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小言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生豪小言集-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本如果果有决定和战的充分力量,那事情是很简单的。问题就在它现在欲和不得欲战不能,叫嚣也叫嚣过了,抗议也抗议过了,现在馋涎欲滴地瞧着自己渴想不到的宝贵物资运到别人家去,妒火直冒是不用说,如果毫无动作,在脸子上也委实下不过去。且看作茧自缚的日本,如何自解于这种困境? 
 

美油船安抵海参崴
(1941年9月6日) 
 
  美国第一批油船安抵海参崴,证明了日本在目前尚未敢开罪美苏,可是我们并不同意华盛顿外交界人士的意见,以为这是美日谈话的“初步结果”,或认为美国对日经济压力“业已见效”。我们认为日本的不敢动作,一方面是因为它恫吓的伎俩则有余,实际行动的力量则尚不足;一方面也是因为它希望借此作为向对美讨价还价,要求放松经济压力的条件。 
  美国的立场已极明显,只要日本能放弃侵略政策,一切都可商量,否则绝无让步余地。日本如果是一个理智清明的国家,当然会在这最后关头幡然觉悟;无奈叫日本放弃侵略,也就是宣布了日本军阀的末日,日本一日为军人所控制,即一日不会接受美国的劝告,太平洋的危机也就一日不会消失。美国与其坐视此种危机的扩大成熟,不如先发制人,迳以进一步的行动来谋根本消灭此种危机。外交方式的试探谈话,固然试探不出什么结果来;纵令油船通过,也绝不能认为日本已有悔祸的表示。 
 

美国民意主对日强硬
(1941年9月8日) 
 
  著名的美国迦勒普民意测验,过去在测验美国人民对于欧战的意见时,虽然赞成以各种可能方法援助英国的常占绝大多数,但对于美国直接参加作战,则总有半数以上的被测验者不表同意。可是最近以远东问题作测验的结果,却有百分之七十赞成“美国应设法使日本不能更臻强暴,虽冒作战危险亦当为之”,而表示反对的则仅白分之之十八(尚余百分之十二不表可否)。 
  美国人民对于纳粹和日本军人的憎恶,是无分轩轾的,他们所以不赞成对德直接作战(格里埃号事件以后尚未有测验),而主张不惜与日一战者,其理由只是因为他们相信在海军方面英国本占优势,不一定需要美舰帮忙,倘派军队横越大西洋前往助战,则其实际的效果,尚不如以等量的精力,用之于增加生产上面,比较益处更大;至于远东方面,则日本的势焰已成强弩之末,与其姑息隐忍,长留肘腋之患,不如一了百了,可以在西顾无忧以后,以更集中的注意放在打倒希特勒的工作上。 
  美国民意的表现是如此,我们相信美国政府即使并不抱着完全相同的见解,亦必能尊重这一种公论的趋向。 
 

巴黎的“恐怖空气”
(1941年9月9日) 
 
  自赖伐尔被击案发生,纳粹大捕“共产党”人以来,巴黎的反德反法奸空气,照连日电讯所传,正在一天浓厚一天。所谓“恐怖分子”,并不因德方的严刑峻法而停止其活动。我们绝不以为一个国家的自由解放,可以借狙击一两个敌人而达到目的,可是恐怖案件最易发生也发生得最多的地方,往往是在“新秩序”统治的区域内,这似乎已成中外一例的事实。 
  在纳粹占领区中,反对“新秩序”的人是一律被称为“共产党”的。我们相信纳粹党人将发现在他们统治的区域以内,“共产党”多到不可胜计,因为赖伐尔之流的人类中的渣滓,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凡是具有感情理智的人,无不痛恨厌恶纳粹的统治,正象“新秩序”在其他任何处所不受欢迎一样。 
 

日本的矛盾心理
(1941年9月10日) 
 
  美德发生海上冲突后,已经引起了日本的两种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美德关系继续恶化,由报复行动进入正式宣战的阶段,使它能在太平洋上有更大的行动自由;一方面又竭力回避自己对三国盟约的义务,尽管口头仍旧高喊外交政策以三国盟约为基础,而东京的报纸则已公然对盟约义务表示怀疑。 
  不过日本虽无履行盟约义务的诚意,但三国盟约对于它仍不失为聊胜于无的武器;德意虽不能给日本任何助力,但退出轴心以接受民治国家的支配,又决非日本野心军阀所愿为;再者无意为盟友效劳,也决不是说它将放弃为满足自己贪欲而扩展的企图。 
  因此唯其西方的纳粹方在对美国进行新的挑衅,美国愈有对渴望机会之来的东方日本采取格外迅速有效的镇压步骤的必要。 
 

协约国的新行动
(1941年9月10日) 
 
  英国加拿大与挪威军队联合在挪北斯毕茨柏根群岛登陆,虽然可认为协约军由暂时蛰伏状态进入新的行动时期的先声,但显然还不是大规模反攻的开始。关于英国与协约国军队如何配合东线苏军协力行动的问题,无疑各方面都已有详密的考虑,而挪北的进军,自当为其中步骤之一。 
  前几天的电讯,说轴心国家因东线战局胶着,冬季到来以后,势将被迫停顿,故方向北非方面大量增兵,准备有所行动。根据魏维尔将军所作英军将不再被动应战的表示,我们深信英国军事当局必能在适当的时机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英军倘能一面在北非抢先发动攻势,一面以海军广泛袭击纳粹占领下各海口,使希特勒愈益痛感两面作战的困难,并鼓励苏联的加紧反攻,则提早侵略势力的崩溃,无宁将为当然的结果。 
 

苏德前线的风雨
(1941年9月12日) 
 
  柏林军事发言人称列宁格勒方面的缺少新消息,可认为“大风雨前的沉静”,实则恐怕还是纳粹呼风唤雨的本领不够高明,他们人造的空雷,毕竟还敌不过天然的风雪。从德方自认攻陷该城“需要相当时间”看来,这沉静也许要变成长期了吧。 
  可是苏军反攻的声势,却在每日增强,斯摩伦斯克的收复,纵使未曾证实,但苏军在该城六十公里外突破德军防线,是德方自己已经承认了的。戈美尔方面德军曾一度尝试采取攻势,经苏军反攻后,已遭受重大的打击;特尼泊河东岸的德军已有肃清之望;敖得萨区苏军地位也日趋稳定。 
  纳粹对付一千八百哩长的全部战线,虽想以较厚的军力向若干点集中攻击,但苏军的全线反攻,事实上已使她的敌人无法首尾兼顾。苏联并未为风雨所撼,倒是侵略国的军队已经被卷入狂风暴雨之中了。 
 

并无新发展
(1941年9月15日) 
 
  赫尔在上月三十日声称:“美日刻在进行之谈话,仅属试探性质,尚未达到谈判阶段。” 
  本月二日他说:“美日谈话无新发展。” 
  六日又说:“美日试探性谈话进行并不顺利。” 
  十日又说:“关于进行业已数月之美日谈话,余未得行将妥洽或有何宣布之消息,实则美日局势中未有新的发展。” 
  十三日又说:“美日谈判并无新进展;谈判至目前为止,仍属试探性质。” 
  进行了数月,仍旧未离试探阶段,所可以告人者,始终只有“无新进展”一语。人寿几何,河清难俟,时间浪费,莫此为甚。君子曰:“不如其已!” 
 

一个感情上的问题
(1941年9月15日) 
 
  柏林权威人士以为罗斯福总统之海上自由演说,“以正式之外交关系而言,并未有遭受影响之处”,但在情感上“则吾人同意已受影响”。谁说纳粹并不富于感情?罗总统的演说刺痛了他们的心,但他们还是愿意和美国维持外交关系! 
  这里使我们又想到了日本,侵害美国权益的是日本,威胁美国安全的是日本,破坏美国所信守的国际原则的也是日本;但在日本眼中,则这些都不算甚么,倒是美国大大地误解了日本,伤害了日本的感情,因此在这次美日谈话中,据说并不是美国压迫日本作重大让步,倒是日本“似将促令民主国家作重大之让步”! 
  美国在对德的强硬表示中,已经证明她不是一个挨了打自认不是的傻瓜,那么给日本一点颜色看看,也应该是时候了。 
 

特夫古柏论太平洋局势
(1941年9月17日) 
 
  特夫古柏氏在前日的广播中,对太平洋局势画了一个简明的轮廓;他说太平洋中只有一国依附轴心,其余均拥护协约国的主张;他相信集合中荷苏美英的力量,足以应付任何事件。 
  没有人能对上述的说法表示怀疑,即使一向一意孤行的日本野心家,也已不能不对自己的处境深感惶恐。现在存在于太平洋上的危机,不是日本之将有何等动作(正如特夫古柏所说,那是民治国的联合力量所能绰绰有余地应付过去的),而是日本在选择彻底放弃侵略或以国运做最后冒险的两条路以前再度分化民治阵线的尝试,民治国的力量无论如何雄厚,倘不能紧密地配合起来,还是容易为敌人所乘的。 
 

日本对美“友好”的背后
(1941年9月17日) 
 
  东京发言人解释日本对美油运苏无所动作,是表示对美的“友好”;熟悉远东时局的美京人士,则以为此种言辞不过为掩饰其弱点的一种努力。实则日本素来不是一个自知其弱点的国家,假惺惺的友好表示,无宁还是掩饰它包藏的祸心。 
  据驻华盛顿“中韩同盟”代表韩氏在致赫尔国务卿书中所指出,日本在距海参崴百五十哩的罗津根据地屯集军队五万人,飞机三百五十架,潜水艇十二艘。这才是隐藏在友好假面具后的真相! 
 

恐怖的巴黎
(1941年9月19日) 
 
  巴黎德当局因近周以来,不断发生德人及法奸被袭击的事件,曾于最近采用蛮横残暴的手段,枪毙“人质”十人,作为报复,前日复变本加厉,扬言实施大规模报复,而且今后所捕“人质”将不以“共产党”为限,任何阶层的巴黎市民都不能悻免。本来德方对于反纳粹的分子,往往无例外地加以“共产党”或“犹太人”的罪名,现在索性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