。只是,那样涂了粉底又被晒过的脸,尤其要洗得干净,洗完之后再敷一张补水面膜,皮肤就缓过来了。
第62节:将健身进行到底
练一小时的器械,再走步四十分钟。教练让我把心率始终保持在每分钟一百二十左右。这个训练进行了一年多,效果非常好。
第63节:我眼中的美丽女人
很多人对器械训练有误会,认为把自己的肌肉练大了、不喜欢了怎么办。其实,如果不是刻意追求,如果不达到相当的训练量和采取更特别的方式,想增大肌肉几乎不可能
那一年多的训练表明,我的肌肉没有任何增大,但力量在增强,形状在改变,脂肪削减到了一个理想的范围,全身看上去紧实、年轻。
所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和适合的训练方式是至关重要的,然后,尽可能地坚持下去。许多人都认为坚持很难,我也一样。我之所以没有在青鸟坚持下去,是因为去了一趟欧洲,在那里闲散了一个月,原有的锻炼惯性被打破了,就再也提不起精神。我认为坚持锻炼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让身体产生对锻炼的依赖,这是很多人能够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这种依赖,人要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甚至内容,到时间就去锻炼,什么事情都给锻炼让步,除非不得已。我在青鸟的一年多就是这样处理的,去欧洲没办法,只能让它断了。另一种可能就是靠毅力,在毅力的支撑下产生运动习惯。以后,我又尝试了打球、瑜伽等,都很好,一直坚持到现在。记得谁说过:柔软使人年轻。瑜伽带给人的柔软感觉是无与伦比的,当身体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听自己指挥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我看到过的一项国外研究表明,运动能使我们看起来并感觉到年轻八岁。即使每周三次每次二千米的快步走运动,也能使人年轻许多。我们只需要改变一点生活方式,给自己一个机会,我们就能看到令人惊喜的效果,从而找到更多对自己的信心。
也许是人到中年,我下意识会注意到同龄人的状态。看到有人臃肿佝偻的体态,或者看到有人因为发胖而走形的脸,我知道他们的心理感受一定不好。我曾对一个离婚的中年男人说:哥们儿,把腰挺起来,咱不是还要再找美妹吗?他本能地叹口气:哎呀,不行啦,老啦。我当时想,如果他坚持运动,有一副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他的反应和信心就会完全不同。
所以,赶快运动吧,给自己一个增强信心的机会。
现在,我已经可以非常自如地控制自己的体重,在两公斤之间随意调节。我之所以有调节的想法,是因为我发现,有了比较稳定的体重之后,如果需要,再下减两公斤,人的感觉会立刻不同。那是一种年轻的感觉。我不节食,美食是我活着的乐趣之一,我只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贪婪。一些非健康的食物已经从我的眼前消失,一些易增肥的零食我也视而不见,比如瓜子、巧克力、薯片等,无论它们有多大的诱惑力,我都可以不碰不沾。
我一直有个幻想,幻想自己退休的时候仍能体态轻盈地坐在镜头前,无论什么景别,无论镜头怎样拉开,我的形体都不会成为视觉审美的障碍。
如果是幻想,当然就是白想,如果希望变成现实,那就将健身进行到底。道理就这么简单。
我眼中的美丽女人
应约去靳羽西家,是在夏末一个不太热的中午。居家的羽西有着人们熟悉的妆容,一件粉色的亚麻镂空绣花短袖衫,一条粉色的布质休闲七分裤,白色的坡跟拖鞋里,一双白晰精致的小脚涂着银粉色的指甲油,整个羽西看起来粉粉的,十分亲切可人。
〃羽西——〃
〃徐俐——,亲爱的,欢迎你!〃
羽西热情地拥抱我,把我迎进屋里。
第一次见到羽西是在十多年前,羽西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那时羽西化妆品正在起步。
羽西一生钟情于红,各种鲜艳的、饱和的、热烈的红。那天在人群里,我一眼就看到了穿玫红色套装的羽西,她耳朵和脖颈上都带着醒目的金色饰品,在来宾面前穿梭着,玲珑有度、风情万种的样子。
如果不刻意打听,同羽西打交道是会忘了她的年龄的。她的嘴边似乎也永远没有年龄这个话题。羽西长着一身秀骨,体态轻盈,皮肤尤其细致,一双手脚嫩嫩的,看起来非常年轻。跟羽西说话,她一双灵动的眼睛始终少女般地眨动着,声音轻快,时常打着哈哈,周围的人都好像融在她散发的热情里。
羽西四十岁开始在中国开疆拓土,事业发达,转眼已经二十来年。
在我的眼里,除了比过去略胖些,羽西变化不大。作为女人,她已经很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了。
我同羽西的见面机会不是很多,从来没有就她本人聊过什么话题。我们见面大多谈眼前需要处理的事,话语间,羽西会偶尔说到女性话题,比如妆容,还有女人遇到问题时选择能力的重要等。
给我的印象,女人要做到羽西那样,那样在意和保持自己的美好形象是件不易之事。人总有懈怠之心,而羽西做到了一以贯之,这是她成功的地方。所以,人前的羽西总是美丽的,不仅美丽,至今还艳丽夺目。
那天在她家里她说,过两天她要去走红地毯,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我问她如何装扮,她把我领到她的衣帽间,指着其中的一件腰部是薄纱镂空的正红色晚装说:这件怎么样?我说当然好看哪。心里又暗自打鼓,以羽西的年龄,腰部镂空是个好主意吗?而在过后两天的报纸上,我看到有礼仪专家点评电影节嘉宾的着装,羽西的那袭红色晚装得体夺目,被各方盛赞。再看照片上的羽西,一手提着裙摆,春风满面地笑着,正款款走在鲜红的地毯上。
这便是羽西,在你认为她可能风头不再的时候,猛然间你又发现,那最大的彩头依然还在她的身上。
第64节:终生都保持美丽
以我的理解,像羽西这样终生都保持美丽的女人,除了对做美丽女人有独到的见解之外,她们身上更多的还是常人无法达到的意志力,对美丽不懈追求的意志力。也许,这种女人的自爱和做美丽成功女人的理想高于一切,她们是把做美丽女人当作事业去追求的,羽西是其中灿烂的一个。
这种女人不多,有一个就在人堆儿里亮一个,断然错不了。
于西曼被媒体称为〃中国色彩第一人〃,她把从日本学来的有关人体色彩的四季理论,在中国发扬光大。现在做色彩推广的人不少,于西曼还是最富有影响力的。
有人对于西曼的色彩理论有疑义,这不是我关心的话题。有些时候我就是个实用主义者,在分析判断之后,我吸收我认为有用的东西。比如,在经过于西曼的色彩诊断之后,我确实发现,日常生活中我若较多地选用她理论里的春季色,我的脸色果然好看些。
一眼看到于西曼,见她梳着蓬松的卷发,穿着刚出生的小鸭般的色彩的套装,一直在笑着。她的笑仿佛是从心里绽开的,一绽开就是盈盈的。从她的笑容里,我第一次直观地理解了什么是笑容可掬。西曼很友好,也很亲切,也许同她的日本经历有关,西曼总是柔柔地待人,脸上的笑容始终不离不弃。
西曼是个做美丽事业的女人。
西曼的个人色彩理论,就是告诉人们究竟什么色彩最适合自己。除了色彩,西曼还告诉我,人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体的长处。她建议每个人找面大大的镜子坐下,静静看着镜中的自己。再不漂亮的人,总有一点与众不同,那一点不同,就是自己最该加以放大提升的。
那一点,可能是自己某个部位的长相,也可能是某个瞬间的表情,或者一个手势,或者某个固定的姿态等等。总之,什么最可能给人留下印象,什么最打动人,就去强化和打造。
这是一个很受用的理论。进而我发现,任何时候见到西曼,她都穿着膝盖以上的短裙,始终亲切盈盈地笑着。她那双小腿果然漂亮,修长而圆润,笑容也是格外地温柔迷人。按我的理解,笑容和小腿,就该是西曼身上的最动人之处吧。
噢,做漂亮女人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
后来,按照西曼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