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06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5年第06期-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洪水一下来,便将调查队围困住了。平时,队里的卡车一般会隔上十天半月去一趟几百公里外的临洮县城,买上整整一车蔬菜和面粉。但洪水当前,几吨重的卡车连一条河沟都难以逾越,更别说跑长途了。这一来,队里的伙食就断了顿,饥饿成了大家必须共同面对的大问题。有时,车上还剩下一些榨菜、干腐竹,一帮男子汉们就将就着,饥肠辘辘地盼着天空放晴,日光照彻大地。
  运气好时,队员们能在附近的藏民帐篷里,买到一两只摔死的牛羊。于是,天天炖肉,吃得大家面红耳燥,脸上长满了疙瘩。藏族同胞也对调查队员十分友好,力所能及地匀出些蔬菜来,增加点维生素。就这样一次次地,马立鹏和调查队逢凶化吉,历经磨难,将缜密而翔实的调查结果带回了兰州。
  “出入于莽莽林海之间,往返在流石蛇行之上。”
  ——这是马立鹏对自己早期野外工作时的总结和概括。虽说不怎么对仗工整,但其中埋藏的那份欲说还休的情怀,那番认真与执著,还能清晰可辨。在这一点上,他的性格与本人的名字逼真地相像。
  当然,在马立鹏的叙述中,偶尔也会有一种浪漫的情调出现。
  穿行在莽莽如歌的原始森林中,海拔接近3900米左右,会常常碰见一些出人意料的景色。有时,在跋涉当中,猛地出现一片林中空地。地上长满了雨伞大小的彩色蘑菇,能将两个成年人罩进去。野生的木耳也铺满脚下,大的类似于一棵树,高高地耸立着,叫人怀疑自己的眼睛。从高山灌木丛,一直爬上高山草甸和雪线一带,阔大的针叶林一碧如洗,将天空衬托得翠蓝。蝴蝶、飞鸟、幼小的野兽偷窥着陌生的闯入者,整个世界静得能听见一枚针叶落下的沙沙声。
  下了山,回到队里的营地,时间尚早的话,他们就跑去跟藏族同胞打篮球。或者,径直去藏民帐篷里作客,喝上一碗滚烫的酥油茶,听上几曲藏族民歌。一瞬间,浑身的疲倦和烦愁一扫而空,身心顿爽。
  马立鹏不但是个有心人,还有一种超前意识。在林区,在完成日常作业的同时,他还腾出休息时间来,分门别类地记录下自己的感官认识和体验。他抱着蚂蚁啃骨头的心思,为自己日后的论文搜集了大量的素材,也积攒了许多的标本,以供研究之用。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比如,在海拔3470米的尕海自然保护区,马立鹏就有这种先见之明。尕海,本名“姜托措干”。藏语的意思是“高寒湖”,位于甘南草原的碌曲县境内。它本是周可河的上源,因地势低洼,来自草原上的数条河流进入这个洼地后,与洼地的泉水汇积成湖,形成了面积达15000亩的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泊,是远近闻名的一片湿地。
  尕海湖周围水草丰美,为天然的优良牧场。湖中盛产石花鱼,湖边是候鸟的栖息地。每当冰雪融化,春回大地之时,一群群的天鹅、黑颈鹤、绿翅鸭、灰雁及各种鸥鸟就会麇集水面。早在1980年代初,它就被辟为候鸟自然保护区。除了欣赏大自然神奇隽永的图画外,马立鹏更多地抱着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心,去辨认,去了解它。
  在甘南草原上一个藏奇纳秀、风景迷人的则岔石林,马立鹏也是如此。
  则岔石林是一个巨大的沟系,位于洮河之畔的
碌曲县东南约80多公里处。它是自然女神的鬼斧神工雕刻而成的。站在沟口,驻足远望,只见蔚然成阴、高高耸立的云杉树拱卫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巨石峻岩柱地擎天,嵯峨有致,形态各异。有的像静立的猿猴,有的像仰天长啸的雪豹,有的则像踽踽而行的企鹅,有的却像抚须沉思的老者……沟内,除了苏门羚羊、雪豹、林麝、岩羊、甘肃马鹿、猞猁、蓝马鸡、金雕、水獭、兀鹫等众多的野生动物外,它还是不可胜数的植物王国。就在这里,马立鹏勤观察、勤记录,贪婪地吮吸着其间不为人知的养料,作着密密匝匝的研究。
  果不其然,后来,马立鹏主持完成了这一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规划项目——“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在那些年头里,马立鹏两条腿走路,不仅完成了自己担负的各种科研项目,还修完了专科和本科学业,弥补了先前学历上的不足,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因为他有野外工作的经验,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可谓驾轻就熟,理论与实践严丝合缝。反过来,运用于具体的大型项目上时,又焕然一新、得心应手。
  同时,马立鹏也由一个初期的调查队的技术员,迅速被破格晋升成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这在当时人才济济的林业勘察设计院,算得上一件轰动的新闻。
  这些栉风沐雨的日子,被马立鹏总结为“务实的岁月”。
  
  五
  
  因了马立鹏的突出成绩,他被提拔为勘察设计院“总体调查队”的负责人。
  他从调查队、造林队一路走过来,所以对森林资源的情况熟稔于心。一旦肩负了总体队的工作,各类项目源源不断地摆在他的案头。这期间,马立鹏的科研成果如繁花盛树,频频绽放。他的论文也频发在相关专业的顶级刊物上,数量亦甚。
  借着项目,马立鹏一次次地离开省城兰州,踏上荒无人烟的密林和荒漠深处。他结了婚,有了一个心爱的女儿,一个温馨的小家庭。但他顾不上去享受温情,仍旧骨头坚挺,走进罡风厉雨里,去丈量大地,亲吻绿色。
  1995年,马立鹏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了“甘肃省沙漠化土地普查报告”。该项普查采用了先进的航天遥感技术——美国陆地卫星TM星像遥感与地形图实地调绘、调查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首次系统查清了甘肃省沙漠化土地的现状、分布规律,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后经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技术鉴定,认为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于1997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2000年,马立鹏又主持完成了国家林业局下达的“甘肃省荒漠化监测研究”(32个县、23万平方公里)项目,并屡获殊荣。
  这项课题依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有关规定,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Thomthwaite方法,首次划定了甘肃省荒漠化气候类型分布区,确定了甘肃省荒漠化潜在的发生范围;研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荒漠化监测、分类和评价指标体系;首次采用抽样理论、3S(GPS、GIS、R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按大、中、小三个尺度,全面查清并定量描述了甘肃省荒漠化发生的范围、分布面积、强度及发展趋势,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在荒漠化监测中的成功运用。
  该项研究曾名噪一时。因为与常规的调查方法相比,它节省了50%—80%的人力,提高工效70%,节约经费达3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项成果为后来进一步实施荒漠化监测,特别是为建立我国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打下了基础,为甘肃省荒漠化治理及防沙治沙规划的制定,以及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而今,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甘肃省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00年,马立鹏主持完成了国家绿化委员会立项的“全国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一甘肃省白银市规划”项目。
  该项目是全国绿化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确定的12个试点城市之一,是西北五省干旱区城市类型的代表。城乡绿化一体化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的标志,此类规划在全国尚属首次。“规划”在充分挖掘白银市自然和人文潜力的基础上,引入了城市林业的独特理念,将城市园林与乡村森林融为一体,让城市坐落于森林之中,建成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园林体系。
  2001至2002年,马立鹏再次担纲,主持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立项的、目前甘肃省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最大的外援项目——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日圆贷款的“甘肃省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项目是中国北方三省(甘肃、宁夏、内蒙古)利用外援进行的重点风沙区治理工程的组成部分,项目布设在西北的重点风沙地带——河西走廊地区。它不仅是西北风沙线的主要所在地,也是重点沙源区。后来,此项研究的建议书通过了中国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论证,并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已于2004年正式启动。
  2002年,国家科工委,国家荒漠化监测中心组织各地专家,进行《资源一号卫星在我国西部荒漠化地区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示范》这一重点项目。马立鹏再次衔命,担纲其中一项紧要的子课题——“资源卫星一号在甘肃紧塔沙漠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中的遥感应用示范研究”。
  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是我国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的第一颗自行研制的资源卫星。它改变了我国在资源卫星领域的空白,改变了我国长期使用国外卫星数据(图像)的状况。当时,这一课题就是迫切需要对资源卫星图像在荒漠化土地调查与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以利于卫星影像的推广应用及后续星的改进和提高。该研究课题在充分挖掘资源一号卫星数据应用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实地验证,得出了该卫星具有与美国Landsat—5TM影像同样的技术性能,可以和GPS、GIS相配合,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的结论,探索总结了应用方法及效果,提出了后续星改进与提高的环节。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数字林业”的发展和现代遥感技术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997年,马立鹏主持完成了“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二期工程规划设计”、“松鸣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