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北一南,被滔滔大海包围又隔断,他们各自雄踞于一个大洲的顶端,化作了岩石之峰,各自被山海拥戴。陀里格山挺拔峻峭,穆萨山沉稳雄浑。陀里格山夺人眼目,穆萨山潜入苍茫。他们隔着大海峡,相离相望,不求聚首,如一对严父虎子。
海峡两侧,矗立的岛影都在引诱,使我想人非非。
海
再说海。
在休达,听一个能说流利阿拉伯语的西班牙朋友说,当年,统帅穆萨有一个心思——区区武功并不是他的本意,来到这里,他是想寻找《古兰经》记载的“两海交汇之地”。这个朋友原是一个六十年代左派青年,在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以后,他选择了做一个穆斯林的生存方式,而且选择了美丽的小城休达居住。
也许是我们对海峡的兴趣,引诱得他动了感情。
你眼前的不仅仅是一道海峡。要知道,它非同小可,它含有神圣的意味。它是两海之聚啊,对对,我知道在第几章。你不用急,我很快就把《古兰经》的原文为你找出来。两海就是地中海和大西洋,两海相汇,那个相汇的地点就在这儿。每天推开窗户看见直布罗陀,我都感到激动。你以为穆萨只是一个武夫吗?不,他要实现一个理想!……住在这里以后,我常常感到,自己距离理想近了。因为我每天都在想,世界就是在这里连接和隔断的,那么我该做些什么呢?……
他指着近在眼前的直布罗陀。你看,穆萨最后找到了这里。他的言行可惜没有记载下来。走到这儿那一天,他发现自己找到了两海之聚。这是穆萨心灵深处的愿望,这件事对他来说,比占领西班牙重大得多!
雨下大了。但是海面上光影缭乱。从黑云裂隙射出的一缕阳光,把远远的直布罗陀照得棱角明亮。你看,难道你不觉得那座山很奇怪么?那片劈海石,怎么别处没有这么奇怪的石头山?从罗马人到阿拉伯人,谁来到这里,都觉得这里的地理太神秘。它早超越了地理。它是不可思议的!哈哈,怎么会不神秘呢,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座岛,更不是二座山。它是造物主特意特造的,为两海相汇的地点,特别降示的标志!……
我听得人了迷。这样的思路,强烈地感染了我。海峡只不过是一道衣带水,海峡不可能成为阻碍。这个朋友说得对,若它只有一点地理的重要性,它的意义就太单薄了。
——不过该补充一句:在海峡西口的丹吉尔,人们的地理观点和休达有些差别。
依据丹吉尔人的解释,《古兰经》所讲的两海交汇处,应该在丹吉尔西山上、海峡结束大西洋开始的一个岩洞里。那个岩洞是旅游名胜,但是导游书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明。我想和人交谈,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谈话伙伴。游人在岩洞里都默默寻觅,我不知道他们是否都在思索关于两海之聚的题目。那个岩洞周围的山岗上参差生着松树,山洞古老得可以上溯罗马时代。在那个山洞里,大西洋和地中海相击相撞,海水半黄半绿。
从海面上,透过雨雾,用望远镜看去,那座巨岩矗立海上,海峡被一斩为二。这里是海峡的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宽。峡东指着深沉的地中海,峡西渐渐变宽,通向浩淼的大西洋。镜头里岩山的最前面有一个台阶,上面隐约可见一座白色建筑。
那天我正坐在轮渡船上。望远镜里,白色建筑旁边,模糊可辨一座孤立的白塔。
我端详许久,猜了又猜,最后我忍不住了,于是问渡船上的邻座:
——那是一座清真寺么?
想不到他回答:“是的。”
他的表情很肯定,显然直布罗陀被他常来常往。
我心中暗自称奇。他接着告诉我,那是一座沙特援建的清真寺。我恍然了。若是这样那就顺理成章:这样的选址,显然是为了著名的两海交汇传说。如果找到那座寺里的人攀谈一番一定会很有趣;他们一定会认为自己的寺乃是世界第一,他们会再添上更多的轶事和典故,证明直布罗陀的意义。
喧闹的、柏柏尔和阿拉伯非洲的观点,把我拥抱住了。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令人喜欢的传说。一切都会变成过眼烟云,惟文化的传说将会永存。两海之聚,它真的存在么?丹吉尔、直布罗陀、休达,三个地点都在讲述它,都在争着说自己才是真正的两海相聚处。丹吉尔城西的海角确实是地中海的出口,休达确实是海峡中最狭窄的地点。吟味了几番,我投不了票。从名气和地貌来看,还是直布罗陀更像。因为那座海水打上台阶的白色美寺,显然把票投给了直布罗陀。
归国后我查阅了《古兰经》。
经中有大量关于两海的阿耶提(经句)。两海,在阿语中是海洋一词的双数〃Al…bahmn〃,而
不是一个专用词汇。而堤防(Al…barzah)一词却费人吟味,因为它的含意是一个“隔”,可以理解为堤、坝、阻断。如下一个阿耶提非常有趣:
他曾任两海相交而汇合。两海之
间,有一个堤防,两海互不侵犯
(55章1920节)
也就是说,《古兰经》既有两海汇合的指义,又明确讲到存在一个使隔开两海的堤防。这给了人以辽阔的、浮想联翩的空间。
一般说来,大多数经注家的著作中,都认为这一节里的Al…barzah,指的是红海与地中海之间,苏伊士运河开凿之前的陆堤。所以,是否能把以直布罗陀的石山半隔的这一处地点,阐释为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聚合之地,大约谁都不敢浪言。
不过对于古典、尤其对经典的读法需要神会心领。追究查考常常无益,需要参悟本意。无疑,凡直布罗陀的居民,都喜欢在这儿发挥自己的才智。
在北京,当我对着原文沉吟时,好像又听见了休达朋友充满热意的解释——难道你没有看见一道窄堤的连结,没有觉察壁立海心的直布罗陀太过奇特么?难道你没有明白,既然是“相交汇合,互不侵犯”的两个海,那它们就是既被截断又没有被截断么?——不一定存在那道陆堤,万物都是真主的意欲。Al…barzah还能是哪里,它难道不就是直布罗陀?除了直布罗陀还有谁能充当那伟大的Al…barzah?
隔与不隔,既被截断又没被截断……这个声音好熟悉!……在哪里听到过呢?我突然想到了中国的黄土高原。
在中国的苏菲传统中,也有一个“两海之聚”的概念。这是一个深奥的命题,它强调了一种双重的真理;如同两弓一弦的著名概念一样,它指示一种神秘的边缘,一种极限之处的亦此亦彼,一种表层与内里的一切交融汇合。只是以前,两海之聚的意念和形象,只是一种模糊的科学,只是对人的心智的启发,只是一种抗拒僵化的神秘方法——我完全没有想到在北非,在休达、直布罗陀和丹吉尔,竟然还有对它的位置的考证。难道,这诱人的认识论概念,居然来源于一个具象的地理么?居然真的能在地球上,找到一种思想的诞生地么?那不可能!我想。但是,这么寻找难道不是更有趣么?
这一道难题解得我如醉如痴。
解释的歧义,诱人层层沉人。两海之聚在哪里?我猜我永远也不会获得结论。但是结论无关大局。重要的是它太吸引人了。最重要的是:伟大的海洋,确实在这儿相聚了。
中国的造纸术从这里传人欧洲。何止亚里土多德,希腊罗马的哲学在这里被译成阿拉伯文,文艺复兴时期又被从阿拉伯文译回欧洲。橄榄树、无花果、石榴和葡萄,美好的神圣树木从这里聚散,流向世界各地。伟大的文明在这里相遇。东方和西方,它们交汇、碰撞、分界、相融的地点,不是在别的地方,不是在长安——而是在这里。
终于抵达了地中海。
但感觉却像是抵达了一所学校的大门。我沉沉堕入遐想,心被几重的浪头淹没了。背后是一派浓绿的北非;沙畹、菲斯、沙孜林耶和摩里斯科目光炯炯。眼前有肤色黧黑的南欧,响板、斗牛、科尔多瓦和格拉纳达正在微笑。学习原来这么快乐。旅途真的就是人生。我的带轮子的小旅行箱吱吱滑过石路土路。我的厚厚的硬皮白纸本子每天都写上、画上、贴上了新鲜知识。丰满的视觉,眩晕的感觉笼罩周身。我留意反省一种奢侈,反省之后更忙不迭地又问又记。头绪实在太多,我兴奋而疲惫。我不去捕捉结论,只顾在大地上享受。
这本小书若能被襄助写成,或者会叫做《安达鲁斯纪行》,或者干脆就叫《两海之聚》。它们大概会涉及地中海的西半、西班牙和摩洛哥的一些地理史事,记下我在那个文明交汇之地学习的感想。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的正文之外,特别写过强调求学的几行诗。我想一定是因为那部大著曾逼他像小学生般地学习。他下了功夫,学到了东西,所以行间流露着一种学习的快感:
知识好比海洋,无底无边,
小鸟啜饮海水,岂能饮干!
去求知吧,那才是做人上之人,
或者脱离人类,去和牲口作伴。
我口出直言,粗野而辛辣,
智者啊,请欣赏我的直言。
我喜爱他的这种心境,超过研读他的大部头。是的,这部小书不过是一本学习笔记。有时自己被启发了,有时发现了于自己新鲜的东西,文字就会兴奋,快感和失度的就会溢于言表——这些还需要先做致歉。
写于2003年10月
洛尔加:橄榄树林的一阵悲风
北 岛
一
1918年3月17日晚上,在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市文化中心,十九岁的大学生费特列戈·加西亚·洛尔加,在朋友们面前朗诵了他即将出版的散文集《Ep象与风景》。这是他头一次在公众场合朗诵。他中等身材,黑发蓬乱,浓眉在脸上显得突兀。他对自己的处女作毫无把握,在序言中称其为“外省文学的可怜花园里又一枝花”。观众以热烈掌声打