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夏季养生法
立夏系二十四节气之一。
按我国习惯,夏季从立夏开始,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至立秋前一天为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时农作物生长渐旺,田间管理日渐繁忙。
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交合,正是万物繁荣、群芳斗艳、植物开花结果的季节。
人们应该适应夏季气候,使机体积蓄充足的阳气,提高体内抗病能力,为适应寒冬作好准备。晚点睡觉,早点起床,不要畏惧或厌恶炎热,而应迎着初升的太阳进行户外锻炼,一方面使体内的废物及时得到排泄,吸入新鲜空气,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在强筋骨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充足的日光浴。切忌急躁发怒,应终日保持乐观的情绪。如果违背了这种养生之道,人就会损伤心气,消弱适应秋天的能力,到了秋天,容易发生咳症,“奉收者少”
,到了冬日阴寒季节就更加难以适应,会重复犯病。
夏日酷热多雨,暑气易乘虚而入。我国北方自6月末至7月初,即序属盛夏,进入赤日炎炎季节。气温、气压和湿度均有所改变,容易造成疰夏、中暑。
疰夏主要表现为胸闷,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
111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39
大便稀薄,微热嗜睡,汗多和人体日渐消瘦。疰夏反映人的胃肠消化功能减退,所以,减食量、少油腻,减轻胃肠负担,以保证正常生理功能,是预防疰夏的主要措施。
中暑大多因较长时间日光曝晒或处于高温环境而引起。
之所以发生除与气温、湿度及健康水平有关外,还与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平衡状态有重要关联。为防止中暑,除应采取室内通风、降温、遮阳等措施外,更应注意保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要随汗出的多少,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西瓜和各种果汁,除能“消烦止渴”
,“解暑热”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丰富的矿物质和钾盐,有利尿清热作用;绿豆汤、赤小豆汤是民间简易消热饮料,起到清热解毒利水的作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茶碱、糖类、有机酸等,不但能提神开胃,还可促进汗腺分泌,调节人体散热功能。最为简易的方法是饮用加少量食盐(1%)的白开水,这既能解渴、补充水分,又能补充从汗中丢失的电解质,还可以提高胃酸浓度,改善消化机能;高血压、心脏病、胃炎等患者慎用或禁用。
盛夏季节,昼长夜短,多数人因闷热而难以入睡,清晨又醒得较早,从晨起活动至吃完午餐约历时六七小时,因而午睡1~2小时,对健康极有裨益(中、老年人尤其如此)。
患高血压或其它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更应安排好暑季生活。室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对防止疾病的发作或恶化具有重要意义。统计资料表明,在锋面天气过程、大雷雨、闷热天气,常是心血管病多发时间。应组织这类病患者经常去公园树荫下乘凉,这样做既可调剂生活,防止中暑,
112
49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又可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健康。此外,对一些卧床不起的病人,除采用上述措施外,还应经常协助他们活动肢体,经常用温水擦澡,用70%酒精擦皮肤,防止褥疮形成。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把好病从口入关是预防这类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剩饭剩菜要回锅加热,某些开始腐烂的鱼、虾、肉类或变质的残羹剩饭,宁弃勿食。经常使用的饮具、饭具、茶具等,要经常消毒,保持卫生。饮食安排应讲究科学,饭菜尽量不剩。
适当吃些大蒜,喝些柠檬汁、橘子汁,对肠道感染有一定预防作用。老年人、小儿体质不如青、壮年人强壮,对过热过冷刺激反应较大,冷饮之类不可过贪。
此外,应消灭苍蝇、蚊子,采取防护措施。这样做一则可减少各种传染病的传播,二则可防止皮肤感染及皮肤过敏反应,特别是患糖尿病患者,一旦皮肤感染,常常会引起严重后果。
(三)秋季养生法
秋季从立秋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前一天为止。
秋三月万物成熟,草木渐趋萧条,节气由阳转阴,这个季节应怎样养生呢?秋风劲急,地气清肃,万物色变,人们应早睡早起,以避免肃杀之气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要神气渐收,思绪宁静,不让意志外驰,以适应秋季寒凉之气候,这就是调养秋收之气道理之所在。
如果有所违反,会损伤肺气,
113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59
到冬天会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使人体适应冬季的能力降低。
秋季是夏转冬的过渡季节,由凉而渐寒,阳气开始下降,“天气以急”。一般说来,人的阳气不足,可借助夏天阳热之气以温养之,阴精不足者也可借助秋冬收藏之气以涵养阴精。
秋虽凉而寒将至,衣被宜逐渐添加,不可一下加得过多。
常言道:“出门须防三、九月,”北方九月凄风苦雨,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气温日降,容易使人感冒,不管是出门人还是在家的人都应注意不可着凉。
“若要安逸,勤脱勤着”
,特别是老年人代谢功能低,循环功能差,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很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被,更应注意保暖,所谓“不治己病治未病”
,重在预防,病而服药,不如随时调摄,使阴平阳密,身体安康。
有的年分秋应凉而反热,这就是所谓“至而不及”的气候反常现象,对此尤宜加倍谨慎,避免感染瘟疫。老人尤不可自恃身体强健而不顺乎天气变化。所谓“顺则和,从之而苛疾不起,违则逆,逆之则灾害生”
,就是这个道理。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燥是秋天的主气,应“防秋燥”。秋燥之气有温、凉之分,久晴无雨,秋阳暴烈,属温燥性质;秋深初凉,西风肃杀,属凉燥性质。无论温、凉,总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因此,老人秋天少洗澡为宜,以免发生皮肤瘙痒症。秋日,气候干燥,人还容易咳嗽或干咳无痰,口干舌燥,最好吃些雪梨、鸭梨,生食能清火,蒸熟能滋阴,有条件的不妨吃些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滋阴润肺之品,这对防止口干舌燥均有益处。
秋季瓜果大量上市,要特别注意“秋瓜坏肚”。立秋之后
114
69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宜恣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一般说来,各种水果均有益于健康,如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A、B、C等)
、多量的钾,对心血管患者有益,且有止泻作用。香蕉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P有利于增加血管壁弹性,维生素E能增加细胞分裂次数,对健康也有所裨益。香蕉还有止咳、润肠、降压作用。菠萝利尿,对肾脏病、高血压患者有益,治疗支气管炎也有功效。柑桔有镇咳、调肺健胃的作用。柿子能去烦,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涩肠止泻,降低血压。梨可润肺,消痰止咳,治便秘。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宜。葡萄可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骨、利尿等作用。但水果除少数(如龙眼、葡萄、荔枝等)外,其性味均偏寒,食用应适量,不可恣意纵腹,以免伤害脾胃阳气。
(四)冬季养生法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前一天为止。
冬三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草木凋零,大地封冻,自然界万物生机闭藏,这个季节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冬季活动锻炼,不宜过早,免伤阳气,最好是等日出以后,再选择活动量较大的锻炼方式,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这样既可达到避寒取暖的目的,也可保持心情愉快,使精、气、神得以内收。
这就是冬季“养藏”道理之所在。
如果有所违背,就会损伤肾气,到来年的春天,人就会染上萎厥之类的疾病,使
115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79
人体适应春天升发之气的能力降低。
人们一向认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早晨空气最新鲜”。事实并非完全这样。
早晨,尤其是冬天冷高压影响下的早晨,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的现象,即上层气温高,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对流活动,因而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不能向大气上层扩散,于是淤滞和停留在下层。这时,如果早早出外锻炼,反倒会深受其害。活动量越大,呼吸量也越大,受害也越严重。从大气污染这个角度出发,早锻炼冬季不宜。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这一提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实践证明,人体许多疾病都与季节和天气变化有关。严冬气温下降,冷空气挟着病菌进入人的呼吸道,可导致一些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如果气温骤降或寒潮来临,使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常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两腿肿胀、恶心和全身不适,并能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
所以到了冬季,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温,防止各种疾病发生。
冬季气候变化多端,时而由寒转暖,时而由暖转寒,常有一昼夜间温度相差摄氏十几度的现象。
这种反常的变化,为一些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了机会。其中对人们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与冷气的袭击密切相关。
1974年我国科学家对一次流感的大流行作了气象方面的调查,发现流感流行与当地气象变化有密切关系。调查期间,有一个1058毫巴的强冷高压从蒙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