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性僧进你们的亲密,惟有坦诚且自在地谈论它。一旦你深深投入做爱,这些谈论就可以中止,并由充满激情与欲望的本能动作取而代之。如果你们做爱时非常安静,说说话。如果你们说大多话,设法安静些。如果你们通常在夜晚做爱,可以在早晨试试看。
性,像其他事一样,因你的细心和讨论而受益,而且如果你了解“昨日视为大事者,明日将变得不甚了了”这个道理,性事也会日益精进。你和你的伴侣可以彼此鼓舞,使对方踏出习惯且自适的范围,设法冒点险。你可以让卧室或任何房间变成感官的实验室。
年轻的母亲
她恍惚的目光抚摩树叶、花朵,以及世界的灿烂的全体。
这个一年中最佳季节的午后像一只熟意毕露的橘子一样的丰满。
全盛的园子,光,生命,慢慢地经过它们本性的完成期。我们简直可以说一切的东西,从原始起,所作所为,无非是完成这个刹那的光辉而已。
幸福像太阳一样的看得见。
年轻的母亲从她怀里小孩的面颊上闻出了她自己本质的最纯粹的气息。她拢紧他,为的要使他永远是她自己:
她抱紧她所成就的东西。她忘怀,她乐意耽溺,因为她无尽期的重新发见了自己,重新找到了自己,从轻柔的接触这个鲜嫩醉人的肌肤上。她的素手徒然捏紧她所结成的果子,她觉得全然纯洁,觉得像一个完满的处女。
她恍惚的目光抚摩树叶、花朵,以及世界的灿烂的全体。
她像一个哲人,像一个天然的贤人,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照自己所应该的那样完成了自己。
她怀疑宇宙的中心是否在她的心里,或在这颗小小的心里──这颗心正在她的臂弯里跳动,将来也要来成就一切的生命。
乖女
女性从小就特别渴望亲近父亲,完全地依赖他,这份密切的关系几乎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
女人为什么会有追求“完美男人”的渴望呢?这完全是出于幼年时期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意识,而最主要的影响必定是来自父女关系的形态。下一代的人们的确恨幸运,女权运动已经打破了男性至上的观念,突破了父系社会的教育形态。可是大多数25岁到45岁的未婚女性没有这种幸运,在她们心中早已承袭了传统的单性意识。
一般来说,父女之间存在着一股极其自然的亲密关系。女性从小就特别渴望亲近父亲,完全地依赖他,这份密切的关系几乎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她们深爱着自己的爸爸,处处想讨好他,时时刻刻渴望着爸爸的疼爱。当兄长们受到严厉督促追求独立之际,她们依然能享有父母无尽的爱怜。站在男性为尊的立场上,父亲们当然喜欢那份被需要、被重视的感受,他们愿意像守护神一般保护自己的小女儿。当他们教导儿子克服危难之际,同时也频频吓嘱宝贝女儿各种逃避危难的方法。在他们的观念里,女孩应该表现出甜美用民从和含蓄的阴柔特质,而男孩则应该展现威武、进取和冒险尝试的阳刚气概。
另外,母亲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她们本身就是小女儿模仿的对象。有些人或许幸运得多,因为她们拥有一位具有自信、独立自主的母亲。但是有些母亲满怀着恐惧,对自己没有丝毫的自信,完全的驯服和依附才能带给她们内心的平静和安定。本身如此,她又怎能要求女儿去尝试自己不敢面对的一切呢?久而久之,女儿也就承袭了母亲懦弱的习性,凡事都得依赖他人,处处需要别人呵护。
露营去
前面等待你的是步调慢,不慌不忙的动植物世界。
你可以一时兴起就去,或稍作计划,不过要准备在大自然中待较久的时间。随身携带的东西愈少愈好。把手提电视和呼叫器留在家里。
置身大自然时,想想为什么大多数人面对大自然时,都会感动并觉得心满意足,为什么我们的意识会渐渐布满大自然的美,安详、完美,及其中的各种生命。想想各个时代的诗人和艺术家如何以独特的方式得到大自然的启示,从而去写,去画,去雕刻。再想想历史每隔一百年左右,就如何出现一项以自然世界的神秘为思想基础的艺术运动。
你只要花数天时间与朋友或家人,或独立露营,就可以体验这些。你可以日出即起,并且露天烹煮三餐。许多人都可以在居家附近仅数小时车程的地方,找到一个充满自然灵气且让人觉得不虚此行的可爱场所。启程之后数分钟,你就会把日常的牵挂抛到脑后,前面等待你的则是步调慢,不慌不忙的动植物世界。
静默的薄暮
人生最可贵的是生的过程,是忙碌与安闲掺和的旅行。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了,车还没来,却没了刚错过钟点的那份烦躁与不安。不知怎么回事,每次出来,归去时,总搭不上准时的车,仿佛是命定的,于是,平静了许多,就如同悟道一样。
虽然,我是多么急切地盼着回去。
我竟然没有长大,无论是远涉千里之外,还是就近走一走,只要出来,就惦惦切切,恩思念念放不下回家的念头。葡萄是否生出了藤蔓?白色的蔷蔽是否凋零了?可爱的小猫咪是否又胖了一点?尽管一切依旧,甚至连我放在桌上的稿纸还是那个样儿,卷着一个角,而我还是匆匆地来去。
我也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牵挂,平日的那些潇洒哪去了?
是否化成秋叶,一片片,一片片托付给风了?雨了?
想想自己有时一遇到烦恼的事,不舒心时,就希望一个人跑得远远的。找一间屋子,一个人住着,拥有一个怡然真实的自我。就像满山随意而生的小草一样,无论多么的卑微,也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一席土地。但我真的能做到这样吗?
车依然没来,但我知道,它在远远的那个地方,正勉力地接近我。它也一定知道,在前面的那个车站,我正等待着它,在经历之后,在浮躁之后,默默地立在站牌下。
尽管雨路泥泞。
站久了,小腿很酸,变换一下姿势,突然感到一种无法解释的从容,一种言语传不出的闲适。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忙,晨昏,日夜,忙得很疲倦,很乏力,很讨厌,似乎有许多事来不及做,非赶着点不可。
不由想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能人对一个庸人说:“我很累,什么事都必须自己去做,真不知我死后他们会乱成什么样子?唉!”
庸人对这个能人很同情,却分担不了什么。许多年后,能人死了,庸人去赶丧,却发现,一切都没变,只是能人永远躺着了。
真的,我们中间许多人都太高估了自己,其实,生时就应该以生的立场去享受生的烦恼,生的美妙,人生最可贵的是生的过程,是忙碌与安闲掺和的旅行。现在,我竟然有了这一空隙,可以什么都不必做,什么都不必忙。这又是何等的神治惬意呢?
望着焦躁的同行者,我多希望能将我所要想说的告诉他们,不要错过这静默的薄暮,珍惜这难有的平和安宁的美丽。然而,一向孤独的我,只能轻轻地摇一下头,再摇一下头。
橡树
生与死相互交替的规律。
初春,大地从沉睡中苏醒。田野里飘来一阵阵泥土的清香;草儿吐露出娇嫩的幼芽,好奇地窥视着人间;姑娘们穿着艳丽的衣裳,在碧绿色的草地上欢快地歌唱。
万木争春,小溪哗哗作响,两岸铺上翡翠般的地毯。举目眺望,大自然一片生机,令人陶醉,使人神往。
只有一棵橡树默默地站在一旁。它没有穿上新装,它那饱经沧桑、满是皱纹的老皮一丝不挂地袒露着;它雄伟。挺拔。巍然屹立,干枯的树枝直指天穹,犹如高举双臂,祈求上帝怜悯。可是它的血液已经凝滞,生命的火花已经消失,严酷的寒冬结束了它的残生。
不久前,它还神采奕奕,英姿勃勃。然而,自它睡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几天之后,来了几个人,七手八脚把它锯断,又把它连根刨出,装车运走。在生长过它的地方,只剩下一堆黄土。
橡树啊,我童年的伙伴和朋友,你曾赋予我多少甜蜜的幻想!我喜欢在你高大的躯干上攀登,在你坚韧而富有弹性的树枝上尽情地悠荡。
多少次,我在你那幽静、凉爽的浓荫下悠闲地歇息,自由地畅想。如今,那些甜蜜的时光同你一起离开了我们可爱的故乡。
幼小的橡树长出第一批嫩叶,又把枝条向四处伸延,转眼之间填补了你留下的空间。茁壮的幼苗变成参天大树,孩子们又会在它的树荫下嬉笑、玩耍,成年人又会在那里歇息、畅想。
爱的召唤
爱能使人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爱能唤起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和留恋,它可以促使犯错误甚至犯罪的人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有一个工人由于在生产的关键时刻,意志不坚,马虎从事,造成重大责任事故,被捕人狱了。在狱中,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后悔莫及,但没有消沉,反而认清了责任,增强了自信心。快要出狱的前夕,他给厂长写了封信,信中说:“我认清了自己的罪过,很对不起大家。我即将出狱重新开始生活了,我将在后天乘火车路过咱们厂。
作为工厂原来的职工,我恳切请求您和大家接受我这颗悔过之心。如能偿此愿,敬请您在我路过工厂所在车站时,扬起一面旗子,我将见旗下车;否则,我将去火车载我去的任何地方……”
他终于出狱了,带着一颗痛悔的心,张着一双迷偶的眼睛。临近车站了,他微微闭上双目,默默地为命运祈祷。他睁开双眼,啊,他看到了什么?莫不是眼花了不成。他使劲揉了揉两眼。看见车站上一些人手里擎着各种彩旗,是他们,是他的工友们在高声呼唤着他的名字。他们那亲切的声音唤起了他强烈的生活欲望和信心。他没等车停稳,便泪流满面地投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